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尚书》读后感精选

《尚书》读后感精选

《尚书》是一本由王世舜 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尚书》读后感(一):左拐尚书二十讲~

尚书二十讲,原书豆瓣不能标记~尚书作为中国思想文化源流,是无法绕开的高峰。尚书像是树干,诸子百家于其上抽芽,择其某一面发扬光大,或者小部分选择旁逸斜出。作为现今中华民族最早的思想作品,虽然流传至今真伪参半,但仍能窥见历史演变中精神种子在不同历史环境中的成长。君主贵族共和的封建周制文化,在人类社会具有比秦制有更强的可比性。尚书属记录君主言行的“右史”,我们的史学传统追求公正性与独立性,使得历史记录能较客观地昭明是时的法制规范。 尚书区别于一般史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宏大气质,作者形容个中人物既是现实的,也是神圣的,在务实的行动下底层运转着信仰天命,相信历史向善的精神。“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天命并非抽象之物,而是通过民心来表现,上达天命,下解民心,天命才与当政者同在,这种民本思想放到现代仍然具有勃勃生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进取、“自作元命”的天命论,以德配天,明德行善,实现上天之德,自我做成天命。

《尚书》读后感(二):历史的惯性

在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就买了《尚书》,虽然一直带在身边,但从未翻开过,直到今年《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开播,才正式打开。即使现在能完整背出的仍然只有那句“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但它燃起了我看其他古籍的火花。

几个最深的感触: 第一,好多成语沿用至今,包括燎原之火、功亏一篑等等。 第二,好多常见的词终于知道了意思或源头,“五福”是哪五福,楼下德胜路之“德胜”最早见于《尚书》。 第二,一直以前先秦以前的人和社会都是一片仁厚爱民,是孔子口中的“仁”,但其实统治者对臣民是爱抚与威胁并用、恩威并施,特别是在面临战争、国难时,君主会活生生的告诉下属“不听我话为我卖命的,杀无赦!”。正如上次在成博和苹果谈论的,不仅从古至今,人的审美是有惯性的,人性也是。 第三,上天是古人的寄托、信仰和图腾,知道了为什么称君主为“天”,古人以天为最大,君主将自己的意愿装饰成上天的旨意,一切都显得如此神圣而不可违抗。 第四,不仅崇尚“天意”,也崇尚“道德”,几乎把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解释为是否遵循天意、是否奉行道德,顺则昌,逆则亡。每一国讨伐另一国的理由,基本都是对方藐视道德、违抗天命! 第五:月满则亏,历史亦如此。

备考时把名词解释一遍一遍木讷的背,和认真看下来的感受,真的天壤之别。 最近的感受就是,以前错过了好多有营养的综艺、好看/该看的书、有趣的事情,浪费了好多时间。

《尚书》读后感(三):《尚书》

“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尊哉!”在皋陶眼中,人如果抛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的责任和伦理,那么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君王与天帝神灵相同,可以互相传达思想,以至天下太平。然后所谓的“天帝”,不过是君王自己,或者说是百姓,只有一句自然规律行事,那么运气不会太差;如果一意孤行,那么难免会发生“失道者寡助”的局面。

“都!帝,予何言?余思日孜孜。”都说大禹治水,然而治水又何止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大禹之所以可以成为英雄,是众多在他看来普通功绩一点点堆叠出的:治水、种粮、定九州等等。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一场战争,军士各司其职,才有凯旋的可能;如果不知道这场仗为何而打,多半要吃败仗。

随着国家的产生,总会有腐败的时刻。盘庚为王时,应该是腐败开始的初始阶段,大臣从全心全意辅助君王到有私心滋养。盘庚想了好久,找到了理由来规劝大臣重新把重心放在工作上。

然而,我倒觉得盘庚没有在自己身上找理由,或者说没有挖深层次的原因,只觉得是手下的问题,所以“盘庚迁都”后商王朝只是短暂的兴盛。但是反观迁都过后短期的成功,是他规劝百姓真正真心诚意的顺从,这也是盘庚征服人心的成功。盘庚在迁都前后的两次训话,都是为了大臣可以为国家着想,摈弃私欲。他的一些管理政策都很好的规避了他们犯错的可能性。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盘庚虽然可以确保国家一时的昌盛,但是被训话,被抑制欲望的大臣在日后真的会乖乖听话吗?

《尚书》读后感(四):【转】邵毅平:《尚书》的古今文问题

【摘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可以说是中国史学传统的开端。但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尚书》,却已远非它诞生时的原貌,甚至也远非中古时人所看到的模样。在《尚书》三千余年的流传史上,由于种种的天灾人祸,《尚书》的面貌曾经发生过几次巨大的变化,而古今文问题又是其中最纠缠难解的死结。本文综合学者们的各种研究,对它们作了一番清理和介绍。

《尚书》读后感(五):善、上善、上上善

善、上善、上上善

文/素闻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 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此乃圣贤身教言教,不矜己见,不持己能,相观为善,善从人学,故能喜而行之,乃至拜而受之;以善为宝,善与人同,故能舍己从人,迭相传递,遂有耕种陶渔以至为帝,皆世之楷模,垂范千古。

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故君子之风,似兰之馨,如松柏之茂,虽幽谷而难掩王者之香,即冰雪而愈见诚意之美。身语意行,善恶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行善如种莲,日见其美,亦如春花,秋来必有累累之果;行恶如磨刀,日见其损,亦如蚁穴,久之必毁千里之堤;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此诚善恶因果,丝毫不昧,故君子博闻强识而谦让,善行不怠。善,德之建也。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此乃老氏所言圣人之善。柔软灵动,随器其形,善利万物,而不争不夺,无怨无尤,亦圣人之德也。

阳明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致善,善也,乾健不已,精勤匪懈,是为上善。然皆有为之功,更有上上之善否?

昔者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

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老聃闻之,曰:“去其‘人',‘遗弓,得之’,而可矣。"如此,则楚王失弓,天地得弓,亦可矣。

大哉,孔氏之仁德,善也;老氏之自然,上善也;而莲池袾宏曰:“尚不能忘情于我也。又进之,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

观天地之仁德,察东方之善缘,莫不好是善德。相逢一笑,行善之始;相忘于江湖,亦善哉之行也;流水悠悠,长空寂寂,掬水即见月,弄花知香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无大小方圆,无长短高下,无得失成败,无尊卑贵贱,无富贵穷通,乃至无是非黑白,无善恶美丑,无凡愚智圣,乃至无有无对待,无人,无我……而于此人我有无善恶美丑凡愚智圣富贵穷通之中,随方就圆,共行善道,同享光明,此为上上之善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