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狄仁杰真相读后感精选

狄仁杰真相读后感精选

《狄仁杰真相》是一本由于赓哲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狄仁杰真相》读后感(一):内容够全面

很喜欢狄仁杰,当然了,不是那个办案员。很有大智慧的一个人,帮助大唐回归。

书中提到“神探”的地方不多。历史上的狄仁杰的确是个断案高手,史籍中记载,公元675年他被召入长安,当了大理寺丞,一年断案17800起,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意味着他即使一年中一天都不休息的话,平均每天要断案49起。唐代的司法机关也有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很多案犯因为案件迟迟得不到审理,在环境恶劣的监狱里辗转哀号度日如年,而狄仁杰大大减少了滞狱现象,广受赞誉。

《狄仁杰真相》读后感(二):东方神探最早原型,国际声誉与福尔摩斯比肩而立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狄国老聪明灵活如水一样时而飞流直下,时而平静安详,韧性十足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而且他还是个享誉世界的名人,成为东方神探最早原型,国际声誉与福尔摩斯比肩而立。

看这本书不得不说她的上司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个女人、尼姑、皇后、母后、皇帝、卓越的政治家。可见唐朝文化的包容和开放性,才能允许一个女人当皇帝,这要是放在明朝,估计天天上百号大臣跟你死磕,不气死也得被磨死。内耗最可怕呀!搞的皇帝无心上朝,大臣无心国事,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狄公的做法,承认武皇的能力为之效力,在武皇千秋万代后传位李家太子,大唐再次姓李。一次次的事实证明,硬碰硬的忠心,只能使自己名垂青史,对事情本身没有一点好处和改变,和平演变才是上上策。

《狄仁杰真相》读后感(三):很有功力的一本书

影视剧捧红了狄仁杰,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不仅拍了一部又一部,广大狄粉还是希望能拍出第五部,不可谓不火爆。但平日工作繁忙,晚上还要码字,所以电视剧看得也少,所以对娱乐化的东西也就不太在乎。正巧于赓哲教授写了这本《狄仁杰真相》,满足了我的需要。

不出所料,当我翻开于赓哲老师的这本《狄仁杰真相》的时候,发现狄仁杰有了另一张面孔。

在这本书里,与其说狄仁杰是一个神探,不如说他是一个手段高妙、为人耿直的官员。

书中所载他在做大理寺丞时一年断案17800起,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断案49起,在量上,绝对是唐代第一,甚至说是史上第一。但要提到具体案例,于老师则说史载不详,所以狄仁杰断案并没有真实的案例可查。或许正是这种不详才给了文学创作的空间罢,小说家们、剧作家们便发挥文学的想象力,书写出一个个探案故事,把狄公塑造成一个神探形象。

戏说也罢,调侃也罢,没有小说家们对历史人物的再造,我们也少有机会去接近历史人物。毕竟,你让一个普通老百姓去阅读二十四史是不现实的。

经典是不怕被颠覆的,记得看过美国版的《格林兄弟》,简直是对原著的恶搞,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经典原著《格林兄弟》的爱好,所以”传道者“们大可不必对经典翻拍抱有那么大的敌意。

从作者的叙述中,我能明显感到狄仁杰的资料不是很多,书中附录中附上了《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狄仁杰传“加在一起只有几万字。能在极其零散的资料中,重建狄仁杰的形象,没有一定的治史功力,是不可能驾驭到如此纯熟的。

看了《狄仁杰真相》,通过于赓哲老师的叙述,我们真的可以了解一个真实的狄仁杰真相。

《狄仁杰真相》读后感(四):乱舞群魔中的一个高人

在读这本书前,我印象里的狄仁杰就是一专管断案的县官,早忘了他当过武则天宰相这码事。中国历史上不少名臣都是断案好手,如包公。只不过,狄仁杰神探的形象更深入人心,这当然是电视剧的功劳,而电视剧依赖的又是汉学家高罗佩那一本《大唐狄公案》。据说,因为高罗佩的大力推广,狄仁杰成为与福尔摩斯、波罗齐名的世界级神探。我想,这些误解的存在,也是本书以《狄仁杰真相》作题目的重要原因,还原历史中狄仁杰的真面貌。

狄仁杰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这是作者对狄仁杰的评价。他干的最最最了不起的一桩事是,辅佐了女皇帝武则天,又成功地劝说女皇帝将皇位归于李唐家族,并且自己毫发未损,全身而退。他所建功树,当然不止这一例,拿这来说事,最容易看出他的了不起,这事的确需要大智慧,不是官场耍点小滑头可成。

按照中国人的逻辑,但凡高人,往往于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过人之处。狄仁杰也不例外,还在年少时,家中一门人被杀,县吏上门破案,全家围观,只有小狄仁杰端坐书房,我自岿然不动,令县吏十分不高兴,小狄仁杰却说:我正和圣贤对话,哪有空和你们这些俗人说话。瞧瞧这份气度,何等大气。

但是,狄仁杰的官运,倒也不算顺风顺水,他几乎一直在基层轮岗,多地做过父母官,而且每到一地,都建功立业,受到百姓爱戴,给他建祠堂。这就是他以探案扬名的来由。话说有才之人,干啥成啥。狄仁杰一介文官,但也能带兵打仗,还是胜仗。为此,狄仁杰成了消防员,哪里有问题,就被派哪灭火,因为别人干不了。

遇到武则天,也算狄仁杰的好运,这是位善识人用人的女皇帝,虽然,把狄仁杰派到东派到西,还曾打入死牢里,但她始终对狄仁杰的才干和忠诚有准确认识,最终还是对狄仁杰委以重任。君臣得益,国家得益,百姓得益。

不过,当年武则天的身边和手下,也是群魔乱舞,各种各样的野心家、势利小人、以诬陷为生的恶人比比皆是,环境凶险。狄仁杰能在这其中,自保、保他人、引导女皇按自己的要求做,为官为人的智慧情商,值得我们好好学一学。

《狄仁杰真相》读后感(五):“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神探狄仁杰就如包拯一样,始终是正义与威严的象征。不过相对于妇孺皆知的那个“包青天”、包大人,后世所给予狄仁杰的关注显然还是欠缺了几分,要不是前段时间热播的《神探狄仁杰》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影视剧,相信国人也不会对这位“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的狄仁杰有如此热情给予关注。

影视剧对于我们知悉历史和了解历史真是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影视剧毕竟是影视剧,演绎的成分更多,观看与欣赏的同时,我们根本无法厘清哪些是真正的历史,哪些才是演绎。不过,幸好我们还有百家讲坛。这也是百家讲坛之所以深入人心的主要原因吧。

《狄仁杰真相》是百家讲坛系列图书中的一本,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在百家讲坛的讲义整理而成。书中就狄仁杰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狄仁杰这个人的出身、出道,以及如何一步步披荆斩棘跻身官场,并成为辅佐一代武后的宰相的经历都有所阐述,不仅涉及了历史概貌,也对狄仁杰品德高尚、才能非凡、胆量过人、原则性灵活性相结合……的个人魅力的分析,和毫无殷实家族背景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的充分论证与肯定,

狄仁杰不仅是竭尽全力辅佐武则天的宰相,也是至始至终致力于匡扶大唐伟业她的对手,一生经历了几个时代的风雨洗礼,但是他在坚持底线的同时,同样能够圆滑地处理各种事情,智慧地保全自己,也保全大唐后人,坚持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忍辱负重,并最终在他死后多年依旧导演了大唐复国的政治理想,其实这不仅仅是他的理想,而是大唐后人共同的理想,只是,狄仁杰更富于智慧更富于深谋远虑才实现了它。

《狄仁杰真相》不是单纯的历史读本,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讲述历史的同时,于赓哲教授更多地把视角落在发现和总结狄仁杰这个人的生命智慧上,还灵睿把它们引申到现实中来,对阅读者形成指导。

可以说作为读者,在阅读与倾听之间,不仅能够从历史的缝隙中,洞见一个真实而饱满的狄仁杰,更加能够获得狄仁杰之所以成为“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的某种启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