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灰度思考读后感100字

灰度思考读后感100字

《灰度思考》是一本由凯文·达顿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1.20元,页数:20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灰度思考》读后感(一):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未必有害,它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

《灰度思考》是一本有关认知科学的科普读物,英文原名叫Black and White Thinking,因此我们也能看到,中文翻译其实有些歧义。毕竟书中花最大篇幅讨论和梳理的,是为什么人们会习惯于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考。

至于如何真正做到拥抱不确定性和模糊地带的“灰度思考”,其实书中讨论得并不多,但所幸的是,作者还是给出一些如何做到“灰度思考”的有效方法论以及练习方法,因此奔着“灰度思考”来阅读此书的读者,也不会败兴而归。

作者凯文·达顿是心理学博士,现供职于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他的另一部有关认知心理学的著作《异类的天赋》曾被译介成中文版,旨在讨论那些看似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在行为认知上有何过人之处。无论是《异类的天赋》还是《灰度思考》,作者都动用大量脑神经科学和生物学的理论来解释人面对不同环境时的不同反应。

比如在《灰度思考》中,作者对人类思维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追本溯源时就提到,最初造成人类这种思维模式的,是人类的求生本能。原始部落的人类,为了让自己的族群成功繁衍后代,并且利益不受侵犯,划分“我们”和“他们”成了一种简单粗暴但是快捷有效的方式。随着世界版图的演变、人类的进化,虽然环境变得多样而复杂,但毕竟家庭、城市、国家的界限依旧存在,因此处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类无法完全放弃这种划分界限和贴标签的思维惯性。

不要觉得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就一定是有害的,心理学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叫“边界感”,有时心理创伤的形成,正是因为边界感的破坏。想象一下,如果有人把你的配偶当成他们的配偶,把你的家当成他们的家,把你的东西当成他们的东西而可以恣意妄为、不问自取,你肯定是要暴怒并且崩溃的。《灰度思考》这本书,正是用跨学科的方法,解释了非黑即白思维模式的形成原因,给人类的这种思维模式赋予合理性,并且对其局限性,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这告诉我们:即便面对“非黑即白”这种思考模式本身,我们也不能非黑即白地看待它。这不正就是“灰度思考”的要义?

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拥有一套固定且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很可能适应不了这个巨变的世界。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会如何平衡、调整、转换,才能保证我们与这个巨变的世界和谐相处。除了对脑神经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此书,其实爱好哲学的读者,也很适合阅读此书。毕竟哲学教给我们的,就是爱智慧。

《灰度思考》读后感(二):打破思维惯性,探寻灰度思考

本以为这本书会否定掉黑白思维,却发现彻底否定掉黑白思维其实也是一种黑白思维。非黑即白在一些情况下的决策虽具有“快狠准”的巨大优势,可是如果全部非黑即白,也不符合生活的逻辑。

我们生活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分界线无处不在。边界线的一边是“我们”,一边是“他们”。我们的大脑生来就自带格式化控制板。漫长的进化是让我们的大脑形成了内在的划分机制。划线能让事情简单些,也让事情变得可行些。但我们也无法确保我们划下的界限的真实性,我们的大脑在动荡不安的原始环境中进化。为了活下去,对世界进行二元范畴划分至关重要,打还是逃,靠近还是回避。几百万年过去,范畴划分 的局面发生了巨变,让我们在黑与白之间,又拥有了数不尽的灰阶。

规律分类是我们的本能,而如何划分是个人选择。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举了很多非常通俗易懂的案例,让读者从一些日常问题或者最基础的哲学问题上认识到自己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我们一直在给自己设置“边界线”,无论是说服别人,还是说服自己,其实都是边界的博弈。而我们如若一直在惯性思维的局限下,也会陷入僵局。界线是我们最强大的保护者。划分界限就是创建范畴。任何事情都该力求简单,而界限就是我们的简易魔杖。然而问题在于,简易处于一个连续统当中,而这个连续统复杂的无可估量。

读完本书后,我不敢说我完全理解了这本书中所蕴含的要义,觉得需要多读几遍并且在生活中多思考才能真的“为我所用”。棋盘上黑白二色的,也就是非黑即白的,这是棋盘类游戏能进行的原因。而我们的生活的进行,也是依靠我们黑白二元的大脑。但是智慧却体现在在我们知晓灰色的存在性,体现在一种深层次的感悟。

《灰度思考》读后感(三):《灰度思考》高境界思维法:认知时保持灰度,决策时黑白分明

我们电视剧里心直口快,黑白分明的人,天然有好感,她被化为“好人”系列。但这种人在现实中,作为朋友、同事、邻居,却招人反感。

我们看电视时,有时间有耐心听来龙去脉,导演会给多视角诠释事件的复杂性,引导观众多维度思考问题。

而心直口快的人意味着黑白思维,只接受两种选择,而信息量不足,仓促之下做极端决策。

但同时,我们也不喜欢犹豫不决、混沌不清、思考过度人物,这意味着事件没有明确的决策之下,内耗严重却毫无进展。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思考方式才是令人满意的?

如果认定一种,我们就陷入了黑白思维的陷阱里,最近读凯文·达顿的《灰度思考》一书,给了我一个具体的意识角度:认知时保持灰度,决策时黑白分明。

灰度,可以被认为是怕承担损失的中庸,也可以被认为是高端认知。

这个区别在哪里?

在远古时期,人类就有本能对世界进行非黑即白的划分,比如危险的、安全的?进、退?可食用可致死?打还是逃?......

有了这些基本的划分,才能有空间去接触新物种,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保证人类繁衍生息。

发展到今日,我们制定的社会规则依然按照黑白既定的方式,如空间行为限制标准,考试录取标准等等。

卡在限制线上的人群,才会深刻分析这些规则的内涵。

譬如小学生考试60分的孩子,通常都洋洋得意,庆幸踩在及格线上,而59分的孩子就会遭到家长的一万点暴击,不及格意味着灾难,很多人都亲自体验过一分之间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黑白界限如此明晰,晚一分,晚一分钟,晚一句话都会造成差异化结果,我们就会自然忽视,那些缓慢成型、逐渐造势的引起的后果。

但是如果没有分明的划线、界线,事情永远得不到解决,没有秩序永远是个问题,红绿灯就解决了交通问题。

科学文化的飞速进步的今日,我们依旧在环境中找规律,把新的事物和问题和新的生物必须划进我们头脑里的无数抽屉里。

这就造成了黑白思维的阴暗面,产生极端主义者,我们所说的非黑即白,刻板教条,把握不好尺度,条条框框反而成为判断的绊脚石。

任正非是奉行灰度哲学的企业家:“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

他还说: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度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他的灰色管理、灰色观都是对高层管理层产生极端主义思想的防微杜渐。

由此可见,利用灰度思维是需要一定取景器的,认知上范畴划分不足是混淆视听、能力不足,范畴划分过度是化简为繁,反而偏执。

可取的灰度思维是有取景器的,可拉远观全局,可推进看细节,全局对微观。

黑白思维是人类本能,如何划黑白之间的线,怎么划,什么时候划,就有大学问了。

❶认知闭合需求程度决定了我们划出底线的速度和敏捷度。

什么是认知闭合需求?

认知闭合高的人,“当人感到外部威胁存在的时候,在应对不确定的情形时,会陷入对确定性答案的渴望。”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去寻找明确的答案,即使并没有结论性证据。

认知闭合低的人,对新的信息变化,会模糊一点,不焦虑,让观点以各种方式在头脑中混合溶解一下,降噪提高像素清晰度。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受认知闭合需求的测试,你对新闻消息和媒体的反应,也是认知闭合需求的驱动。

面对全新的热点新闻和政策,很多人依赖自媒体大佬的观点和视角,全信全听,然后全盘输出给家人和朋友,在网络上黑白站队,守护所谓的观点立场。

尤其面对信息不确凿,结论不确定的媒体等待期时,越是寻找确定的答案,这就是为了满足对认知闭合需求的追求。

❷认知复杂性需求决定我们怎样划出各种界限。

如何判断你的认知复杂性需求是高还是低?

认知复杂性高的决策者会评估同一个议题相关的所有视角,然后讲它们整合为一个连贯一致的立场,而认知复杂性需求低的决策者一般一心一意的坚持一个观点。

认知复杂性需求低的人头脑中框架少,而且框架区分明显,就会倾向采取黑白思维。接受观点时,要么是对,要么错,要么同意,要么反驳,解决方案也极端要不好,要不坏。

有句名言说:一个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就退而求其次改变看世界的视角。

总结:

我们天生习惯黑白思维,但有些事事情就不能够轻易定义分类的。

有个著名的理论叫“沙堆悖论”:一个显而易见的沙堆,我们从沙堆里拿走多少粒沙子,沙堆才成不了沙堆?或者说,多少粒沙子才可以称为沙堆?

一万小时定律不等同于成功,同沙堆悖论一样,在情感伦理上、生命价值上、成功学上复杂的成因结论中,不存在黑白世界,只存在灰度思考。

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灰度思考是一种基于个体与组织实际,从人性出发,将现实与人文相结合的思考方式,所有灰度思考的训练和经验,最终成为直觉决断,是应激反应中的最优决策。

文|荣荣

深长缓慢地阅读,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