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色眼睛的映像》经典读后感有感

《金色眼睛的映像》经典读后感有感

《金色眼睛的映像》是一本由[美] 卡森·麦卡勒斯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元,页数:1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色眼睛的映像》读后感(一):心灵叙述的大师

或许是我比较喜欢有故事性的语言描述吧,这种通过详尽的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的写作形式还是提不起多大的阅读兴趣,三分是以我的阅读感受给出的。

全书的内容就围绕在上尉和少校两家五口人以及二等兵之间展开。上尉是个同性恋,上尉夫人是个精神病,少校出轨,少校夫人过于软弱,二等兵也是个精神不太正常的人。读完全书我都没有获得什么收获,也正是为此我才给了三分的评价。如果一定要说收货了什么的话,那就是通过作者对这几个人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描写告诉我们,社会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与我们价值观世界观不同的人多的是,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可以正常理解的,有些人做的有些事就是无法理解,因为他们自己也解释不了,情绪性格使然。

这本书可能是比较好的作品,可能是我的阅读层次不够,三分是根据我的阅读感受给出的,仅此而已。

《金色眼睛的映像》读后感(二):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我只遇到过很少的我们。

断断续续读完了麦卡勒斯的三部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金色眼睛的映像。作品中挥之不去的孤独气息让我着迷,不管这个人表面上看是怎样,光鲜或落魄,喧嚣或沉默,无一例外骨子里透着让人绝望的孤独。

常人难以理解的爱恋:同性之恋、精神之恋、不伦之恋、忘年之恋……麦卡勒斯讲起来稀松平常。“你必须记住,真正的故事发生在恋爱者本人的灵魂里,因此,对于这一次或者别的所有的恋爱,除却上帝之外,还有谁能当最高的审判者呢?”她就是这样认为的,爱情只是一个人的事而已。

不管结局如何,这过程的酸甜苦辣、欣喜寂寥已经足够品尝。

每个人物各有各的故事,看起来热闹非凡,但是合上书,品味着有些过于平淡的结尾,却感受到一股浓烈的孤独,就像尝了一大口美式咖啡的苦。

说到孤独。

理查德耶茨的孤独是这样的:

我想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自己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率。

马尔克斯的孤独是这样的: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而麦卡勒斯的孤独是这样的:

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每个人都孤独,却并未因这相似的孤独相连,人终究是孤独的,好像人终归是要死的。

故事有很多人在写,但讲得好的寥寥可数。怎样才算是讲的一嘴好故事?大概就是能让你读得下去,感觉人物鲜活、生活触手可得,智慧的光芒在闪烁,有点儿共鸣与启发,真实的反映出人性或社会环境。

而麦卡勒斯,就是这样一位能讲好故事的女子。

小说中的人物多少有作者的影子,阅读时我感到小女孩米克的与众不同,那种对音乐的感悟,走在路上都能感受到音符在身体中流淌,后来看作者麦卡勒斯的简介,才知道她自幼便学习钢琴。

她的书中多肉体或精神残疾的人物,我想这也跟她自身的病痛有关。15岁时患风湿热被误诊和误治,之后又经历了三次中风,29岁时瘫痪。或许身体保守折磨,让她在精神与情感的世界更加敏锐的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而那些残缺让她更能倾听内心的声音,或者孤独。

与书中米克的角色不同的是,米克家庭清贫,一家人守着破旧旅店度日,最终她暂时放下梦想,为生活所迫早早参加了工作。而麦卡勒斯却是被密密实实的保护和宠爱着,远离责任机制,在物质,或感情上总有源源不断的补给。这大概又是命运给予她这个天才一个创作的空间和环境。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于她23岁那年。而二十三四岁的你,可否能感受到那时她笔下的孤独?

“我所有的狂欢都让孤独欲盖弥彰。”有一天,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近来尤其是昨夜,独自走在雾霾弥漫的街上,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是可耻的,那无法维系亲密关系的痛苦,那自我矛盾的折磨与纠结,那不能简简单单快乐的生活,让人绝望极了。

就像火,能给人带来光与热,过分逼近却也是灾难一场。真有人愿意赴汤蹈火?我想是没有的。

透过麦卡勒斯的眼睛,我看到了渴望,对爱的渴望,对理解的渴望,对志同道合的渴望,我也同样看到了绝望:“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我只遇到过很少的我们。”

所有言语都是无力的,因为心的隔阂。你始终无法让拥你入怀的那个人懂得,你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鲍蒂娅说米克: “可你从没爱过上帝,也没爱过人。你像牛皮一样又硬又糙。不管你咋样,沃克看透了你。下午你会到处乱跑,啥也称不了你的心。你会四出闲荡,好像非得找到丢失的东西你会兴奋地把自己整得越来越激动。你心跳加速,差点死过去,因为你不爱,你没有安宁。结果有一天你会像爆炸得皮球,彻底崩溃。”

一瞬间击中我。

第一位将麦卡勒斯引入国内的翻译家李文俊,对麦卡勒斯有着很深的情节。“1967年我时常在美国文学报刊上见到麦卡勒斯的名字,我去文学研究所的图书馆借阅她的书,找到了《伤心咖啡馆之歌》,在借书卡上只有一个名字,是钱钟书,我想,既然钱钟书借过这本书,一定有他借的理由。事后,我也问过钱钟书,他为何关注麦卡勒斯,他淡淡地提到‘她挺好的’。”

恰巧钱先生,也是中国近代作家中,我挚爱的一位。现在看完麦卡勒斯的作品,我想我也能说出“她挺好的”。

《金色眼睛的映像》读后感(三):麦卡勒斯:孤独、疏离、不能平衡的爱

关于孤独,最好闭口不言。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孤独。每个人的孤独都带有自身的痛苦,从他的眼光看向这冷峻的世界,心有不甘却不得不与之和解。有时候孤独是一种解药,让伤心的人借助这种极致的美感而得到安慰。而有时孤独也是种毒药,它让无数人的年华荒废,躲在躯壳里一生都不愿探出头来。孤独是私人物品,读一些作家的作品,会感到和他一样孤独,甚至比他更孤独。

我们可以在萧红的小说中看到她的孤独,那是融合于悲凉的世界之中,又与它对峙,她作为一个儿童来观看周围的一切,好像在表达自己的不理解,折射出人类的荒诞与可笑,那些无情的腐败的已经烙印在她心里以致一种微妙的麻木感。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的孤独是情欲中病态的部分导致的痛苦,没有道德,没有伦理,只有不顾一切的迷恋和粉身碎骨的占有。他的爱和性交融在一起,将他拖进深渊。而卡夫卡的孤独,是置身于一个偌大没有边界世界里的无所适从,他感受到某种力量在控制着所有人的生活,他身处困境,自由是笑话,永远无法摆脱这荒诞的人生。

写孤独的作家很多,但只有麦卡勒斯把孤独表现到了极致。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一本直接的、赤裸的表达孤独的书。这里面有5种孤独,分别属于不同的5个人。

在一个封闭的小镇上,辛格和安东尼帕罗斯是两个哑巴。他们过着规律、不被打扰的生活。每天早晨,他们都静静的走在一起去上班,黄昏时分,他们又一同慢慢的走回家。他们用手语交流,对方的存在是一种感激的陪伴,那是只属于他们二人的语言,他们之间的默契就像一同保守一个秘密。然而那一次,安东尼帕罗斯的病了,在他康复之后,他的整个人也变了。他暴躁、不讲理、排斥辛格。辛格开始不明白他的伙伴在想什么,那整天挂在安东尼脸上浅浅的微笑到底在表达什么呢。他的无动于衷使辛格感到失落。最终他们要离别了,安东尼被送进了疯人院,辛格对他的无法割舍是心碎的,他们两个人都像是抛弃者,却又都像是被抛弃者。辛格开始感到孤独,每天晚上,他一个人在街上游荡几小时。书中麦卡勒斯是这样写的:焦虑慢慢地化成疲倦,在他身上可以看见一种深深的平静。沉思般的安宁造访了这张脸……他仍然漫步在小镇的大街小巷,总是沉默和孤单。在这之后,小女孩、咖啡馆老板、醉汉、医生都陆续认识了辛格,他们把辛格当成一个倾诉对象,他脸上永久的安宁似乎是一种宽容与理解,他们对辛格都产生了一种爱。辛格的伙伴死了。他曾说,那些人在他面前唾液横飞激情盎然的长篇大论,令他感到惊奇。他不理解那些人为何会被世事纠缠到如此筋疲力尽,对于辛格来说,生活就像流水,有节奏的、波澜不惊地前进着。这是极致的孤独,一个人就站在你面前,如此坦诚的去表达,你却不能理解他。

在小镇上还有一个小女孩叫米克,她和《婚礼的成员》里的那个女孩弗兰其有很多相似之处,大概麦卡勒斯就是在写她自己。这两个角色如今我已经完全搞混淆了。她们都是和亲人、和朋友、和女佣都格格不入,她们痴迷于写作与音乐,那成为了她们的精神食粮。在争吵中,这两个小女孩都是那样坚决、毫不掩饰攻击性。她们都是天真的,弗兰其向往着参加那场婚礼,离开她所身处的鬼地方,逃离她的生活,她的孤独是那么偏执,已经有点可爱了。而米克在孤单与失落时,把辛格当做救命稻草,向他诉说心事,去他那里听音乐,依赖他,爱他,这种爱是与世界对峙时的胆怯,她勇敢,却又必须寻找一个陪伴来一起战斗。可惜辛格并没有把她当做亲密的人,甚至他后来也说,根本不能理解这些人。或许是理解的,那也是一小部分,来自于辛格与生俱来的洞察力和悲伤带来的慈祥。

《心是孤独的猎手》一书中还有几个孤独的人,或者说,所有人都是那么孤独。他们之间表面上被关系维持着,底下却疏远着,怀疑着,从来没有真的把自己托付给某一人。他们的政治立场坚决、对种族歧视愤怒、热血冲击着他们每个人的心脏。而这热血都是来源于一种恐惧,被拒绝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

后来辛格自杀了,用一把手枪结束了生命。米克伤心的哭了,布朗特则怒气冲冲地低头盯着目的,拳头抵着嘴。黑人医生也独自悲伤的呜咽着。他们的精神支柱死了,他们必须独自去承受黑暗与痛苦了,不会再有分享的对象。曾经,当他们的孤独被分享,它就化成了两半,抓住正在交流的两个人,从此他们与辛格之间便有了一种微妙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结使人那样的安心,就好像拉了一个人进到自己的阵营,一起悄悄商量着战争的对策。现在,他们再次孤立无援了。书里是这样描述杰克的感受的:内心的空虚感发作了。他既不想向后看,也不想向前看……他和过去比有什么进步呢?没有。除了交过一个朋友又失去了他,什么也没有发生。他给了辛格一切,而这个男人自杀了。他四面楚歌。如今他只能自己摆脱这个局面,重新开始。一想到这里,他就惊恐万分……

麦卡勒斯曾经说过自己在青春期时无比的梦想着去到纽约,她梦想那遥远都市的摩天大楼和雪。她曾经把纽约当做一些小说的背景设定,她那种逃离的心态也出现在了《婚礼的成员》。在《孤独,一种美国式疾病》中,她认为孤独的属性本质上是一种对身份认同的追寻。个体意志对自我身份认同及归属感的索求是她作品中最有力、也最持久的主题。在最初的自我意识建立之后,便会迎来迫切的、打算抛弃掉此种新发现的、形单影只的需要。相比较虚弱与孤独,我们更需要去依附于某种权威,某种更强大、更有力量的东西会带给我们安全感。精神上的隔离让人意识到自己是孤独脆弱的个体,于是我们寻求一种联结,那就是“爱”。爱本身就存在着两种绝对的矛盾:给予和索取,依赖和分离。我们心惊胆战的下决心要把自己交给另一个人了,从此我们尽力的或情不自禁的依赖于他,然而同时,对方也是这样要求着依赖我们自己。这其中需要一种平衡,一种力量相当的爱。麦卡勒斯的作品中没有这种爱,在她眼中孤独是绝对的,永恒的,爱与被爱是不能同时发生的,死亡也总是随时可能降临到每个人身上。我们面对这庞大的世界体系,心中对意外的来临保持一种乐观的准备,终其一生寻找一种归属,来摆脱这其实根本无法摆脱的孤独感。

麦卡勒斯曾经在《创作笔录:开花的梦》中写过,当她还是个四岁上下的孩子时,经常跟奶妈一起经过一家女修道院。仅仅有一次,那修道院的大门是开着的。她看到里面的孩子正在吃蛋筒冰淇淋,玩铁链秋千。她为这场景深深的着迷。但是她不能进去,因为她不是天主教徒。麦卡勒斯想翻墙过去,却实在太小,她甚至去捶打那墙壁也没用。这种求而不得,被拒之门外的无助感也许后来对她的一生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为她始终清楚:门里面有一场奇迹般的聚会仍在继续,她却没法进去。她与丈夫之间纠缠不清的爱和恨也存在于她表达感情的一部分,对于爱,对于死亡,来自于一种直觉,而这直觉建立在某些经验之上。精神上的隔离,是她创作的基本主题。爱——不可偿还、不能接受爱意之人的爱,是她所选择描写的怪诞奇异角色的核心。

对于麦卡勒斯来说,写作是她一生的宿命,她把写作看成一种交流:在交流之中,把一件对某人说的事情再对另一个人说,就变成完全不同的事了。然而,她认为交流是通往爱的唯一途径。可是在她的作品中,人们是无法交流的。有时候,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掏心掏肺的表达一番情感,听的人却觉得莫名其妙。有时候,两个人都在努力的试图交流,却都抓不到对方要表达的重点,心中产生更多的误解。

写作也可能是麦卡勒斯对身体缺陷的一种补偿。她的小说中的人常有某种残缺,某种病态的人格与感情。比如辛格是个哑巴,潘德腾上尉是个同性恋。她自己对病态与畸形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她说枯燥无味的才是畸态,也许她的残疾与绝症也带给了她一种自我厌恶。更多的时候,麦卡勒斯是善良的。至少在我眼中,她总是那么纯真,坦然,用灵魂在创造。不同于一些用浮夸与“独特”来吸引读者的作家,麦卡勒斯从不讨巧,也不用花言巧语来迷惑人,也没有试图从作品中展现她的个人风格。真正的作家应该把自我隐藏在作品之后,而作品却又是自我的重现。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这些折磨带给了她一种谦逊。她懂得狂妄自大的幼稚,她知道万物都是痛苦的,这种真诚让她对待事物格外的亲切,用感官与直觉去创作,不被外界琐事所干扰。

麦卡勒斯最开始是想成为一名钢琴家,她从小就开始上钢琴课,对音乐的理解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她所描述的几个小女孩的形象也都对音乐有种让人心碎的痴迷。后来她身患严重的风湿热,不知是什么原因,她又告诉朋友,她决定要成为一名作家。于是她开始写剧本和短篇小说,接着就是长篇小说了。在这期间她认识了她的丈夫,他们结婚之后又离婚,然后又复婚,一波三折,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造成了她对爱的一种失望。她相继患上脑中风、肋膜炎、链球菌喉炎和肺炎。疾病的折磨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躯体的痛苦会导致灵魂的绝望,她在一次与丈夫分居后,尝试了自杀。在她的作品不断的被外界赞美,改变成了舞台剧在百老汇帝国剧院演出,这一方面带给她一些心灵的安慰,另一方面对她而言这些都是无足轻重的。在《婚礼的成员》电影版上映后,她的丈夫试图说服她一起自杀。但她拒绝了,他的丈夫却在巴黎一家旅店里自杀身亡。在此之后,她似乎开始积攒了一些重新开始的勇气,在她的小说结尾总是可以看到一种新的带有妥协意味的希望,盲目而忧伤,支撑了她的生命。她患了乳腺癌,不断的手术。右侧髋骨骨折,左侧手肘粉碎性骨折。在最后一次严重的中风之后麦卡勒斯脑出血昏迷四十七天,最终死去了。

作家的才华都是痛苦之中开出的花朵。当一个人孤独时,便把投入到外界的精力转而保存于自身,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同时这痛苦的人生给了她格外清醒的认识,人在拒绝乐观的情况下才可以发现世界中性的一面,这就是真实的一面。而她的悲观又使这事实蒙上了一层绝望的阴影,从枯燥的现实中萌生了诗意。

在这本《金色眼睛的映像》中,上尉嫉妒士兵的同时又爱上了士兵,这士兵爱的却是他的妻子。妻子与少校之间的恋情是显而易见的,这让他感到愤怒和耻辱。他疑神疑鬼,脾气暴躁,觉得周围的一切都那么恶心可恶。然而上尉的妻子实际上只是拿男人来做消遣,这少校也只是她生活的调味品之一,他们却把这之间参入了真情。同时少校的妻子也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这个懦弱的女人选择了坐以待毙,在好不容易决定离婚时竟然被认为是神志不清的结果。整本书都是在讲这个混乱的关系,每个人都在爱,然而整个人首先都是被所爱之人拒绝的。这其中的爱永远无法平衡,求而不得,只能半夜去到上尉的妻子家呆上一会儿的士兵被自己内心的苦闷压抑的喘不过气,他通过打架来得到发泄,最后终究是被杀死了,这一死是他意想不到的,但他朦胧中似乎一直把自己看作一个将死之人。少校的妻子爱着自己的丈夫却爱的软弱卑微,被这痛苦的生活折磨着只能自己摧残自己的肉体,终于,她以为她的生活会发生一个重大的转变,因为她决定要离开丈夫,不幸的是她这愿望终究要埋在心里直到死亡,就算说出来也只会让人惊奇,并判断这是由于她的精神病。上尉的妻子是最幸运的一个人,她一直被爱着,自己却没有爱任何人,这种无辜已经到了可恨的地步。

小说的结局和麦卡勒斯所有作品的结局一样,都有人死去了,就算没有死亡,也总是代表着某种终结。而这终结之后是一片新的天地。这天地或许依旧失落绝望,又因为情势的转变带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期待。

读麦卡勒斯的小说会有一种嫉妒之情,嫉妒她竟然可以那样真诚完整的表达了自己,嫉妒她居然可以对事物有这样明晰的感受力,她眼里的一切都是有色彩的。在她小心翼翼又大张旗鼓的叙述中,把幻觉与感受编织成语言融入人的内心世界,很快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便浮出水面。同时她对于叙事总是轻描淡写,就是这种随意总是让故事显得自然不做作。人物与故事的完美结合构成一部伟大的作品。如同张悦然的评价说:在麦卡勒斯身上,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这种完整和强烈。她把自己打碎,一小块一小块的融化在文学里。我爱一个作家时,常常是被她的感受力打动,在我们每个人视而不见的地方,在我们都觉得习以为常的时候,她却能看出点别的东西,一些有创造力的、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形象生动的情感。

海子说,孤独不可言说,但他一直在写孤独。麦卡勒斯也同样,认为孤独是无法被完整表达的,却依旧要写出她所能写出的那一部分。这是作家永久的宿命,对交流和理解失望的同时,去交流,并期望被理解。相比国内60与70年代的作家,麦卡勒斯不像他们那样心有不甘,对世界怀有强烈的敌意,总是试图吸引人眼球,渴望自身被人们看到和关注。相比80年代的作家,麦卡勒斯比他们更温柔和诚实,而不是像他们那样,总在述说着自己内心的悲苦和孤独,却说来说去不过是那点枯燥的内容,毫无才情可言。

这一切孤独,都来自抵押出去的心。

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孤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每个人都孤独,却并未因这想死的孤独相连,人终究是孤独的,好像人终归是要死的。

——卡森 麦卡勒斯

JKL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