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重访边城》读后感1000字

《重访边城》读后感1000字

《重访边城》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访边城》读后感(一):读重访边城

《重访边城》是这套全集的第七本,散文集,收录的文章也比较杂。 因为我弄错了阅读顺序,先读了《红楼梦魇》,一下就被她吓倒了。张爱玲对各种抄本和各处细节的考证,没有对红楼有相当地熟悉,读起来定是一头雾水,比如我。 这次读这本《重访边城》,毕竟有“边城”的名气在,结果又错了。硬着头皮读下来,却也有意外的收获。 “我回香港去一趟,顺便弯到台湾去看看。”在张爱玲眼里,台湾和香港是边城,边疆的城。但读着,倒觉得大陆才是她的边城。台湾、香港作为边城,竟有了沈从文边城的意味,诗意的、中国的,像一种遗存。边城,也许正是要一语双关吧。 “对照记”里她讲五一年离开上海去香港,有件事很有意思。离开上海前夕,例行检查行李,一个青年干部用小刀刮她一副包金小藤镯,因为金子包的厚,小干部好不容易刮出里面一点白,瞥见她心痛的神气,便对她说:“这位同志脸相很诚实嘛,她说包金就是包金。”她哭笑不得。 “谈看书”和“谈看书后记”洋洋洒洒、语言密集,关于小黑人的追溯,实在看不下去。“画饼充饥”和“草炉饼”很奇特,没想到她对吃这么有研究。好作家都善于观察。

《重访边城》读后感(二):意料之外的闲逸淡然

也许带着年轻时的偏见,当读到这个性子里其实有自己独特的闲逸淡然的内向女子,当留意到文字退去的岸上那思想之微光,幽淡蜿蜒,反而觉得有点惊喜,差点错过了一个有回味的人,也很替她高兴,原来她是有悠远绵长的温柔来陪伴自己的,多幸福。

她讲到自己的祖父母,说,“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

然后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所以在这里占掉不合比例的篇幅。

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

其余不足观也已,但是我希望还有点值得一看的东西写出来,能与读者保持联系。”

尼采说: “To perfect a style is to perfect ideas. Anyone who does not at once agree with this is past salvation. ” 张爱玲独特之处,于我而言,是文字退去的岸上,那思想之微光。

《重访边城》读后感(三):正经或不正经的收获颇多,甚悦

不是“张迷”,反倒挺喜欢这本史料性较强的散文集。 两篇长文谈看书,实际上主要是讲《叛舰喋血记》及其相关著作。 张爱玲找出的事件起点,竟类似“装B被雷劈”——船长布莱是跟随大探险家库克起家的,后者在“南太平洋这些岛上为了顾到自己身份,不近女色,土人奉若神明。布莱也照办”,却又眼红“部下的艳福”,引发了矛盾。 她之所以不惜“啰嗦”,是觉得“大家都熟悉这题材,把史实搞清楚之后,可以看出这部小说是怎样改,为什么改,可见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同时可以看出原有的故事本身有一种活力,为了要普遍地被接受,而削足适履。它这一点非常典型性,不仅代表通俗小说,也不限西方”。 然后,在《张看自序》里,她表示,谈《叛舰喋血记》的起点是“大看人种学”,而“大看人种学”是因为从小一直听见别人说母亲像外国人,“头发也不大黑,肤色不白,像拉丁民族”。 唉,不由想起许子东讲的张爱玲母女——母亲临终想见她一面,她没去,却寄去了一直想还的钱;她从来不想要孩子,一部分原因是觉得如果有了孩子一定会对她坏,帮母亲报仇。而王安忆说,张爱玲一辈子都在嫉妒母亲。 长文《重访边城》,可与丘彦明采访王祯和的《张爱玲在台湾》对照着看。 张爱玲写“麦家托他们的一个小朋友带我到他家乡花莲观光”,当年读台大外文系二年级的王祯和,就是那个“小朋友”。 王祯和说,“在街上逛,后来走到陋巷,碰到妓女户小姐在店里跳曼波,她觉得好有趣。于是,第二天在我四舅父的安排下,引她一游‘大观园’(一甲级妓女户之名称)。她看妓女,妓女坐在嫖客腿上看她,互相观察,各有所得,一片喜欢。她的装扮,简宜轻便,可是在1961年的花莲,算得上时髦,又听说她是美国来的,妓女对她比对嫖客有兴趣”。 《重访边城》里,张爱玲记录了“游览”花莲风化区,但她笔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人伛偻着在剪脚趾甲。显然不像大陆上澡堂子里有修脚的。既然是自理,倒不省点钱在家里剪,而在这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时候且忙着去剪脚趾甲。虽然刚洗过澡趾甲软些容易剪,也是大杀风景的小小豪举。” 有趣。 更有趣的是,张爱玲写住的台北旅馆有臭虫,王祯和还寄信给她“抗议‘臭虫事件’”。而张爱玲在回复里“淡淡地写了一句:臭虫可能是大陆撤退到台湾带来的”。 怎么说呢?我,读出了台湾人的“小”。 短文《信》,貌似为《皇冠》杂志三十周年扩版而作,却用了很大篇幅谈白蒂·摩菲(Bridey Murphy)轮回转生的案例。张爱玲认为,“是所有的死而有知的记载中比较最可信的”。好奇的我,放下书,很是百度了一会儿。 总之,翻看《重访边城》,正经或不正经的“收获”颇多,甚悦。

《重访边城》读后感(四):今天真是啰嗦的一天啊

张爱玲的书从开始读就是融会贯通的,像百年孤独,村上春树,最近还解锁了博尔赫斯。阅读这些文字需要的技能已经印在了脑里,不但阅读没有障碍,还能发现很多细节中的微妙。

像听音乐,隐藏在复杂音阶里的小小转折,美妙人声空隙里的小号或大提琴,合奏时的共鸣,颅内高潮。

但读红楼梦不行,米兰昆德拉不行,世界名著50选不行。这种事也是看缘分的。

这本和流言,断断续续看了好久,总是失去那种沉浸感。这里面有太多真情实感的张爱玲,她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她感兴趣的小学问,她如何看画画,如何看写作,如何回应杠精,如何总是觉得文章不好,要一遍遍追着编辑改,一遍遍给大家做个解释。并要说明,这解释也不是非做不可,我是不在乎这些的,但还是解释一下的好。

我在读这两本的间隙,搜索了她的生平,还读了写她的文章,初妆张爱玲。没有看完。

因为发现我并不特别喜欢她本人。这也是很难读完这两本的原因。

她当然是难得的天才,是我单方面的一位老师,她也很美,但如果真的让我遇到她,可能甚至会影响我阅读她的作品。

作品和本人是不相干的啊。

这太有趣了。

博尔赫斯那篇《吉可德的作者皮埃尔》阐述了这个问题。(只是我个人解读)就是当你先入为主的开始面对一个作品时,这个作品还是不是真实的。

比如蒙娜丽莎,于我们后人而言,先有了蒙娜丽莎是伟大的艺术品这个结论,然后才去看这幅画,我们在这幅画里寻找伟大之处,同时加入时代背景和作者光环。

但如果,一开始没有这个结论去看这幅画,会是怎么样呢?梵高星空如此,莫奈睡莲如此。

比如达芬奇,我们知道这个名字的瞬间得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的结论,他创造力非凡,十项全能。然后再去看他有什么样的作品,得到果然厉害的结论,如此再去告诉其他的人。

但这个逻辑顺序是反的。是他的一个一个作品最后堆积成了了不起的达芬奇,而不是先有了不起的达芬奇再去寻找那些作品。

这么一来竟然还突破了时间这个纬度了呢。

所有的名人传记也是如此。封面告诉你这个人多么厉害,内页穿插各种作品彩页和荣誉。就像你看一幅画要先看看作者是谁,买一本书要看看评分和排名。

但如果都不知道这些,只单纯的看这个东西和这个人呢?

对博尔赫斯来说是唐吉可德,他说,带着后人对唐吉可德崇拜光环而写的唐吉可德,和塞万提斯只是纯粹创作的唐吉可德,两本书每个字都一样,但不一样。

博尔赫斯搞不好是个天神吧。

对我来说是张爱玲,我只要看她的作品,得到我和作品的共鸣就好,而她是谁,和作品无关。

《重访边城》读后感(五):《重访边城》读后

没有开始读这本书之前,我看到这书名也疑心是跟沈从文的《边城》有联系,看完了才知道,这是她重访两个与大陆有一水之隔的两个边城——台北和香港。

我大概是从今年三月份去朋友家的火车上开始读这套书的,第一册是书名为《倾城之恋》,但整本书几乎是《传奇》里的故事。后来临近毕业,面临前途抉择等事情,不得不在搁浅阅读张爱玲的计划,直到七月份我去成都,才开始看第二册《红玫瑰与白玫瑰》,也是从《传奇》里选出来的,无论是第一册还是第二册大部分故事都是当时张爱玲在杂志上连载,只是后来才由皇冠出版收录在小说集《传奇》以及《惘然记》里。当然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七月份到现在,差不多看完她的大部分小说,才知道这套十月文艺的集子也只是授权出版的,如果真要按照她当时出版的来看,皇冠那套算是最权威的了。七月份才开始系统的看她的书,虽然中间仍然被很多事情烦扰,但这段时间她的文字对我影响却很大。我喜欢她的文字在于我一边看一边写,比方说这本《重访边城》,当时因为看了《谈读书》看不下去就一直搁浅着。有一次,我在复旦遇到一个学写作的学姐,她说她第二天就要在课上讲这篇《谈读书》。我当时心里高兴,觉得自己还是有悟性,能看研究生的书目。可是我看进不去啊,所以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谈画饼充饥》《羊毛出在羊身上》《忆胡适之先生》,当然还有《对照记》。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篇是她的《色,戒》发表后遭到恶意抨击,说她里面的主人公王佳芝无爱国动机,但是她回得漂亮,说她从来不低估读者的理解力,不做正义感的表白。我觉得这恰是张爱玲的高明之处,因为她的小说跟没有好与坏之分,她笔下的人物既无圣洁也没有绝对的邪恶,如果她写了王佳芝是带着爱国主义情怀来参加这次活动的,那跟茅盾的小说里那些勇敢的女主人公就没有分别,就成了一路英雄样板的角色了。还有她回应的王佳芝失身的也很精彩。总之她笔下的人物无论男女都有人性的弱点。

《谈吃与画饼充饥》尤其喜欢,自自然然没有特地交代,行如流水就出来了一篇文章,我当时看的时候还在旁边写了两样吃食,一样是山东煎饼,一样是我小时候喜欢的吃食,贵州少数地方特有的米灌肠,不是人人都吃得来那个味,后来这东西渐渐少了,间或能在寒冬腊月吃到一次都觉得是无比的惊喜的事。有时间我应该把这些笔记整理一下。所以,我总觉得看她的书就想跟着她写。这套书我绝不会轻易外借,因为上面密密麻麻,三篇两篇都记着当时的心情与感受。

《对照记》收录了许多她的老照片还讲述了照片上的故事,用她的话说“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下去,滋味个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满地狼藉的黑白瓜子壳。”她讲她在港大做学生的时候见监护人时的窘态是:“夫人不言言必有”失。我看的时候连叹是是是,我也不会说好听的话,也不会待人接物。到现在也奇怪为什么没有摆脱那个尴尬的年纪。

《忆胡适之先生》主要讲了胡适先生给她的《秧歌》的一点意见,多是肯定她的小说。我后来在网上看《秧歌》《赤地之恋》两本书没有单卖的,有的也仅有一家卖的全套书,要四百多,我想等有工作了再买。十月底去常德公寓下那个书店看,皇冠的全集要价两千多,我至今记得我向那个店员打听价格时,她知道我买不起但仍然带着善意微笑回答的情景。

书看完一段时间了,写的就只是印象深刻的几篇,等我有了工作,一定要收藏一套皇冠的正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