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裂土称王》的读后感大全

《裂土称王》的读后感大全

《裂土称王》是一本由[英]罗宾·沃特菲尔德(Robin Waterfield)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裂土称王》读后感(一):读《裂土称王》后

冒险、阴谋、激情、暗杀、王朝联姻、背叛、变幻莫测的联盟以及战场上的大规模屠杀——古希腊政治一如既往?公元前323年去世时,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西起多瑙河,经小亚细亚、埃及和波斯,东至印度河,到达黑海和里海沿岸,喜马拉雅山脉。

然而,在大多数关于古代历史的一般性叙述中,在亚历山大之后,焦点突然转移了。在一个多世纪后罗马崛起之前,古典时代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有趣的事情。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的四十多年仿佛构成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时期——毕竟当时“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都被他未来的继业者之间长达 40 年的战争所蹂躏,在此期间,城市被夷为平地,军队被屠杀,省份易手,这种情况对于任何人来说一定是可怕的。继业者的作品也是难得一见,继《王座上的幽灵: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产与马其顿帝国的分裂》后,《裂土称王:继业者战争与希腊化时代》又给了我新体验。

作为一夫多妻制的社会,继业者之战既发生在婚床上,也发生在战场上。这是有记载的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有女性在决定政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这场四十年战争中,没有明显的赢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更重要的是,继业者是一群凶残的恶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死于诗意的正义,而不是政治的正义。

但反观这几场继业之战,又是非常重要的,激烈角逐,以试图建立某种永久性的控制权至少是亚历山大庞大但不成熟的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给从希腊到埃及和波斯的东地中海造成了苦难,但它们实现了圣经的预言,鉴于各个希腊化国家的分裂和持续冲突,这也使罗马巩固对希腊化世界的统治成为可能——展开斗争的结果反过来构成了希腊化世界出现的背景,并在其中形成了异教罗马和后来的基督教罗马的兴起。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介于东西方文明、希腊和罗马时代之间的世界。这也是一个非凡创造力的时代,尤其是在哲学领域,文学和视觉艺术。从这也体现了作者所展示的对军事和政治事务以及时代更大的文化影响的令人钦佩的掌控力。值得一阅。

《裂土称王》读后感(二):评《裂土称王:继业者战争与希腊化时代》:个体的第二次发现

作为国内少数引进的关于“继业者”的著作,甲骨文的《裂土称王》和《王座上的幽灵》都有力的补充了这一空白,在亚历山大大帝壮年暴死之后,帝国由谁继承、怎样继承,在一般的叙述中付之阙如。在历史学的名词解释中,巴比伦分封协议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全部,好像协议之后就快速行进到了塞琉古、托勒密、安提柯的三分“天下”,而这些继业者建立的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批具有欧洲特色的稳定帝国,却往往被忽略。这两本书的任务,就是将这一段被名词解释所浓缩甚至“歪曲”的历史铺展开来。

本书叙述的是自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暴死后的巴比伦分封协议开始,前后六次继业者战争的历史,继业者们通过特里帕拉迪苏斯协议和不断地结盟、背盟最终形成三分天下局势的事件梳理,终止于罗马人到来的前夜。和《王座上的幽灵》相比,由于叙述历史时期长(前者只叙述至前318年至前315年的第二次继业者战争),历史材料稀缺,导致故事细节相对匮乏,更多是一种历史的梳理而非历史的解读和诠释,如果仅仅了解前期继业者们的历史及个人性质的传记,那么《王座上的幽灵》无疑更佳,若想要了解完整的继业者历史,《裂土称王》做到的是时间与事件的不错结合下较为流畅的表达,线索清晰的叙述,对于入门而言极为合适。同时,本书也可以作为对希腊化时代进行了解的敲门砖。正如副标题显示的那样,与继业者战争互为表里的关键词在于时代——希腊化时代。作者在书中想简单告诉我们的,是继业者的战争如何使得希腊文化发生了重要改变。战争在继业者那里推动了宏大叙事的再生成,也让社会——尤其是希腊社会——消解了宏大叙事,在笔者看来,作者的叙述暗含的是这一时期对人个体性价值的第二次发现。除了古希腊时期的哲学与艺术经典,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和文化的精髓也通过这一时期的统治需求得以存留,成为了千年之后现代文化的渊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成为了继业者时代的永恒继业者。

在亚历山大死后,长期的混乱使得希腊传统的公民城邦体制逐渐解体。在古希腊时代,公民的行为无一不与城邦产生联系,城邦与公民的同构性局限了公民对于隐私的认知,正如库朗热在其名著《古代城邦》中强调的:古典的自由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概念,是在城邦的公共生活中由参与带来的政治自由。混乱让城邦的公共性被逐渐剥离,而之后建立的帝国形态也让城邦的政治功能被更为强大的暴力机器攫取,而在帝国的非核心区,早期国家并不发达的治理术也留下了无数非政治的空间。比如雅典在希腊化时期的衰落,城邦的公共生活如果没有马其顿国王或其任命的僭主和富人的帮助,已经无法举行盛大的庆典,无法建造纪念性建筑,让公民自伯利克里时代就津津乐道的观剧津贴不再存在。对个人而言,公民权的丧失使他们不用再致力于宏大事业,更好的看清个体价值;日益贫穷的生活又让精神性的慰藉显得更为重要,避开并忽视国家机器而维持个人生活的“幸福”,也是一种自由。这就推动了以戏剧和哲学为代表的希腊文化转向。如果说苏格拉底—柏拉图对于哲人“爱智慧不爱自由”的认识强调人应该远离城邦生活,智者学派强调人本身的最高价值共同构成了个体的第一次发现,那么继业者带来的希腊化时代就是对于人性的第二次发现。

在这一时期,希腊世界的戏剧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娱乐作用之外具有教育意义,喜剧代替悲剧广为流传,以强调对于公共生活的远离和对于生活的慰藉。在活跃于公元前四世纪末雅典的喜剧作者米南德的戏剧中,一种理想化的乡村代替了传统的城邦中心(这里是政治活动的中心),成为了最重要的故事背景,没有针砭时弊的成分,只留下了纯粹的“乡村爱情”,男性和女性之间可以为纯粹的爱情而结婚,部分女性可以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在忒奥克利托思和希罗达斯描述日常生活的诗歌中,女性不再被禁锢于家庭,可以逛街购物,参加庆典,以自己的名义捐款,担任公职,代替自己的父亲签署自己的婚契;传统的英雄人物逐渐“人”化,伊阿宋的形象在《阿尔戈斯英雄记》中成为了团队的建设者而非传统的战士;对于现实的逃避让城市的富人阶层开始热衷于田园画,开创了欧洲艺术史上的田园画传统,这些作品通过罗马时代的临摹,展现于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废墟中,充满着“港口、海岬、森林、山丘和奥德修斯的漫游”。

我们看到了人的生活而非宏大的政治事务,在乱世之中的精神慰藉成为了探索个体如何生活这一伦理问题的核心动力。戏剧,文学,艺术共同体现的“逃避主义”,构成了希腊化时期哲学的核心。犬儒、斯多葛(廊下派)、伊壁鸠鲁和怀疑主义(皮浪)在这一阶段彻底取代了柏拉图的学院派和亚里士多德的逍遥派。亚历山大的去世使历史悠久的哲学需要回应各个希腊化王国造成的时代动荡,将原本没有利害关系的形而上学思辨转向思考如何为个人提供安全,斯多葛正是被描述为一个仓促和激烈拼凑起来的系统,去应对一个混乱的世界。第欧根尼逃避一切,伊壁鸠鲁贬斥公民生活,斯多葛将世界看作城邦,将命运视作必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去应对变化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如果说亚历山大及其继业者要征服的是永恒的世界,那么希腊化哲学则要向人们表明如何征服他们的恐惧和欲求,这是一种基于人类自然的朴素生活,来面对政治,伊壁鸠鲁甚至在饥荒时节的雅典负责数豆子来分配食物,这在柏拉图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希腊化时代哲学的三个主要分支: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中,前两者从属于第三个,理解世界的本质是为了将思想从恐惧中释放出来,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宁静,哲学必须内化于生活方式之中。此外我们看到,在希腊化时代,对于命运之神的崇拜超越了传统的希腊神祇体系,宙斯、阿波罗、赫拉克勒斯、雅典娜、狄奥尼索斯们逐渐让位,埃及的塞拉匹斯神即是新的一元论与救赎的结合。人性在这个时代充分的释放,并持续影响了整个罗马时代。

在继业者开创的时代里,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在苏萨上演,荷马的作品在赫拉特传诵。在亚洲流传的希腊典籍进入了之后的波斯宫廷,最终和亚历山大里亚的书籍一起被阿拉伯文明吸收,开创了百年翻译运动,为中世纪的欧洲延续了希腊传统;未被征服的索格底亚那也吸收了大量的希腊文化,并向东传播,直到八世纪吐鲁番还出现了粟特文的亚里士多德文本。继业者时代通过文化的遗留让继业者的存在遗留了千年,甚至我们可以说没有继业者时代,没有他们开创的希腊化时代,就没有文艺复兴和现代社会的生成。换句话说,我们都是“继业者”。

《裂土称王》读后感(三):东风吹落战尘沙:继业者与他们的时代

公元前323年6月11日,亚历山大大帝终于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年仅33岁的他与世长辞,留下的是未出世的继承人和一群野心勃勃的将领。主少国疑,诸侯割据,庞大的帝国瞬间土崩瓦解。自称是帝国“继承者”开启了漫长的战乱时代。

亚历山大雕像

本书是甲骨文出版的第二部继业者战争题材作品。与《王座上的幽灵》相比,本书叙事时间跨度更长、地域跨度更广、出场人物更多、视野角度更大。继业者战争是本书的第一主题,书中较为详细地讲述了从亚历山大去世到塞琉古遇刺这半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六次继业者战争展现了诸多枭雄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段。在战争过程中插叙的希腊化时代早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表现,也成为本书第二主题,无休止的战争意外地创造出“希腊化世界”。此外,附录的历史地图、大事年表、人物简介、家族谱系更有助于读者理解主题内容。

继业者战争

如果亚历山大东征到达彼时的中国,结局会是怎样呢?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因为亚历山大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没有合格的继承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致命的,这给了野心家们上位的机会。亚历山大去世时的继承人,只有一个智力低下的弟弟,一个尚未出世的孩子。于是,继业者们开启了实现个人野心的旅程,亚历山大帝国和同一时期的中国一样,也进入到“诸侯争霸”时代。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为起点,到前281年塞琉古遇刺为止,“继业者”们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掀起了六次继业者战争。一场场流血冲突、一幕幕黑暗阴谋,在希腊到中亚的广袤土地上不断上演。

六次继业者之战都是继业者们争夺权势的直接冲突,但如果仔细分析人员构成与战争目的,六次战争也突显出不同的特点。第一、二次继业者战争可以看做是捍卫王室之战,名义上和实际上的保王派与野心家的正面冲突,以保王派的全军覆没而结束。佩尔狄卡斯是名义上的阿吉德王朝守护者,在征讨埃及托勒密的战争中失败被杀。忠心为主的欧迈尼斯能屈能伸,文武双全的他多次击败强敌,可惜最终遭到背叛而被擒杀。(有关前两次战争的具体细节可阅读《王座上的幽灵》)阿吉德王室彻底失去对天下的掌控权。

后四次战争则是完全意义上的诸侯争霸。尤其是在卡山德谋杀幼主亚历山大四世,名义上忠于王室的继业者从此挣脱束缚,肆无忌惮地开启夺权之战。除了直接冲突外,继业者也会使用一些政治手段。“合纵连横”在西方土地上也同样开展着,盟友可能会变成敌人,敌人也会成为盟友,佩尔狄卡斯、欧迈尼斯、塞琉古都因背叛而失败。偶尔签订的和平条约只会起到临时休战的作用,并不会维持太久,因为只有战争和利益才是继业者追逐的终极目标。

在继业者战争中,特权女性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亚历山大的生母和弟媳就曾给安提帕特造成了极大的麻烦。政治联姻也是继业者惯用的手段,选择一位阿吉德家族的女性更能突出自己的正统地位。一些男性当权者去世后,他的配偶会继承他的权力,继续掌管这片土地。

公元前275年的希腊化世界,继业者争斗不休,最终都被罗马所灭

希腊化时代

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战争和移民带来了“希腊化时代”。作者指出:“就历史事实而言,学者们有理由回顾过去,在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找到一个相当清晰的分界线,而亚历山大征服东方和继业者的斗争恰恰就是分水岭。”无论是亚历山大还是继业者,都在有意无意地推动希腊化时代的产生与发展。

从亚历山大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是希腊语民族向埃及、亚洲大规模移民的时代,希腊语、希腊生活方式、希腊城邦制度也广泛地传播到被亚历山大所征服的非希腊语地区。希腊化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方式也大大影响了这些新征服的地区。“希腊化时代”虽然是本书的副标题之一,但作者并没有选择在某一章节专门论述,而是在讲述战争经过中插叙希腊化时代早期的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希腊化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希腊化时代早期的文化强调对个体的关注,个人主义思潮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犬儒主义、逃避主义大行其道,诗歌、雕塑、绘画、喜剧也更注重技巧和感性。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等哲学流派因为探讨个人生活方式和实现目标的路径而蓬勃发展。人们对宗教的崇拜也从多神向单一神转变,更崇拜抽象的没有个性的神灵,最普遍的是命运女神。

安条克的幸运女神像

个人主义在政治上的表现为继业者纷纷称王,开启绝对王权模式。军事才能至关重要,开疆拓土职责所在。在绝对君主制中,极力推崇个人属性,君主高于国家。许多君主也被神化,受到民众的狂热崇拜。

希腊化的另一个特征体现在官僚体制上,希腊人和马其顿人被委以重任,而当地人则依然不受重视。所谓的融合并没有真正出现。

继业者战争的传奇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希腊化时代的荣光至今在各地闪耀。但正如作者所说,辉煌高雅的希腊化时代是由残酷战争开创的,而折这段历史带给后人的最大启示是:“即使是在时局最黑暗之时也要满怀希望,贪婪、毁灭的黑暗势力不会横行无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