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是一本由王小盾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6.00,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读后感(一):想了解方法论的话,建议读荣新江老师的《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

1.书是多次讲稿整理成的,出版前也没有统一修改或者统筹,前后文重复而且逻辑性不高。

2.形式大于内容,列了很多书单却没有细致分析,也能找到一些错误或者缺漏。可能是我个人比较懒散,感觉按照书中给出的书单不可能写出什么东西吧。

3.感觉学术之路不是泥瓦匠之路,而是自由散漫而希求可以获得新的可能。训练也许是有意义的,但不必要按照这种刻板的方法。而且,感觉作者本身也没有多么值得大书特书的研究成果。

感觉搞学术不需要手握别人画出的地图,按图索骥,而更像是一个自己走着看着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的过程。每个人的学术背景、性格特点、阅读习惯不一样,但看着看着积累多了,慢慢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吧。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读后感(二):也谈谈方法

师爷的书。我对音乐文献学毫无了解,斗胆就本书所着重强调的方法,借笛卡尔之题,写篇读书心得。本书虽是多次演讲稿和材料的拼搭,难以称为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专著,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想要了解音乐文献学的门外汉,也是颇有裨益的。

王昆吾先生在这本入门书中特别强调了经验与方法的传授。谈及中国传统学术的方法:“即类求书,因书究学”,前者强调目录学作为治学的基础,后者强调对原始材料的重视。

先说前者,目录学有诸如《四库全书总目》等古代目录书作为工具,有了这种工具,就能够在浩繁的材料根据个人的研究对象中有所取舍。完善的目录系统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一笔重要遗存。同时王先生谈及了一种方法,或许对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都有参考意义,即拿出每周拿出一定的时间在图书馆,在本学科的书架前逐一翻阅馆藏书目,对每册的题目、作者、旨要力求了解大概,以期尽快建立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这种方法在我看来是立体的读书体系中的一环,再细致些的读书则是写解题,做笔记,乃至反复精读,比较阅读等等方法的应用。

王先生治学方法的核心旨要即是极端重视材料,这也是崔师反复强调的。一切从材料出发,没有材料便不能说话,有多少材料便说多少话。对于搜集材料,初期选定范围,在之后的研究中对相关材料竭泽而渔。重视一手材料,有条件的话,二手材料一定要回归一手材料之中。

王先生提出最基本的学术能力包括:找得到材料,读得懂材料,能够分析材料。找得到材料,依靠辞书、类书、引得书、目录书开路,阅读圈定的一手文献获得。至于读懂与分析,王先生提到了诸如比较阅读、注意材料中重复出现的内容等等方法,还是建立在阅读经验上的敏感。

历史的目的是揭示规律,而非复原。但这一目的性在方法论意义上并不指向对逻辑思辨的独尊。王先生的经验是单纯的逻辑分析方法无法搞清楚很多事情。但用历史的考察方法,考订资料可以建立历史的逻辑。编年谱、做考证等基础的文献工作的价值常常受到质疑,的确学术的大厦不能停留在这些基础的研究,但是对材料的整理工作是最基础的,总要有人做。再就是材料相对于问题通常总是显得捉襟见肘,现有的材料也许并不足以拼成打开一扇大门的钥匙。经过考订的资料至少在确认这种局限性上具有意义。

王先生著作丰厚,从其陆续出版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其学术扩展的轨迹,其实从硕士阶段的古代文学到博士阶段的隋唐燕乐研究本身就是一个转向,之后有涉足域外汉文献、宗教、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符号研究。崔师尝谓任半塘先生师从吴梅而超越吴梅,王昆吾先生师从半塘而超越半塘。本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王先生治学道路上勤于阅读,笔耕不辍。其学术兴趣和忘我的投入,令晚辈仰止。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读后感(三):应该在我接触文献学之前读一读这本书

大约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豆瓣给我推荐了这本书。

那几日,我正在和老板为我的研究方向而纠结着,用老板的话说是我想往新街口方向走,他却希望我往草场门方向走,但他也不能强迫我往草场门方向走。当时我想走的新街口方向是音乐文献学,更具体一点说是键盘文献学,但是对于一只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的三脚猫钢琴家,我对自己能不能走这条路拿到博士学位一点信心都没有。我和老板提了王小盾的这本新书,他让我先看完再考虑方向。

我自己的兴趣在西方古典音乐文献学,但是在一所连音乐学院都没有的研究型大学里,我真的一点研究的头绪都没有,看王小盾的这本书基本是冲着“音乐文献学”那几个字抱着触类旁通的心态试试看的。看完第一章的感觉就是,这是一本给音乐学院学生讲文献学的教材(王小盾自己也说这本书是给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民族音乐的学生上课内容的整理),内容比较浅,就没再接着看,直到最近生病躺床上没事儿想把以前看了半截子的书收收尾,便重新翻开这本书,感觉还是挺有收获的。

书名曰”初阶“,内容确实比较浅显,对于不专门学习文献学的音乐学院学生而言分量差不多,对于无需接受专门文献训练而只是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的其他专业学生来说也勉强够用。我刚刚好处于接受专门文献训练的边缘地带——我的专业所属的一级学科是王小盾在这本书里所说的”将图书情报学也称作‘文献学’,是中西学术碰撞之后的一种文化现象“的图书情报学,也就是如果放在韩国的话会归为书志学的那一类。中文、历史和图情之间向来是对文献学的归属有争议的,前阵子微博上有人开玩笑说中文系的看不上历史系的,历史系的瞧不上中文系的,但如果涉及到图书情报学,这两个学科就联合一致鄙视图情了。我觉得王小盾的书里虽然没明说,但也能感觉到他是不太看得上图书情报学专业的人做出的文献学的。实话实说,作为一级学科是图书情报学的学生,我觉得我的文献学功底和中文系学生比起来是差不少的,我自己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学过文献学,上过两位老师的课,一位慈母,一位严父,但两轮学习下来文献学的功底依然平平,自我感觉是缺乏系统化的专业训练——虽然书也读了很多,功课也做了很多,但东一榔头西一棒对于文献学的体系并没有概念。王小盾的这本书好就好在他给对文献学本没有概念的音乐学院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告诉他们文献学是什么、学习文献学是为了什么,然后才讲中国的音乐文献学即民族音乐文献学。我之所以说我如果在接触文献学之前就看过这本书,那我就能首先建立一个关于文献学的清晰脉络,然后再根据照老师的书单看书并且按部就班的完成作业,事半功倍地学习文献学,而不是现在这样事倍功半。

其实虽然王小盾自己的专长是音乐文献学,他这本书的正文部分(这本书的后三分之一均为附录)谈音乐文献学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介绍文献学,可能是因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对音乐了解而对文献学陌生吧。所以不管是对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生还是瞄准音乐文献学的徐盛,这都是一本很好的入门教材,即便是对于可能要专门从事文献学研究的学生而言,也可以作为最初的启蒙读物。

单从音乐文献学的角度看,这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附录,非常详细并且条理清晰地给出了音乐文献学”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路径,即便对于搞图情的人而言这附录也是十分有含金量的,因为包含了图情最看重的信息检索路径。

比较遗憾的是看完这本书依然对西方音乐文献学尤其是键盘文献学一头雾水,”民族音乐学是在西方传统上生长起来的学科“,但好像反过来从民族音乐学推及西方古典音乐学就比较困难了。不过这也不能怨这本书,就是我自己一开始的出发点有问题,而且要不是台湾女学生事件王小盾现在可能真的来了我们学校,那样我没准还是会去选他的课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