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骑兵军》读后感精选

《骑兵军》读后感精选

《骑兵军》是一本由伊萨克·巴别尔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骑兵军》读后感(一):震撼心灵的文字

最喜欢篇章是《我的第一只鹅》和《家书》,那些血淋淋的文字奇妙地展示给我们一个个鲜活难忍的暴虐而熟悉的人物形象,我们似曾见过仿佛周遭还有具备那些心态的人物。巴别尔的功力就是这样逼真地留住了历史留住了我们曾经狂热却罪恶的年月,让硝烟过后的人们可以从他的文字中寻觅历史的遗憾人性的丑恶以及普通人成为帮凶的蛛丝马迹。

《骑兵军》读后感(二):最精湛也最厚重

本来无话可说,但看过却一句不说,这对一个真正好的作者是不公平的。

更何况,我的无话可说是因为他实在写得太棒,虽然只大略读了几篇,但基本这一宿我都没睡着——火烧火燎,辗转反侧,就是这个感觉。

“不过是强暴和屠杀”,看过两个故事之后,我大致了解了在这些小短篇中会出现的、令人发指的情节,强制自己把这当成“一件小事”,想着这样或许能发现点儿别的,基本没用,即便如此,这两件事背后的痛苦也准确地腾然纸上,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

在这本书面前,巴别尔主导生杀,他可以冷静地不发冗言,没有评论、没有任何倾向性,因为他明白矛盾双方的较量关键,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本身就分量十足。

忘了是谁说过:“小说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的问题。”巴别尔给了这句话一记耳光: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些将技巧凌驾于内容之上的作者,八成是活得太过幸福,对所有的一切可说可不说,但有些事,寂静比死更可怕。

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不可避免地想到海明威,真想知道海明威的感觉,他一定读过它们,在它们面前,他的故事简练得那么别扭:

毕竟,硬汉从不是凹造型凹出来的,他的每寸骨骼和肌肉走势,都是岁月踩出的脚印、撕裂后的伤。

《骑兵军》读后感(三):不一样的战争小说

《骑兵军》这本书并没有像很多老掉牙的电视剧那样,借描写战争的残酷来博取人们同情心,呼吁人们爱好和平,是不一样的战争小说。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我”是彼得堡大学法学副博士,一个“喝墨水”的人,我以特殊的方式“拥有了第一只鹅”,而开始被哥萨克们接纳:“这小子跟咱们还合得来”。通过“我”,看到了事物的很多面,士兵也不一定都是那么忠诚、正义,有时候会是愚昧的,有时候荣誉的背后却是淋漓的鲜血与丑陋。不过,在作者的笔下,这些看似都那么自然。

我看到了“马”对于骑兵军的“意义”,战争中妇女们的胡乱遭遇,鲜血洒在宁静美好的村庄,以及“歌谣”、教堂、圣像……不仅看到了战争直接造成的危害,不仅是鲜血,还有被战争扭曲了的人心。

巴别尔给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战争,以“我”这第一人称的方式,冷静地叙述着一件件看似荒诞的事。尤其是穿插在鲜血中的,对自然风光的描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时残忍,有时又很脆弱。在他的笔下,生命仿佛并没那么重要,只需要一枪,就可以解决。可是,文中却一直贯穿着宗教,还是会有美好。

尤其是,最后的“吻”,可能和伊丽莎白不会再见,但以此结尾还是暗含着对美的信仰吧?

很棒的一本书,个人觉得萧红的《呼兰河传》在某些方面和本书有相似之处。

《骑兵军》读后感(四):《骑兵军》不完全笔记

语言美如兰亭序;叙述简单却回味无穷,这是食神以最朴素的食材做出的精致小品;他的悲伤与爱,克制而显然。我读过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和《红色骑兵军》的主题情感类似,但是语言和叙述差了火候。难怪很多人对他推崇备至。每一篇我都想细细品味:

《泅渡兹勃鲁契河》:诗意,悲伤,爱。

《诺沃格拉德的天主教堂》:这就是波兰,那个时代的波兰,战争的混乱,疯狂,虚伪,信仰的崩塌,物欲横流。这是时代的速写,我读出了讽刺与心痛。而语言如诗。

《家书》:简单,真实,残忍,荒谬,父杀子,子弑父,在家不如离家,离家却还会想家。谁不渴望一个幸福的家,谁不渴望爱。

《战马后备处主任》:第三人称,巴别尔冷漠地刻出主任的丑陋嘴脸,轻描淡写,而跃然纸上。“没有马匹就没有军队”,这不是肆意抢夺民马的理由;没有民心也不会有军队。

《潘·阿波廖克》:“我发誓要以潘·阿波廖克为楷模,把像蜜一样甜的想象中的仇恨,对于像猪狗一样的人的痛心的蔑视,默默的、快慰的复仇之火奉献给我新的誓愿。”——“无家可归的月亮在城里徘徊。我陪着它走,借以温暖我心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和不合时宜的歌曲。”文中借画家阿波廖克,讲了一个耶稣的故事,很有意思。

《意大利的太阳》:美,却感觉希望渺茫,对意大利的幻想,让我感到绝望。

《基大利》:借基大利之口,说出了人民对共产主义的不满,提出了空想共产主义。这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对现实的讽刺和无奈。全文却不让人觉得俗套,依然保持语言的诗意,文本的轻盈,这就是巴别尔的风格吧。

《我的第一只鹅》:被战争同化的“我”,戴上面具的“我”。时代的混乱让人狂暴,未泯灭的良知像是投对自己的匕首。还有推卸责任的军官,“我”却无法拒绝,这不是“我”的错,“我”是温顺的人。

《拉比》:贤者的洞察,不宜多说,心领神会为宜。

《通往布洛德之路》:我触摸到非常敏感的心脏,我在读他,他感觉很痛。

《骑兵军》读后感(五):女人、马匹和牧场

首先是观察,剔除一切不必要的抒情与议论,只保留一个人物(最多两个),一个地方(城市,村庄或是教堂,反正看起来都像是废墟),一件事(胜利或是叛逃,复仇或是遗忘,并无二致),一个篇章只专注于观察这些,让人物自己说话,行动。

景物也是一样,感受连着感受,感官之间没有界限,比喻从困苦的记忆中俘获魔幻的形象,随文字喷薄而出,划出闪亮的晕眩…夕阳似沸腾的河流,大地如猫的背脊覆盖着庄稼的绒毛,风像一只发了疯的兔子在林梢飞掠,星星蹒跚于黑沉沉的夜空,好似订婚的戒指,纷纷飘落下来,旋即熄灭,晨曦如同氯仿从肚子流向天空…在这些怪诞、厄运的征兆中,世界成为了一场灾难的布景。——

巴别尔亲历了这二十世纪的古老战争,戴着他的厚厚的金边眼镜,和神奇而狡黠的、出生入死的运气。他的横溢的文学性部分过滤——当然无法完全遮蔽这场荒谬战争的丑陋,那是扭曲,疯癫,混乱,暴戾以及一切对人性的误服,新仇旧恨,夹杂在鸡毛令箭中,落成满地荒凉。炮声累累,催马扬鞭,世界在哥萨克人的马背上,在巨大的轰鸣与绚烂的火焰中,毁灭完成了对东欧大地的征服,艰难时世,但求苟活,战争让一切生存都变成荒野求生,无论是炮火践踏的斑驳土地,还是文明扫地的精神废墟。苦难如此滚滚来去,甚至让人感到一骑绝尘。

这构成了属于东欧的苦难,巴别尔用他“快如闪电”、让海明威自叹弗如的文字补上了这一环,迅雷般的叙事与绵密、奇崛、丰沛的状景相得益彰,直至一种高度陌生化的共情。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这个民族会那么容易泫然而泣,痛绞双手,哭天喊地,同时,又美得那么深沉,那么深沉,深到要用方舟来航行(此处为梗)。

狡猾的犹太佬巴别尔,他将自己的才华倒影在亮如明镜的文字中,形成一道优美而凌厉的轨迹,划过群星辈出的二十世纪初,然后,并不优美地死于斯大林的肃反运动,时年47岁。

“世界是五月的牧场,是有女人和马匹在那儿走动的牧场。”

——巴别尔《一匹马的故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