绿林网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摘抄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摘抄

《达洛维太太》是一本由[英] 弗吉尼亚·吴尔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一):孕育心中的泪水——达洛维太太

这是上个世纪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弗尼吉亚.吴尔夫这位英国著名的女作家留下来的名篇数不胜数,从《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沃尔夫——这位充满才情的女作家,以独特的小说创作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上个世纪初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一隅,通过主人公的脑海意识,诉说女性视角下作家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 达洛维太太,一个冠以夫家姓氏的女主人公,成为整部小说的核心人物,也是书名。作家似乎在隐喻什么——已婚女人只有夫家,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了,还会拥有什么呢? 因为小说意识流手法写成,所以女主人公依旧拥有独立的意识。在世人的眼中,达洛维太太是一个完美主妇,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但当达洛维太太独自沉思的时候,她会对她的婚姻生活进行反思;会对当初嫁给什么人进行反思;对如何掌握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对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进行反思。小说只描绘出主人公一天的思想意识,而这一天中主人公唯一的一件大事情就是在家庭晚宴中扮演好女主人。她从早上开始筹备,中午的忙忙碌碌,多年的聚会筹办,让达洛维太太早就对这项主妇任务驾轻就熟,虽然准备阶段稍有分心,虽然与往日恋人的久别重逢对自己思想意识上产生波澜,但晚宴上的她作为女主人公无可挑剔,左右逢源,完全是一个在家庭聚会方面的女政客。丈夫的政治头脑在处理与她的婚姻关系时总是得当处置,这不是以情感为基础搭建起来的婚姻建筑,是一座在理性与现实的选择中构建出的婚姻堡垒,它让达洛维太太得到一世安稳和在达官显贵中穿梭的尊敬目光,没有情感的温柔细腻和灵魂伴侣的脉脉温情,只有中规中矩、符合上流社会审美标准的为人妻、为人母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达洛维太太心满意足了。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生活,让人怀疑是否有必要依旧保持内心对自由生活不断向往的追求?达洛维太太深知当初对结婚对象的选择,就等于对追求自我的放弃,因为婚姻不是追求而是坚守。五十多岁的她依旧对框架里的生活保持热情,而且高度认同。她不愿意放弃锦衣玉食、高朋满座的生活,但又羡慕那些摆脱框架里生活的人。女性的生活不就是活在男性的眼光中吗?那么选择彼得和理查德又有什么区别呢,克拉丽莎成为达洛维太太也不过是二害取其轻。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心中总会孕育一汪泪水,但是泪水别让人看见,别泪眼婆娑,别以泪洗面,别老泪纵横,别“泪”无所获,只要现世安稳,又有什么不可呢?毕竟,我们的达洛维太太还是可以自由意识的,还是受到尊敬的,还是堪称完美的。 权衡利弊,婚姻本来就是心中泪水的源头,只要它在心里就可以了,因为怎么选,都会有泪水。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二):人生念念勘生死

弗吉尼亚·吴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达洛维太太》被称为“以一天的时间来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伦敦街头,这似乎是无比寻常的一天。达洛维太太打算举办一次晚宴,为此,她说自己要去买鲜花。于是,我们跟随达洛维夫人的视角前往市场、回忆过往、在家待客,经历了她人生中的一天。

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达洛维太太》采取了意识流写法,不同登场人物以各自视角展开了多线叙事,如同电影中不断跳跃的碎片化剪辑。譬如开场,首先是达洛维太太的视角,然后随着一声爆炸声,切入事发现场的客观视角,接着切换到了同在现场的退伍军人赛普蒂莫斯的视角。之后,叙事切回到达洛维太太的视角,随后又转向在场的若干路人,他们看到一架飞机轰鸣而过,接着镜头从飞机切换到仰望天空的赛普蒂莫斯夫妇,又转向路人,最后,镜头再度转向飞机,它喷着白色烟雾飞走了。整个描写一气呵成,通过汽车故障、飞机盘旋等事件巧妙衔接,宛如一个一镜到底的镜头,在描摹了伦敦街景的同时,完成了达洛维太太和赛普蒂莫斯这对互为映衬的人物的出场。而通过对不同人物所思所想的描写,《达洛维太太》呈现出了他们主观视角对他人和世界的认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彼此关系,并镶拼为一幅完整的图景。例如从斯科罗普的视角看,达洛维太太是个“有魅力的女人”,“体态轻盈,充满活力”;萨莉认为达洛维太太“在内心深处是个势利眼”;彼得·沃尔什拜访了达洛维太太后心中浮现出对后者的看法,认为她“总是有那么一点儿怯懦,就是在做姑娘时也如此,到了中年,这种怯懦变成了因循守旧”“她很世俗,过分热衷于地位、上流社会和向上爬”,之后又想起了他们之间的陈年往事。而达洛维太太在见到彼得•沃尔什后,同样想起了过往的青春岁月,并感受到当下人生的空虚乏味,质疑生活的意义。通过众人的视角,达洛维夫人从青春到年迈的经历一点点展现自读者面前。

在创作《达洛维太太》时,吴尔夫曾在日记中谈到她的构思,她想要“表现生与死、精神健全与精神错乱”,而这在书中主要表现为达洛维太太与赛普蒂莫斯的对照。赛普蒂莫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报名参军,他作战英勇,获得了晋升,但不幸患上了弹震症,变得麻木。在战争结束后,他茫然无措,整日在臆想中与死去的战友对话。达洛维太太与赛普蒂莫斯素不相识,他们在这天上午擦肩而过,最终后者选择了自杀。在故事的最后,两条叙事线索终于交汇,达洛维夫人在这天终了之时得知了赛普蒂莫斯的死讯,并深受震动。这激起了达洛维夫人心中对死亡的恐惧感,并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感到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东西被日复一日的腐败、谎言和闲聊中被丢掉,而这个年轻人却保留了这重要的东西,看着满屋来客,她内心涌起大段独白,“死亡就是反抗。死亡就是一种与人交流的努力……死亡之中有拥抱”“她逃避了死亡,可是那个年轻人却自杀了”,她并不觉得赛普蒂莫斯可怜,相反,她感受到了自己与后者的相似之处,为他的离去感到高兴。这时,钟声响起,带着对死亡的恐惧和欢欣,经历了自省而顿悟了的达洛维夫人知道自己必须回去,和客人们在一起,继续自己凡俗的生活。

1923年,在《达洛维太太》写作过程中,吴尔夫已经萌发了自杀的念头。尽管吴尔夫最终给达洛维太太安排了一个光明的结局,但1941年,在与达洛维太太相当的年纪,吴尔夫本人精神再度崩溃,最终选择了自戕。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三):达洛维太太|一个女人的一天,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发展与焦虑

1925年,《达洛维太太》出版,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过去了7年。从世界发展的维度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是世界大战,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让原先独立的各个国家与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愈加的紧密,在各国霸占全球资源导致分工不平衡的情况下,引发了世界级战争。从宏观层面讲,我们接触到关于一战的展现与评判,多半是一次大战对世界的重塑,对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对各个国家造成的损失等,但对个体的人与生活在其中文明体的陈述,却少有呈现,历史叙述不到的地方,文学会去填充。 战争带给欧洲文明的反思,我们在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这本书中可以获知,人们对未来之路的迷惘、不知所措的态度,像极了美国二战后“迷茫的一代”,战争带给人们的,是对自己生活方式、存在方式的思考,而文学将这样的细节悉数呈现。 与世界大战同步进行的,是随着时代发展,人类思想的解放与思维方式的转变。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在各国逐渐普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效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从传统农业领域转到工业领域,早先一无是处的女性,也因为更多便利工具的出现而转换了角色,逐渐成为职场的一部分,开始实现生命的价值,男女平权意识开始萌生,在作家的作品里也渐生端倪,而在男女平权上,弗吉尼亚·吴尔夫在文学领域当仁不让的扛起了一面大旗。 读过《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的读者都能体会到,吴尔夫所提出的观点,其作用无异于在民国时期一个女人喊一声“去掉你的裹脚布,解放你的双脚”的效果。她坚持女性应该有自己的世界,应当维护自身的权力,这在她的《达洛维太太》中也彰显无遗。 不仅仅关注女性的平权问题,还要关注那个时代的时代病,这就是吴尔夫的开阔,也是意识里的顶尖内容体现。《达洛维太太》在国内有多个译本,以《达洛维夫人》为多,而谷启楠教授以学者的精准,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再现了吴尔夫作品的特征,精准的展现了吴尔夫作品中的情感与细节,我想这是其他译者所无法企及的水平,也是这一版本让人一读再读的魅力所在。 本部作品的内文要义可以概括成一句话:贵族太太忙碌且毫无意义的一天,整部书的故事框架,是在一天内完成的,但是有意识流的延展,将整个故事线拓展至对时代的反思、对个体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反思等。 故事从达洛维太太准备平常生活里的一个宴会开始,自己出门买花,一条条线索便铺陈展开。从自己年少到五十多岁的经历,从自己爱情与婚姻的思考,从个体的迷茫与无助到整个时代的迷失,看似是个体的无助,其实更大含义上,是时代的焦虑,是时代发展无力下个体的迷失。 1918年一战结束后一直到1939年的二战爆发,期间短暂的20年,被学者称之为“休战的20年”,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新建立的经济秩序,并没有完全切合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使得各项问题凸显:分配不公、男女地位不平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等,这对世界上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影响尤甚,对于任何一种社会问题,它都要摸着石头过河,而时代的迷茫,带给个体的人的焦虑就变得极为具体且真实。 期间,有达洛维夫人这样的富家太太对社会问题而做出的努力并最终妥协,又有大时代背景下压在每一个个体身上沉重的枷锁,但作者吴尔夫显然并没有放弃自己去探寻改变社会的念想,她在多部作品中阐释自己的理念和办法:用女性的抚慰力量去拯救人类。 这也是吴尔夫的创作价值理念在当下仍旧流行的原因吧,社会依旧在快速在前行,好在女性的成长与发展空间已经发展截然的变化,这也是当下我们作为读者的小幸运,虽然时代的焦虑还在,虽然个体的成长依旧阻碍重重,好在仍在正常前行,相对一个世纪前吴尔夫笔下的达洛维夫人,这个时代的我们有太多破解问题的方法,也算是时代发展给我们这个时代女性的福利了。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四):走进一场时间与精神交错的盛宴——《达洛维太太》

如果现在就死去,现在就是最幸福。每个人都有朋友死于大战,每个人结婚时都要放弃些什么。

如果说那些虚幻的想象可以成为现实的映射,那意识流就是它的载体。那么作为意识流小说的鼻祖,《达洛维太太》毫无疑问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或许对于初次阅读意识流小说的读者来说要想读懂它是有些难度的,毕竟那些不断变换的时间、空间、视角、人物总是那么猝不及防,但你必须努力跟上她的步伐,就像随风而动,随流水而去一样的阅读它。

《达洛维太太》首页

一场晚会,从曾经走到现在,一路变换着人生的叙述者,你读不懂的不是那些人或事,而是隐藏在思绪背后的悲喜人生。陆续登场的是那些简单而又错综的人物关系,对于这场晚会的筹备者达洛维太太来说,精神的不断折磨才是最痛苦的源泉,她既是她自己同时又失去了她自己,她终究放弃了彼得放弃了自己选择了现在优渥的生活,但她也成全着自己,这种精神的拉扯在那意识的描绘中越发生动起来。经历了战争的她们,面对生活只有虚无的狂欢和无措的未来,一场场盛大的晚会,安抚着他们迷茫的内心。

此时,没有什么比死亡更让人震惊,达洛维太太最害怕的事情,一个陌生人的消息。那个一直在书中游走的塞普蒂莫斯,一个幸存者,在这个时候是最不幸的人,这个消息是对达洛维太太灵魂最后的拷问,她是没有勇气那样做的。这生活还要继续,即使她已经一无所有,但她还活着,这就是那时的现状,上层社会的现状。达洛维太太,一个清醒的堕落者,是最痛苦的存在。

弗吉尼亚.伍尔夫用一场聚会,折射出一个时代,她用声色交织的语言魔幻的寻找最契合精神层面的形象,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让读者陷入这捉摸不透的意识世界。作品体现了现实与意识的不断交错,时间与空间的无缝衔接,我虽不是第一次读这类作品,但它无疑是让我甚为叹服的作品之一,上一次发出这样的惊叹还是读乔伊斯《尤利西斯》的时候。

弗吉尼亚吴尔夫

《达洛维太太》这本书如果只读一遍,那么我可以很遗憾的告诉你,你必定会错过很多精彩,因为这是一本需要被反复品读的作品,这里有无数个故事藏在缝隙里需要读者去仔细探究,只有经过不断的思索才能挖掘出它最深处的意义。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五):一面澄明 一面黑暗 | 慢科学评弗吉尼亚·吴尔夫《达洛维太太》

读吴尔夫的《达洛维太太》,头脑中盘旋的一个词汇,并非大家通常愿意去贴在这位作者身上的标签——女性主义,而是另一个绘画领域的专有名词——印象主义。这种观感来自于《达洛维太太》那打破传统、不取线性、肆意纵横的叙事结构和文本特点。人物、时间、空间、思绪的排布组合,在吴尔夫笔下成为了一条混沌的意识河流。

吴尔夫曾在《论现代小说》里这样写道:“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刻在心头的印象”,而作家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印象记录下来,从而描绘出“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定、解说的内在精神”,来揭示内心活动的本质。在这种笔法之下,意识超越现实成为了文本的主角,那么附着于现实之上的经典时空概念,也就随之打破。于是乎,传统的叙事框架只留下了左一块、右一块的残片,需要读者在遍历的过程中主动地寻找线索进行拼凑。而且随着描摹对象的不同,描摹本身的手法和切入点也不断发生变化。小说的重心可以在上一秒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的模糊背影,下一秒就落在了另一个人物二十多年前的尘封往事;大丽花、蜀葵、蒲苇草……也可以在“转场”中扮演重要角色,构成直逼现实的幻境。

一如我们在观赏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作品,这样的作品描绘的并非世界本身,而是世界与人类意识碰撞后产生的影像。但你很难说这是超现实的“再创造”,因为真实的世界只有在映射到人类意识中之后,才被赋予意义。从这一角度出发,印象风格的绘画和文笔,正是试图抓住更高层面的真实。当然,在文学领域,《达洛维太太》的文本风格有更为准确的归类——意识流,但两者的内在机理在我看来却是相通的。这也就意味着面对这样的文字,我们通常需要“退后一步”,用一种不那么执着的、更放松的姿态去阅读,跟随吴尔夫纵情肆意的文字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过程可能经常让人迷糊,但当我们抓住了要领,整个画面就变得色彩斑斓、澄澈通透。这样的阅读体验无疑是充满魅力的,但也经常让我感到担忧。因为我从这肆意的笔法背后,并没有嗅到那种“天才选手”身上经常透出的狂放,支撑这种充满诱惑的文字的,似乎并非孤绝的才情,而是一种深沉的不由己的痛苦。

吴尔夫出生于伦敦,父母离异,她怯懦、敏感、自卑,在少时被同父异母的哥哥侵犯。在母亲和父亲去世时,两次精神崩溃,并一生与精神病作抗争。而投河自尽,则成为了吴尔夫最终的结局。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吴尔夫是用她敏感坦诚的文笔,将她最痛苦深沉的生命体验展现给读者,将介于清明和癫狂之间的意识洪流毫无保留地描摹出来,以成就某种文学的本质。念及此,我不由想到了《荆棘鸟》里反复提到的,那种将荆棘刺入身体从而发出最哀婉明亮的歌声的鸟类。整个画面由此被蒙上了一层凄美的面纱。

不过,如果吴尔夫的文字仅仅在这里止步,单单迷醉诡谲的氛围是无法给她带去如此崇高的文学地位的。吴尔夫在展现个人意识的同时,所心怀的依然是这个喧闹纷繁的世界。这里有政治、战争、阶级、信仰、金钱、荣誉……有喜怒哀乐和绵延的情欲。值得令人担忧的远不止个人的痛苦,还有这个混乱喧闹,充满嘶吼呐喊和黑色幽默的,光怪陆离的世界。虽然希望渺茫,但仍然需要去发现、去批判、去关照。这种超越自我的姿态,使得作品的境界得到飞升,也避免了格调落于下乘,在黑暗痛苦的尽头透出一丝澄明的光亮。有人这样描述吴尔夫:“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