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

《儒林外史》是一本由吴敬梓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64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儒林外史》读后感(一):很喜欢的一本古代小说

封面挺好看。

《儒林外史》读后感(二):一个动人的细节

一向对古代小说不大感冒,觉得很多人和事,跟现在相差太远,不在一个维度,难以沟通。直到遇见《儒林外史》中的杜慎卿。这个人大家出身。书中他和季苇萧聊天,苇萧说:“这人生得飘逸风流,确又是个男美,不是像个妇人。我最恼人称赞美男子,动不动说像个女人,这最可笑。如果要像女人,不如去看女人了。天下原另有一种男美,只是人不知道。”杜慎卿表示赞同,甚至十分欣赏这段话。因为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而不是喜欢一个扮成女装的娈童。古代小说里多的是包养娈童、戏子,少得是这种现在意义上的“基情”。很难得,古代小说中,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我只读到过这一例。

《儒林外史》读后感(三):也许生活需要一点儿执念

每次读到郭孝子万里寻父的故事,我就会想起很多人和事。大学那会儿,宿舍收留过一个广东来的哥们儿,他的志向是骑车走完中国所有的省份。那会儿,他刚从广东一路骑行到北京,胡子拉渣,满脸风霜,车后座背着的吉他破旧不堪。我帮他把东西搬到宿舍的时候,问他:你不需要工作么?他不假思索地说:先骑行完中国再说。我想起了郭孝子,他也没什么正经营生,他的工作就是找爸爸。他会在途中得到各种人的帮助或者暗算,这反倒让他的这项工作充满意趣。可能他的想法也一样:先找到爸爸再说。

骑行、找爸爸都可以算作一种执念吧。执念的结果无非两种,达成或者落空。落空,意味着可以继续。就像《失孤》里,刘德华找了那么多年,还是找不到自己被拐的儿子,他一天天落空,但一天天继续这个执念。达成,就像郭孝子一样,他最终找到了父亲。只是父亲已经出家为僧,不理睬他了。说来让人惆怅,执念达成之后该怎么办呢?这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许,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执念。

《儒林外史》读后感(四):马二先生的特立独行

不从“最喜欢”的角度,而从“最不讨厌”的角度来说,马二先生大概是《儒林外史》里面最不招人讨厌的一个了。作为一个教材编写者,他偶尔也会流露出一点虚荣,看到自己编的书在书店买,会忍不住问问销量。对自己编选的书很有自信。这些甚至不能说虚荣,算是人之常情吧。

他拿出自己身上仅有的九十多两银子帮助蘧公孙,使其摆脱了一场灭门之祸,真可谓是古道热肠。马二先生大概是整本《儒林外史》里面最磊落光明、坦坦荡荡的人了。游西湖的时候,看到满眼风光,想了半天,想不出一句歌咏的词,最后蹦出一句“四书”里的话来,真是老实得可爱。

马二先生大部分时间表现得很正常,“很正常”是个奇怪的词。因为《儒林外史》里太多的人表现得“不正常”,他们有着可笑的表演,比如权勿用、杨执中,甚至让人觉得他们的这层面具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在一个人人都表演的社会,保持原样的人竟然会显得特立独行,其实,那本该是每个人的样子。马二先生,哎,你其实并没有那么好。

《儒林外史》读后感(五):群魔乱舞

旅途在外,人在车上,消遣时间,读至近半,稍发感慨。

鲁迅先生说“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人物繁杂,都是小故事一篇一篇的。看到是穷苦士林这个阶层的众生百态。其实以前通过历史了解的明朝解缙,徐渭,戚继光,唐寅……哪怕严嵩那也是有真材实料的大才。更有王守仁一派宗师。怎的到吴的笔下都是宵小欺世盗名之辈,实在是对“儒林”的极讽。一块儿“方巾”抽走了多少人的脊梁?让我感觉在舞文弄墨上多做欢喜都有羞惭。

行文开头写了个王冕。却是一个嘴巴,一直往下一个人一个人的扇!但凡取得功名的无不死父母,而之前饭不足腹,衣不蔽体的。之后风光大葬,七里八乡远亲近邻的凑贺份,死一次比一辈子花的钱都多。但凡有点小名见人必称兄道弟,打躬作揖的久仰、久仰。唉…

总的看写那几个那些将死之人还算光辉,但都不是文化人,但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还算拎得清。

略作吐槽,还未读完。胡言乱语不算中肯。

看别人评论前半部多讽后半部勉励。希望后半部能有惊喜,看看明朝人也别都是这般不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