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田街七巷六号》的读后感大全

《青田街七巷六号》的读后感大全

《青田街七巷六号》是一本由亮轩著作,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田街七巷六号》读后感(一):万物变迁,唯有情怀依旧

青田七六

《青田街七巷六号》读后感(二):往事不堪回首小巷中

2月11日从台湾归来,过几天后,买了这本书(kindle版),每天晚上临睡前读点,然后入睡,今天读完。

后面鸡鸭鹅等部分没怎么看,感觉不如前面吸引人。

电子书没有掩卷长叹的动作,但情感上有这么种感觉。

青田街七巷六号我去过两次,一次是2012年的时候,陈老师带我走过那里。这次是2月8日上午,从永康街过去,中午在七巷六号吃日本定食,饮甘蔗汁咖啡,上成长课。

第一次去时,陈老师就提过亮轩的名字。

去过两次,对这个地方,我的好奇心完全被勾起来。

读不读这本书,对于青田街七巷六号的感受,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不读,在关于这个地方的介绍里,会有这样的描述——“这里以前是一位日本教授所建,后来成为著名地质学家马廷英博士的故居,他儿子也是著名的作家,齐邦媛也曾经在这里住过”,还有“这里曾经拍过《窗外》”

似乎也够了。对于一个过客般的旅游者来说。

读,是看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爱恨情愁,看旧台北,看历史如何在一家人、几家人身上体现,各种悲喜剧。七巷六号,遂成为历史的小舞台,上演了从日据时代到现代的一幕幕戏。

看了书以后,再回想吃饭的房间、小小的院落,回想游鱼、树和花,那堵矿石墙,都带着些沧桑的意味在里面。

一个少年的怨艾和惆怅,在字里行间,隔着回不去的岁月,如同海峡两岸。

那样的年代,那样的人们,时光如流水,奔淌不复回。今日七巷六号,客人仍似流水,来了又去,去了可能还来,如我,我通过这本书,在历史的河流里趟了一下,这个地方对我来说,除了个人记忆之外,又叠加上文学意象,旅行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意义和厚重感,虽然,未必让人开心,也是一种收获。

《青田街七巷六号》读后感(三):回忆录的一种经典范本

这是一本怀旧的文集,是回忆六十年前关于台北青田街七巷六号生活的诸多片段。

作者用一种细腻且安静的语言,引领读者走进他的六十年前的世界中。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个生灵.每个时节,都有着化不开的历史情节,都充郁着难以割舍的缕缕情愁。

就是这些离我们当下生活非常遥远的生活场景,在作者笔下都变成了异常生动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陌生又熟悉,那是一段刻骨的情怀。获许在走过时光里,我们都曾经看到过,又不会留意的小小画面。时间久了,会成为一种痛.一种甜,会像一粒种子悄悄生长在你的心里。

《青田街七巷六号》是作者亮轩,台湾的外省人。续《飘零一家》后,又一部描写一个家庭的飘零经历,一个流离时代的书。依旧延续他轻历史.重文学的特有风格。他笔下的历史往事,没有怨恨,也不沉重,还有几份感激。

如果书中,没有作者的历史背景在里面,相信很多人,是不大会注意到这本温馨且饱含深情的文集在文学上的价值。这本文集,可以作往事追溯类回忆录的一种范本。全书文笔精彩之处,随处可见,自然清新。

《青田街七巷六号》是一本真诚的文学作品。作者年逾古稀,回忆起往事却历历在目。也没有回避生活中曾经的苦痛。亮轩的文采也非常好,具有现代文学大师的遗风,令人不由感叹,好的文人都南渡了。

面对这样一本书,只能地去细细品味,那段大历史背景下的小历史所释放出的文学魅力。

《青田街七巷六号》读后感(四):青田七六之后

一栋房屋的运气  青田七六是什么?就是台大附近一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日式建筑。设计者、修建者是日据时期的台湾帝国大学的日本教授足立仁,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台大教授马廷英和他的家眷在此居住了四十年。 抛开历史文化渊源,现在的它就是位于青田街七巷六号一家日本料理店。如果没有马廷英儿子马国光写的《青田街七巷六号》,青田七六应该不能出名,也就是台北众多破败老旧建筑中的一栋而已。琼瑶的家不就在青田街五巷么?琼瑶的父亲陈致平,谁知道他就是编著《中华通史》的史学家、教授?琼瑶一家,同样不弱于马国光一家的文艺成就和名气,为什么没有一个青田五六呢? 沿着台大边上安静、古朴的巷子漫步到青田七六,有好多文艺气息的小咖啡馆。如果我可以,真想坐下喝杯咖啡啊,打发掉一个下午的时间。路边有些房子很旧很旧,有的还被围了起来,打算修缮的样子。这些房屋也在等待,等着重新焕发生机的那一天。那时,它们将带着八十年前的记忆和个性,在下一个世纪的时光中醒来。 我想啊,和人一样,每栋房屋有自己生命和运气。一栋寿命近百年的房屋,活下来,肯定有它的理由。想想自己居住的县城,想找到与我同龄的房屋,可能找不到了吧。 一个商业行为  我更想把青田七六看成一种商业现象,文化的意象只是附着在商业需求的一件外衣。而没有这个文化意象,便也失去了它的特点。 青田七六应该是比较早修缮的,亏得马廷英有个能写的儿子。马国光说,他爸中老年时期和一个日本女人结婚,生了一堆孩子,因经济拮据,不想掏出高昂的修缮费用和房屋税,便没有买下这栋房产。而他,青年时离家出走,逃离给了他无数痛苦的家,寻找自己的人生。青田七六,应该还是台大的公家资产。 青年马国光没想到的,在他父亲去世三十四年以后,已经步入老年的自己会到不属于自己的老屋,梳理关于房屋的回忆,挖掘“飘零一家”的前世今生——而这一切,源于一个商业行为。 马国光有很美的文字、很深的个人情感,带着遥远的乡愁。“青田街七巷,仍是台北最美的巷弄。大树成荫,幽静无哗,数十步间几成另一个世界。在当年七巷过去就水田,瑠公圳清澈照人,芳兰山、拇指山历历在目。” 去青田七六吃饭的人,不见得能读完这本书,大致有颗文艺的心,这种人很多。在青田七六吃饭是需要在网上订座的。服务员要我们等一下,因为台风天,有些订了位的人并没有来。很快,我们被引进房屋里,脱鞋、参观、点菜……吃完后,我翻看青田七六的网站,发现经常有文艺的活动——讲座、沙龙、读书会。这栋有历史的老房子,不仅可以卖饭赚钱,还可以卖文化、卖想法。 真不便宜,三个人一顿的晚餐新台币2112元,五百元人民币,就是日料的价格。 用文艺的方式收钱  公家资产、名人故居怎么用,真是个问题。惯常的做法就是,国家拨款把房先腾空、修好,门口立个牌子某某人故居,最多再去找点旧家具,按照老照片布置成客房、卧室什么的。再多走一步,找点和此人有关的物件、照片,布置一个展览厅,把生平、历史写一下。墙上在挂一平板电视,循环放此人的纪录片……还得收钱。 这样收钱,不如卖点饭让人给得痛快。仅在北碚,我看到的老舍、梁实秋住过的房子,无一不这样,怎么不开个茶馆、咖啡馆,或者干脆开个图书馆?在延安、杨家坪,那些窑洞,放几件破布衣服,又不卫生又不美,怎么不办个西北菜馆子,卖点玉米棒子、小米粥呢?可惜了刘文彩地主庄园那么大好的房子空着,随便用其中几间就可以摆上川西坝子的流水席,应该比门票赚太多。 不管在哪个时代,那么多脆弱的灵魂,都有一个个需要安慰的胃。有时候,安慰了胃,就是安慰了空虚的灵魂。人们不想负重而行,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学世界里淹死之前,不如跳出来,去吃一顿美味的饭。 还有,吃什么并不重要,在哪里吃比较重要。给钱不重要,给的钱吃进自己肚子比较重要。 吃饱了,就可以继续走  读完《青田街七巷六号》,马国光写了每一个房间、每一件家具、每一个物件,甚至每一朵花,还有他姑姑养的鸡,那都是满满的回忆和情感。台湾太复杂了,一个充满了文化乡愁和找寻历史归宿的地方。中华文化、日本文化,原住民的历史,还有个人命运和成长的痛苦,相织相加,小小台湾岛承载太多。要说文艺,说中国话的地方,台湾第一。 在这个追求舒适感的时代,我们还需要那么多、那么深的情感吗?这是个矛盾的问题。 “情感实际是对世界分崩离析的依依不舍!”有一天,我看到了罗振宇这句话,有些醍醐灌顶的意思。当然,依依不舍是人最正常的情感了。但这急剧变化世界里,我们还在上一个阶段的依依不舍,下个阶段的依依不舍又来了。要过一种面向未来的新的生活,太多的情感是不利我们向前的。 我在想把故居搞成青田七六这样的运营方式说明了什么。下一个时代,商业、文化是不可能分割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叠加将构成一个事业、世界的主要价值。 过去的一切虽然美好,但是,回不去了。每当心中泛起对过去的依依不舍之时,到青田七六这样的地方看树、看鱼、看花,再吃个饭。吃饱了,就可以继续走了。

文章请见微信公众号:星期天肉菜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