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左撇子女人读后感锦集

左撇子女人读后感锦集

《左撇子女人》是一本由(奥地利)彼得·汉德克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92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01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左撇子女人》读后感(一):写的不怎么样

写的不怎么样,没有多少思想里面!写的不怎么样,没有多少思想里面!写的不怎么样,没有多少思想里面!写的不怎么样,没有多少思想里面!写的不怎么样,没有多少思想里面!写的不怎么样,没有多少思想里面!写的不怎么样,没有多少思想里面!写的不怎么样,没有多少思想里面!

《左撇子女人》读后感(二):人类存在实录

还是挺喜欢这本的,在汉德克的作品里属相对好读一些。主体文学恣意而精准地刻画语言、思维甚至时间体感的临界状态,每个细节都展现一种无限的丰满,在曾经掩藏的恐惧和拘束中咀嚼失落的存在,叙事与景别视角随意识流跳跃,建构汉德克与他的世界。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人类无聊行为实录加人类瞎想实录,凑成人类存在实录。感情的结合更多是两个残缺的倚靠,厌倦是对理想期待的失落的压抑态。

本书中出现的露水情人克莱尔和变幻的小说人物实则皆是“我”自言自语的投射客体,轮番出场,若潮起潮落。如从《了不起的盖茨比》阐释的阅读之于读者的深刻影响,莫过于改变的需求真切如本能的冲动,将作品主人公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在现实生活加以应用。

亦如绿衣亨利之流,既不要求也不改变别人,他所经历的人也就从他面前翩翩而过;他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展现,而不纠缠于其中,让周围的一切从身边飘然而去,好像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专属于他的赠品,欣赏其中那种神秘莫测的东西,将其与过去的神秘作比较。并不忘通过“骂观众”,指涉糅合角色扮演与生活面相的现实界限。

汉德克每一次对“本我”感受的强调其实是“如我”的矫正。总体展现的是关于主体叙事文学的特权和慰藉,感觉是可以运用的,是可以被无限叙述的,至少不轻易因恐惧虚无而窒息。

《左撇子女人》读后感(三):短评

彼得汉德克的语言挺累人:小说中的描写充满大量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只是吝啬地点缀其中。在阅读时不容易留下印象,如果不集中注意力常常看了一页后什么都没记住。

《短信长别》没给我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过,“游荡”——主人公整篇小说中在做的事情——似乎是汉德克偏爱的一个意象。它不是带有目的的旅游,也不是行者在其中成长的游历。人始终保持变化的状态,接触不同的事物,但总体来说是稳定的。仿佛接触不同的事物只是为了确定自身的恒常,仿佛四处游荡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以不至于无聊。

《一个真实感受的时刻》和《左撇子女人》的质量都非常高。《感受》看上去很接近于刻板印象中的存在主义小说,主人公在一个契机(梦见自己杀了人)后察觉世界的荒诞。但我觉得作者的着点略有偏差:汉德克愿意刻画的是一种纯粹的、非符号化的“感受”。难得的是作者的描写非常丰富,非常多样,只有深入过这些感受的人才能描写出来。

《左撇子女人》与其是在描写主人公,倒不如说是展示出主人公的不可描写性。这在行文中已经有许多暗示:叙述中指称她时不用标记身份的名字,而只用最宽泛的类名“女人”;小说中有对行为、言语、景物的描写,却从来没妄图揭示过女人的心理;女人自己也对自己说,有时人们以为了解你,却根本不是那回事。小说以“孤独”为主线,主人公的友人、丈夫、父亲、工作朋友、追求者全部告诉她,她将会孤独,孤独并且空虚。结构上也是如此,小说的高潮(如果真的有的话)在于所有人聚在女人的家中——最热闹、最不孤独的场景。小说误导读者,仿佛“如何面对孤独”就是讨论的核心。然而并不是这样。作者设置这条主线,这个读者们和女人周围的人试图用以理解她内心的角度,只是为了通过它最终的失败而展示女人内心的不可理解。在“聚会”上,所有人以为女人已经克服了孤独。然而,在人们离去之后,女人对自己说:“你没有暴露自己。没有人再会贬低你了!”——其实,她从未被孤独的问题所困,而只不过是假装如此,再假装克服了这个从未存在过的问题,以摆脱周围人自以为是的理解和担忧。女人“真实的内在”是怎样的?或许我们没可能,也没必要知道。对于一些人来说(比如女人这样的人),这些不为人所知的部分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

《左撇子女人》读后感(四):当代德语文学大师彼得·汉德克作品最新两本出版

2013年伊始,当代德语世界最重要的先锋戏剧家、奥地利大师级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之八卷本作品集将在中国陆续出版。前两卷——《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和《骂观众》,于2013年1月由北京世纪文景推出。此后将有其他六部作品陆续推出。

“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文学奖”,2004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得知自己获奖消息时这么说。耶利内克是典型的奥地利“68一代”作家,个性叛逆,创作先锋,而汉德克以他更具实验性的诗歌和无政府色彩的作品赢得了一批像耶利内克这样死心塌地的追随者。他被媒体称为“三高”:高度重要,高度著名,高度具有争议性。

汉德克1961 年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24岁出版第一部小说《大黄蜂》,此前他已退学专心创作。同年发表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轰动。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他也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汉德克于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剧本《骂观众》《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

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与文德斯合作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影史经典,他导演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文德斯曾说:汉德克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当代作家中,惟有他的作品,让我感到最亲近,最理解,最爱读。此番推出的《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便是二人合作过的同名电影原著小说。

虽然在欧美成名已久,大陆的出版界还从未正式译介过这位作家。上世纪90年代,一小批热衷于实验戏剧的年轻人只能读到汉德克剧作的手抄本,如今见到正式出版的剧本,令他的崇拜者孟京辉“感叹”不已。孟京辉深受汉德克的影响,导演的剧作《我爱XXX》不难见到《骂观众》的影子。而孟京辉也表示汉德克是他的偶像,愿为他“效犬马之劳”。

汉德克作品集最新出版《左撇子女人》以及《无欲的悲歌》,其中《左撇子女人》为小说集,由三部小说组成,包括《左撇子女人》《短信长别》和《真实感受的时刻》。《纽约时报书评》评价:本书充满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和场景,故事、内心独白、自然描写和文化主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混合物。

文景这套八卷本汉德克作品,基本囊括了他最重要的创作成果,全部以精装面市。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文学教授韩瑞祥主持编选了这套作品,他曾经主编过《卡夫卡小说全集》,是国内著名的德语文学专家。如今的汉德克仍笔耕不辍,2012年12月6日,主要由他的出版商和好友参加的70岁生日聚会上,他宣布最新随笔集即将出版。

《左撇子女人》读后感(五):寂静的“风暴眼”

彼得•汉德克书中的人物具有一种漫游者的气质,无论旅行、走动还是坐在屋子里,他们时不时地会走走神儿,犹如梦游症患者,虽行走于青天白日之下依然如在梦中,想象充当了他们的分身,让他们可以暂别刻板的生活,借由幻想和旁观反思自身的现实处境。但是,这也让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他们自己也因此身陷困惑。读《左撇子女人》中的三部小说,这种感受无时不在,尽管人物的身份有所差别,而从本质上讲,他们似乎又是同一类人。他们看似平和,内心的风暴却强烈无比,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是虚构或是真实,总之,一个突然事件让原本平静的生活突然发生了断裂,他们也就沿着那个豁口走上另一段路途。

说起来书中的主人公过得都很安逸,但表面的波澜不惊不等于没有凶险和不安,即便那可能只发生于想象之中。《短信长别》里的“我”是一个编剧,他面临即将解体的婚姻,故事也从寻妻之旅开始;《真实感受的时刻》中的科士尼格作为奥地利驻法国使馆的媒体官员,与妻女过着按步就班的生活,可他却成了一个“双面人”;《左撇子女人》里的女人有些不可思议,她毫无征兆地从看似和谐的婚姻关系中脱身而出。那些在寻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问题,却造就了他们的精神困局,晃动的钟摆突然失去了既定的节律,一切都被打乱了。

这样的变化之所以发生,最深层的原因来自他们对日常生活规定性的厌倦。拿科士尼格来说,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打开法国的报纸,搜索“奥地利”和“奥地利人”这些字眼,以判断他的国家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力。每一天坐在办公桌前,科士尼格手握一支油笔,在报纸上把关键字眼划出来,每半个小时起身收收传真,一天下来,他的手已经被报纸上的油墨染黑。他还要定期向法国媒体邮寄信件,以纠正报道中传统的奥地利的国家形象。从住所到办公室,日复一日,循环不已。荒谬的是,他本是为了摆脱单调的生活而来到法国的,可迁徙只带来表面的变化,生活的节奏及内核依然是旧的。这是现实生活最要命的地方,无论怎么试图挣脱也还是在原地打转,这足以让人产生无力感。对于科士尼格而言,无路之路来自那个成为杀人凶手的噩梦,在梦中他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也改变了人生轨迹,他可以任由不可控的梦境和左冲右突的思绪来摆脱压抑感。在某种程度上,恐惧也许比压抑更能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存在。

平心细想,每个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时刻,只不过大多数人把厌倦当成对情绪的干扰而刻意躲避,作家却对此深究不放,哪怕这样的审视带来更多的冲突和气馁。彼得•汉德克让他的人物置身婚姻关系之中,通过这种最难处理和逃脱的关系来考验他们。当然,就深层意义而言,他们真正要处理的其实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毫无例外地,身边的人都无法理解主人公们的真正想法,《左撇子女人》中的女人决绝地舍弃婚姻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说不出任何正常的理由如对方外遇或者爱情不再什么的,这种行为因而显得格外怪异。她的丈夫以为这只是个心血来潮的玩笑,出版商以为舍弃婚姻的女人必然要寻找新的感情寄托,而她的女权主义女友以为她想夺取婚姻中的主动权。所有这些误解,无一不基于常识性的判断,也就是通常的男人-女人的相处模式:女人为爱情和婚姻而存在,而其他价值不过是附属性的。可见人被模式化生活所塑造,又用这种模式来判断和指导生活,让生活内容变得日益贫瘠。对于这些想要摆脱生活规定性的人物来说,他们不需要向外解释的理由,他们更想看清自己。也许他们并不知道确切的出路在哪里,但是知道想要摆脱什么,因此,他们总是在否定和放弃,只不过有的人困惑多一些(“我”),有的人难以摆脱胆怯(科士尼格),还有的则比较坚决(女人)。

如果因此认为彼得•汉德克只是借助小说来思考存在主题就未免简单化了。虽说他这个时期的作品被命名为“新主体性”小说,《短信长别》更是脱胎于他的真实经历,但是他深知自身经历或是虚构情节再曲折离奇,如果离开创造性的表达,也依然无法与旧有的方式有所不同,那样的作品必将失去应有的意义。所以,他以多样而独特的艺术手法,让小说文本显得复杂立体。在他的小说中,思考与叙述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具体而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让叙述紧紧跟随主人公的视角,沿着思绪纷乱的轨迹不断行进,这就使得叙述本身也变得矛盾和复杂。科士尼格在路上游荡,随着他看到的场景、人物或是物品,思绪开始膨胀堆积,并且处于变化无常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叙述视角时而置身事外,时而与科士尼格完全重合,时而又与他一起共同审视,对他的观察结果进行观察,对他描述时的状态重新加以描述。这样,线索和思绪相互缠绕,犹如素描当中的多重线条,共同构成了被描绘之物的动感和多变。这种不停转换的叙述方式,恰好与科士尼格竭力挣脱安全感的摇摆心态相吻合。

以此观之,小说中各种看似复杂难解之处也就有了开启的按钮。比如那些不断叠加又逐渐放大的细节,它们与人物寻找和思考的进程紧密关联,它们被捡起,或被扔掉,总有一两个事物从中升起,成为启示性的路标。《短信长别》中女伴克莱尔的女儿对于安全感有一种病态的依赖,在她眼中所有的门都得关上,所有的纽扣都要扣好,图片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否则她就会惊恐地大叫。孩子会直接表露恐惧,成年人的不安却被隐藏起来,但是对于安全感的需要仍然存在。孩子的各种反应触发了“我”的回忆,“我回忆起自己人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所发出的喊叫。当时,我被放在盆里洗澡,水塞突然一拔出,水从我下面汩汩地流出去。”这等琐事本来没有任何危险性,而人仍然会感到不安,也就是说危险常常会被夸大乃至虚构,安全感和模式化都是人面对不确定世界的工具,尽管它并不可靠。如果说“我”遇到的那对画家夫妇“向内弯曲”的封闭婚姻状态,以及他们用僵化的爱国教条看待万物的眼光重溯了安全感的来路,那么“我”对寻常之物的重新发现则给暂别安全感的世界以新的定位。在“我”和科士尼格的视野里,一再出现的燕子、麻雀、说不出名称的小鸟及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都很平常,但在某个瞬间,它们将人引入澄明虚无的境界。窗前的柏树轻轻摇摆,如同在呼吸,那种节奏带领“我”跟着摇摆,“我”仿佛进入“另外的时间”,在那里“我”摆脱了自己,“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普遍的天堂般的生活情感,没有拘束和恐惧”。这种空明无我的境界让他们获得了暂时的平静, 使混乱和焦虑得以停歇。

假如小说在此结束,就会让那种缠绕不休的风格逊色不少,这时彼得•汉德克又将叙述拉回来,让他的人物继续在风暴中趔趄地走下去。科士尼格不由自主地去叠孩子的白床单,把瘪掉的气球重新吹胀,将掉在地上的书重又放回书架,当他意识到自己完全是在无意识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连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秩序导致刻板,变化带来新奇,但反过来讲,失去秩序也可能带来混乱,变化的产生让人丧失安全感。所以,脱离既定轨迹后人又会通过再次建立秩序重新获得对事物的掌控,不管他们是否承认,最终他们还是要找到一个支点,以区分真实与虚幻,以确定他们的方向。他们终于明白“永远都不会摆脱掉所有这些局限,从现在起,关键使要为它们找到一种安排和生存方式,既适应于我,又让我在其中能够正确对待他人”。三部小说在结尾处都呈现出风暴过后的寂静状态:“我”在与妻子的一系列斗争中和平分手,科士尼格经历了妻离子散后依旧走在巴黎的街道上,女人送走了喧哗争吵的客人后独自开始画画儿,他们果真获得平静了吗?小说没有给出答案,但是我们可以预想到的是,只要生活存在,风暴仍将不止。这些人还会从你身边走过,宁静平常得如同每一个路人,而他们内心那个“风暴眼”还在,只要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和质疑再次出现,波澜就会随之起伏迴荡。

《新京报》书评周刊2013年11月30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