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哲学的邀请》经典读后感有感

《哲学的邀请》经典读后感有感

《哲学的邀请》是一本由(西)萨瓦特尔(SavaterF. )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一):《哲学的邀请》粗略笔记

第二章: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by 苏格拉底

笔记:回答问题的方法:理性分析。

P52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最坏的一点是禁止我们说错话。笔记: 因为我们的话固然值得怀疑,但怀疑本身也值得怀疑。

P57 笔记:只要有视角存在,绝对的真理就无法诠释。

第三章: 我是谁?我是什么?

P67: 如果一切从来都不是现实,那有何来欺骗呢?

P69: 我思故我在。by 笛卡尔

P70:‘我’ 一系列接连发生的片段。笔记:这类似于休谟。

P71:笔记:灵魂的哲学意义:‘我’是否是指灵魂的存在?

笔记:

‘我’的概念在所有人心中有普遍共识。

‘我’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可能是自我意识的存在将‘外在’和‘我’区分。

第四章:我们何以为人?

人性:动物性加神性:少年派的漂流。

P95: 对于动物来说,智慧是来获得所需要的东西,对于人是用来创造新的需要。人是贪婪的。

P101: 因为有的语言,那些已经不存在或者尚未开始存在的东西,甚至是那些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对人来说有了意义。笔记:猫只有看见食物的现实存在才会有想吃的‘语言’。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于想象和共同想象 (人类简史的内容)。

P105:语言的主要任务不是向世界揭示自我,而是帮助我理解这个世界。笔记:表示怀疑。

笔记:语言中包含了自我表达的欲望。

笔记,不是语言创造了人,而是人的独特性造成了人类语言的独特性。

笔记:人也许有第六感来感知世界上的符号。

第五章:我们在哪里,世界是什么?

P114:好奇心是哲学思考的第一诱因。

P117:神学是不容许争辩的,哲学可以。

P121:物质是有物体组成的,而意识不是,‘总体’的概念不是物质的而是意识的。

P123:赫拉克利特:宇宙的秩序更像一堆随意堆积的东西,而碰巧与人类所谓的混乱状态像吻合。

P125:科学的观点是丰富的,但自身也是相当混乱的,它只是可能的秩序中的一种。

P127:人择原理:迪克:因为宇宙中存在观察者,所以宇宙就应该具有允许这样的观察者的存在。笔记:红外线接收器收的是已经客观存在的红外线。

P130:诗中说,永远都‘有’某种东西。

第六章:自由得不自由

P142:自由的定义:如果没有我的允许,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P143:决定论:如果我知道了世间万物的真理,就可推断出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这样人的自由选择其实也是事先被性格设定好的。

P144:打破因果链条的奇迹。

P146:斯宾诺莎:检测人类意志不能屈服的自由。

P149:反驳决定论:存在主义:萨特:人诗需要不断地发展更新自身,没有任何不变地本质。

P155:自由和责任共存。笔记:人的行为若受左右,没有人会愿意承担责任。

P159:笔记:如果自由就像光合作用,那也许我们能如释重负?

第七章:自然得不自然

P164 自然的定义:某事物得自然就是其存在得方式和其作用于其他存在的方式。

P170:习惯也能变成自然。

P177 社会是不自然的吗:正是自然选择本身发展额人类的社会本能。

第八章:社会机器?大同世界?

P196:笔记:人的生命不仅是顺从自然的消亡,而是在与死亡对抗的过程中寻找存在感。

P199:期待他人先于自己变得可靠有时照成了分配上的矛盾。

P203:哲学的课题之一就是民主,而民主和政治不可能分离,故此政治和哲学不会分离。

P212:对于需要他人肯定的人类来说,最糟糕的是爱的缺失。

第九章:美的战栗

柏拉图:人类强行接受两位老师:快乐和痛苦。

P220:美是超越理性的。

P224:笔记:艺术和美是否等同呢?

P226:艺术的美只是依存美或者附加美,康德认为真正美的典型是自然景象。

P227:柏拉图不喜欢艺术家,发对美是自由的,因为自由的美有可能分离社会。

P235:美既不让人喜欢,也不让人讨厌,而是让人为之驻足。 by 阿兰

第十章 迷失于时间中?

P242 乌龟和阿基里斯赛跑。芝诺。

P247 时间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类简史中有介绍)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二):哲学的邀请 读书笔记

第二章 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一、从自认为已经拥有的知识入手

1、如何获得:别人告诉、学过、亲身经历

2、确定性、多大程度把握:不确信,批判态度检验即运用理性

理性将主观调和成客观,其特点是不仅仅为某个人的理性,具普遍性。

在理性上保持诚实,应该等同于达到最大限度的现实主义。

因为现实包含不同维度,故理性的首要使命之一是界定分布在现实之中的不同真理之域。理性为我们服务时,应当自如地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

理智构建是概念,不假思索是信念。

亚里士多德:哲学起源于好奇心,也就是对我们周围被每个人当做显而易见和安全无误而接受的东西感到吃惊的能力。

对理性本身的怀疑:怀疑主义者、相对主义者

对怀疑主义的质疑:①至少“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是他们不怀疑的。矛盾。②必须通过理性思考说服我们“理性思考没有意义”。③如果不存在正确的可能性,即存在真理的可能性,那么也就不存在错误的可能性。

康德:我们不能认识物本身,只能认识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感受并经由知性整理之后所呈现的那个样子。

相对主义认为人们不可能找到某种能作为所有真正知识之母的最终和绝对来源。

桑塔亚纳:人类不可能找到绝对真理,因为它是超越于每个人具体的思维的。绝对真理不可能被发现,因为它根本不构成一种视角。

第三拨:真理不能被人类认知构建,只能通过非理性方式获得。质疑:违背了苏格拉底论证的真理非特权的平等性。

3、如何扩展和提升

为了使每个公民能够在政治上互相平等,必须认为不是每个人的意见都是相互平等的:在一个非等级化的社会中,必须要有某种将不同的观点等级化的方式,来加强其中最正确合适的观点,丢弃其中错误和有害的观点。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运用的理性的使命。

(如果把每种观点都视为具有同等价值,即意味着没有尊重每个人运用理性的权利,因此不能算是一种民主)

具有合理性即能将别人同样是通过理性方式表达的主观意见的分量,吸收到自己的理性体系中。

第三章 我是谁?我是什么?

如果我们永远都在做梦,那跟从未做过梦就没什么两样。

如果我怀疑、做梦,那么我至少首先是存在的。

“我”是一个思考的事物,但笛卡尔并没有证明“存在”同其他行为一样需要主体。

不论是观念还是知觉,都不等同于证明一个人有某种知觉或观念。我对于这些感觉和知觉所感受到的连贯性,也在于我将它们与其他也属于我的感觉和知觉联系起来考虑的必然性。

建立公共语言的意义范围,就是为人性划定界限。

第四章 我们何以为人?

“人”的含义是什么?我们所认同的“人”体现在哪里?人类的首要命运似乎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感到惊奇。

皮科:人类独特的尊严在于我们是某种少于其他创造物的东西,没有被强行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自由意志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人类最让人吃惊的地方在于,在一个一切都各安其位、一切都必须循规蹈矩地按照自身性质行事的宇宙中,人类却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和不确定的状态。

上帝赋予人类通过创造自身的方式来自己完成神的作品的可能性。

人是不是动物?人作为一个物种并不妨碍我们在人性中发现一些特有的东西。

我们还能是什么?理性。

动物的理性是为达到某种稳定和确定的目的而寻求最好的手段,人类的理性则既是用来达到确定的目的,同时也是用来达到新的、不确定或非特定的目的。

动物行为的重要性来自物种的生存,而不是个体的自主选择。

人类不然,我们似乎拥有远离各种事物的能力,可以在生物学的意义上摆脱它们的束缚,从而将它们作为具有独特性质的对象来看待。我们甚至可以远离自身。

动物语言主要是用来发出有用的警告或信号,而人类语言则是用来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

语言的谜团?

语言自身的来源问题?如果是语言使我们成为人类,那就不可能是我们人类自己发明了语言。假设人类与语言之间有一个互动,其发展互为影响。

符号性。间接指示某种物理上的事实或直接地表明精神思维想象由意义构成的事实。

第五章 我们在哪里?世界是什么?

好奇心首先就是由这个世界本身激发的。

1、什么是宇宙?

唯物主义:不存在一个大写的宇宙;所有物体或事物都是由部分构成。

2、宇宙具有某种秩序或意图吗?

秩序是相对的,且因人而异。我的无秩序对于我的目的来说实际上是井然有序。

康德:我们自身为我们称作自然的各种现象引入秩序和合规则性。知性本身就是对自然的立法。

谦逊和理智会阻止我们变得这样贪心:当可能性得以实现的时候,可能性就强制性地变成了必然性。我们的出现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可能性。

3、宇宙的起源是什么?

诉诸上帝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试图通过一种我们根本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解释一种我们知之不多的东西。

第六章 自由得不自由?

行为的定义?自愿地违背自己的意志去行动。

自由可能只是对现实可能性的一种幻想。根据自然法则,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有特定的原因。每种情况都能追溯到之前的另一个情形,使之后发生的事成为必然。

行为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其原因是一个有欲望、能选择、能将计划付诸实践,也就是能实现各种意图的主体。自由不是因果链条的断裂,而是丰富了这一链条的一连串的实际考量。

自由的三层含义:

1、按照自己的欲望和计划行事的自主支配性自由。

不仅包括能够在自己想要的方面进行努力,也意味着具有相当的真正实现它的可能性。

2、欲求我所欲求的而不仅仅是做或努力去做我想去做的事的自由。

神可以战胜人类的意图,但却不能阻止人类怀有这样的意图而不是其他的意图。

3、欲求我们实际上并不欲求的,以及欲求我们实际所欲求的事物的自由。

我现在想做的事情与我想要成为的人不是一码事。

叔本华:我们可以幻想我们喜欢成为的那个样子,直到一个不可抗拒的理由向我们展示我们真正所是,以及我们欲求成为的那个样子。

萨特:人类就是不断地选择和否定我们欲求成为的那个样子的永恒倾向。

自由的重要性?

休谟:自由对于规定责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责任,人类就无法在任何一种社会共同生活。

自由同时也是一种负担。

这个时代的太多理论都在试图将我们从责任的重担中解脱出来而独享自由,我的行为的积极成果只是我自己的,我的过错则可以找到很多人来共同承担如父母基因教育社会环境等。我们所有人都要为所有过错负责,结果就是没有人能对任何过错夫妻主要责任。

外部环境因素可以淡化该行为本身的责任,但是这些因素永远不足以完全免去故意实施这个行为的主体的相关责任。

人类似乎是唯一会对自身感到不满的动物,后悔就是人类这个自由主体的自我意识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七章 自然得不自然?

我们费心要探究人性的自然本质,却总会从中发现文化的印记,反之亦然。人身上最自然的一点是,人从来就不是完全自然的。

自然的用法:

1、自己的存在方式。

2、以自身为原则和目的的事物。

在我们身上,任何一个自然特征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

人类就像洋葱一样,是由相互重叠的好几层东西构成的,最基本和内在的几层是自然的,而在它们之上,则逐渐沉淀起一层教养、社会性和人为的产物?

自然状态或许从未存在过,也或许永远不会存在,但我们需要它。我们必须将这个被称为自然的理想与我们实际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现实境遇进行对比,才能知道我们是越来越偏离人类的完美状态还是正在向它靠拢。

具体制度越是现代,我们越是远离自然状态。但我们不应该为天真状态伤怀,而应该努力通过一种新型的社会契约重新恢复某些平等主义的最优秀成果。

自然为什么是一种应然的理想状态?

每一样事物都有与其天性相对应的特殊利益,这就使得绝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善与恶。

自然价值的评价?内在价值、功用性价值、审美价值

技术是以控制为目的的建设性或破坏性热情。日益发展的技术进步本身,促进了我们身上作为贪得无厌的掠夺者的那一面的形成。

海德格尔:在等待我们的命运中没有任何伟大的成分,而只有一种在大众消费社会中遗忘了生命本质问题的深深绝望。只是我们在经历了技术带给我们的宿醉之后,迟早要重新回到一些问题上来。

第八章 社会机器?大同世界?

我们互相使对方变成了人,我们的人性是其他人传染给我们的。

现代大众社会有一种将人类关系非人化的趋势,使它们变得短暂肤浅和制度化。

在平等的层面上,个人必须将他人的尊严不是当做纯粹的工具,而是当做自身就是目的的东西,其权利必须在社会合作的框架内予以承认。

组成共同体的各个不同会员都保留了各自的欲望和利益,保留了不知疲倦地被他人承认的需要。

为什么会存在不和谐?我们是一种极端理性的动物,太善于算计利益得失,绝不会接受任何我们从中不能明显获利的契约。

深信自己的共同利益取决于同某些怪异的对手作斗争,并将他们消灭掉。他们不是由于反社会的原因而好斗,而是由于社会性太强了。

将我们团结起来的东西也是使我们互相之间产生冲突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利益。

政治意味着不同利益的碰撞,意味着朝向一种永远脆弱的和谐的试探,意味着为旧的问题找到一种部分的解决方案,而这又会不可避免地制造出新的、同样棘手的问题。

人的尊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承认,而人权或人的根本权力也就是人的尊严最详尽的宣告。

尊严意味着每个人的神圣不可侵犯性,任何人都不能为了某种总体的目的而被其他人当做纯粹的工具来利用或牺牲。

每个人都有权自主地规划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褒贬标准,除了不能侵犯他人同等的权利之外,自身的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对民族主义的典型的执着将每个人对于乡土的必然从属关系变得神圣化,并将其变成一种致命的骄傲。从根本上说,这只不过是一种面目可憎的占有欲心态。

弗洛伊德:人类的痛苦有三个来源,大自然的绝对威严、我们身体的有朽性以及我们处理家庭中国家中和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手段的不足。

歌德:知道自己被爱要比知道自己强大更为强大。

第九章 美的战栗?

康德:由美产生的愉悦是唯一真正无私和自由的东西。

美的事物和好的事物以及令人愉悦的事物一道,承担了使有朽的人类多一份生命、少一份死亡的使命。

柏拉图反艺术?反对过于个人化艺术。

艺术家的引诱能力,艺术家喜欢让大众心醉神迷的表象而不是欣赏和促进这些表象背后理性的真实。

伦理在审美上是令人乏味的,审美在道德上总是可疑的。

所谓创造者,就是制造那些没有他们就不可能存在的东西的人。艺术作品不是关于现存事物的可能性或已经实现的性质,而是来源于完成它的艺术家的独特个性。艺术家是以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创造某种东西的唯一的人。

美就是我们尚且能够忍受的恐怖的程度。

美既不让人喜欢,也不让人讨厌,而是让人为之驻足。

与其说艺术是在寻求我们的满意和赞同,不如说它是在呼唤我们的注意力。

艺术这条路径的危险之处在于,容易陷入一个纯粹追求怪异以及纯粹追求一种高度抽象难懂的美学表现形式的陷阱。

对于美来说,正如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一切真实的东西一样,时间从来都是一去不复返,不会为我们驻足的。

第十章 迷失于时间中?

现在是我们唯一真正的时间。

如果未来消失,那么自由也会窒息,因为自由只能呼吸未来的空气。

时间上各个接踵而来的地方具有一种内在的链接关系,它不能被颠倒,否则会破坏事件本身的时间性。

不是我们害怕时间,而是我们害怕处于时间之中的我们自己。

生命永远不会让我们无动于衷,因为它总是处于一种即将结束的状态:死亡的觊觎,能够使哪怕最平淡无味的时刻都有趣得让人心碎。

生命和死亡交替的境遇,正是我们在不放弃我们的自由的同时,可以称之为人的命运的东西。而对于永生,我们注定是无缘的。

结语 没有缘由的生命?

为什么哲学家总是显得非常可笑?1、他们一方面具有非同一般的理论野心;2、另一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果又如此稀少。3、经常违反显而易见的常识和令人敬畏的传统。

哲学不是要走出疑问,而是走进疑问。

1、从不存在唯一的哲学,而只存在各种不同的哲学,尤其是哲学思考。

2、亚里士多德这些天才之所以让我们感到有趣,是因为他们思考了这些对人类理性的和文明的生活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

3、就连最好的哲学家也说过一些明显是荒唐的话或犯过严重的错误。

4、对某些最为一般的问题学会很好地提问同时也就是学会质疑太过武断的回答。

一件事物的意义,是它对另一件事物而不是对自身的意图。

我们应该把那些本该有意义但实际上却没有的东西才称为荒诞的,而不是那些本来就不应该有意义的东西。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意义,证据就是它拒绝一切。正由于世界本身没有内在的意义,人们才应该赋予它各种各样互不相同的意义。

哲学只想把人类意义的探索路程尽可能地延伸到远方,它试图思考生命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三):书中每一个话题探讨的哲学观点归纳

非常好的哲学入门,探讨了最常见的一些本源性的哲学命题。这里对做一些不同哲学观点的归纳。

一、关于死亡

伊比鸠鲁认为,我们与死亡永远不可能同时共存。

斯宾诺莎认为,死亡中那些具有否定性的东西,不该让我们气馁,而应该借此沉思生命。

个人看法:虽然不同哲学家对死亡的意义有不同的探讨,但大体上来说,许多哲学家们对以下几点看法应当是一致的:(1)我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状态;(2)对死亡的恐惧源于自我感,尽管这种恐惧也促成了哲学和宗教的发展;(3)自我感和意识的延续之间有些很微妙的关系,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体验死亡,我们也每时每刻在经历生命。对于这一点我们是要学会去认知的。

二、关于不可知

理性并不是某种东西。它更像是一连串推理、摸索与审慎的习惯的集合体,部分受经验指示,部分以逻辑准则为基础。所有这一切的结合构成了莱布尼茨所谓的一种能够建立和捕捉事物之间互相依赖的关系,并使事物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而不是以另一种方式构成的能力。

一些怀疑主义者质疑或否认理性发现不容置疑的真相的能力;一些相对主义者相信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

通常可以通过3点批评怀疑主义者:(1)“我们不认识真理”至少是一个可认识的真理;(2)如果怀疑主义者不怀疑真理本身,只是反对理性认知的可能性,那么他们必须运用论辩的理性;(3)如果我们犯错,也就意味着存在正确的可能性。

康德认为,我们所谓的知识,是现实所提供的一切,与我们的感性形式和我们的知性范畴的结合物。我们不能认识物自身,而只能认识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感受并经由知性整理之后所呈现的那个样子。康德试图拯救两样东西:(1)怀疑主义的怀疑;(2)体现在现代科学中的人类知识的有效真实性。

波普认为,理性的任务与其说是肯定性的(发现某种作为所有真理的源泉的绝对权威),毋宁说是否定性的(指出我们知识中的各种谬误和前后不一贯之处)。

个人看法:尽管人类的认知有其局限性,但我们仍可以尽最大力用理性的方式去观察和探讨,而不该不负责任的把问题抛给一个至上概念的造物主,或彻头彻尾的怀疑主义。

三、关于存在

笛卡尔认为不论我们处于现实还是幻象,至少我能肯定我是存在的。

但或许“我”不是一个幻象,也不是一种事物的名称。而是一种类似于“这里”或者“现在”的语言定位器。

休谟说当他进入自己内心深处去寻找“我”的时候,只找到了不同观念和知觉。他找到了意识的内容,却从未找到意识本身。

无论如何,即使面对忒修斯之船的悖论,我仍然构成了一种无法轻易解释但却是无可辩驳的延续性。

没有灯泡就没有光线,但光线不同于玻璃外壳、钨丝、电线等等。同理,思想由大脑产生,但它绝不能等同于大脑。

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存在任何私人语言。人类所有语言得以存在,必须能顾为其他人所理解。语言的目的,就是能与他人一起共享意义的世界。

个人看法:我们至今无法对“我”是什么、“灵魂”是什么给出很好的回答。但我们必须要学会区分,在我们说“我”的时候,究竟是某种意识的状态,还是一种符号的表达。在我们探讨灵魂的时候,所用的类比是否受制于对这个世界二元对立的认知。这样才能小心避免陷入诸如“唯我论”之类的极端观点。

四、关于语言符号

近代以来,理论上的三次成就教会了人类不得不学会谦卑。第一次是16和17世纪由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取得的,证明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第二次是19实际达尔文的进化论反驳了智慧设计论;第三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弗洛伊德,告诉我们自己并不是无意识冲动的主人。

罗杰·斯克鲁顿说:人们关于理性的定义通常相去甚远。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让我们不由得感到,当哲学家试图用理性来界定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区别时,他们实际上是在用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区别来界定理性。

人类语言的意义是抽象的,而不是质料上的具体对象。因为有语言,那些已经不存在或者尚未开始存在的东西,甚至是那些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对人类来说也具有了意义。

语言中最人性的部分,就在于它的本质内容能被翻译成任何一种其他语言,但是如果没有“想要理解”,没有“使自己被理解”的意愿,就不存在想要表达的内容。

卡西尔说,人类是一种使用符号的动物。什么是符号?这是一种用来表达一种观念、一种情绪、一种欲望和一种社会形式的信号。这是一种习俗性的信号,是由人类社会中的成员约定俗成的,而不是指示另一个事物存在的自然标记。

我们如此珍视的生命本身,和我们如此畏惧的死亡,都不仅是生理上的事件,也是符号的过程。

五、关于因果律

葡萄牙诗人佩索亚认为,物质是由各种物体或事物构成的,而意识则不是。意识就是整体的。对意识来说,整体的才是真实的。而对物质来说,总体是不真实的,只是个概念,部分的、个别的物体才是真实的。所谓存在一个宇宙,是将只有意识才具有的特征强加到物质上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自认为是一个主体,则是将对物质的经验加到了对意识的认知上。

康德认为,我们自身为我们称作自然的各种现象引入秩序和规则性……(人类)知性本身就是对自然的立法……如果没有知性,就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由自然,即不会由诸现象之杂多的按照规则的综合统一。

但我们认识到宇宙秩序的因果法则,真的是上帝制定的规范吗?20世纪60年代迪克提出了人择原理,他指出我们在宇宙中观察到的因果规律,必须与我们自身在宇宙中的出现相联系。

但谈到因果,我们就无法避开第一因的论题。海德格尔说,为什么存在着某物而不是虚无呢?

但是我们能认识虚无吗?个人看法,佛教中对此有解答,但我们依然无法证明它。

六、关于自由意志

无论如何,自由不是因果链条的断裂,而是丰富了这一链条的一连串的实际考量。说“我自由地做出了这个行为”,并不等同于“这个行为并不是任何原因的结果”,而是更接近于“这个行为的原因就是作为主体的我”。

我们讨论自由时,往往有三层含义,需具体说明以免混淆。

(1)作为按照自己的欲望和计划行事的自主支配性的自由。这种自由观不仅意味着能够在自己想要的方面进行努力,同时还意味着具有相当的真正实现它的可能性。

(2)欲求我所欲求的而不仅仅是做或努力去做我想去做的事的自由。我欲求的自发性仍是自由的,即便各种外部环境都决定了我将其付诸实施的实际可能性为零。

(3)欲求我们实际上并不欲求的,以及不欲求我们实际所欲求的事物的自由。就像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表达的:我看见了更好的做法,我赞同它,可是我仍然按较差的做法去做。也就是说,我仍然想要去做我并不喜欢自己想要去做的事。

叔本华否认了上述第三层含义的自由。对叔本华来说,我们就是我们所欲求的那个东西。这并不是说我们在外形上是根据我们的欲求所形成的,而是说我们内在地由我们的欲求所构成。我是我所欲求的东西,但是我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去欲求我所是的东西,会去欲求那些使我成为我所是的欲求。我不可能选择我的意志自身,也不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修改它。我不能选择什么东西能够使得我有所欲求。因此按照叔本华的意见,哪怕是最极端的一种自由(我就是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东西),也能与最严格的决定论(我别无他法,只能成为我所是的东西)共存。

相反,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人非其所是,是其所非(黑格尔的总结)。我们是我们所不是的东西,是我们尚且未成为、或者我们欲求成为的东西。我们,就是指我们永无止境地更新自我、超越我们本来边界的能力,就是否定我们之前所是的东西的能力。即使面临我身上或现实中各种不利条件,但是我可以设立目标去克服它们。

然而休谟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决定论者。他认为自由不涉及物理上的因果关系,而是涉及社会上的因果关系。自由,意味着不只是在分配奖励的时候以胜利者的姿态回答“是我”,还意味着在追究一件错事的责任人时也要敢于承认“是我”。责任是自由的必然产物,是自由的对立面。行为必须是自由的,才有可能每个行为都有人来负责。主体有实施某个行动的自由,但却没有从相应的后果中脱身的自由。

个人看法:历史上对自由意志的探讨往往牵扯了决定论。但决定论在形而上探讨因果律的时候,其实更多是基于物理定律的出发,自由意志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拜托因果律的限制。所以像作者这样从语义上加以区分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另一个人说我们没有人是自由的,他们的真实观点未必有那么大的不同。我们终究还是会经常被符号遮蔽双眼。

七、关于自然

亚里士多德规定:所谓自然的事物,就是指那些以自身为原则和目的的事物,也就是说,那些自然地就是其自身的事物。

然而,将自然一词运用到人类行为上,它就同时具备了一些其他的常见用法。比如人们认为习惯是人的第二自然;又比如,人们通常也会把那些以一种非预定的、冲动的方式表现出的行为称为自然的。

总而言之,事物给人的印象是,“自然”或者类似“人的自然”这样的词语,包含了强烈的文化色彩,甚至于它们似乎是被发明出来充当衡量文化的砝码,并被作为判断和引导一种文化的标准。卢梭说过,要把人类现存的本性中固有的部分和非天生的部分区分开,要了解清楚一种不再存在,也许根本就没有存在过,或许将来也不会存在状态(我们必须对这种状态具有正确的观念,才能很好地判断人类现在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中,卡利克勒认为自然的第一法则就是:体力上或智力上更加强大的人有权统治其他人,并占有绝大部分的财产。但达尔文提出了另一种相当微妙的观点。他认为正是自然选择本身,发展了人类的一些社会本能(尤其是“同情心”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感情)——人类文明。正是自然进化本身,导致人类选择了一种共同生活的方式,这看似与其他物种的“生存斗争”相矛盾,但却呈现出了一种并非纯粹生物学、更是社会学上的优势。

自然的主要原则是不偏不倚,文化的主要原则则是区分和价值。在作者看来,这些评价标准可分为三类:(1)主要用来发现某些或者全部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2)主要研究自然事物对于我们人类的用途;(3)主要以自然之美为基础的审美标准。

(1)内在价值最难论证,除非采用一种宗教观点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神圣的。但犹太教和基督教都认为自然的事物是上帝用来服务于人类的;(2)功用性价值则比较容易论证;(3)审美标准论证起来颇为复杂,因为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能引起普遍共鸣。

关于技术,斯宾诺莎认为每一项发明都蕴含着新的发明的可能性和需要。每个满足了的欲望都会激起千百个新的欲望,每一个在大自然身上所取得的胜利都会激发起新的更大的胜利。人类这种贪婪的动物的灵魂是永不满足的,他的意志永远都不能感到满意。这就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的诅咒,但是人类命运之伟大也正在于此。

但海德格尔则将技术理解为尼采式的权力意志的最高表现。他认为在等待我们的的命运中没有任何伟大的成分,而只有一种在大众消费社会中遗忘了生命本质问题的深深绝望。

个人看法:同上一篇章的“自由”一样,“自然”也需要避免陷入文化与符号的陷阱。同时也不能忽视不同哲学家提出各自观点的时候,他们的思想是如何受到当时社会背景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对于自然的看法,我认为是在一个混沌系统中可以适用的规则,至于如何判断“适用”的标准受人择原理限制,大体上我是赞同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技术的看法,我基本认为海德格尔的观点很正确。

八、关于人权

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意思是天堂就是孤独。

巴塔耶在《宗教理论》中说,动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意识在这个世界上就“如同水之于水中”。因此,事实上并没有作为独立于意识而单独存在的“世界”,也没有作为真正完全独立的意志而存在的“意识”。但是现在我们假定意识变成了自我意识,也就是关于自身的意识,并开始评价自己对于周围世界的欲望的独立性。此时世界立刻就变成了一种“他者”,来抵制或反对他的各种欲望,仿佛世界自身就具有同他的自我意识所欲求的东西相对立的“欲求”。于是,自我意识再也不能满足于肉体上的生存,因为这只要保持自我意识同世界上其余部分之间的连续性就可以做到。现在,自我意识首先欲求的是自身的欲求,也就是与反对它的世界不同的独立意志。自我意识开始越来越善于根据对自己欲求的独立确证,而不再是根据生存的需要,来评价、选择自己的愿望,并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一个自我意识迟早会同另一个表面上非常相似的自我意识发生对抗。但是一开始,自我意识并不情愿接受这种类似行。相反,它渴望自己能被其他的自我意识当做唯一的来承认,并要求其他自我意识放弃对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的向往。于是,为了获得承认,在双方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斗争。这是一场同时混合了物质武器和符号武器的战斗。

当主人征服了奴隶,奴隶不得不劳作。长此以往,主人的欲望由于总是能够立刻被他的奴隶所满足,便逐渐朝着动物性的方向堕落。奴隶则把自己变为最持久的自我意识的存储器,他的自我意识不再局限于对死亡的无意义的挑战上,而是致力于创造新的形式来使生活变得理性化。最后,这两种自我意识的每一种都仅仅代表了人类独立意志的一半:一方面是将独立视为比单纯动物性的生存更加高级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活得更久和更好而在技术上进行努力。要是每一种自我意识都能再前进一步,双方就都承认了对方的价值,也就是他人的价值。在平等的层面上,个人就必须将他人的尊严不是当作纯粹的工具,而是当作自身就是目的的东西,其权利必须在社会合作的框架内予以承认。

佛洛依德在《文化的不安》中说,人类的痛苦又三个来源:“大自然的绝对威严,我们身体的有朽性,以及我们处理家庭中、国家中和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手段的不足。”但还有一个最大的困境:对于需要他人理解和肯定的眼神以成全自我的人类来说,“最糟糕的莫过于一个人面临爱的缺失的威胁。”

个人看法:自我意识是根源,客体化一定是带有符号武器的。如果一定要说给所有人类的冲突问题寻找一个解决方案,无论如何最终都会指向“爱”的这个字。当然,这里绝不是狭义的“爱”的定义。

九、关于美

康德认为,由美而产生的愉悦,是唯一真正无私和自由的东西。人们对美丽的东西感到兴趣,是基于不涉及利害的关系。

桑塔亚纳认为,审美价值尽管要与人类其他重要价值的某些方面进行区分,但却从不可能与它们完全“剥离”开来。它们不是“不涉及利益”的,价值总是展现了对生活某个积极方面的充满热情的“利益”(兴趣),而是开发并扩展了我们利益的可能领域。审美价值永远意味着拓宽生活狭隘的有限性,并尽可能地缩小死亡的压迫性领地。

古希腊人则认为美丽的概念是道德上的。但是柏拉图认为美与真、善相契合。艺术家所追求的美由于是不真实的,甚至于对于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危险的,柏拉图认为没必要存在。他甚至主张艺术作品审查制度。

康德也认为真正美的典型是自然景象,并对艺术家抱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至多认为它们所创造的美是“依存美”或“附加美”。他甚至在《统治与权力》中指出:真正美的爱好者可以终身不去博物馆。

但亚里士多德和其他许多重要哲学家的想法却十分不同。他们认为,伟大的艺术家作品并没有构成真正认识现实的障碍,实际上正好相反,它们对于完全深入地理解现实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艺术家们同样以自己的方式对世界上所存在的东西的理解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毫无疑问,他们是以个人的感觉方式和内心的想象为出发点的。但即便是那些被认为天马行空的艺术作品,也发展了我们对真实事物可能性的理解,并提供了现实事物的代替方案。说最优秀的艺术家只是为了取悦和讨好公众最粗俗的激情,这并不正确。他们首先希望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

席勒同样反对柏拉图的立场,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强调了培养审美情感对于塑造能够在现代非专制主义社会中生存和参与的真正公民的重要性。席勒认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真正的游戏开始于构建一个自给自足、自我指涉的符号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发展出一套活动体系,这些活动各自有相应的规范和戒律。这个世界当然与人类日常生活的世界有关,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并反映了日常生活世界,但它同时也动摇了后者的一些原则,舍弃了一些不必要的病态的限制。根据席勒的观点,游戏的观景正是艺术家所生活的环境:艺术家同真实的美游戏,并将美本身变成不断有所发现的宝贵的首要现实,同时也塑造了我们的自由。

当代艺术为了揭示我们现实中所缺乏的东西的同时,也隐约可见未来臻于完美的可能性。但这条艺术路径的危险之处在于,容易陷入一个纯粹追求怪异,以及追求一种高度抽象难懂的美学表现形式的陷阱,欣赏这类艺术要求具有十分身后的理论涵养,才能真正消化让一般人在感官和情感上觉得完全不知所谓的东西。此外,这样做还会造成被市场变得越来越庸俗的大众艺术作品,和只有少数精英(他们既可以是内行也可以是纯粹的学究)才能理解的所谓“伟大作品”之间的尖锐对抗。

个人看法:我们在讨论美的时候,往往会和艺术混淆在一起谈论。就美本身而言,无论它是个什么东西,毫无疑问它是能给人带来精神或感官愉悦的。但并不能认为所有带来愉悦的都是美(比如尼古丁),也不能认为不带来愉悦的就不是美(因为同一件事物可能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官体验)。因此,标准化定义美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对美的追求,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讨论什么是美、或者什么美才是好的,而在于鼓励这种追求背后的自由。艺术创作就是自由地追求美。我们不是说忽略艺术作品会对人产生的影响,但不能因此认定一些艺术作品就是不好的、不美的、要禁止的。艺术的创造并不会阻碍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反而激发了更多可能性帮助我们认知现实。我们也应当承认艺术作品是有高雅和粗鄙之分的,因为追求美的自由所创造出的可能性,受到创造力和技术的限制。但这种区分不应当与价值挂钩,陷入符号化的陷阱。因此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艺术有深浅之分。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培养大众审美,但也要尽可能避免落入两极分化或者文人相轻的困境。背后的解决方案其实并不在艺术本身,艺术的开放性永远存在,问题在于自我意识这个根源。

十、关于时间

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说:假使什么都没有,那么,也就没有现在的时间。

亚里士多德指出,时间的概念是与事物的运动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个运动应该从广义上来理解。

我们对时间的认知和表达,都习惯于空间化。但其实空间中的运动和时间的流动,有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空间中的每一个点都只能对应于一个物体,而时间的每一瞬间则可以同时对应于所有的物体。

个人看法:时间认知空间化是我们许多对时间所产生的困惑的根源。外祖父悖论没有必要讨论因为时间旅行本质上是个基于空间化的浪漫主义想法。此外空间化还有个影响,就是产生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概念。我们固然可以从过去学到经验,也可以通过对因果律的掌握尽可能预测未来。但这些执着同样会给我们产生痛苦。要学会觉察外在时间和心理时间。心理上的时间是虚幻的,因为过去只是某种不可靠的记忆、未来只是某种程度上的恐惧。当下的每一刹那才是真实的。时间只是一种测量工具,就像“我”只是一种定位器。要破除自我意识的幻象,先要破除时间的幻象。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四):如何把握《哲学的邀请》

这本书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先把每一章课后的问题列出来,然后看这一章,再一个一个的回答这些问题,梳理自己看的内容和信息。

以下为我的实践(更新ing):

Ref. 《哲学的邀请》 20211030

-----------------------------------------------------

Ref. 《哲学的邀请》 《语言学的邀请》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Jessie 20211030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