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物象与心境读后感100字

物象与心境读后感100字

《物象与心境》是一本由汉宝德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象与心境》读后感(一):物象与心境

看完全书终于明白书名为何要叫“物像与心境”,这不是一个空荡荡、程式化、学术化的名称,其实是很契合本书所讲的内容,以及中国园林构建和发展的价值观念的。

为何叫“物象”,何为“物象”,为何物象在前、心境在后(其中是否有一定先后关系),为什么挑选物象与心境作为书名?

园林,虽发于自然,且中国文人、造园者自古便十分重视自然,然终脱离不了人为、人造的部分。有人插手、与人有关便一定是一件不太好或者说不利于追求自然的事吗,倒也未必。人本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只是天地之间微小存在,却偶然拥有了主动性和自我意识,这是我们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别。相似性让我们通感自然,特殊性给予我们创造力。因此便有了叠石为山,引水成溪。人们是谦逊的,师于自然,又展现出了这个特别存在的别出心裁,因此便称之为“物象”。

园林之为“物象”与其他物象的差异何在?在我看来,造园者的心境、园林带给人的心境给予了它生命。中国的园林是扎根在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土壤中的,寻求与自然相融合、别出心裁、不是一览无余一眼望穿而是一步一景妙趣横生。印象最深的是先生对王维《辋川图》的解读,之前一直觉得这幅画构图和素材安排上实在凌乱无序,但先生(包括中社思上小船老师)指出看中国画本来就不能先入为主用赏析西方绘画作品的眼光打量(my fault),23?个小景每一处都自成一片风光,好似《千里江山图》,赏画人的眼光从一端向另一段移动、从一景移向另一景,心绪情感是会不断变化的,从平淡、到伏笔、到入情、到高潮、到平息,万川汇海归于平静……画如此,心境如此,园林所求亦如此。

写到后面:不想写了,就这样吧。希望有机会去江南看看“真”园林

《物象与心境》读后感(二):园林印象

在北京呆久了,就想要去江南走走。每一年都至少要去一次南方,去看看景色,去看看园林,去看看植物,哪怕湿答答的下雨天,打着伞在植物园里乱窜,都觉得好惬意。

去年冬天,跟朋友把故宫走了一圈,看到里面光突突、毫无生气的建筑群落,觉得清皇宫生活实在是太无聊了,除了地盘大以外,住的条件也差,屋子都是小小的,床看着都不会很舒服,院墙内看了半天,也没看到几棵树,偶尔有一个小小的类似于花园的地方,实在是毫无特色可言。是去看了故宫里面什么皇宫珠宝展和钟表展,简直要被皇室珠宝给丑哭了(都不说国外的珠宝展能把眼睛亮瞎这个事情,就去国家博物馆看了一个中东的珍珠展,都要被中东或者欧洲珠宝工匠的巧夺天工的手艺给惊呆了),钟表也都是外国的,而且还都分开收门票这个事情,实在不能理解。

书看到后面,有讲清皇家园林的民间风味,就突然想起颐和园内的确房屋看着也就大四合院的感觉(下面的图),就连树种的都很生硬(不过也不好说是后来种的呢?)。风景嘛,去了基本上就是看人,想好好看景色实在是太难了。北方的建筑看来看去都是这种四合院,皇家也并没有气派的感觉,有钱的富甲们修建的大院们,除了规整方正的四合院,层层落落,一门又一门的森严以外,好像也就是那样了。

记得去武当山,导游跟游客们解释说武当还真都不是古建筑,之前的老房子早破坏了,都是八十年代修的。后来想想,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真的都是现代建筑吧,尤其是去什么古镇(现在我最不爱去的什么鬼地方),而且亲眼目睹了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火后重建的一片繁荣景象后,我就很惊讶于人们不顾一切的粘贴复制,以为毫无破绽,成果却是粗糙的假象,一眼就能识破。

现代生活离园林就更远了,诗情画意大概只是存在古书中的一种想象,住在钢筋混泥土的楼房里面,怎么能够想象得到古代人的精神生活?

只有江南的园林,可以一遍又一遍去看,风景也是,植物也是。即便是络绎不绝的人群,居然也可以隐藏在对面的树丛假山后,哪怕只是园林里的一扇窗,都可以好好看上一会儿。

《物象与心境》读后感(三):一个小问题:郭熙到底游过艮岳没有?

在最近的建筑与园林新书中,最受瞩目之一大概是台湾建筑家、文化评论家汉宝德先生的《物象与心境:中国的园林》。读“自序”可知,这本书曾在台湾出版,今年的简体版是1990年的再版。书中多处提到宋徽宗的艮岳,并推测北宋画家郭熙画里的山是来自对艮岳的参考。譬如,“郭熙为北宋末年的画院侍诏,必然亲自享受到徽宗艮岳中的石景。他的画恐怕不尽全出于想象,也许是自园中石林造型的灵感而来。”(P148,《物象与心境:中国的园林/汉宝德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5》),在另一处为郭熙《早春图》插图的注解则写道“巨石的形状与远山的形状完全合一,山石不分,影响园林艺术甚大。而山石之形轻量化、怪异化,渐自写实进入造景,促成园林中山石之交融,以石代山之情形。此画极可能受园林山石之影响,郭熙应游过艮岳。”(P151,同上)

那么郭熙究竟有没有游过艮岳呢?郭熙的《早春图》反映了艮岳的山石风貌吗?对北宋绘画熟悉的人,大概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吧。一是记载为徽宗朝的山水画的面貌——如徽宗的《雪江归棹图》或是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看上去已和郭熙的《早春图》有了差别。二是一则关于郭熙的故事很著名,也颇为酸楚,在宋代邓椿《画继》里有记载:“一日,先君就视之,见背工以旧绢山水揩拭几案,取观,乃郭熙笔也。问其所自,则云不知。又问中使,乃云:“此出内藏库退材所也。”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熙作,上即位后,易以古图。”神宗爱郭熙的画,壁画多是郭熙所作,而到了哲宗(一说是徽宗)在位时期,郭熙的画不再受到重视,被“易以古图”,甚至被当做揩拭几案的抹布。也就是说,郭熙受到重视是在神宗在位时(1067-1085),而徽宗在位的时间是1100-1126年,其间有一个时间差。

翻阅台北石头出版社出版、由台北故宫博物院石守谦等学者编著的《中国美术备忘录》(洪文庆主编,台北:石头,2007),郭熙的生卒年是“约1000-约1090”,徽宗赵佶的生卒年是“1082-1135”,根据已出版的资料可以查到,郭熙《早春图》题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画”,壬子年是1072年,徽宗还未出生。而徽宗赵佶营造的艮岳,根据目前网络上可查到的普遍推测,是于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十二月开始动工,至宣和四年(1122年)完工。这样看来,郭熙不太可能游过艮岳,而《早春图》里的山也并非来自对艮岳的直接参考。

那么艮岳的形貌究竟如何呢?我们都希望能够略窥一二。这不仅意味着代表着徽宗的审美趣味和偏好,也意味着北宋山石审美过程中审美趣味的微妙变化。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06年出版的《大观——北宋书画特展》一书中收录了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画中题款为“皇宋宣和甲辰春李唐笔”,也即作于金兵灭宋之前的1124年。书中此图的研究文字里写,“学界对于《万壑松风图》多同意其为李唐于徽宗朝的作品,...方闻...特指出此画中显示了徽宗皇帝的新品味。...李唐的作品与北宋新写实效果已有差别,而预视了南宋细腻内敛的山水。”(P103,《大观——北宋书画特展》,陈韵如等文字撰述;林柏亭主编,台北市:故宫,民95)文中又引述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说,“更有学界将宋徽宗时期山水连接上徽宗对万岁山的经营,或者直接认为此画山头即为艮岳。”(P104,同上)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试着想象一下艮岳的山石风貌,大约是如同李唐画中山峰,细腻和雄浑合一,和郭熙的画因袭着全景山水的审美要素的连贯,又有了新的风貌。而认为“郭熙游过徽宗的艮岳,早春图也据此画出”,这只能是一个错误的臆想。

《物象与心境》读后感(四):《物象与心境》——园林的脉络

《物象与心境》与《美的历程》

两本一起看的。一本讲中国的园林,一本讲中国的美学的历程,所幸两本书有互通之处,可以互相参证。

人太懒,就列个脉络吧。

————————

《物象与心境》:

?—先秦:

《史记·殷》:纣王,沙丘苑台。

《诗》:文王,灵台、灵沼。

台,囿,沼。园林基本元素:即建筑,花木,水池。我以为,这个时候的园林并没有从祭祀活动中独立出去。诸侯获得封地并在封地中央堆土植树的祭坛,所谓的“社”,已经初步开始了以人工对自然的经营。文王的“灵”字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但这个时候,园林以享乐的面目开始呈现。

秦汉:

《上林赋》:秦始皇与汉武帝:上林苑

特点:1规模大,包含山水 2景色多,山水诸态具备 3建筑多,多种宫廷活动

观念:1园林即宇宙 2园林中以奇景异物为主 3宫观台阁相连通

宫廷园林。上林苑的范围非常非常大。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统治者的狩猎活动。可以想见的是,上林苑中仍旧以自然的造化进行铺排。因为范围的广大,而包含了山水诸态。嗯,搁在今天的地位,大概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这个时候,必然地,建筑开始了远超以前的、大规模的进驻。“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神仙的思想从周穆王开始,深深地渗入园林艺术。神仙思想表现为以“台”为主题,期待神仙降临。

魏晋南北朝:

《归去来兮辞》:陶潜

《山居赋》:谢灵运

《洛阳伽蓝记》

1大型建筑都有后院

2园林与建筑结合是中国人的理想居住环境

3当时的园林还有果园的功能

4 继承了汉代的造景原则

5 花木的选择倾向受到文人审美的影响

道家思想的渗入。魏晋南北朝表现为“隐逸”“山林”“出世”,与之相匹配的审美趣味也发生着改变。魏晋时代是另一个哲学高峰,从这个时候开始“山林”“气韵”正式进入中国的美学体系,并且维持着王者地位,直至现在仍有余风。

庄园经济,分裂割据,门阀士族,动荡的时代中,园林进入了洛阳时代。同文艺和审美一样,这个时代的园林已经具备了大部分后世园林的要素。园林从皇家宫廷,演化为官僚住宅。园林规模虽然缩减,但是在都城之内的宅第建造园林已经形成了风尚。

敦煌壁画

大明宫,曲江池,芙蓉园。

《辋川图》:王维

假山水池。水,盆池,心园的建造。

连续造景。书中对辋川的二十一景一带而过,私以为这一点非常值得生发。后世园林的“移步换景”“动观静观”追求着景色的连续,极力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景色,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

文人进驻。在此之前,园林被上层权贵垄断,科举兴盛,士人阶级地位上升。并且给园林带来了文人的审美情趣。在上林时期,司马相如只是一个描写者和歌颂者,而在这时,文人开始介入造园活动。他们所造的园林虽然不比权贵的华贵,但是,由他们开始,诗,画,文,园林的审美渐渐趋于一体。

山水画

艮岳

园林的江南时代

1面积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追求简单、缩小、曲折

2石的地位突出。独立,或为组,叠石为山

3水池成为重点

4园林成为文人生活之要件

5江南园林的世俗化

同园林的山石与水池共同发展的,是宋代的山水画。叠石为山,是山林的抽象符号。艮岳描写了对于奇石的追求与审美。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引水造池更加容易。

园林理论:《长物志》《园冶》《闲情偶寄》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艺术的两极化 1大众化装饰化 2脱离现实 表达个性

1绘画的影响:张涟 计成 李

2文人园的观念:造园者需要有文人修养,重情意,喜朴实

3去除世俗迷信、古代成法的蔽障 举例:厅堂形制、窗櫊、栏杆、墙垣、漏砖墙、

4绘画手法的运用

因借与画境 因近景,借远景 画境 无心画、

以白壁为纸

5总结:1意境取向 2简朴取向 3自然取向 4思巧取向 5功能取向

皇家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圆明园,御花园……

清代修建的园林种类:离宫式、民间风味、江南的风物、庙宇与异域色彩

缺点:1既不质朴也不华丽 2既不工整也不活泼

现代

林家花园

本书作者身居台湾,所以最后一节的题目是沿海商贾花园。私以为不是特别妥帖。如果真的来分析现代的园林,最适合的对象应当是公园。市民阶层上升,文化阶层下降,公共资源的开放,西洋造园的结合,现代建筑的加入,都非常值得一说。因其公共性,广场成为了之前园林所不曾有过的元素,直接催生出了“广场舞”这一大众艺术(此为戏语,广场舞的发源还应探讨,比如广播技术、毛左、广播体操)。

总结:

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配图多,看看山水画也很是不错。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参考了 @Bollo 所列大纲。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756374/

《物象与心境》读后感(五):全书大纲

1秦汉宫苑 主要参考资料:司马相如《上林赋》

特点:1规模大,包含山水 2景色多,山水诸态具备 3建筑多,多种宫廷活动

观念:1园林即宇宙 2园林中以奇景异物为主 3宫观台阁相连通

2神仙与中国园林(略)

3道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略)

4中国园林的洛阳时代

洛阳伽蓝记中的园林 1大型建筑都有后院

2园林与建筑结合是中国人的理想居住环境

3当时的园林还有果园的功能

4 继承了汉代的造景原则

5 花木的选择倾向受到文人审美的影响

唐代园林的发展

例子:大明宫、芙蓉园、曲江池

唐代人视修建园林为奢侈悖德之事,故无详细记载。

园林是富贵的象征,与出世的理想毫不相干,当时有以园林斗福的现象

辋川园 王维:以自然和乡野的环境经营园林,与日本庭院相似,追求野趣

洛阳名园记(北宋)

1以花木为主,园林主题各异

2“台”这种建筑类型很重要

3出现了单一主题的园林

4有收敛性的园林观念

5文人园林风格建立

6格局各异,无统一特点

7城市内外都有园林,有因自然景观而成园的

唐代的盆池

5中国园林的江南时代 南宋以后

特点: 1面积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追求简单、缩小、曲折

2石的地位突出,各种处理手法都有,或独立,或为组,或覆山,或为洞穴

3水池成为重点

4园林成为文人生活之要件

5江南园林的世俗化

6 圆冶园林理论的产生

圆冶只是明末清初的园林观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艺术的两极化 1大众化装饰化 2脱离现实 表达个性

1绘画的影响:张涟 计成 李

2文人园的观念:造园者需要有文人修养,重情意,喜朴实

3去除世俗迷信、古代成法的蔽障 举例:厅堂形制、窗櫊、栏杆、墙垣、漏砖墙、

4绘画手法的运用

因借与画境 因近景,借远景 画境 无心画、

以白壁为纸

5总结:1意境取向 2简朴取向 3自然取向 4思巧取向 5功能取向

7清代皇家园林

清代修建的园林种类:离宫式、民间风味、江南的风物、庙宇与异域色彩

缺点:1既不质朴也不华丽 2既不工整也不活泼

红楼梦中的园林(略)

8沿海商贾文化的园林

1水面与山峰

2建筑

3开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