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精选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精选

《小说的十字路口》是一本由格非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一):读完这本书,可以读懂很多经典名著

这两天在读格非的《小说的十字路口》。这本书有点类似之前读过的余华的《文学或者音乐》,主要讲的是他关于写作的感想,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随笔。作为被写进教材的知名作家,同时也是清华大学教授,格非的阅读随笔对他自己来讲可能是随意的,但对普通读者而言,还是显示出强烈的专业性。

在读《小说的十字路口》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刚读完《包法利夫人》。读完《包法利夫人》,我其实有点疑惑,我感觉这本书也就一般,为什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么高?看完《小说的十字路口》,发现格非也从主题和文体两个层面谈到《包法利夫人》。

从主题上来讲,通常对《包法利夫人》的解释是,虚荣和空虚导致了包法利夫人的悲剧,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把它作为一本爱情警示录,告诫女人们不可以只为爱情而活。

格非认为,《包法利夫人》写的其实是时代的弱者对急速变化的社会的不适应。爱玛和夏尔所代表的传统价值观——浪漫和仁慈,在现实中不断贬值,直至被残忍抛弃。所以福楼拜会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自己。”因为他也是那个被时代抛弃的人。

从文体上来讲,《包法利夫人》之所以是名著,是因为福楼拜开创了全新的限制叙述视角——以前的作者是和上帝站在一边的,他们无所不知;从福楼拜开始,作者可以选择和读者站在一边,很多东西作者不说出来,靠读者自己猜,从而获得阅读的乐趣。

我觉得这个部分写得非常好,因为格非不是在生硬地讲“叙述”的理论,而是通过欧洲小说与诗歌的关系、福楼拜与其他作家的对比,水到渠成地展示这个结论。读者既能收获轻松的阅读体验,又能收获实用的文体知识。

读一本书,如果怎么也读不懂,或者读完毫无感觉,那是很痛苦的。读一本书,在半懂不懂的时候,遇到一篇很干货又很好懂的分析,让自己茅塞顿开,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真的好幸福。

今天下午,读完了《包法利夫人》和《小说的十字路口》的我,就是这么觉得的。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二):走过小说的十字路口,世界由混乱逐渐清晰

书名:《小说的十字路口》

作者:格非

豆瓣:8.6

“只有在写作中,世界混乱不堪的图景才会暂时变得清晰起来。”

———

蕞近手上的文学作品扎堆儿,格非老师的这本《小说的十字路口》蕞让我印象深刻;随手翻阅,都好不惬意。

格非从三个部分切入,除了常见的读书笔记,到文学评论,还有借由文学而发的文学随笔。吸引我的除了一篇篇精彩的读书笔记和文学评论,是读起来更具亲和力的随笔感想。

如果说人生有剧本,那么小说可能是蕞接近它的文本了。小说的“十字路口”,就仿佛意指“人生的十字路口”。

谈到#故事的消亡 ,“写小说意味着在人生的呈现中把不可言诠和交流之事推向TOP 。”

谈到#作家的局限和自由 ,“真正伟大的作品永远不是调查报告,而只能是心灵的直接现实。它应该经得起任何翻译和误解的考验。”

谈到#小说和记忆 ,“小说艺术的蕞根本的魅力所在,乃是通过语言JH我们记忆和想象的巨大力量。”

原谅我简单粗暴的摘取原文,篇幅有限,截取精彩几句。喜欢小说的,不会不喜欢first辑的随笔集。从写作的恩惠,讲到作家的局限、自由,再到小说本身的文体、结构,故事内核和走向,以及时代的经典,以及故事的消亡,乃至小说和记忆的关系。

在阅读文学随笔时,格非老师仿若文学导游,娓娓道来他心中的美景是如何倒影于于心中画卷,也会由他的思路,回忆起过去读过的其他作品,来印证或者延伸出新的阅读体验和想法。

格非老师提到,日常生活中他时常感到生活和思想方式和他人很不一致。他也不确定是他自己,还是周围的世界出了问题。而这时,似乎写作给了这些不切实际的行为和思想予以了肯定,并且还赋予了其他“恩惠”,“写作给我的幻想、行为以及梦想赋予了某种形式,它很快使我安下心来,并感到了一定的自由。”

他说,在无形中写作加深他了对世界周遭的了解;当作家写作时,就拥有一项特权,可以在小说文学世界里安排好各自的程序,就像拥有上帝视角的“程序员”去设计一款游戏。

卡尔维诺说过,写作有些类似于在一片密林中开辟道路,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感到事物的神秘,它的韵律和节奏、它的呼吸、它不安的激动。

而透过写作,他更能理解并能想象存在的奥秘和浩瀚,几乎无法被人们的感官和思想所穷尽。而对读者而言,那就更是了。

我想,这就是小说的魅力,它无边无际,永远令人着迷。

《小说的十字路口》读后感(三):格非新书上市 | 在小说的十字路口与大师对话

对于大部分文学爱好者来说,格非的名字并不陌生,是当代学者型作家当之无愧的代表。

格非

早在30多年前,格非就以他先锋派作家的身份在国内文坛和读者圈内广受赞誉,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望春风》,中短篇小说《迷舟》《相遇》《隐身衣》,专著《文学的邀约》《雪隐鹭鸶》等,他的中篇小说《隐身衣》获2015年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获2016年茅盾文学奖。

《小说的十字路口》收录了他对于《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城堡》《红楼梦》等中外名家经典的分析,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文学造诣,从这些随笔和文学评论中可以窥见一斑。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有什么共同点?

如果爱玛·包法利最后解决了破产危机,她是否可以避免悲剧的结局?

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对冤家?

英玛·伯格曼为何认为沉默是缓解心灵痛苦的方式?

此类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如果说小说家的身份为格非讲授文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艺术手段把自己对社会的观察作为作品呈现出来,体现的是一种持续性的思考和与时俱进的分析能力,那么作为教授的他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更是天然充满“传道授业解惑”的柔和的体谅,少了高高在上的偏激的审视。

在分析《包法利夫人》与福楼拜时,格非认为读者有时容易陷入对主角“存在意义”的苛求,仿佛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如果不是生来完美的,就必须是为讽刺而生的:“有人说,福楼拜塑造这个人物的意图就是为了批判爱玛身上的浪漫主义,批判她的不合时宜,她的任性和堕落。他们甚至得出结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彻底抛弃浪漫和幻想,脚踏实地地生活。”

而他本人对于爱玛“浪漫的梦幻”破灭的解读,在结合了社会实际的同时,给读者指明了另一种阅读的逻辑,理性和客观并非只有“批判”这一种表现形式,思考本身可以是平和甚至悲悯的:

“……如果说作者对爱玛有一点点指责或哀叹,那也仅仅在于,在作者看来,爱玛对于1848年以后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完全缺乏了解,当她在外省农场的阁楼上贪婪地阅读爱情小说的时候,她身处的法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浪漫’产生的土壤和气候都已消失殆尽。爱玛身上的‘浪漫’对于作者来说,犹如一根探测器。作者试图用它来衡量一下社会的庸俗、残酷程度。”

福楼拜

这样类授课的文学分析对于新时期的读者来说也应当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教授和作家这两个身份在格非身上近乎完美地融合,就像格非自己在《写作的恩惠》中所写:“我想,除了写作之外,对我来说,还有一个诱人的职业,那就是在大学任教。现在,我同时兼有这两项职业,不仅心满意足,而且简直有些喜出望外。”

在《小说的十字路口》中,格非也分享了他在多年小说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他认为作者和读者作为文学作品创作和接收的的两端,最理想的关系应当是在作品中彼此寻找。

写作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躲猫猫,作者躲起来,设置重重机关、驿站甚至彩蛋,然后等待最终被读者找到;而阅读则是读者不断通关寻找作者的过程。在这种双向奔赴中建立起某种美学上的认同,这是小说最迷人的地方。

而这种“迷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完全不公开透明的,实际上受作家控制的部分是有限的,因此文学创作过程本身极具“主观性”。

首先,作家很大程度上无法挑选自己的读者,更无法控制读者对于一部作品的理解,阅读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都会对读者的阅读造成影响。

其次是在作家自身的创作过程中,开始可能只需要一个灵感、一个随机的人物,但当行文渐进,故事的内容越发复杂饱满,作家设置的所有人物、所有线索都已经决定了,这就意味着它们在后来的发展中必须遵循既定逻辑,从而强烈地牵制住作家,让作家不能再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创作者再赋予人物的语言、行为已经不再完全出自“创造”,而是跟随故事自身的发展轨迹。

格非在书中这样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作家赋予了作品智慧,相反,小说自身的智慧一直在引导和教育着作家。……很多作家进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家在多大程度上对创作初衷构成了违背。这同样也可以说明,一个作家在构思作品时,不能过于周全,有时,一个作家的初始意念过于强烈,其结果是,意念本身在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控制着作者,作者成了某种意念和价值的奴隶。”

格非长篇小说系列《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

敌人

7.7

格非 / 2020 / 浙江文艺出版社

边缘

7.5

格非 / 2020 / 浙江文艺出版社

欲望的旗帜

7.6

格非 / 2020 / 浙江文艺出版社

因此所谓文学的主观性,既包含了创作者和感受者的主观意志,同时也是故事自身发展的能动,作者和读者都应当尊重这种能动。

格非曾说,他相信每个作家都有各自的责任,都有需要表达的最根本的意图,而所有伟大的作品都应当是试图将读者带入一个未知的陌生世界。相信不管是作家、读者,还是单纯的文学研究爱好者,应该都能在这本书中获得启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