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100字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100字

《西伯利亚的眼泪》是一本由(美)拉塔•塞普提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86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一):泪崩

看到最后泪崩。历史是不会被掩埋的。斯大林比希特勒还要可怕。据估计,白色恐怖时期被杀害的人有两千多万,熬过20年西伯利亚寒冬苦役的人即便回国也是罪犯身份,也不能透露自己遭受的非人迫害。他们都是各界的知识分子。虽然到目前俄罗斯依然不承认他们的放逐行为,但遭受迫害的人终于可以发声,讲述那段种族清洗的真相。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二):一个只求活下来的年代

书里是一个我们从未接触过的世界,甚至是难以想象的。所有的人跟货物般,就那么硬生生地往火车里塞,就这样他们被送往了没有人类踪迹的西伯利亚。在那里,各自被都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劳动,忍受着军官的各种折磨。每天都是在疲惫与饥饿中度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食物到最后成了人们眼中的救命稻草。这是一个为了自己果腹可以放弃所有的年代,因为没有人可以夺走你“活下去”的念头。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三):地狱

看这本书时心情真的会变得很压抑。莉娜原本平静快乐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苏联军队打入地狱。在那里,立陶宛的人民都在遭受着苦难。之前我甚至还不知道这个国家的存在。但是看了他们的遭遇,真的让人心碎。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根本无法体会他们的苦难。但是他们即使身处地狱,也没有丧失对生活、对希望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有人为了保全自己儿子的性命被迫与敌人睡觉。有人虽然是敌人但也有悲惨的遭遇也有被掩盖的善良的心。

阅读一本书,好像体验了别人的人生。我读书一般都很慢的。但是真的会身临其境。会哭、会笑、也会憎恨得咬牙切齿。

我不想要一成不变的生活。但是太多因素逼迫我不得不循规蹈矩地活着。只有看书,才会觉得生活有点波澜。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四):爱是最强大的武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昨天的一条新闻,立陶宛维尔纽斯地方法院13日判定立陶宛反对党社会主义人民阵线领导人帕莱克基斯“否认苏联侵略和占领”有罪,帕莱克基斯在接受立陶宛媒体采访时曾发表了有关否认苏联对立陶宛的占领和淡化苏联红军严重罪行的言论。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也许会感到诧异,一个政党的领导人只是发表了一些言论就会被判有罪,殊不知苏联在二战期间给立陶宛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和沉痛的回忆。就像国人永远也忘不了南京大屠杀一样,立陶宛人民也永远忘不了1940年的某个深夜,苏联秘密警察一次性将2000多名立陶宛知识分子逮捕,从此将立陶宛带入无限的黑暗当中。

拉塔•塞普提斯的处女作《西伯利亚的眼泪》便是从那个恐怖的深夜开始,带领读者走入不曾知晓的历史,体会立陶宛人民在暗夜中的挣扎。女孩莉娜本来有着幸福的家庭,深受爱戴的大学校长爸爸、温柔贤惠的妈妈、古灵精怪的弟弟,当然还有她钟爱的画笔和画板,可这一切都在一个夜晚被急促的敲门声破坏,从那一时刻开始,莉娜全家陷入颠沛流离的困苦之中,从温暖的居室到寒冷的西伯利亚,莉娜们经历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唯一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是和亲人团聚的渴望和收回国土的热切。

整部小说行文流畅,情感充沛,没有处女作的生涩,只有真情流露。拉塔通过莉娜在被流放途中悲惨经历与往昔家庭生活温馨回忆的强烈对比,表达了立陶宛人民对国土被侵犯,国民被虐待的极度愤慨,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读不到流离失所的沮丧,却能读到对亲情的渴望,对爱情的执着,还有强烈的民族热情。阅读全书,读者的心情随着被流放者的命运起伏,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仿佛已经不是在阅读,而是去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居住在阴暗潮湿的木屋,看着身边亲友一个一个死去,在无尽的黑暗中,企盼光明的到来。

还记得故事最后秃顶男人的发问么?“究竟是死亡不易,还是生者更难?”是啊,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庆幸的是在那次大流放中,一些立陶宛人民凭借着坚韧的意志,存活了下来,他们知道活着就意味着成功,而死亡就意味着失败,他们需要自己的生活,他们需要活下去。他们是值得全世界人民尊敬的,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1990年,立陶宛终于从苏联独立,摆脱了屈辱的命运,而这也是苏联解体的开端。

拉塔,立陶宛军官的后代,为将那段历史还原,给更多的受众知晓,从美国远赴立陶宛多次,成就了这本令人动容的《西伯利亚的眼泪》,也向世人昭示:即使经历最黑暗的黑夜,光明依然会到来!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五):可以宽恕,绝不遗忘——评《西伯利亚的眼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人类历史和文明在发展中血腥的、暴力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所谓弱国无外交,而作为弱国的子民,更是无法摆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1939年的很多立陶宛人就在瞬间被命运所抛弃,他们的国家被苏联强占,随后克里姆林宫迅速列出一份反苏维埃名单,名单上的人被高效率的处死,而他们家属则没他们那么幸运,这些可怜的小国人民且以妇女儿童居多,被苏联人大规模“组团”带到了经年苦寒、人迹罕至的地方——西伯利亚,开始了毫无自由、毫无尊严、毫无保障的奴隶集中营生活,他们中的很多人再也没有走出这个人间地狱、他们的故事曾经被苏联强大的宣传机器淹没、他们这些小国家也长久以来被控制在苏联的集权制下并被世界淡忘,但是天理昭彰,任何对于弱小国家和民族的罪行都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些可怜的立陶宛人在极度恐怖、极度悲惨的时刻,冒着随时可能招致杀身之祸的危险记录下的这段历史,并埋在家乡土地下很多年的罪行见证——《西伯利亚的眼泪》。

要想了解这个故事,首先应该回顾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二战中苏联并不只是挨了打,而是在签订了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纳粹德国达成默契后,肆无忌惮的用武力和强权侵占了大量的周边国家领土,而后两大霸权国家在扩张中不可避免的翻了脸,开了仗。苏联在二战中死了2000万人,战后重建家园劳动力缺乏便成了个大问题。于是,大批的外国战俘竟成了苏联重建工业的“生力军”。据说斯大林做出此决定的法律根据是俄罗斯加盟共和国刑法第58条,但实际上此法令本来是用以惩罚国内反革命分子的。直到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许多斯大林时代被打成“阶段敌人”的间谍、反革命分子、叛徒等才相继恢复了名誉。1940 年 6 月,独立国家拉脱维亚被红军占领,并于同年 8 月 5 日被苏联强行吞并。随后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也遭遇到类似的命运。成千上万的波罗的海三国人民因为支持反苏言论、参加反抗运动、成为农场主、加入政治党派或拒绝加入集体农庄而被逮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有了我们这个故事的主角,刚刚过完15岁生日的莉娜在睡梦中被苏联人揪出被窝,与妈妈、弟弟以及成千上万的同胞一起,被赶牲口一样赶上一列不知去向的火车,当她们在火车上一边饱受拥挤、饥饿、死亡的威胁,一边猜测着爸爸饿去向和未来在哪里的时候,她们也来到了目的地——西伯利亚,开始了集中营的奴役。

似乎是为了淡化一下这种悲惨的氛围,也似乎是为了通过对比让这种悲惨更加深刻,《西伯利亚的眼泪》从两个方向叙事,一方面是莉娜15岁以前一家团圆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就是父亲生死未卜、一家被流放的残酷现实。通过这些描述,我们看到苏联在二战期间不仅给立陶宛等周边国家带来了深重苦难,而且也给他们千千万万名普通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要知道,西伯利亚的严冬气温可冷至-30℃至-40℃,不少波罗的海沿岸的百姓经不住严寒而被冻伤,甚至被活活冻死。在莉娜的故事里,当时她们大多只能居住在简陋的土屋甚至帐篷里,由于缺乏燃料和取暖设备,屋内常常和屋外一样寒冷。因此每天清晨,都有冻僵的尸体从屋中被同伴拖出。由于野外土地冻得如石头般坚硬,他们甚至难以“入土为安”,而只能被同伴无奈地抛尸荒野,等候着饥饿、凶恶的野狼吞食……

之所以说这是个悲惨的故事,就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光明的结尾,据估计,在二战时期及苏俄白色恐怖时期,超过三分之一的波罗的海人民死于非命,总数超过两千万,但时至今日,俄罗斯人依然否认这些事实。

当死难者依旧躺在西伯利亚苦寒之地的无名墓穴中,现在的立陶宛人以及波罗的海人民摒除怨恨、选择宽恕,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境界很高的善良,它超越了仇恨,避免了冤冤相报,当然,同时也是坚定的表明——可以宽恕,绝不遗忘。真正的善良并不是软弱,并不是对周遭的险恶一无所知,而是在历尽各种苦难与丑恶后,仍然保留着当初的友善与纯真,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既是在最黑暗最寒冷的西部利亚,也坚信爱是最强大的武器,光明依然会到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