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纠缠读后感摘抄

纠缠读后感摘抄

《纠缠》是一本由马原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3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纠缠》读后感(一):乱乱乱

可能是没有非常认真的阅读,我感觉《纠缠》真心的乱。虽然深深知道,小说跟生活需要有一定距离,才能得到更多的美感。但吴姚这一插曲,有些难以理解;跟着骂醒姚明那一桥段,更趋向狗血。父亲是在哪上的小学且不说,他的一直没联系过的哥哥,怎么就知道他父亲由姚勤(清)俭改名叫姚清涧?用的百度还是查公安系统?感觉有点绕。绕一些无聊寂寞的人,包括我。

近期读的小说都有类似的,比如《中山装》,也是父亲作为革命先烈去世后,老家的“哥哥”在捐赠父亲遗物时认亲。这是短篇小说,在处理上比《纠缠》更真实外加打动人心一点。

总体来说这部小说让我明白孝顺无关乎其它,只是一日三餐。刻画一个中老年男人在社会地位、家庭纷争、父亲与儿子、感情与信仰中不易的立场。读过。再见。

《纠缠》读后感(二):满地鸡毛

乍看《纠缠》挺不接地气的,中年一辈的姚明和姚亮分别是大富商和大教授,年轻一辈中龚慧在美国活得如鱼得水,资产直逼富商母亲,在美国为表弟搞定工作是分分钟的事情;姚良相看似活得不够潇洒,但是能拿到法国的绿卡也不是常人能比的;还未成年的秦皓月则可以说含着金汤匙出生,不仅在北京有别墅,连创业基金也早已经被留存好了。把他们聚合在一起的事情也是价值几百万的房产销售,怎么着都觉得作者要表达的是上层社会的波诡云谲。可是读到后面了,却发现写的也不过是中层阶级所要面对的满地鸡毛。

首先,这部小说主要表现的是姚家这个小家庭的生活个相,尽管与政府、社会风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终归没有由这些事情进行进一步的生发,一切事情都以一种肤浅的状态呈现。

其次,则是这部小说的情感是琐碎的,没有所谓的大爱大恨,作者如此聪明,他让一切主人公的愤怒与并不满意的结果都对事不对人,所以那些在处理遗产之中累计起来的不满并没有化作对社会的怨恨,而是把这些事件局限在了人与人关系之间的一个讨论。

其实这部小说和多年以前刘震云写的《一地鸡毛》其实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是随着生活的改善,那些以前人们为之烦恼的挣脱不掉的小葱、白菜和豆腐变成了楼房、遗产和机票。看似光明的结尾,其实有着掩盖不去的一片颓色。

《纠缠》读后感(三):《纠缠》:关于生活的“段落大意概括”

(刊于纸媒)

马原的《纠缠》出版了,国内几大有影响力的纸媒纷纷刊载了对他的专访。相较于《牛鬼神蛇》的神秘与低调,这次马原踌躇满志,高调张扬了许多,采访中自称小说是卡夫卡风格,窥见饱满人性、对人伦秩序崩塌的批判、中国当下社会的一面镜子……宣传上着实卖力。

小说有个华丽的腰封,第一行就写道“财富中国的一地鸡毛”,这“一地鸡毛”,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池莉的“烦恼人生”,以及新写实小说。事实上,《纠缠》的写法与新写实并没有太大区隔。风行一时的新写实描摹了日常生活的庸碌,以及在这庸碌的生活中,人被“磨损”之后精神与灵魂的平庸状态。如果说新写实在1980年代末击中了转型时期的中国人——因物质的短缺、体制的僵死与创造力的受缚所带来的精神贫困与无聊,那么《纠缠》描写人在财富中无穷无尽的纠缠,则是对21世纪初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某种隐喻——物质充裕,但人的精神因纠缠而空前竭耗。不无意外,马原的《纠缠》将引起不少人的共鸣,他在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之后,又发现了一个可以用来形容中国人生存状态的词——或标签,那就是“纠缠”。

在小说的外貌特征上,《纠缠》也有许多新写实的影子:生活流、语言简单易懂、叙述平铺直叙、小说色调灰暗、无任何理想光芒的烛照等等。然而,我却必须严苛地指出,较之于池莉等人的新写实写作,马原的似乎粗糙和浮夸了。如今我们重读《烦恼人生》丝毫不会有任何生疏感,从半夜儿子掉地上哭醒、被妻子责骂、早晨为上厕所和洗漱而匆忙排队、和儿子挤公交上班……到一天入睡前,知道房子要拆了——池莉为印家厚的烦恼人生铺满了真实可感的生活细节,即便时隔多年,我们仍忘不了印家厚那宽厚老实、却颓唐无力的背影。以往评论者批评新写实“贴着生活写”,我倒不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因为时下太多作家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他们的写作有生活,没生活质感;有情节,没细节。这也是马原的缺点。细腻从来就不是马原所擅长的,他的写作总带着粗犷、“粗心”,这些缺点在先锋写作的“叙事圈套”里还可以得到掩盖,甚至成为一种优势,可一旦在现实主义风格的写作中,它便醒目而刺眼。问题的根源在于,“纠缠”是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小说主题先行。小说的行进并非按照故事发展的必然逻辑,而是为了“纠缠”而纠缠,充满了各种莫名其妙、突如其来且毫无根据的变故与转折,大洒狗血的桥段俯拾即是;为了要“纠缠”,不可避免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死抠”,煞有介事引用许多法律条文讲述,枯燥冗长无聊无趣。人物的塑造上,模板化得可怕:官僚机构的办事人员——一定是死板的、平庸的,政府种种政策的目的——就是把简单事情搞复杂;而遗产相干或不相干的受益者,不错,一定是贪婪的,于是有了姚亮的前妻、姚明的前夫、受捐赠学校的校长、跑出来的兄长,结尾还有个姐妹,他们面目模糊不清、心理状态捉摸不定,但他们的功能如此明显——使事情办得不顺,让人物感到“纠缠”。

《纠缠》首先刊载于《十月》,卷首语编者这样写道:“这部小说的某个地方写道:姚亮忽然想起了卡夫卡,想起了那些莫名其妙就陷入纠缠的人物,《城堡》中的K,《审判》中的K。无意之中作者泄露了天机,或许理解本小说的钥匙就在这里:小说通过一个父亲死后的遗产问题,写出了看似滴水不漏的制度与体系中人的困境,写出了一个个合情合理的小问题给人带来的无穷无尽的麻烦。纠缠,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性的主题,被马原捕捉到了,并且令人惊讶地以形而下的方式表达了这一形而上的主题,完全不同于卡夫卡。”又见卡夫卡——中国许多作家心里绕不过的坎儿,不少人以为自己的写作师承卡夫卡,可十有八九画虎不成反类犬。卡夫卡的魅力在于他通过抽象的文学形式锋利而精准地刻画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他的小说是充满眩惑的推理题,推导出了关于现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组组不为人知的公式。马原的《纠缠》与之的差别,不仅仅在于“形而下”与“形而上”,而在于卡夫卡的小说是未知答案的推理题,奥秘在于探索与发现,其结果必然引人警觉、惊惧与深省。而马原的《纠缠》从一开始便公布了答案,它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小说长篇累牍,不过是没完没了的自我论证。如同大部分新写实小说,《纠缠》会引起读者“是啊,是啊,生活就是这般无聊,这般纠缠”的共鸣,但这不是“发现”,而是“段落大意概括”。

回想起1980年代,先锋文学与新写实相继在文坛出现,但赢得的评价却有天壤之别,人们往往不吝于夸赞先锋的探索,而对新写实精神向度的平庸予以挞伐。而今,作为当时先锋文学旗帜性人物的马原,竟然折回新写实的阵地,奉出这样一部不痛不痒的平庸之作,这样的转变,着实引人唏嘘。

《纠缠》读后感(四):与其说纠缠,不如说面对琐碎之事的自我

连着五天,读完了马原的《纠缠》,读得中间不停地疑问,这真是那个马原写的?那个写超现实主义,写作形式大于内容的,当年和余华,苏童并列先锋小说五虎将之一的马原?那个当年写《1980年代的舞蹈》的马原?那个当年但凡《收获》上有他小说的时候每次都想让我跳过的马原?可当每次重新翻开书接着读的时候,看到封面,看到马原两字的时候,才回过头来确定自己真的是在读马原的小说。。读到中间,不想作者,我都能以为是刘震云的笔风,而且这种故事感特别适合刘震云写。。首先是故事太好了,一个退休老干部去世后遗产纠纷的故事,到现在合上书还是意犹未尽,真想看看马原最后写到派出所又来了一位自称是姚清涧女儿的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故事,故事真是太精彩,不到300页的书,一会带你去了深圳,一会带你去了欧洲,一会又带你去了美国,一会又带你去了上海,一会又带你去了长沙,通篇提及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一三线城市公仆办事效率的对比,法律程序的流程,让你觉得你自己就是主人公姚亮,跟着走了一波一连串的遗产纠纷。先是姐弟俩处理老爷子的遗产,处理过程中,发现妈妈的退休金社保有问题,存在已故老爷子冒领的嫌疑,后来这档事处理完之后,姐姐又跟老宅受赠方小学校长起了冲突,还导致自己住院,神志不清,主人公弟弟不仅得面对老爷子的遗产纠纷,还得面对姐姐的“遗产”,中间还穿插儿子和前妻的纠纷事。长沙,深圳来回跑。关系太复杂了,简直不是一两句能讲明白故事梗概的。我开始读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起去年看的一部老电视剧,贾乃亮演的《家产》。电视剧讲着争家产,小说却是真正在写处理家产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及细节。一波N折的情节,让我读得津津有味,再次感叹生活无常。书的第一页就是马原手写体,感谢某个好友给了他一个好故事,应该是基于真人真事的创作。读完了,再回过头来细想作者,褪去之前的标签,马原真是一个讲故事的大师,尤其这样精彩的故事到了他手里,通过他的笔写出来,虽然没有了当年先锋小说的气质,有的都是百姓市井的生活气息,也让我再次感慨创作源于生活?还是生活会磨平了创作?但是还是习惯性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进入他的叙事节奏。苏童,余华,马原(个人感觉应该很少有人同时喜欢他们三人的叙事风格的吧。。),自己是读前两位作者的书居多,不太读马原,就因为早年他的书难读,欣赏不了,读得很少,没系统地读过,好像就是仅有的一本《1980年代的舞蹈》(中短篇合辑),再就是各种合辑和杂志里面读到过,没想到时隔多年,我重新捡起马原的书,翻来,满卷的老百姓生活,中产阶级的琐事,就像每次看陕西卫视都会选择性跳过的都市碎戏一样,偶尔看一集,发现还挺精彩,在这我想起看电视剧《家产》的经历,也是如此,很早的一部剧,之前没看过,某电视台重播,吃饭就着看了一点,感觉还挺好看,后来手机上扯着一下子看完了。这本小说要是能拍成电视剧,肯定也不错,应该比《家产》有趣很多。小说情节基于遗产处理,可里面穿插体现出来的男女处理问题的视角,东西方教育的不同,老一辈年轻辈的隔阂,城市乡村的文化认知差异,真相与输赢在官司面前的孰轻孰重,良知与法理的矛盾,就好比书名一般《纠缠》。主人公姚亮自身就是一个社会学家,当自己身处这样一个漩涡中心的时候,逻辑混乱,情绪化处事风格,却让有些矛盾更加激化,更加戏剧化,如果没有妻子和姐姐的女性看问题的视角切入帮忙,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里面提到为数不多的几个律师,起到关键的作用,再次让我感慨生活中有律师朋友的重要性。里面几段表姐和表弟关于艺术的争论,律师和主人公关于真相和输赢的争论,包括主人公和他姐姐关于教育陪伴的讨论,主人公关于文物的鉴赏,还有他朋友在美国发生的事,尤其那句本来是给别人打工?到最后是别人为他打了一辈子工的表述,也我想到了那条关于保姆海南海景房的新闻,到底是你的海景房,还是保姆的海景房?关于美国大豪宅的描述,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过的恐怖片《逃出绝命镇》。。还有关于主人公和妻子关于佛教的讨论,这些看起来笔墨不多的争论,真是点睛之笔,使整部小说得到了升华。说它是小说,它又那么地贴近生活,仿佛他写的就是生活本身,也再次让我想起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喔,对了,忘说了,主人公是一个近60经济状况尚且不错的老年人,一个过了古时已知天命,马上该耳顺的年龄碰见这种焦头难额的事尚且如此慌乱,不淡定,好像也不能全怪生活的戏剧性,生活节奏的快。。小说的结尾,随着真相的到来,同样是仓促间多了一个亲哥,主人公就情绪化争吵,而卧床多日的姐姐却被哥猛然骂清醒。学术化的弟弟和久经商场的姐姐,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纠缠,磕绊,完美诠释了生活的本质。要么你就和生活做斗争,要么你就安心被生活教育。。比起不像文化人,还特别容易情绪化但偏偏就是文化人的弟弟,姐姐的处事原则更接近中国化,更官场一些,所以在外人看来也似乎更成功些。刚烈与圆润,急性子与慢慢来,体制内和体制外,又岂能是一部《纠缠》简简单单地把生活讲清楚的,最后还是用山本耀司的一句话结束吧,“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