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刘慈欣卷:天使时代》读后感精选

《刘慈欣卷:天使时代》读后感精选

《刘慈欣卷:天使时代》是一本由刘慈欣 /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组编 / 董仁威 姚海军(主编)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刘慈欣卷:天使时代》读后感(一):天使的时代

正如同大刘书上写的那样,果然,在需求面前,那些所谓的伦理道德对于那些父母来说真的成为了第二位。也许这真的是一个时代的黎明,也许不是,最有可能就是黑暗封杀与谴责,它们果然来了,它们铺天盖地,但又能阻止什么呢。试想有一天倘若基因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疾病,甚至提高人的智能与健康,那么,那些伦理,那些道德,是不是回成为历史滚滚车轮下面那可怜巴巴的垫脚石呢。

《刘慈欣卷:天使时代》读后感(二):大刘的一个短篇集,不是大刘本人选的

将就,并不是所有文章都是大刘最有代表性的短篇。但也有几篇算出名点的。

不管怎么说,看完大刘的三体,回过头,去看短篇,都觉得算是吃完大餐后的小点心。

虽然文章质量可能感觉参差不齐,但我觉得编者还是用了心的。基本所选的几篇文章整体上表现了,大刘创作方面的不同侧面。

有天使时代的紧张感的硬科幻。

有坍缩的大刘式绝望科幻。

光荣与梦想的人文关怀。

读完这本,基本也就知道大刘的创作风格了——很多元。

《刘慈欣卷:天使时代》读后感(三):2018年,11月26日。天使时代,来了。

2018年,11月26日,新闻爆出,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是第一第二经过基因手术修改的人类。 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 也就是说,天使时代,来了。

《刘慈欣卷:天使时代》读后感(四):读刘慈欣的小说

如果单论科幻,在扑面而来的想象细节上,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四部曲》远胜于大刘;而在天马行空的纯科幻,只论想象方面,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也比大刘更恣意汪洋,讲故事性的文字读起来让人有一泻千里的快感。但是,我在读刘慈欣的作品时,无论是最初的《三体》,《朝闻道》,《诗云》,还是最近刚读完的《天使时代》,他的文字总能让我在享受超脱的科幻世界想象后,在天马行空式的浮想联翩后,想重新审视一些早已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构建我的思考方式的一些概念。这是另两位拜读另两位科幻大师作品时从未有过的感觉。比如最近看天使时代过程中,脑中好几次都会想起大学时候翻《史记•货殖列传》一篇,当时只看了一遍就印象深刻记到现在的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人只有在食物充足之后才会转向开始重视礼仪。这当然涉及到道德方面,小说中苦难深重的非洲国家桑比亚里伟大的桑塔博士天才般地把软件工程和基因工程有机结合使得小孩有了草食性的胃而不再饿死,战士拥有了翅膀而所向披靡。还有小说最后伊塔对着菲利普斯说,只要有需要,伦理都是放在第二位的。每次看完后,觉得刘慈欣更像一位导师,如苏格拉底独特的“精神助产术”一般,启发着读者,只不过后者用连续逼问,前者用科幻故事的方式。 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观点,“道德”这个名词存在于人类文明是不彻底的。那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可不可以进一步说,道德不是文明存在的基石,生存的需要才是呢?但是这样似乎又过于贬低人之为人,万物之灵首的骄傲,连圣人康德也说“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那么再进一步,在生存之后,还有一个启发人向上的,同生存欲望一样根植于人的本性里的,一种天生就被赋予的,追逐更加崇高以获得高屋建瓴式概括的天性,这样看来,道德似乎就变得不充分了,更像是一个过渡性的存在维持社会的运行。好像也能对上,那位对苦难民众深切的作家老舍用饱含热泪的笔触,对男性的祥子,对女性的月容,“有时我们的锅干净的像一位体面的寡妇”后那些如阴沟里的污臭,扔进了时代的焚火炉。但是却从未真正消失。

《刘慈欣卷:天使时代》读后感(五):2021第99本,中国2185

没有地方打卡,借这里用一下。

#阅读打卡#《中国2185》刘慈欣 计划阅读120min ,实际阅读125min,完成率100%

摘录:

不谈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很简单的嘛!当然,有复杂的哲学,哲学家们搞的,我们只要简单的那种就行了。

感悟:

豆瓣没有这本书的条目,因为它从来没有出版过,在现今的社会情况下,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出版。在这本书里,大刘把一个历史的伟大人物复活到了计算机中,不禁让我想起了德国拍过的一部电影《希特勒回来了》,在电影里面希特勒沉睡了几十年后醒来,面对信息化时代,发生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还挺有趣,值得看看。

中国2185,是大刘在1989年写成的,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实体量上不到十万字,就是个中篇。私以为大刘写这本书也没有想过要是否能出版的问题,让伟人复活是有些惊人,但复活后的伟人没有作为反面角色出现,这样在情节上又似乎显得可以被官方认可,只是总的来说还是有非议。故事当然是发生在中国的2185年,那个时候世界上的一切都已经连入互联网,几乎都由网络控制,国家机关有总体的控制系统。人类的寿命也发生了变化,可以活到两三百岁,老人的数量相当多,年轻人很少(不知道是不是不愿意生孩子,大刘的预测也挺准)。一个年轻人跑到了天**安**门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这个国家历史上的伟人的生命信息复制到了计算机中,之前已经复制了5个当代的百岁老人。这时候的国家主权者是刚上任的最高执政官,是一个年轻、大胆、活泼的女性,她动议通过了6个人作为国家公民的提议。这个时候的国家决策,是全国人民大会,全国二十亿人参加,每个人表达观点,计算机汇总、分析将民意的结果显示出来。

然而可怕的事情发生了,6个存在于网络中的公民中的一人,开始进行了自我复制,并威胁到了中国的网络安全——这等同于威胁整个国家的安全。最高执政官采取了许多措施都无法阻挡,她只剩下一条路——切断整个国家的电源,移除原来的存储服务器,让国家重启。否则隔壁的苏联会依据国际法律不得不对中国进行网络的核攻击——这将直接导致18亿公民的死亡。但是复制人们已经控制了全国的网络,执政官通过武力火拼,搭承年轻人喜欢的、强行解除联网的飞摩托,以及在一位不怎么用网络的老人的指导下,找到了断电系统的基地,全国大断电,国家得到了拯救。

可惜那个年代移动通信和物联网还没有出现,否则大刘可以让万物互联的世界更加绚丽:每个人戴着VR头盔,脚上绑着飞行器,最高执政官的手机或者手表可以控制城市的一切,俨然游戏《看门狗》的小说版。大刘讨论的一个本质问题其实是人类在全面机器化之后,人性的活力是否仍然被认可,那些自以为是的一两百岁的老人代表着守旧和顽固,道德准则是否应该重建,人类是否反向被机器控制?已经被控制的我们,确实值得深思一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