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国-第二部:龙争虎斗》读后感1000字

《三国-第二部:龙争虎斗》读后感1000字

《三国-第二部:龙争虎斗》是一本由(日)吉川英治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第二部:龙争虎斗》读后感(一):”日本金庸“很给力~

日本三国文化繁荣程度不亚于国内,以此为题材的漫画、动画片、电子游戏早已风靡亚洲。《三国(第2部):龙争虎斗》是素有日本金庸之称的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集史书、商数、权书之大成畅销日本70余年,全球发售超过2000万册。

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书中的豪气和谐趣更叫人拍案叫绝,体现了日本民族对中国文化的阐释与理解。

《三国-第二部:龙争虎斗》读后感(二):给三颗星的理由

如题,先说给三颗星的理由

原著5颗

日式演绎减一颗 4颗

翻译回中文再减一颗 3颗

这本书独立来看还是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具体请参考豆瓣“内容简介”里的介绍。

只说我认为的问题吧:不知是我的偏见还是事实,看过日本作家的作品虽不太多但是也大概10+了吧, 感觉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作家笔下不管中国人韩国人美国人法国人,不管现代人古代人,统统都像日本人;无论咬文嚼字式的措辞,还是一根筋范儿的心理活动,都是脱不了的东洋味儿。感觉日本人写不好中国人物,就好象众人人也写不好日本人,美国人一样。这两个民族骨子里有太强的自我主义了。

《三国-第二部:龙争虎斗》读后感(三):误把三国当红楼

第二部小说描写的是《三国演义》里从李郭交兵到关羽千里走单骑前发生的故事,完全依着《三国演义》的架构和先后顺序把一系列人物、事件重新虚拟铺陈出来,阅读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尽管故事几乎已耳熟能详,但在吉川英治笔墨之下散发着一阵阵新意,使得心生一种愿意继续读下去的阅读感。

不得不提一下每一章节名,不少取得精炼也精彩,而且看得出里面藏着作者的心思。“大江之鱼”讲寄人篱下的孙策在困顿中为一展鸿图的抱负而郁闷、挣扎和远走高飞;“淯水红”把曹操在宛城的惨烈用“淯水一片黑暗,如在白昼一定燃烧的血红”的文字渲染的触目惊心;“天下第一嗜食者”说的是吃货夏侯惇吞了自己的眼珠;“是火?是人”很形象地将曹操清除掉献帝血诏签名者时的疯狂劲可画出来;还有“破衣锦心”,看到这章时就能知道讲的是关羽对兄长的念念难忘。相信这类精炼且精彩的章节名字在后面几部中还会有很多。

白话演义是流水账,就是讲故事,作者本身的观点很难琢磨出来,可能根本没有观点,也可能藏得很深不说,让读的人自己去悟。而吉川讲的三国故事里穿插着很多他自己的带点说教式的感慨和感悟,这也算是这套现代版三国的看点吧。

“晚风透过营幕一阵阵吹来,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地摇yi着,远远望去,如同飘摇的丁香花”,这样的文字,也许是这部好看的现代三国的引人之处,会错把三国当红楼的。

《三国-第二部:龙争虎斗》读后感(四):鲜活的三国

三国文化在中国的影响面甚广,于是三国具体的情节便不再多说了。吉川英治的三国第一部也曾看过,对里面人物朴素的对白和丰富的心理描写特别有新奇感。和传统的三国演义作品相比,吉川英治的《三国》里用语更自由,更现代,笔下人物也更平实,可以说也是传统三国厚重的外壳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不同民族性格读三国,总会有不同的理解。中国老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意图劝戒人不要被三国里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等浸染,人之将老,英雄迟暮。其实这也是对三国的片面理解,三国历史演义小说重权谋和中国千年帝王史一脉相承。写三国史很多,出名的一是陈寿的《三国志》二是元未明初的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两部作者虽然是文人创作,但依然脱不了中国士大夫政治理想的理解,骨子里还是儒家的仁义道德,在以仁字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框架内进行的人物创造,也多有迎合喜好的放大夸张,比如英雄主义,比如对女性的偏见等。脱胎于“三国争三下之局”的历史史实,又在其上的神来之笔,共同成就了千年不衰的三国神话,也成就了一批三国迷。三国故事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被演义,不断被更新,被重新解读。

日本人读三国,说得最多的便是吉川英治的《三国》,而这部成书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原本是依据传入日本的三国译本《通俗三国志》,用现代语言改编的报刊连载小说。为了能被日本人接受,吉川英治将自己对三国故事三国人物的理解,进行了在量的改编,并使之更通俗,更平民化。特征之一便是大量的会话对白的桥段以及人物种种情绪化的表现,当然为了使小说中的人物更如常人,作者也加入了更多的人物和场景气氛的描写,当然其中女性活动部分也更丰富。三国小说里原有忠义的精神内涵,在吉川英治笔下更强化了能让日本人认可和接受的忠君尚武精神。这些大众化的处理也使得这部三国更深入日本人生活。

资料显示,吉川英治曾专程以随军作家身份两次来到中国,中国地大物博,多样化的地理风貌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都给他带来极大的创作养分。虽然吉川英治本人并不懂中文,根据多款译文进行的再创作依然最大可能地保留了他对三国故事及真实三国历史的理解。再加上作者文笔清新流畅,生活气息浓郁,也让吉川英治的三国颇具可读性。

新时代下,种种三国文化延伸的产物层出不穷,然而依然不访换个角度再次品读,感受鲜活的生命,感受更多经典魅力。

《三国-第二部:龙争虎斗》读后感(五):《三国2(龙争虎斗》日式三国行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那么一个神话---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相信只要稍微学点文化的人们都会对这四本著作印象深刻。毕竟,这些都是中国悠久文化的宝贵财富。以前,我也读过类似的相关的比较原汁原味的文言文版本书籍。作为一名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国人,我的确读得有那么一点的疲惫。尽管中国文学上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奈何看习惯了白话文的我去品味这样的长篇著作总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需要揣摩,有些需要翻译,有些需要联想。当然,读完之后总是有那么些许的成就感。感叹于文学上的如此高深莫测!这些作品实在是太可以解读内中的味道,品味其中的文字艺术。

当初次到这本《三国2(龙争虎斗》,我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前期自己没有读过这位日本作家吉川英治所撰写的《三国-桃园结义》。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品味一本由日本异邦所著写的三国故事。我不仅担心于内容改变的面貌全非,我同样害怕故事内容的牵强附会。而且,我也担心如此的撰写让原本出名无比的《三国演义》降低在其他民族人们眼中的地位。忐忑不安的心境之下开始了阅读此书的全程。

事实上通过最终的阅读结果证明,我前期的担忧全然是杞人忧天。在这本日式版本的《三国2(龙争虎斗)》中,我居然发掘出了全新的味道。作为这个曾经发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之中的战乱年代故事在这里被作者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有别于我们以往所读过的传统版本《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最大特色便是使用了全新的现代思路和交流沟通方式。我们在书中找不到那些深奥复杂的文言文;我们在书中可以读到直接形象的人物对话。换言之,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是那个我们曾经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但是书中的内容除去了原本的内容依托,更有了现代版的口味所在。以我们现在的人们为基本的读书群体,将书中描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添加入了全新的元素。以我个人的角度感觉而言,我发现里面的人物对话更加的充实。正所谓言为心声。于是乎,读者不仅可以透过故事情节取联想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读者更可以透过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以前曾经读过三国的人们而言,这本书给我们带了别样的味道所在。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日本风味。

对于以前未曾读过三国的人们而言,这本书让我们可以比较轻易地了解整个故事的大概端倪。相信日本的读者也可以通过如此简洁明了的吉川英治所撰写的《三国-桃园结义》感悟到中国故事内容。让三国变得更加地贴近当今的读者;让读者更加轻易地了解书中故事的精髓。日式三国行,我们共同看全新的三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