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版)读后感锦集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版)读后感锦集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版)》是一本由赵毅衡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424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版)》读后感(一):二、三、四

赵教授对待学术问题从不藏着掖着,直截了当地点明了当今符号学研究中一些必须搞懂的基本问题,包括双轴关系、三分体系、四体演进等,刷新了我无比浅薄的认知,实在是我这种入门读者的福音。

对于双轴关系,其指出了聚合不是索绪尔所说的“联想”而是“可能性”,我们整个文化就是多层次的双轴操作,即每个独立的文本都有一套组合轴和聚合轴,包括你今天的服装搭配。

三分体系则明确了当今符号学研究应当遵循皮尔斯体系而警惕索绪尔体系,重视伴随文本而小心伴随文本执着。索绪尔体系的任意性原则以封闭的系统论为大原则,其也是结构主义思潮的核心观念。而皮尔斯由于引入了三分体系,将封闭引向开放的无限衍义,打开了后结构主义的大门,也证明了伴随文本的重要性。

四体演进来自四种互相否定的修辞格:隐喻、转喻、提喻、反讽之间的演进关系。文化史上任何一种表意方式的发展史都难逃这个演变规律。

另一方面,赵教授对巴特和列维等大家毫不留情地批判也提示读者切忌将作者神圣化。多多比较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甚至给出自己截然不同的看法,是这本书贯彻始终的原则。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版)》读后感(二):关于一些问题的不同看法

首先是关于符号的构成的问题

赵毅衡在书中认为大多数符号有物源,是被认为携带着有意义的具体物或具体行为。在这一点上我有不同的看法,符号并不具有所谓的物质性,符号在成为符号的那一刻就已经与物无关了,而反过来规定着物何以成为此物。因而符号其本身仅仅是一个标识,而与物质无关。因而此后的物化和符号化更是无从谈起了。

其次是对于符号表意的三条悖论

赵毅衡认为意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这里隐含的一个条件就是存在于一个非符号化的意义,但这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绕开符号去把握意义。换言之,符号的出现就是意义退场的过程,符号的在场与意义的不在场必然共存。

此外他还认为不存在没有意义的符号。这一点我也是不同意的,正如我前面所说,其一符号本身与物无关,其二符号使得意义不在场,因而意义绝非符号的固有属性。符号的意义仅仅是一种解释,是在重复中被解释的。

然后就是一切解释都是解释,这一点认同。

关于理据性和任意性的问题

皮尔斯的像似符号、指示符号和规约符号的分类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些必须要锚定在符号发生的范畴之内。我们必须看到虽然存在着像似和指示的符号发生,但是在这发生过程中起作用的并不是那种自然的理性,而必然是一种喻体,在其中缠绕着不可决断的幽灵。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并不是把指示符号和像似符号看作是先验的符号,它们和其它符号一样需要重复地解释以便锚定自身。

关于符号意指的问题

作者采纳了皮尔斯再现体、对象、解释项的三分法,但这种三分法是有欠缺的。我们从“符号堆砌”这个词开始谈起。

我们谈符号堆砌的时候一般是说符号的空洞,即我们无法把握到意义。但是符号的在场必然伴随的是意义的不在场,我们可以把握的到的永远只是符号而非意义,因而把握意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谈论的究竟是什么呢?似乎就是在说我们无法通过这个符号“看到”它的指涉物,即如其所是地呈现于目前只是符号本身,换种说法就是符号仅仅指向自身。这里就和德勒兹对社交符号的说法有些相似,“社交符号取代了一个行动或一种思想而出现,是一种不再指向它物的符号——无论此种它物是超验的意义抑或观念的内容,相反,它僭取了它的意义所预设的价值”(《普鲁斯特与符号》 )

而这样一种情形又是何以成为可能的?按照皮尔斯的说法符号指向对象和解释项,类似于胡塞尔的意识对象和相关项。而如果对象是本真而存在的,符号的自我指向似乎就是不可能的——它必然指向对象。这样一来问题就和海德格尔对现象学所作的一样了,即事物的先验本质并不存在,存在是被给予的存在,而我们则是以此在介入其中——即不存在对象,而仅仅存在解释项。这样一来,符号堆砌即压抑了解释的趋向,因而符号不指向任何事物。

无限衍义和试推法也都是这一解释过程的体现。

关于伴随文本

首先是副文本、型文本这两个概念的分野过于含混。其次作者有瑞恰兹的实验为副文本正名,但这与其说证明了副文本的重要影响(我并不是否认副文本的影响,事实上它的影响确实很大),不如说是证明了副文本的误导如同幽灵一般缠绕我们。型文本也一样如同幽灵缠绕着我们,但型文本在很多程度上是使得读者阅读成为可能的必然保障——即阅读期待。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型文本的意识形态性,并在其边缘看到突破其界限的可能。

生成文本(前文本、同时文本)基本认同。

解释性文本(评论文本、链文本、先后文本)同样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期待,但这些在批评家那里都应该如同型文本一样受到挑战和解构。另外这里的很多东西仅仅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更大

剩下的问题要么是认同的,要么是很难算作符号学的原理了(可以算做叙事学、修辞学等等)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版)》读后感(三):读完这本书,今天省下了一顿饭

如果让我给一本书打分,满分100,这本书绝对可以给99分。

因为,这本书可以推演出我们想要的小世界,对个人想象力来说,绝对是一种极大的提升。

一.符号是什么?

这里引用的原文两句话有点抽象,简单来说,符号就是“一物代一物”,这个定义不精确,不过容易理解。

例:

1.在我们通过人行道时,会看信号灯的提示,来决定是否通过路口。信号灯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红”代表停止,“黄”代表等待,“绿”代表通过。这三种颜色代表三种状态,是我们人为规定的,因此信号灯可以理解为是符号,因为满足“一物代一物”的定义。

当一个色盲看见信号灯时,这个时候信号灯也还是符号,虽然他们眼中看见的颜色跟我们正常人看见的不一样,交通规则色盲还是知道的,还是满足符号的定义。

当“喵星人”、“旺星人”经过这个路口时,看见信号灯,因为它们看不懂这种指代意义,它们认为信号灯就是信号灯,甚至连信号灯都不懂,这时的信号灯就不满足定义,不再是符号。

2.不久前,李晨和范冰冰分手了,网友们很关心李晨送给范冰冰的心形石后来怎么样了。

在他们俩结婚期间,心形石指代李晨对冰冰的心,对冰冰来说,是一种爱情的见证。这时的心形石是符号。

分手以后,心形石,对冰冰来说,不再有这种象征意义,就是我们普通人看来一块破石头;甚至冰冰觉得有点恶心。前者心形石就不再是符号,只是石头;后者心形石还是符号,不过有了另外一种解释,意义从正面转到了反面。

大概来说,符号是一种人为赋予的意义,没有人就没有符号;符号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因时因地不断改变;没有意义,就不再是符号。

二.任何解释都是解释。

符号从发出到接收,经过三个环节。

发送者(意图意义)——符号信息(文本意义)——接收者(解释意义)

例:

小李快要结婚了,在父母的建议下,买了一枚钻石戒指,准备送给新娘小王。小王收到了礼物,脸一沉,把戒指摔到地上,夺门而出,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小李,发送者,用戒指来表达自己对小王的爱。

戒指,符号信息,通常用钻石的硬度象征爱情的坚贞。

小王,接收者,小李这个小气鬼,家里条件一般,平时也精的要死,花个几万元为我买钻石,好像不太可能。正怀疑间,用手一捏,发现钻石是塑料做的,顿时大怒,于是跟小李分手。小王纳闷极了,我做错了什么?

剧情还可以扭回来,小李,接收者,小李这个人嘛,平时省吃俭用,这次他下血本为我买了钻石戒指,看来他是真心爱我的,嗯,我决定要跟他走到地老天荒,于是两人高高兴兴入洞房。小李幸福得跟花儿一样。

剧情还可以有n种结果,只要编剧脑洞大,怎么编都可以。这就是符号传播过程,三个元素,发送者、符号信息和接收者。

三.符号明喻、暗喻、借喻、转喻、提喻等形式。

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夜空的星星像布满老婆饼上的芝麻。

星星 (本体)、像(比喻词)、芝麻(喻体)。

场景:我晚饭还没吃,回家路上看见天上的星星,就想起用这个比喻,提醒自己要该吃饭了。

暗喻:

点点雀斑是天上的星星。

雀斑(本体)、星星(喻体),比喻词没有出现,看似是个判断句,实际是个暗喻。

场景:雀斑跟星星有什么关系?我晚上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脸已经不像十八岁时那样光滑,感叹岁月流逝,用星星来找回点自我安慰。

借喻:

天空中,一双双眼睛无情地俯瞰着这片荒凉的大地。

本体、比喻词都没出现,但是可以根据常理推断,本体是星星,喻体是眼睛。

场景:我独自一个人漂泊异乡,夜晚看着天上的孤星,想起了故土亲人的眼睛,表达了一种思乡之情。

转喻:

用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通常包含某种关系。

这条哈巴狗,每天晚上都有人给它喂饭吃。

场景:我家隔壁住了一位科长,每天晚上,总有送礼的人去他家嘘寒问暖。我隔墙听见科长装逼的话,心里觉得他忒虚伪;我一个小科员,TMD没人来理我,于是用了这个转喻。我表达了对科长的鄙视,企图掩盖内心的失落。

提喻:

用部分代整体或者用整体代部分。

把你的狗爪子拿开!

场景:小李和小王是情侣,今天小王心情不好,小李的手不老实,于是小王用了这句话来警告小李。或者,小王今天心情很好,故意逗逗老实人小李,用这句话来调戏他,并非真的是生气,表达暧昧的语气。

总之,这本《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很有趣,内容丰富,我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一点阐发,读完了,我连饭也不想吃了,相信你们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版)》读后感(四):从索绪尔到皮尔斯——符号学的一次反动

几天来被期末考纠缠着,以至于到今天才读完这本深入浅出的符号学入门书。赵毅衡老师这本《符号学》,如今已是第三版,豆瓣上评分奇高,足可见其金玉其内。赵老师出国留过学,又在国外任有过讲职,因之书中许多通行的翻译概念都从英文词源进行了辨析,这对于匡正学界滥译,帮助我等后学正确理解国外学者的理论观点,实在是大功德一桩。其实从学期开学以来,我一直恶补着文化理论的知识,看过几本通论、通论,脑子里存了些模糊的概念,但总觉得隔层窗纱,雾里看花。读过赵老师此书,在不少既有的概念上我受到了匪浅的启迪。

符号学自二十世纪发轫,便是索绪尔一家独大。他的二元对立语言观影响之深、之广,以致整个西方人文学界都浮现着他的影子。赵毅衡老师此书,不是索绪尔符号王国的下循,而是一次意图反动的当代符号学重建尝试。如果说索绪尔是“二元论”的象征,那么被赵老师当作这次反动大旗的皮尔斯,则是“三分论”的表征。笔墨官司,总是不好和活人打的,倒不如让两位先人对簿纸上。这颇有“神仙打架”的架势,但我等凡人却借此看了一出好戏,善哉,善哉。

生活在符号世界

到今天,人类已经有了一万多年的文明史,这使得我们当下生活着的实在世界从很大程度上讲,成了一个“符号世界”。而人恰是生活在自我构建的符号世界中的符号动物。那么,什么是符号呢?赵老师认为,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要明白这个定义,需弄懂其中两个要素:意义和感知。所谓“意义”,即一个符号可以被另外的符号解释的潜力。这样的界定似乎是符号的同义复现,但它说明了意义的实质。意义是抽象的,难以被直接感知到,因而它的实现必须依靠解释。质言之,凡是有意义的,都必须能被解释(但能被解释的并非都有意义)。意义是人所独有的,我们不能在动物身上找到“意义”。人为了肯定自身的存在,必须寻找存在的意义。至于“感知”,比较容易理解,从最简单的层面来说就是“物”。它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人”这一主体。试想一下,若是没有“人”,感知何以能实现呢?综合起来,符号就是人对感知赋予意义的载体。符号学,顾名思义是研究符号的学问。既然符号由意义和感知(物)构成,那么符号学的任务就是设法弄清楚在人的理解方式中,意义与物是如何混合的。

回到开头的论断,人是生活在自我构建的符号世界中的符号动物。“人是符号动物”,这是因为人终其一生都寻找存在的意义。在这里,意义等同于符号。那世界何以成为符号世界呢?尽管我们存在于实在世界(即物理世界,自然界),但是这世界只有透过人眼来观看,才与人产生了关联。说“世界是符号世界”,其实是说世界被人符号化了。所谓符号化,即对感知进行意义解释,这是人对付经验的基本方式。符号化取决于人(包括作为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的解释。这一概念很能说明问题,自近代以降,世界各地彼此的时空距离日益缩小,但伴随而来的冲突却不断激增,这背后其实是不同区域的人对于世界的解释发生了冲突。比如同样是一幅比基尼女性的画面,A认为看上去很性感,B却觉得这和自己的信俗相悖。

既然我们生活在符号世界,那是否意味着这世界上的一切都算符号?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我们生活在符号世界,但并非一切皆符号。本质上,我们的世界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一是后天形成的人工制成品。并非所有的自然物都被符号所排斥,也并非所有的人工制成品都属于符号。自然物一旦人工化,即能被赋予实用意义而成为符号;人工制成品如果仅有使用性,那它算不得是符号。一般而言,符号依据感知对象使用性的有无,可以分为实用意义符号和艺术意义符号。前者是有使用性且含意义的自然物和人工制成品;后者的范围仅限于人工制成品,而不涉及自然物。

如何解释感知

以上是本书开篇的一些最基础理论,意在引导符号学的入门。在了解什么是符号及符号学后,我们需要知道人是如何对世界进行符号化的,也就是人如何解释感知,即符号表意的有关问题。

符号学传统遵循的是索绪尔的二元论,即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统一。通常而言,能指是符号的可感知部分(索绪尔所谓“声音”、“形象”等),所指是能指所指出的东西(索绪尔所谓“概念”),如“意义”、“对象”、“解释”。这二者在索绪尔那里,都不是客观的物理实体。这样的划分虽然有开创性的意义,但经过长期以来的实践因循,尤其是在接受美学异军突起后,它渐渐凸显出了分析乏力之处——如无法很好地分析符号的解释环节。有鉴于此,一些学者追寻到了索绪尔的同时代符号学先驱——皮尔斯那里,渴求从皮尔斯的“三分论”中汲取新的灵感。

皮尔斯是除索绪尔以外的另一符号学重要源头,他之极异于索氏处在其符号“三分论”。皮尔斯的符号“三分论”将理解深化的过程分为了三个层次,名之为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从第一性到第二性,是从表象感知到经验理解;从第二性到第三性,是从经验理解到抽象理解。对应地,他将符号表意分为“再现”(representation,又译“表征”)、“对象”(object)和“解释项”(interpretant)。赵毅衡老师从此处出发,将符号化过程也分为三环节:发送者—符号信息—接收者。同时他将意义也作了相应的划分:对应于发送者的是意图意义,对应于符号信息的是文本意义,对应于接收者的是解释意义。这样我们就能明白感知是如何被解释的了。首先,发送者对符号进行编码,将意图意义发出,之后符号文本承载着文本意义到达接收者,由接收者对其进行解码,获取解释意义。

在此基础上,赵老师还提出了关于符号表意的三条悖论:第一,符号表意的过程中,解释意义是不在场的。第二,符号必有意义。第三,任何解释都是解释,哪怕“不解释”也是一种解释。

作为符号元语言的“文化”

在上述的符号表意过程中,我们看到要解释感知,不仅需要接收者的解码,而且需要发送者的编码。但是对意义编码和解码的依据是什么?赵老师称之为“符码”(code),即控制文本的意义植入规则,控制解释的意义重建规则。这种符码通常是人为规定的。若干符码集合在一起,就成了元语言。举例来说,对单词的解释是符码,而这些解释的集合——词典和语法就是元语言。了解这两个概念能帮助我们理解“文化”。长期以来,“文化”一词的定义纷繁复杂,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竟总结了多达160种的定义。借助符码和元语言,也许能帮助我们从别样的角度理解文化。所谓“文化”,就是元语言的集合。质言之,文化就是某些规则的集合。我们看世界往往戴上了自己所属“文化”的眼镜,就是因为文化规定了我们解释感知的意义植入与重建。文化将符合规则的划为“正项”,将不合规则的划分“异项”,异项往往在社会中出现的次数较少。正项和异项之间还存在着“中项”,它的数量庞大,无法自我界定,必须依靠其他项来表达自身。通常而言,在秩序较为稳定的社会里,作为社会主流的正项会“拉拢”中项,将异项边缘化并使之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从而让自己成为稳固的主流。而在秩序动荡的社会里,异项增多到一定数量,会使广大中项趋向自己,从而完成翻转,一跃成为正项。这种现象意味着文化发生了变迁。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从来都不是稳定的,相反随时势而变动不居。在某种程度上说,从索绪尔到皮尔斯的转变,恰好侧面印证了文化的这一特性。

其实,整本书讲得很细致,笔记里所能体现的仅是九牛一毛。许多当代中国的现象,还需要再度结合书本反复阅读体会才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