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四世同堂》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世同堂》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世同堂》是一本由老舍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10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世同堂》读后感(一):强推的一本书

断断续续从二月看到五月的一本书,在辞职回家的一个中午看完,对着家门口的大片田地长舒一口气,可能是永远不知道小羊圈里的人接下来的生活模样的原因吧.

喜欢这篇长篇小说,目前来说,心中排名第一.尽管之前也看了一些其他类别的,但四世同堂因为最贴近当时国人心理的,格外认同.

小羊圈里的各个角色对应当时国人对日本侵华时的反应,有趋炎附势的,有勇敢站出来的,也有因家庭而无奈的.特别喜欢老舍对于各个人物的心里描写和主角的矛盾心态.角色的每一举动都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端的,而是和他们的性格相关联的,更加的了解了角色.

主角的矛盾是,新老观念的结合,懦弱中庸,敷衍,简直是传统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感觉自己的性格也和书中人相似.

是目前向身边人强推的一本书.

《四世同堂》读后感(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感慨万千。

看到最后的时候,如同故事里的人一样,等了那么久的结局。

战争,战争已经过去了。在阅读的时候,我不敢去问自己,却忍不住想,如果是我,在那个世道,在北平,我会是什么样子?

战争是最会考验人的。

看书的时候,很多感触,有时候强烈的感情甚至让我难以读下去,愤怒和悲哀几乎要淹没人。中国不缺乏有识之士,祁瑞宣既有学识又有觉悟,然而他带不来希望,他忧郁而多虑,怨自己被四世同堂所拖累,我以一个年轻人的眼光,尊重他,却无法同情他,或许等到自己有了家庭,会有不同的认识。每一代人都能够在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与我读过的战争题材的书都不同,少了些热血牺牲,少了些英勇抗战,全城的人都在忍,忍,忍。仿佛忍是美德,是根绝一切痛苦的最佳途径。退一步海阔天空?可退到无路可退,身后是万丈深渊。美德在战争中是什么? 什么都不是。战争就是弱肉强食,和平时代的规则什么都换不到,要么反抗,要么苟且。

可北平人是不会反抗的。

我是愿意看抗战背景的故事的,因为即使耻辱加身,却折不断高傲的脊梁,我愿意把这看做是让人骄傲的,苦难的荣誉。故事里都是这样的,中国人一定是有血性的呀!为什么大家一再忍让,任由屈辱加身,有愤怒却不反抗?这与荣誉无关,只剩下了耻辱,就连最后的胜利,都只像是“熬到了头”。

但好在,还有希望。还有别的敢于反抗的人,还有钱先生,有瑞全,有高第,还有别的眼睛,看到了更远处的未来,和别的,为了民族未来而牺牲的人。

老舍先生也正是这样的人。

北平穿着旧时华美的袍子,这锦衣绣袄穿的太久了,都融入了骨血,脱下来要连带一身皮。可峨冠博带上不了战场,纤纤手指端不起枪。

还好,北平终究还是脱了它。

不经历刮骨疗毒的痛换不来涅槃重生,金銮作土,宫阙成泥,褪去这些精致的小玩意,带着满目疮痍终究站起来。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它的传统,它的精致的小玩意,让我感到骄傲,又有些难过。我愿像一个年轻人批判她的陈旧迂腐,也愿像一个老人深深赞扬她故去的荣光。

《四世同堂》读后感(三):不做奴隶

《四世同堂》读完了。我的泪却并没有流尽。 这几日,每每在公交车上揩去泪水,完全忘却了众人前流泪的难堪。 活在这和平的年代里,眼泪才能冲刷一下已经习惯了的惺惺作态和无病呻吟。 真正的痛苦是没有声音的,正如曾经做了亡国奴的北平人。 亡国是什么滋味儿呢?亡国,就是掉了胆!就是你还有呼吸,却并没有活着;就是你还能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就是你还能行走,却只能步入绝路…… 你要藏匿于诗酒歌,自有人拉你去炼狱;你要趋炎附势卖国求荣,最后也不过落得个倾家荡产一拍两散;你缩起脑袋做顺民期冀守住你的小家,终于也还是被莫名奇妙砍了头……覆巢之下无完卵,亡了国的人,根本没有办法继续做人。 哭不出声,忍不住泪。压抑着的痛苦,让老舍先生都写了出来。 四世同堂是祁老爷子唯一的愿景,他盼着热热闹闹过了八十岁生日,他希望儿孙绕膝尽享天伦。老爷子是典型的中国人,他不爱吵,能忍让,他觉得什么事儿都能过去,只要你不出声儿——直到他的重孙女被饿死,他才说了话,他要抱着重孙女的尸体去给日本人看看。他的儿子跳河自尽了,不争气的二孙子被日本人杀了,现在重孙女又饿死了,四世同堂的家已然死了三辈儿…… 整本书都是灰蒙蒙的,似乎有北平的风沙吹过,落下去厚厚的尘土,却无论如何也掸不去。心皱巴巴的舒展不开,除了流泪还难以呼吸。你理解瑞宣、同情祁老人、你觉得小崔不该死、恨不能亲手掐死大赤包……你跟着他们挨打、挨饿,陪着四爷下跪……你似乎也是四十年代游荡在北平街上的“亡国奴”。所以,当你看到钱诗人、瑞全和高弟的时候,你的心里畅快了——中国人固然因热爱和平而麻木不仁,固然也有瑞丰那样的走狗,但是中国并不是没有血性,他还有能够沸腾的血! 先生的书写并不出离愤怒,他就是白描,写他熟悉的北平城和北京人。他不用刀镌刻,他只用笔书写,他用文字给你画出图来。他教你认识这些人,他教你自己看他们的对错。平静的叙述,没有喊叫,但是他就是让你感觉疼,疼的钻心,却又不至于失了思想。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够读一读《四世同堂》,而不只是盲目地接受网络给予的各种片段知识。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先生的引导下拥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被那种喧闹的偏激言论所掌控。 外国的侵略固然可怕,然而最能毁灭一个民族的是自身的腐烂而不自知,是内讧而颇自得。《四世同堂》的最后几章是根据《The Yellow Storm》的英文节译本而由马小弥翻译为中文的,其中的原因大多数人也知道,我只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而这样的希望也只能付诸于我们的孩子,只有他们多读好书,多了解过去,才能够更有尊严地掌握未来。 鲁迅先生有一段话,我一直非常喜欢,我觉得是适合我们中国每一代的年轻人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我虽然热爱鲁迅先生,但同时也喜欢胡适、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小品,是以一直不能明白鲁迅先生何以对这三人痛骂之,读过《四世同堂》才算是理解了。

《四世同堂》读后感(四):一个家族的故事,一个民族的历史

缘起-

家教的孩子暑假的名著篇目是他,为了更好的跟孩子交流阅读经验,我又一次拜读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借用书里的话说,给自己的脑袋“磨一磨锈”。

1.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

人心是个神奇的处所,当其中住满希望、快乐,便再容不下其他消极情绪,但若是灰心起来,那便是任何事、任何情都打不开的一道焊得紧紧的铁门,锈迹斑斑、冷若冰霜。小羊圈胡同里的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生活的重心,无论是祁老人的四世同堂,还是冠家的趋炎附势,都是人心有所追求的淋漓展现。可是随着战事的不断变化,人心变化起来。老三瑞全毅然离家,瑞宣只交代了一句:“只有一句话!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人一灰心便只看到别人的错处,而不看自己的消沉堕落!记住吧,老三!”瑞全没有灰心,以一种热烈的方式坚持抗争;瑞宣虽身在北平,但也是一直没有灰心,他用自己的隐忍支撑着这个家。就算是大赤包、冠晓荷、招弟、蓝东阳等反面人物,在内心充满希望的时候还可以每天粉墨登场、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及至内心的大楼轰然倒塌,灰心像一层浓的化不开的浆糊黏黏腻腻的包裹住他们的心,整个人,便也走向灭亡。坚强的人仍旧在暴风雪中前行,心中的阳光一直在温暖着自己。

2.行动起来是最好的救命药

温文尔雅、不理俗世的钱先生一家,竟然最先遭受日本人的严刑,家破人亡的现实让钱先生看到侵略者的本性。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受尽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诗人并没有像命运屈服,行动起来,抗争,保护自己继续抗争。不仅自己行动,钱先生也鼓励其他人投入这场伟大的救国运动中,他是一口清泉,源源不断的滋润着这早已被侵略者践踏的北平人的干枯的心田。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清泉,千千万万次坚持不断的滋润,这力量汇聚在一起,变成江河,变成大海,任侵略者水性再好,船再坚、炮再利,也抵不住海浪的拍击。行动起来,所有的想法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产生真正的意义。

3.不忘历史,温暖前行

少年强则国强,无他,唯努力二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老舍先生通过对祁家四世同堂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的交代,向我们展开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一个个小家的故事。我无意揣测老舍先生写这部书的初衷是什么,只是推荐给身边的人这部书,更了解人性、更读懂历史。

分享-书中那些深刻的句子

天很热,而全国的人心都凉了,北平陷落!

他又把脊背放在了床上。

他是个不肯教脑子长起锈来的人。

耻辱的外衣是寂静。

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

人类最大的惨剧便是以武力估计价值,像熊或狗似的老想试试自己的力气,而忽略了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与真有价值的。

钱先生就好像一部古书似的,宽大,雅静,尊严。

瑞宣想说的话像刚倒满了杯的啤酒,都要往外流了。

玫瑰的智慧不仅在乎它有色有香,而也在它有刺!刺与香的联合才会使玫瑰安全,久远,繁荣!

时间是治疗痛苦的药。

苦难中的希望,洗涤了他的灵魂。

他的礼貌永远捆着他的手脚。

我一边工作,一边也又有了理想。我不只糊里糊涂的去丢掉我的脑袋,而是要稳稳当当的,从容不迫的,心平气和的,去作事,以便达到我的理想。

《四世同堂》读后感(五):走了这么久,你变了没有?

在微信读书中找到了李野默播音版本《四世同堂》,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听。为了听,甚至将这条每天走两遍的路变成步行。开启时是去年的深冬,二环路边护城河的水冻住了,光秃秃的树,稀少的行人,听到动情处,眼睛湿起来,眼泪擦到手背上是凉的。就这样走着听着,听到了春回大地。这期间,北京迎来了除夕,盼到了第一场雪,随后,第一朵迎春花开了,柳树发了芽,玉兰含苞,早桃盛开,连翘的枝头热闹起来,紫花地丁和二月兰一夜之间开成了片,八月才能盛放的玉簪破土而出……从来没这样听一部小说,一个字也不肯放过,手边还放着配了插图的文字版,随时比对。

这个过程是享受。

第一次认识《四世同堂》也是凭着“声音”。那时候上小学,每天中午放学急着往家跑,为的是听电台的“长篇小说连播”节目,其中就有这一部。忘了是谁播讲的,只记住了讲得特别好。学校十二点放学,节目十二点开始,每天跑到家,都至少有五分钟听不到,“补课”要到等到晚上八点半的重播。那时真是乐之不疲,只觉得好,不知道哪里好、是什么好。

遇见原著,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图书馆竟然有那么多老舍的作品,遗憾的是一次只能借三天。于是,彻夜看书和课堂上佯装听课的“偷读”充满了刺激:前者,要趁着父母睡熟之后才能点着小台灯开始,还要担心被抓获;后者是摆出一脸认真表情假装随着老师的讲解在思考,放在腿上的书只敢垂着眼皮看,翻书不能发出一丁点声音。在“听过”的基础上,已经熟知了人物的命运,这一次的“读”,已经懂得去体会老舍的好文字。那时是做过很多笔记的,比如,从这套书中“整合”出北平的四季,四季的景色,四季的美食,四季的穿戴,四季的习俗,分门别类抄写下来,感觉自己所身处的北京,远不及老舍笔下的北平“那么美”。然而,那是一种怎样的美,又为什么能美到那样,看不懂,说不出。

“听过”、“读过”之后,林汝为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来了,那个时代是还有侯宝林这样的大师的时代,北京小孩对北京曲艺绝不陌生。但骆玉笙的一首《重整河山待后生》还是把我和我的那些已经知道聚在一起看香港连续剧录像带的伙伴们镇住了,她出现在电视里分明是一位瘦小的老奶奶,却如何能唱出这样的气魄与悲情?那些守在电视机旁边等着每天播出一集电视剧的日子是幸福的也是煎熬的甚至是欣喜的,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李空山、胖菊子、祁瑞丰……这些书中的坏嘎嘎们,他们就应该是剧中演员演绎的那个样子,甚至,他们的相貌和气质,必须是那样的。以至于过了这么多年,我和我的同龄伙伴还会拿这些形象开玩笑,话说到一半就能心领神会地笑出声来。今天回想这样的感受,越发认定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是入心的,这种入心,就意味着它是活的,过多少年,还是活的。

此后的成长路上,一直在读书,读不完的书,读不够的书遇到很多,《四世同堂》被冷落下来。直到2018年,孩子学校的老师推荐这部小说作为课外阅读作品,于是,陪伴着12岁的孩子,我重新找回了它。

这一次的阅读感受完全不同,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文字,不一样了。这时候仍然说不出老舍的好,因为这些好,太复杂,太丰富,太入心,太动人,所以,最终将这份复杂、丰富、入心、动人的感受变成了简单的一句话:老舍的好,不到一定的年龄是难以发现和感悟的。这种感觉,正如很多事情不到老了想不起来。

作为读者,一名马上到了知天命之年的读者,我在这将近半年的“听书”路上一直在猜想,书中众多的人物,谁才是老舍当年真正钟爱的那一个?什么是让他对北平和北平人又爱又恨的理由?我甚至在想,如果这部书的结尾不是抗战胜利,而是延续到今天,老舍将如何写下去?

前几天,在公交车上看到北京纪念老舍先生的研讨会的新闻,此时距离他将自己送进太平湖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他对北平的爱与恨,他对北平人的悲悯与宽恕,变了吗?

走了这么久,你变了没有?这是听《四世同堂》的这段时间里,我最常听的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