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符号学的读后感大全

符号学的读后感大全

《符号学》是一本由赵毅衡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418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012-1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符号学》读后感(一):符号学原来这么好玩儿~

[暗恋]是“潜在符号”,携带意图&文本意义,虽暂时没有接收者,仍具有“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潜力”,一旦有机会遇到接收者就可完成表意过程.

[恋物狂]是暂时忘却指示符号与对象的关系,欲望从对象转移到替代符号.

[吉祥数字]是“能指形式偏执”,期盼“能指”创造“所指”.

[限量版]是类型符向个别符演化的营销策略.

[看电影依赖豆瓣idmx评分]是“伴随文本执着”.

[前传]是将原生成先文本转置为情节上的后文本&作出强烈的元文本式批评.

[牛鞭壮阳]是神话式思维的治疗隐喻下的符号生理反应.

[考试]是表意和解释的强编码.

[意大利作风]是让所有符号弱编码化,表意发出任意化,解释活动可折损化.[《穆赫兰道》看三遍才懂]是对于适合元语言集合的追溯性阅读.

[ceci n'est pas une pipe(这不是烟斗)]是标题的“文本元语言”取消体裁的“自携元语言”同时推翻观者的“能力元语言”并最终导致“元语言自我否定”的阐释漩涡.

[全球本土化]是民族利益和跨民族利益并存意识形态体系中的评价漩涡.

《符号学》读后感(二):关于《符号学》这本书

这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看的规模最大的一本书,400页。每天固定看40页,看了10天左右(我的观念是每天能够接受的知识是有定额的,超过了就算看了也理解不了,徒伤脑子)。

因为“辛辛苦苦”看完了,于是必须简单写几句话纪念一下,顺便给后来者提供参考。

看这本书之前最好先看赵毅衡的视频课,B站上有,大概叫“四川大学-赵毅衡-符号学”,据视频中相关线索推测,录像时间为2009年。这个课总共66讲,每讲25分钟左右,非常生动有趣。赵毅衡上课自己老笑个不停,时不时也来几句幽默,举例鲜活,思路清晰,爱飙各种外语,特别是英语和法语,我尤其爱听他讲英语。这个视频课没有水分,全是干货,越往后看越有味,非常推荐。66讲视频看下来,《符号学》这本书的内容也就懂了八九成了,然后再把听到的知识落实到纸面上,开始看书。

这个书有好几个版本,2011年出的叫《符号学原理与推演》,《符号学》是隔年出的,之后2016年又出一本《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版)》。我对比了这三个版本,11版和12版(也就是这本《符号学》)在表述方面易动很大,明显经过逐字逐句推敲,一些句子看起来是改来改去改来改去,非要把它整通顺为止。其修订之密集令人佩服,其中也增删了不少内容,不过整体框架不变,大致意思变化也不大。16版则与12版差别较微,只改了一些错别字和标点,补齐了漏写的内容,规范了部分人名译名。不过最新的版本中仍有少量错别字,校订这样一本大书果然是不容易。

我是先看了视频再看书,看书的时候算是复习了,大多数内容也都很好懂,写得明白晓畅。在此之前也接触过一点语言学和传播学,基本概念和术语都知道些,阅读没有太大障碍。看赵毅衡这本书的时候,我同时还在看巴特的《符号学原理》,互相比照,某种体系性的东西在脑子里也慢慢清晰起来。赵毅衡在符号学方面志向很大,他跟大多数国内随大流的大学教授不同,他想做的甚至是参照西方学人的办法,建立一个理论体系,一个可以“无限衍义”的体系。全书分上下两篇,读者可以从上篇“原理”中看出眼力,从下篇“推演”看出野心。这话反过来说也通。

书中的内容大家去看就好了,并不需要犹豫,这书只要你看得懂,就不会浪费你时间(这句简直废话哈哈哈哈哈)。我只讲我留意到的几个小点:

1.看视频课以及书的一开头,可能会以为本书有意扬皮尔斯体系,贬索绪尔体系。其实不然,这本书的工作方法是取用二者。皮体系和索体系之间只有非语言和语言的区分,没有优与劣的差别。

2.赵对钱锺书、佛学禅宗、古典诗词等多有研读,颇杂学,看来是杂食出真知。赵老对最新的社会现象也很敏感,不是浅尝辄止,也不像多数老师那样,学几个热词只为了跟学生打成一片(打心底却是瞧不起的)。赵毅衡是足球迷,爱用足球举例。因为我也是个球迷,很早之前就发现足球现象对于理解各种理论很有帮助。不过赵老师这个爱好可能苦了那些不看球的女博士们。

3.书评中有朋友贴出李赵的符号学恩怨,查了李的个人网站,确有其事。但赵并未为此“屏蔽”李。相反,不管在视频课还是本书中,赵对李评价注重客观中肯,尤其对李著《理论符号学导论》《历史符号学》等评价甚高,无意与之为敌。也可以说赵有意营造大度形象?不管是真是演,他都树立了一个正面的榜样。

4.但赵很少引用李著作中的原文,恐亦有所顾忌(因李常在文章里批人家抄他的)。对李译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也不采用。一方面可能是“术语不通”,另一方面可能李译年代较早,表述有些尴尬。最近正在看这个译本,较之其他译本确实较难,一些地方往往须比照文末术语表才能“秒懂”。

5.书中部分内容在成书之前已由其爱人陆教授在论文中零散发表过(如谈雅各布森6因素,展面-刺点等),表述相近,原创归属很迷。

6.个人认为这本书注释部分很有看头,用词也很精准,连初版后记我看了也十分喜欢,值得“临摹”。

7.书中虽然新创自创术语较多,但每个都给予了充分的解释,并不突兀,不使人摸不着头脑。

8.部分术语在前后版本中有更动。其中变动最大的是第六章“伴随文本”第4小节中,将“元文本”(2012)替换为“评论文本”(2016),英文则同为meta-text。

9.仍有少数术语个人觉得解释得稍有含混,如 展面-刺点,意图定点等,有可斟酌处。

10.另外提供一个小的补充,聊备一格。书中第十一章第4小节“理据性滑落”(12版p.252)提到“爱沙尼亚”作为“海边国家”可替换。实际上这里可能是不能替换的,“爱沙尼亚”即Estonia,该词原意即“住在海边的人”,实有显然的理据性,不是其他地名可以随意替换的。

记得第一次读赵毅衡,看的是他的《重访新批评》,那是他三十几年前写的一本书,逻辑也不算特严谨,叙述还带一点“不客气”,内容也非常跳,总体感觉一般,对赵毅衡印象也就一般。直到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心血来潮在B站看起课来,由看视频到看书,一共也才个把月,如今已从路人到被实力圈粉。想来当代中国人写的文学理论书也有如此可看的,便觉殊为珍贵。

这书过段时间再刷一遍吧。

《符号学》读后感(三):浅谈“刺点”

【本人“符号诗学基础”课程的读书笔记,关于赵毅衡先生的这本《符号学》。没什么学术价值,也没人会care我这个小透明吧~所以就发到这儿喽。版权归本人所有。】

巴尔特在生命中最后一本著作《明室》里,提出了一对很有意义的观念。巴尔特用了两个拉丁词Studium / Punctum,赵毅衡先生将这两个不太好理解词译为“展面 / 刺点”,我觉得既形象又精准。联系本书中有关于“标出性”的理论,我个人对展面与刺点这对概念的理解是:展面即一个或一系列符号文本中遵循规范的、未被标出的,用巴尔特的话来说就是“从属于文化”、“使我感觉到‘中间’的感情,不好不坏,属于那种差不多是严格地教育出来的情感”。而刺点即一个或一系列符号文本中不一般的、被标出的,用巴尔特的话来说就是“把展面搅乱的要素”、“正是这种东西刺疼了我”。赵毅衡先生将这一组概念放在“双轴关系”这个章节来讲,再恰当不过,而他所定的译名也非常忠于巴尔特的原意,展面与刺点这样的表述正好就对应组合轴和聚合轴。

首先我觉得要明确的是展面和刺点具有相对性,同时又是相互依赖的。没有展面的话就没有刺点,他们是相对而言的。这一对概念中,最值得研究的当然是“刺点”。而“刺点”这一概念的讨论似乎并没有广泛展开,“符号学论坛”上对此的讨论也不多。我仅以粗浅的符号学知识来谈谈我对这个概念的思考。

赵毅衡先生在《符号学》一书中并没有对“刺点”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有两段类似定义的话:“刺点,就是文化‘正常性’的断裂,就是日常状态的破坏,刺点就是艺术文本刺激‘读者式’解读,要求读者介入以求得狂喜的段落。”“刺点就是在文本的一个组分上,聚合操作突然拓宽,使这个组分得到浓重投影。”实际上这两段里刺点的特性应该是不一致的,所以说“刺点”究竟是一个怎样具体的概念,很难用言语来讲清楚。我目前也没有能力来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不过我想反驳一下赵先生提出的“艺术是否优秀,就看刺点的安排。”这一句话透露了一个信息:“刺点”全是人为设置的。我觉得这个很值得商榷。在下文中我会涉及到这个问题。

我无法准确定义“刺点”,但我觉得要能被称之为“刺点”,至少要满足一下几个条件:1.在整个文本中令人印象深刻;2.本身要具有丰富的意义,或是给人以足够大的解读空间;3.不具有替代性。既然“刺点”这个概念难以说清楚,我觉得可以从分类的角度来理清它。这个分类可能并不严谨或者准确,但的确是我苦思冥想之后的理论结果。我觉得刺点可以大致分为下列五种类型(由于我的阅历有限、知识层面较浅,所举例子大多来自电影和书籍):

一、突兀式刺点。

这类刺点应该是最符合“刺点”这个词给人的形象感。此类“刺点”就是通过打破秩序与常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不久前在戛纳电影界上斩获“评审团奖”的加拿大天才少年导演泽维尔·多兰的电影《妈咪》,影片开始一直非常奇特的1:1画幅,中段整部影片情绪最欢快的镜头里,男主角冲着银幕打开双手,将1:1的画幅扒成正常的银幕尺寸。这不寻常的一幕联结了电影的前后画幅不同的两部分,也联结了虚幻的电影世界与观众所在的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意义丰富的刺点,在放映的时候就得到观众惊喜热烈的掌声。欧美女歌手Minnie Riperton的代表作《Loving You》在05年“超级女声”的比赛中,因为张靓颖的翻唱而被国内听众熟知。这首歌副歌部分清亮的海豚音无疑是“刺点”。在这样一首抒情作品中,海豚音通过音高的骤然提升,成为整首歌最出彩的部分,带给听众非同一般的听觉享受。“痣”本身并不美观,但少部分人的痣却被称为美人痣,这可能与本身五官的精致还有痣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有关。但当一个痣不仅没有减损面容的美感,反而增添了一些韵味时,我觉得这颗痣也属于“突兀式刺点”。

二、浓缩式刺点。

这个类型的刺点就是赵毅衡先生谈到的“在文本的一个组分上,聚合操作突然拓宽,是这个组分得到浓重投影”。他举得例子是诗歌中的“炼字”,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浓缩式刺点一般都是文本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是整个文本的无可替代的高潮。比如《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这个情节,不仅是黛玉这个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行为,而且它暗含了整部书的思想内涵,“葬花”实际上就是在哀悼那些女子。又如台湾导演蔡明亮的代表作《爱情万岁》中,最后长达十分钟的长镜头就是一个浓缩式刺点。这个长镜头不仅展现了导演鲜明的个人风格(慢节奏、少对白、长镜头),而且镜头中女主角长时间的哭泣是整部电影情感的一个投影。这个长镜头无疑是影片的高潮,同时也是观众在解读影片时不得不高度关注并深入思考的一个符号。类似的还有至今未解禁的电影《苦恋》中,那句经典的台词:“你爱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你吗?”

三、反复式刺点。

这一类刺点与“浓缩式刺点”有相近之处,是文本中有代表性的符号,不过这类刺点往往是一个关键事物,通过反复出现来达到贯穿全局或是紧扣中心的作用。英文里的“The Key”可能更能准确表达这个含义。最典型的例子是电影《盗梦空间》中的那个陀螺,它不仅直接与电影最重要的主题“虚幻与真实”挂钩,而且于电影中反复出现,串起了整部电影。再如美剧《老爸老妈浪漫史》中的小黄伞。整部剧集共有九季,讲述的是男主局泰德寻找真爱的故事。直到第九季,真爱才现身,而此时观众才发现,其实前八季一直有她的身影,每当泰德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总有一把小黄伞从他身旁经过,这把小黄伞的主人正是与他终成眷侣的那位女子。小黄伞所代表正是该剧原名“How I Met Your Mother”中的核心人物“Mother”,尽管她在整部剧的戏份极少,但是却通过隐隐绰绰地重复出现成为了全剧的刺点,串联起了整个故事,同时也给观众各种解读空间(比如“我们经常和真爱擦肩而过”、“美好的缘分总是需要等待一个好的时机”等等)。

四、空白式刺点。

这一类刺点与“空符号”有类似的之处,但并不等同,只是说有一部分空符号在特定的文本中,成为了刺点,比如交响乐间奏部分长时间的休止。原本按规范来说应该从头到尾一气贯之的演奏,因为这个长时间的休止跳出了规范,这个不寻常的段落便成为了“刺点”,给听众更大的震撼与更广的想象空间。金庸先生的小说《雪山飞狐》的结尾是全书最经典的一处,也是因为它是“空白式刺点”,胡斐最后那一刀究竟有没有砍下去,作者没有给出结局,全凭读者自行去想象。这样的刺点不仅直接联结了文本创作与读者接受,并且毫无疑问成为全书最为人称道的一个地方。不过我觉得这个刺点的成功也在于将整个文本放在金庸所有创作里来看,它是唯一一个没有明确结尾的小说,如果金庸在多本小说中都使用这个技巧的话,无疑会削弱它的出彩程度,甚至不能称其为“刺点”了。

五、断裂式刺点。

要讨论这个类型的刺点就需要谈到上文中提及的那个问题:“刺点”是不是一定是人为设置的。我觉得答案是:不一定。其实赵毅衡先生在《符号学》中也讲到这一点:“刺点,就是文化‘正常性’的断裂,就是日常状态的破坏,刺点就是艺术文本刺激‘读者式’解读,要求读者介入以求得狂喜的段落。”虽然这段话的表述我还有一些不理解或者说不认同的地方,但我觉得这已经可以让我归纳出第五类刺点——断裂式刺点。其实这也得归功于唐小林老师讲授“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时多次提及的“症候式阅读”。“症候式阅读”要求在文本的缝隙中寻找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东西,而我能想到也是在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上提到的郭小川诗歌《望星空》和“伤痕文学”代表作刘心武所写的《班主任》。这两个文本的“刺点”并非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文本的缝隙,由此介入文本,进而从一个非主流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获得新的解释意义。比如从《望星空》的前两节与后两节思想情感上的矛盾出发,去分析作者当时的迷茫与焦虑以及可能存在的“自我保护思想”。从《班主任》中学生变坏了的过程中教师的缺席与失语,解读出文本背后的避重就轻与当代中国只知识分子在自我批判与反省上的严重不足。这些意义和解读都并非作者在创作时所设计好的,而是读者在解释文本的时候通过”症候式阅读“,并联系伴随文本,所解释出来的。正是经过了这样的解释活动,文本中的这些符号才成为了“刺点”,否则就只是文本中普通的一个符号而已。

以上就是我对于“刺点”的一些个人思考,很多不完善之处,有待大家批评指正。作为一个才疏学浅的符号学初学者,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去进一步学习、理解和消化。

最后感谢赵先生的这本《符号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观察、认识这个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