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苏联兴亡史纲读后感精选

苏联兴亡史纲读后感精选

《苏联兴亡史纲》是一本由陈之骅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58.00,页数:8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联兴亡史纲》读后感(一):戈尔巴乔夫的心理过程

阅读中戈尔巴乔夫的行动轨迹堪称迷惑行为大赏,突然非常想了解他的心理过程。如果是有理想的马列主义追随者,却满眼都是对资本主义美好的幻想和佩服。如果纯作为一个政客决策,也有很多难以理解的行为,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要动摇自己执政的根基和合法性啊,为什么在外交上和人谈判前自己前把自己削一顿的…简直了

《苏联兴亡史纲》读后感(二):戈尔巴乔夫的心理过程

阅读中戈尔巴乔夫的行动轨迹堪称迷惑行为大赏,突然非常想了解他的心理过程。如果是有理想的马列主义追随者,却满眼都是对资本主义美好的幻想和佩服。如果纯作为一个政客决策,也有很多难以理解的行为,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要动摇自己执政的根基和合法性啊,为什么在外交上和人谈判前自己前把自己削一顿的…简直了

《苏联兴亡史纲》读后感(三):苦难的俄国人民

非常优秀的一本书。相信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看到社科院出版社的书,可能会觉得主旋律太浓厚,或者很枯燥而敬而远之。事实恰恰相反,读起来非常有意思,跌宕起伏,解决了原先的很多困惑,并把历史的脉络重新整理了一遍。真的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相信会从里面得到很多启发。借用网上的一段话: “嗨,同志!您知道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在哪吗?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 “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我们失败了,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了我们的头上,如果你要追随那颗红星,去东方吧,穿越第聂伯河,翻过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那里还燃烧着星星之火。”

《苏联兴亡史纲》读后感(四):苏之错失国运

斯大林早期在zz上很封闭,经济上很开放。他说:“以为社..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的1932年,苏吸收外资多达15亿卢布,购买的机器设备,占当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一半。苏聘请的协助组装和调试机器设备的外国专家、技术工人,多达两万人,当时,仅德国就派出2000名工程一技术人员赴苏。 1944年6月,斯大林在与美国官员埃里克·约翰斯敦谈话时承认,苏约2/3的大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1/3是由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帮助建成。 显然,没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就没有苏的快速工业化。 卫国战争胜利后,社..义国家由一国变成多国,形成社..义阵营,斯大林在对外开放问题上开始后退。

苏错失的第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是卫国战争胜利带来的改开契机。战争结束后,几百万名军人复员回乡,看到家人的生活与战前一样,甚至过着比战前还困苦的生活,心中充满着对变。的期望。 他们聚在乡镇的饭馆里,议论各自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后来被人们称为“小酒店民。”,从苏西部到东部,到处涌动着这种情绪。从小酒馆中,不止一次地传出这样的消息:集体农庄马上要解散。 应该说,这是十月。。以来,苏。改。内外部环境、主客观条件最好的时段。 斯大林认为,社。。。农业集。经济不仅要实行生产资料。。制,还要实行集体劳动,公。。程度越高越好,劳动组织规模越大越好,而包产到组,是变相地朝集体化之前的小农经济回归。

他认为,计。经济与市。机制是对立的,谁要主张更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就是要引进资本主义因素,不是消费服从生产,而是生产服从消费,让“市场需要”也就是“消费主义”牵着鼻子走。

对于人。要求加快发展生产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意见,他明确予以否定。苏的工业化是从重工业开始的,西方国家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前者是社。。义工业化道路,后者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斯大林有一句口头禅:“胜利者是不受裁判的。”卫国战争的胜利,证明自己一贯正确,目前的这些主张,都是向资本主义倒退。 我们知道,唯一比犯错误更糟糕的,是认为自己不可能犯错误。一旦掌。者声称对真理拥有绝对解释权,悲剧也就无可避免。

苏一次极为重要的改.机遇就这样错失。被卫国战争的胜利打开的人们接触外部世界的一条缝,随着20世纪5.年代初东西方“冷战”的来临,重新被“铁.”合上。

1952年,他在《苏社....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同样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一的世界市场。”就是说,社..义与资本主义两个经济体系之间,只有对立和斗争,没有联系和合作。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 苏牵头成立“经互会”,把经济贸易关系局限在和东.社...国家的分工合作上。这就错失战后和平带来的发展机遇,拉大了苏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差距。 外贸占国民收入1/3到1/2的东.各国,因为被囿于经互会的圈子中,失去依托世界科技。。自主发展经济的大好机遇,在与西欧国家的竞争中败北,最后发生剧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