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摘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摘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本由(美国)海伦·凯勒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一):读后感

1月19日中午开始读,1月20日下班时读完。

说来惭愧,这本书本是青少年读物,理应中学、大学时就拜读;初次遇见此书,是在大学时的英语课本上学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原文,虽然时隔多年,但沙利文老师初次与Keller见面,拉着Keller的手感受water的流动、然后在Keller手掌上写出字时的描述却印象深刻。可能正是因为是“青少年读物”的缘故,这次我用了两天时间就读完了。言归正传,说是青少年读物,但是从中,我读出了作者的乐观、力量与思索。

首先就是作者的乐观。书中可以看出,Keller出身高贵、家境优渥。上帝在馈赠的同时---在她两岁的时候却夺走了她的视觉与听觉。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述,她也有过烦躁、彷徨、失望、暴戾---正如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所苦苦挣扎时都会有的那些负面情绪;而上帝,马上又给她送来了沙利文老师。是沙利文老师,教会了她用手去感受外面的世界;用触觉去聆听大自然的美好;用心灵去感受周围的爱与乐观……文字与诗歌为她展示了一个瑰丽奇幻的世界;历史与美术让她得以领略人类文明的璀璨恢弘,所以,从整本书中,读到的都是作者的感恩与满足,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生活的逆境时所需要的品质。

其次,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力量。在书中收录的《三论乐观》中Keller谈到,“与罪恶的战斗是上帝赐予的最好的礼物”。Keller所生活的时代正是美国发展与南北战争刚刚结束的时期,对于在这片新土地上涌现出的各种现象与思想---无论美好还是丑恶、无私还是卑鄙,这个失去听觉和视觉的女孩,选择的是勇敢的面对;把与罪恶的斗争、与孤独的相伴视为上帝让自己不断进步与成熟的途径。

再次,我还读到了思索的意义所在。“人们将许多最宝贵的乐趣---孤独、书本和想象---连同那窃窃私语的松树一起弃之门外。”这句话来自于Keller上大学后谈到大学生活的不利之处时所说。与很多哲学家、思想家的交往更是让Keller的思想深邃成熟,而这,都归因为阅读和思索。孤独、书本和想象,是我们该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可是,现在的我们,却被手机和各种电子产品绑架,离孤独貌似越来越远,可是,却越来越寂寞了。btw,能参加的这个读书活动,真好。

还想谈谈的是本书的文字。初学英文原文时,就感叹于描述的精妙与细致;女性作家特有的细心将其成长时的一切美好展露无余,令人读来不禁神往,思绪也似乎飘忽到了19世纪的美国乡村。

我读的这个译文版本也相当出色,信达雅兼顾,读来朗朗上口,充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自己读外国文学似乎还是有些不适应,可能还是读的少的缘故,继续,加油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二):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泪流满面

摘自《新浪博客》 作者:一叶的悲欣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可能一翻开书页就期盼迎面扑来一阵阵的令人窒息的冲击。因为一个人捧起这本书来读的原由,或许是早已经知道海伦的事迹,或许是朋友不遗余力的推荐,又或许是关于这本书的所有海报、所有推荐阅读排行榜或书腰封上少不了的“玄乎其玄”的介绍。我在这里用“玄乎其玄”并不是取它的贬义一面,而是因为这些介绍实在是变化太少了,总是不外乎马克吐温、罗斯福等人关于海伦的评语,我都看了不知多少年,有点厌倦了。这些评语又少不了“最伟大”、“征服”、“人类的精神”等等词语,所以如果你有我所说的期盼也就不足为奇。而我也不是例外之人,第一次捧起这本书时,我又何尝不是这种感觉呢。

但是最初的激动过去后,你看到的却都是风平浪静、细腻如水地描写海伦的成长故事、生活见闻及书信往来的文字,没有轰轰烈烈的战争,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聚散两依依的恩爱,也没有悲痛欲绝的生与死。没错,海伦经历的大事比你我经历过的都多,见过的大人物也比你我见过的都大,但这些经过她那敏感的手指的触摸,再流向她的笔端时,却跟她感觉到的自然中的美丽花草、涓涓细流、和风细雨、鸟鸣虫叫一样,是同等的。对这所有一切,在她温暖、细腻的笔下,都表现出一种自发的热爱,一种深深的依恋,都是她热爱生命,不舍光明的最好例证。能体验到这些,你需要有耐心,需要心甘情愿地走进一个盲聋人,而不是一个伟人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各种中译本的选文,并不相同,除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走出黑暗》、《我的老师》四篇是固定不变的,其它选篇略有变化。我们看这本书,上面已提过,不要把它当成高山仰止的艰涩名著,而要把它看成你前方的一个不熄的火把,当你抬头时,它会时刻给你鼓励!而且它确是跟你一贯印象里的“名著”是不同的:用词,句式,文体都很“正规”,不会出乎你的意料,但你只要能想想充满日月星辰、花鸟虫鱼、人来人往的生机勃勃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描写出来的,你就心甘情愿地推它为名著吧。所以只要是语句通顺的译本,都是可以看的,虽然我个人觉得夏丐尊先生和李汉昭先生的译文应该是好些 ^_^。

所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恰恰给我感动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文字本身,当然,还有一个叫安妮 沙利文的老师。一个出生后只有19个月能看到光明,但长大后对这1年多的光明也是没有多少印象的又聋又盲的女孩子,最后竟然能用英、法、德、拉丁文、希腊,或者还加上一个盲文,进行听读写,竟然取得了哈佛大学的学士学位,竟然名动天下,最后竟然给我们留下了这珍贵的财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唉,难道我们还能为此再多说一句话吗……

我知道你已体验过很多伟大的震撼,读这本书时,如果你愿意闭上眼睛停下来品味一下海伦的黑暗且无声的世界,另一种震撼总会慢慢涌现,那么,多感受一次又何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三):心有烛光景自明

摘自光明网

这篇文章的题目,缘于我早年读过的美国女作家 海伦•凯勒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是一位患盲聋哑多种疾病的残疾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然而,她心中一直点燃着一支充满希望的生命烛光。于是,她满怀信心,以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德克丽夫学院,以顽强的毅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第一天,我要看人,看他们的善良、淳朴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看看日出是怎样落下去的。看完日出,我想去探索与研究。我将奔向城市,去看看那些有名的艺术馆。第三天,我还要看日出。因为,这将是我能见到光明的最后一天。我要和普通人一样,去为了生活而奔波。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和爱着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世界!

海伦•凯勒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成为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独特光明的女性。在生命烛光的照耀下,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追寻海伦辉煌一生的足迹,感叹其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笔者深切体味到,人生就是一次穿越暗夜的不断探索的长长的旅行。作为生活于凡尘世俗中的人们,心中应当保留一支烛光,这就是人们心中存有想要成功之渴望的一支明亮的烛光,也是对人生永远不灭的理想的追求。

心中之烛不熄,心中满怀希望,人生必定洒满阳光,就能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正是由于心中之烛不熄,唐代诗人李白才以其独特的豪迈和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宋代大文豪苏轼贬谪黄州时,仍能保持豁达豪放,在山间泥泞不堪的崎岖小路上,自得其乐地吟道:“竹笠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革命处于低潮时,科学地预见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才有《国际歌》中慷慨激昂的唱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有追求的人,心中永远是一片光明;而没有追求的人,心里则是漫漫长夜。譬如,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桃花盛开,正是人们外出赏花游玩的大好时节。然而,在林黛玉眼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触景生情,吟出了感叹身世遭遇的《葬花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吟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诗人因感时恨别,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正如古人所言:“哀莫大于心死”。心死者,即心中之烛熄灭也。

人人心中都有一支烛光,若不点燃,外面的阳光就很难以照进来。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见到有些人牢骚满腹,实际上是空耗时光,于人无益,于事无补。当一个人在气馁、失败,甚至感到有些绝望时,不妨激活自己,点亮心烛。黑暗消失了,留下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以心为烛,照亮自身;以身为烛,照亮世人。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10岁的少年死在德军空袭之中。少年的母亲满怀悲痛,在其墓碑上地写道: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

近日,笔者在整理随笔杂感《心灵烛光》书稿时,心头闪过又当年写过的一首小诗《元宵前夜喜闻春雨》:

“夜半喜闻细雨声,

滴滴润物皆含情。

夜黑云浓纵遮月,

心有烛光景自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