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读后感100字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读后感100字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是一本由商伟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5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读后感(一):本书有一处对原著存在误读

本书第二部分第四章有一处错误。第204页第二段,“他(丁言志)买了一部诗集,据说收录了小说第12回所写的莺脰湖雅集上的诗作”,“丁言志开始向别人炫耀他的诗集,却因此陷入了一场关于诗集真伪的争论”。

按原著第54回,拥有这本诗集的人是陈和尚,他的父亲陈和甫当年参加过莺脰湖大会。陈和尚和丁言志同以测字为业,陈和尚闲读诗集的时候,丁言志前来搭话,引发了对莺脰湖大会成员的争论。本书此处所言皆不确。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读后感(二):《中文版序言》对鲁迅文意的誤解

這本書不錯。不過必須指出,《中文版序言》開篇便引用魯迅的文章,卻將魯迅的文意理解錯了。

「魯迅先生在他爲葉紫的《豐收》所作的序文中曾經這樣讚譽《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我們不必強作解人,自稱懂得魯迅心目中《儒林外史》的偉大之處,而無妨把這個判斷當作一個問題提出來:這部乾隆中期的章回小說究竟因爲什麼而堪稱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這是中文版序言的第一段。這裏魯迅的意思並不是要讚譽儒林外史的偉大,而是說《儒林外史》隨着科舉制度的結束,社會制度的轉型,已經“過時”了,過去的知識分子是科舉出身的士人,現在的知識分子則普遍是“滿天塞地”的“留學生”,於是現在的人已經不大容易懂得儒林外史了。不論魯迅的觀點是否正確,魯迅這段話的意思只能如此理解,不能作出其它理解。

或者說,所引文的這一段,魯迅起碼沒有否定儒林外史的確夠得上“伟大”,那麼緊接着的第二段,就更加錯的離譜了:

「魯迅沒有展開論述,在這裏也似乎主要着眼於小說的“手段”或技巧。留學生說《儒林外史》不夠偉大永久,是因爲參照了西方現代小說的範式,以爲它在寫法上沒有開出新的格局。魯迅對此頗不以爲然」

所引魯迅的這段文字根本沒有“留學生說《儒林外史》不夠偉大永久”的意思,更談不上留學生如此說是“參照了西方現代小說的範式”。只是說伴隨著科舉士人在知識界的地位被留學生代替以後,儒林外史就“不伟大”了,因爲沒有人懂了。看來作者完全沒有看懂魯迅文章這段話究竟是什麼意思,作出了錯誤的理解。

《中文版序言》第九頁的第二自然段,又一次引用魯迅《葉紫作《豐收》序》,仍然對魯迅的文意作出了錯誤的引申,還是對魯迅這段話的所指沒有看懂,產生誤解所指,這裏不詳細引述了。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读后感(三):祛魅因而幻灭

如果说《儒林外史》是神仙小说,那么商伟先生就是这一小说研究者中的神仙学者。跟随他的指引,对小说的理解从浅率到迷茫、到幻灭。我应当庆幸能够一窥作家及研究者所揭露的幻灭感层面,即使以近乎冷静无情的方式。

就商伟先生的研究思路与对文化思想的洞见,谈两点。

1.发掘形式、内容的同调性:小说叙述者所承担的共同话语表述职能被频繁挪用,在各个角色之间来回穿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叙述权威性的瓦解与散落。因角色挪用了原本属于小说叙述者的共同话语权,借以在新的语境中赋予经典话语新的意义,而此举的动机、目的不再经过权威叙述者的评判和确认,这就将读者带入了对角色之言行、道德理解的迷惑困境。

作家通过操控叙述职能在不同角色间转移,揭示角色对权威叙述的屡次挪用及随之而来的言行乖违的事实,这一技术层面的处理,恰恰同小说的主题修辞形成内在同一性。“《儒林外史》对小说叙述者的处理与儒家社会的共同话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第263页)

简言之,作家让角色任意挪用叙述者的职能,如同儒林人士借用重新阐释儒家社会共同话语的机会来达成个人目的。

最重要的不是这一结论,而是商伟的研究手段和视角。

2.《儒林外史》最后所描述的诗性场域并未将所有人包括作者自己从反讽的现实中拯救出来,诗意反而被现实力量语境化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经过祛魅而失去梦想的世界,醒转的人们面对如同泰伯祠一般坍塌的残墟,不得不感到幻灭与无所适从。我们明白中国的抒情传统无法在充斥反讽的世界里为自己提供稳固的心灵庇护以及安顿人生的确切指示,只能够在短暂的栖居与呼吸后,被重新掷入现实,去面对个体人生选择的焦虑,在自我放逐与对诗性家园的徒劳追寻之间游走徘徊。

读到最后,幻灭感成了基调。而略感欣慰的是,虽然从小说中我们无由获得上述问题的回答,但作家呈现的反躬自省、自我质疑,重审个体价值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努力,似乎给了半梦半醒者们一丝希望的光亮。

愿光通过这一罅隙,让我们不至于“被耗干了精力和想象力,沦于思想贫瘠和道德破产的境地”(《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第382页)。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读后感(四):线索梳理

本书的线索主要有二:

1、十八世纪儒家社会的困境及其应对。书中提出了“二元礼”和“苦行礼”的概念,首先分析了二元礼内在的制度危机:在一个儒家主流社会,其对于道德秩序具有一种天然效力,因而也实际上成为参与政治社会利益分配的一个关键方式,然而其对言论和陈说的严重依赖,又使得文人言行展示出戏剧性的冲突,“礼”的理想秩序在世俗实践中几近崩坏。另一方面,由于乾嘉考据学等学术思想的新主流的出现,儒家经典文本逐渐失去其天然的道德效力,儒家共同话语不再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由此,儒家礼仪主义(颜李学派)倡行苦行礼,以应对言述的虚伪,试图以绝对的实践性来回复理想秩序。吴敬梓深受颜李学派影响,对苦行礼却持既认同又怀疑的反思态度。在《儒林外史》一书中,他一方面深刻揭露出二元礼在文人实践中的弊端与荒谬,以泰伯礼(苦行礼的典型代表)来象征理想的礼仪实践;另一方面,也同样揭示了泰伯礼的虚幻性,反思对礼仪义务百分之百的承担对自然人伦的伤害,以及即使以血缘秩序替代政治秩序,苦行礼却仍然成为积累象征资本的手段。在儒家世界遭受的这一重大危机面前,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的缺席,使得小说最终陷入失落和挫败的情绪。

2、白话小说的历史和叙述形式的新变。吴敬梓以小说叙述的形式来参与到当时的思想学术的讨论之中,呈现出了更为复杂细腻的现实境况,对许多问题的洞察和反省也达到了一般讨论难以企及的深度。需要注意的是,此一时期白话章回小说的写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动向。首先是文人化:一方面,读者圈的形成产生了对于创作的反馈互动;另一方面,吴敬梓将自我经历的文人世界投射其中,并予以审视和修补。而在后一过程中,他突破了传统史传回顾式、填充式的类型化叙述模式,将世俗时间引入小说叙述之中,形成了写作的开放性、当下性与不确定性。其次,“续书时代”对儒家经典和历史人物的戏谑、调侃和颠覆,造成了传统小说范式的瓦解,《儒林外史》偏离了章回小说传统的模拟说书语境,全知性的叙述者不复存在,形成多角度、充满争议与矛盾的“叙述透视法”。而由此生成的反讽与戏拟构成了整部小说的叙述动力,同时也表露出了吴敬梓观察和呈现现实世界的崭新的方式。

PS:问题层层深入,对文本条分缕析,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艳之感~

PPS:商伟老师的语言真真是强大!读得酣畅淋漓~~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读后感(五):商伟教授在台大的教学视频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

* 課程首頁

Course Home

*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 臺大 EDU 頻道

NTU Tube ;

* 基礎課程認證

Certification ;

* 臺大首頁

NTU Homepage

新百家學堂 - 明清時期章回小說選讀:問題和方法

點閱 3,684 次 (2,461 次/本月)

新百家學堂 - 明清時期章回小說選讀:問題和方法

新百家學堂 商偉

「章回小說」這個概念出現於二十世紀初年,試圖將本土的長篇「白話」小說與十

九世紀介紹翻譯的歐洲現代長篇小說區分開來,由此構建了中國「傳統」與西方現

代,章回小說與西方長篇小說相互並置的二元對立模式,也引出...

本課程共 9 講,包含:

影片檔 17 個 參考資料 1 個

單元 1.開場白:問題與方法

內容:開場白:問題與方法 (本影音檔不提供下載)

* 觀看影音檔1

;

* 下載參考檔

;

單元 2.章回小說的蛻變與新生:從《水滸傳》到《金瓶梅詞話》

單元 3.西門慶的來歷、去處與婚姻:商人與鄉紳之間的選擇 — 一個社會史的

命題?

單元 4.日常生活、慾望與死亡:《金瓶梅詞話》與小說敘述的新範式 — 寫實

(記賬簿)、誕幻、雙關與寓言

單元 5.《儒林外史》第1-20回(重點閱讀第1-5回;8-12回;15-20回)

單元 6.《儒林外史》第20-38回(細讀第29-33回;36-37回)

單元 7.《儒林外史》第39-56回(細讀第39-42回;46-48回;55-56回)

單元 8.《紅樓夢》是怎樣開頭的

單元 9.大觀園與錯覺繪畫:真與假的弔詭及其視覺藝術的淵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