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铜时代读后感摘抄

青铜时代读后感摘抄

《青铜时代》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6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铜时代》读后感(一):红拂 无双 红衣女

有个朋友曾说,她至今还会不时想起曾经那个读起《1Q84》有着阳光影子铺进满屋的夏天的样子。当拿出四月的大半个光阴为了纪念王小波而读完的《青铜时代》,我想未来再回忆这段日子,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我会想起春天楼下的花香与大风吹动的绿茵,嘈杂安宁的楼道与酣睡不止的文字梦,还有王小波荒诞、想象、戏谑与幽默。

自王小波去世后的世纪末,到仍然还会被人们当做“时尚”的今天,王小波之所以恒久到了二十余年后的当下,因为两类人推崇。

一类为有如《黄金时代》中“那一年我二十岁,是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很多奢望”相似的金句话语所吸引,以求在王小波的文字中得到些许温暖与慰藉。三年来每年都会重复《绿毛水怪》的我正是这一类读者。

另一类是具备相当的知识涵养,能读透看懂深究王小波的人。那些被称作“自由的个人主义”所思考与表现出的爱欲与革命、反智与规束、人本主义与理性、知识分子的悲剧与自铸监狱、传统道德与集体同化,这些思考时代、为社会寻出路的思想光点,才是王小波恒久不衰的根本。只是这些并不十分易懂,阅读中的影影绰绰根本无法直达作品本质。

为此,我终将重读,从初遇时的《黄金时代》开始。 4/11 — 4/25 17:50

《青铜时代》读后感(二):红拂 无双 红衣女

有个朋友曾说,她至今还会不时想起曾经那个读起《1Q84》有着阳光影子铺进满屋的夏天的样子。当拿出四月的大半个光阴为了纪念王小波而读完的《青铜时代》,我想未来再回忆这段日子,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我会想起春天楼下的花香与大风吹动的绿茵,嘈杂安宁的楼道与酣睡不止的文字梦,还有王小波荒诞、想象、戏谑与幽默。

自王小波去世后的世纪末,到仍然还会被人们当做“时尚”的今天,王小波之所以恒久到了二十余年后的当下,因为两类人推崇。

一类为有如《黄金时代》中“那一年我二十岁,是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很多奢望”相似的金句话语所吸引,以求在王小波的文字中得到些许温暖与慰藉。三年来每年都会重复《绿毛水怪》的我正是这一类读者。

另一类是具备相当的知识涵养,能读透看懂深究王小波的人。那些被称作“自由的个人主义”所思考与表现出的爱欲与革命、反智与规束、人本主义与理性、知识分子的悲剧与自铸监狱、传统道德与集体同化,这些思考时代、为社会寻出路的思想光点,才是王小波恒久不衰的根本。只是这些并不十分易懂,阅读中的影影绰绰根本无法直达作品本质。

为此,我终将重读,从初遇时的《黄金时代》开始。 4/11 — 4/25 17:50

《青铜时代》读后感(三):摘抄

1,这世界上之所以会有无主的东西,就是因为有人失去了记忆。

2,那辆面包车老来撞我脑袋——不知它和我有何仇恨。这只能说那辆车讨厌,怎么能说是我讨厌呢?

3,假如没有区别,生活也就没意思。

4,薛嵩以前见过红线,只觉得她是个寻常的小姑娘;这是因为当时他没动抢的心。动了抢的心以后,看起人来就不一样。

5,但是,这一切都是过去放下的事,能由得了现在的我吗?

6,穷尽一切可能性和一种可能都没有一样,都会使你落个一头雾水。

7,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换个方向)

8,小波作为自由派的坚定分子,对愚蠢的学院派不屑一顾!哈哈哈哈

9,这样处处留情的人物,属于邪恶的自由派

10,知识分子有话从来不明说,嫌这样不够委婉

11,我以为应该给发明byt的人发一枚奖章,因为他避免了私生子的出生,把一件很要命的事变成了游戏。但是奖章一般只发给把游戏变得很要命的人。

12,未曾经历这样的训练,我们既没有观赏性也没有实用性,经训练以后两种性质就会都有了。

《青铜时代》读后感(四):散记

《青铜时代》包含了三部小说:《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学生时代读过后两部,记得不大好读,所以我为这本书预留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结果,我今天才读完《万寿寺》,因为我中途放弃了大概100次。

没看到小说最后一个字之前,我都不知道王小波到底在说什么。看完之后,我仍然不确定我是否真的明白王小波想说什么,既然王小波拒绝在小说里寻找意义,那么我姑且认为,既然无论我怎么解读都是笑话,那我无论解读得多么离谱,都是一样的笑话,我顿时压力全无。

我相信会有很多跟我一样读不下去的朋友,在我第99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的感觉是:虽然作者赋予了老ji女、小ji女、红线截然不同的性格,但在王二反复推倒重建的推理创作中,这三个人物形象越来越模糊,继而含混不清,交叉重叠。我开始以为这是我读得不够专心、不能继续读下去的原因,读完之后,才发现这就是王小波想要的效果啊~恕不剧透!

如果从故事的内容来说,这部小说讲述的是王二寻找记忆的过程。如果从故事的结构来说,它通过王二创作薛嵩与红线故事时的反复推理过程,结合王二自身追寻记忆过程中的奇葩事件,对“记忆”的意义进行了解构。

虽然王小波在他的杂文和《万寿寺》里无数次提起,不要在小说中寻找意义。但要在阅读《万寿寺》的过程中排斥对于隐喻的联想,还是有难度的我想应该不是我寻找意义的惯性思维所致。

这部小说,保守估计,我想也许五十年内没有人想要影视化它。

它是奇幻的、瑰丽的、灵巧的、沉重的、荒谬的……在叙事技巧上让我想起《云图》《罗拉快跑》,叙事风格上让我想起《聂隐娘》,在精神内核上让我想起《局外人》,但这些联想只是让我可以不太费事地形容这部小说的特点,但水准上远不是我联想到的作品所能达到的。

通过前几本杂文集,我得以初步了解他的艺术观,他对小说创作技巧的自信多少让我好奇,这部小说确实足以一一佐证。

为了让我多年后还能记得这部小说到底讲了什么,我还是摘录一句我此刻觉得最恰当的一句话吧:所谓真实,就是这样令人无可奈何的庸俗。

这部小说让我觉得最浪漫的话,是以前看过很多次,但再次看到仍然觉得被撞击到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红拂夜奔》又是一部长篇小说。我记得学生应该读过,可是今天再读,我觉得我应该完全没读过,或者至少完全没有读懂过。

阅读《红拂夜奔》时想放弃的次数少了多半,一半是因为有《万寿寺》打底,一半是因为这一部写得有趣多了。我并没有读过《变形记》(惭愧),可是《红拂夜奔》总让我想起卡夫卡,想起野兽派画作(画盲匆忙百度了下)。

《红拂夜奔》到底在说什么?作者习惯到最后一个字才明确。他大概在用他想入非非的有趣来说明他对于人生之无趣的绝望。这让我想起他批评张爱玲时的话来:“有忧伤,无愤怒;有绝望,无仇恨;看上去像个临死的人写的。”王小波的绝望和愤怒被他轻描淡写地掩饰在他巨大的想象力和幽默力中。

如果说《万寿寺》是《罗拉快跑》式的直线叙事,《红拂夜奔》则是乱麻式叙事,他似乎在暗示你,故事情节到底如何发展的并不重要,这一节故事有没有讲明白我不关心,最终回你总会明白。读《红拂夜奔》,就好像读字序错乱的中文语句,即使每个词语都颠倒,也不影响中国人对于语句的理解。这是王小波对于自身写作技巧的极大自信。

这部小说没有内容概括的必要,因为情节极其简单,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红拂的故事。但故事中充满的细碎有趣的、反讽的、充满想象力和隐喻的、像微尘一样飘忽但坚固的细节,最终像微尘一样被筑成巍巍城墙。

比如:李靖把费尔马定理藏在春g图里。

比如“洛阳的大街都是泥的河流……当时的人们要过街,就要借助一种叫拐的东西。那是一对带有歪杈的树棍,出门时扛在肩上,走到街边上,就站到杈上,踩起高跷来。当时的老百姓都有这一手,就像现在的老百姓都会骑自行车一样。谁也不知道将来的老百姓还会练出什么本事来——假如有需要,也许像昆虫一样长出六条腿。”

同时,小说里时不时用“猪”或者“老”来为人开脱:

年轻人和老人的区别就在这里吧。人在年轻时充满了做事的冲动,无休无止地变革一切,等到这些冲动骤然消失,他就老了。

身为成年人,却没有负成年人的责任,就只好往老少两端逃遁。

活着成为一只猪和死掉,也不知哪个更可怕。

我本想把《寻找无双》跟《万寿寺》对照查个重,两部小说都在写寻找记忆,都在质疑记忆,而记忆在小说中真正影射的应该是历史,这种虚无感特别对我胃口。但想起来跟《寻找无双》并列为“怀疑三部曲”的是《红拂夜奔》,却不是《万寿寺》,大概王小波写起小说来,主题和手法比较单一?共同特点是:重叠式叙事、双重或三重空间叙事、虚无又天真的信仰,粗鄙又质朴的性。

关于虚无又天真的信仰,是我这个同样虚无又不再天真的人的主观解读。因为我天真过,如今已在虚无中不再天真,而王小波仍然相信:这个世界的真实充满了荒诞。这起码说明他还天真地认为:这个世界的真实不应该充满荒诞。

这部小说共七章,除了第四章,每一章第一句都有“王仙客寻找无双”七个字,每一章都是不同人记忆里的不同的无双。“寻找无双”作为小说标题还不够,还要无数次强调,是在提醒读者:虽然王仙客一会儿找鱼玄机一会儿找彩萍,但“A等于A,A不等于非A”,即便他的唯一目的就是“无双”,还是会在街坊的集体无意识地选择性遗忘中失去方向,陷入如此简单的逻辑的错乱之中,然而可悲的是,智慧都是在这样的遭遇中被降维。“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

他的小说没有被jin,一方面是审//查部门严肃文学创作的尺度向来宽松于面向大众的影视文学,另一方面,大概是他的影//射向来是琐碎又宽泛的基于人性之恶的现象,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他的小说的叙事手法不一般,艺术创作的母题

其实数量极其有限,人类大概有近千年没有在母题上有所突破了,所有领域的艺术家几乎都只是在表达手段、表达角度上创新,虽然在世界当代文学史上,他的创新不是先驱,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定是不能被忽视的一个。

这种手法上的反常规,一定程度上抛弃了大部分常规的文学爱好者,加上内容也不是每位读者都能有共鸣,越年轻的读者(历史研究者除外)对时代性的内容越有隔膜感,对人性之恶的内容越难有沉浸感。——虽然这几年在wb上旁观的某圈,同样的人性以不同的表现方式愈演愈烈,而且我几乎看不到自我反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