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茵梦湖》读后感锦集

《茵梦湖》读后感锦集

《茵梦湖》是一本由施托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7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茵梦湖》读后感(一):一切都点到即止

我看的是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马君玉女士翻译的版本。施托姆先生文风飘逸,散漫自然,作品中并没有太多的事件冲突,人物的心理也没有太多的铺垫。一切都自然而然地由读者心领神会地去填充。读完之后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此外,在这个版本中,还附了另一部作品,名字是《阳光下》。顺叙与倒叙的结合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不过,我还是觉得它短小得实在有点离谱了。也许作者就是要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去填补那爱情的悲剧。

《茵梦湖》读后感(二):诗情画意意象美

做为19世纪中叶德国诗人和小说家史托姆的早期短篇小说《茵梦湖》通过一个恋爱故事揭露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虚伪及金钱决定一切的罪恶。但作者是位擅长歌颂自然风光和爱情生活的抒情诗人,从作品里可以领略其诗人的功力和匠心。

采睡莲一段好出色:"树林静静地立在那里,。。。有时一种低微的飒飒风声颤动地穿过树丛″哈德沿茵梦湖散步看到湖中白色睡莲,就想看看。这朵白色睡莲与其说是伊利沙白化身,不如说是来因哈德所追求的理想化身。眼看美丽的理想就要实现,"可是同时他觉得自己好象陷一个网里面;湖底那些滑滑的草梗漂浮上来。。他用力挣断水草的网,连气都不出急急游回岸上""那朵睡莲仍旧躺在黑沉沉的湖心,依旧是那么远,那么孤单。"。。到老来因哈德只能生活在美丽的回忆中。

小说结尾又一次写到睡莲,"在这个水波上,一朵白色的睡莲孤单地浮在许多大叶子中间。"他永远失去了伊利沙白,只能相见,但不能亲近,他的理想永远实现不了的。

睡莲描写使小说增添了浪漫主义的气息。

《茵梦湖》读后感(三):因梦,因湖

这是一篇相逢恨晚的小说。

虽然早就知道书名,但是总以为会跟卢梭的瓦尔登湖或者张岱的西湖类似,但是却发现完全不是我预想的那样。同样以湖之名,施托姆的茵梦湖有如冬夜的小火炉,虽没有火山喷薄般的跌宕情节,但是就这样在静谧中给你温暖让你整个身心都舒适。显然,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湖,一个这样的梦。梭罗在远离尘世烟火的康科德的瓦尔登湖找到了自己的梦;张岱在晚年回想年少“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却在梦里寻找西子湖。

说是相逢恨晚,是因为,我有过同莱因哈特一样的经历,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不是“我的母亲作了主”而是“我自己作了主”。我当时有过这样一个比笔记本,里面写的都是诗,大部分最长的也不过占一页,大部分都是关于她。最后,当我失掉那个梦之后,我把我写的东西拿给她看,她一页一页地翻看,似乎只是看看标题。我偷偷地审视着她,但是看不到任何表情。但是她并没有看我,最后默默的把本子还给了我。

最后我终于不再为任何人写诗了。只在梦里守护那朵睡莲。

《茵梦湖》读后感(四):偶尔闲下来读读轻松的书

很久没有读过这么轻松的书了 没有什么政治隐喻 全本三个爱情故事

2017年初读了95% 今天又读了一遍 觉得更喜欢这种风格了 尤其是第一个故事

作者在对环境 植物的刻画真的很具有浪漫色彩 虽然讲的故事就是个普通的故事 但是用这种倒叙手法写出来 有种魔幻主义风格

第三个故事的翻译有点窒息…

《茵梦湖》读后感(五):哀而不伤——读施托姆的《茵梦湖》

奋笔于19世纪中后期的施托姆现已完全从一本正统的文学史教材上被遗忘了。横向来看,那个年代有左拉莫泊桑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纵向来看,同国家前有霍夫曼歌德,后有海涅和托马斯·曼,同语种写作者也不乏卡夫卡茨威格等人。何况他们都坐拥赫然成就:或开一科主义,或创一种手法,或发展一门语言,或是最重要的,迎时代浪潮而上,书写了时代,于是在奠定了文学史地位的同时还留给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以阶级的解读方式。施托姆的文学关押在乌云之后,德语文学的无冕之王——在群星中暗淡了,没有政治术语装点的头衔赋予其光环,既不伟大亦不杰出,反而会有译者译完后不忘诚惶诚恐扣上的“游荡在时代之外的消极主义”的帽子。哪怕是被赫尔曼·黑塞赞为“当年,年仅20岁的我是多么热爱施托姆啊!今天,我的年龄增长了一倍,依然常常怀着丝毫不减当年的感激之情阅读施托姆的作品。”的施托姆,终究也入不了按政治排序的教科书的法眼。

狂歌的五四时期倒是对这本书格外青睐,《茵梦湖》20多个译版有不少都出自于五四。究其原因,或许跟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魂断蓝桥》相似,只是与墙内不香的《魂断蓝桥》不一样,《茵梦湖》即使在19世纪的当时也是一本畅销书。而它在五四运动时期大受欢迎的原因也很易见,一本成书于19世纪混乱时代的德国文学,居然充满着东方式“哀而不伤”的细腻审美,翻阅这篇薄薄的小说时,眼前竟时不时勾勒同雪国古都千只鹤染着同样颜色的画面来。

故事以回忆开始,以回忆结束。一张旧照片和一声“伊丽莎白!”让莱因哈特回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他是如何同她相识,青梅竹马,少年时的再逢与隔阂,青年时的诀别,内心的空荡与隐忍的痛苦。然后又回到老年时的平静:让白色的睡莲继续孤独地漂浮在硕大的莲叶之间,把灯放在桌上,然后老翁低下头又专心致志地埋首于年轻时代下过苦功的专业里了。全文情节简单,脉络干净,没有恸哭与哀嚎,没有厌恶与疯狂,甚至连那唯一的一次情感爆发,也寓于那微茫而终不可得的白色莲花上了。这一出“涉江采芙蓉”的戏码甚至连“所思在远道”都不必明言,连“忧伤以终老”也不曾微叹。莱因哈德穿上衣服沿着夜色走回去——面对母亲的惊叹,他的回答是“从其我跟睡莲认识······不过,这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了。”——这一句话隐忍象征,然而已经解释了一切。

两小无猜的童年时代,伊丽莎白初开的少女情怀,莱因哈特因为学业的离去,伊丽莎白遵从长辈意愿出嫁,然后是两人在湖对岸的林间的漫步,彼时的伊丽莎白已为人妻——一位好心的友人之妻,而莱因哈特正是受他之邀前来拜访。林间的石楠花,野草莓,杜鹃在树林深处啼鸣,他记得这些场景都曾有过。然后是夜莺的交班和夜露的沉郁,曙光未起时,他手里握着字条,伊丽莎白走了进来,她将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你不会再来了······别哄我,永远也不会再来了。”

莱因哈特在清新的曙光中出门,万物安卧,云雀的鸣叫响起,“永远不。”他说。“伊丽莎白,我们的青春就在那边的青山后面,如今它在什么地方呢?”尽管如此,莱因哈特抛开了那些“是我母亲的意思”的歌谣和泛着黑暗和莹莹光亮的水波,寂静的庄子在他身后慢慢地消失,他眼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把灯放在桌上就行了。”从回忆中醒来的老翁说,又像是从梦中醒来一样。

整个故事是梦和诗一样的,簇拥着大自然的香气,溢满了丰富敏感却含蓄的情感。《茵梦湖》仅仅是叙述了一个简单的一语成谶的爱情故事,它无意去批判什么,无意去反对什么,也不刻意去赞美什么,希望借此求得什么,不争不抢,不吵不闹。但却正是如此简单的,不断在流逝的青春和爱情反而以瞬间的形式存在于永恒,而哪怕是真的哀的青春与爱情,竟也可化作化作千风归于沉寂,竟也可以在孤独的生命里咀嚼一生。梦醒后的平静与幸福,人生也如梦。时代的尘埃落定后,这样短暂,无奈却又无可取代的故事仍在不断地诞生和变为记忆。小说里展现的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类似于《边城》的氛围,与之不同的是,《边城》里显然地存在着一个爱情的悲剧,然而在《茵梦湖》里,连这样的悲剧都只是勉勉强强算得上,那其中的哀淡而确凿,被包裹在人生的从容与平静中,同着放弃,选择,离别,深藏于心的痛苦,希望和爱,在时光的流驶中像晨星一样逝去了。

西方传统的文艺理论的“酒神和日神”经尼采提出后,便频频地被引用,理论家从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看见酒神,将古希腊雕像和建筑的美赋予日神。但同时期的《茵梦湖》已经超越了这种划分:有梦,似醉,诗歌一样的文字,感性但是不亢奋,不疯狂。莱因哈特做出了选择,却又没有丝毫日神式的理性光辉,不见“人格的高尚”。它的“哀而不伤”似乎与“古希腊式的肃穆与伟大”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却敬“高贵”“永恒”一类的艺术理想而远之,它描写最普通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人生,在硝烟和争吵,战争与革命的年代里,用成段落的诗歌向我们展示普通人是怎么爱,成长,做出选择,离别,接受生命,在仅有光阴的闲暇里追忆年华。它淡淡的悲剧性不是来自古希腊强有力的命运女神的抉择,不是来自于可视的残酷矛盾设置。而更像是一个温和的,轻而细又无处不笼罩着叹息与流逝的长河,《茵梦湖》的故事便是长河中的一条细荇,反而是充满了东方语境下“物哀与幽玄”的审美倾向,或是“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读《茵梦湖》,会想到中国古歌的还顾旧乡和唐诗的去年今日,会想到日式的物哀:泉镜花的歌行之灯和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会想到叶芝经柳园而下的邂逅和高尔斯华绥一树繁花的苹果树。这些常常被批评为感伤主义的美和善,人本质的灵魂里遵从的美和善,在所谓的时代中沉淀下来,其实往往是一个普通人在一生所愿意回忆起的最美好的东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