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推理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大全

推理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大全

《推理群星闪耀时》是一本由[日]江户川乱步 编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8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推理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一):所有经典,都有可以汲取的营养

1841年,爱伦坡发表《莫格街谋杀案》,正式宣告侦探/推理小说这种全新文学形式的诞生。到现在,时光不到二百载,这种文学形式已经在欧洲、美国、日本经历数次发展高峰,成为类型文学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柯南·道尔、钱德勒、松本清张等人借此跻身知名文学家之林,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文学研究历来强调追本溯源。在侦探/推理作品已经隐隐步入“主流”的今天,回望这一文学形式在初期的经典作品,了解推理技巧从诞生到丰富,对于很多推理爱好者来说,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日本推理之父江户川乱步,选编的厚厚两大本短篇集,对于我们了解欧美推理的早期发展史就很有帮助。

即便以今日之眼光来看,其中不乏永不过时的经典作品。爱伦坡5部短篇小说开创了5个经典的类型,其中《失窃的信》堪称“日常之谜”的开宗之作。柯南·道尔爵士的《红发会》是所有涉及“红鲱鱼”诡计的作品学习的对象,许多作家至今仍从中汲取“欺骗读者”的营养。诺克斯作品不多,《密室里的行者》成为机械密室的杰作。福翠尔的《逃出十三号牢房》则是另外一种经典——逃脱类推理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带有这篇作品的影子。安东尼·伯克莱对《铤而走险》进行扩充,

其余绝大部分作品,可能在我们看来难免存在粗糙、简陋之处。但推理之所以能像当下这样枝繁叶茂,正是从这看似简单的一枝一叶发展而来。以杰普森和尤斯塔斯共同创作的《茶叶》,以及卜斯特的《杜姆多夫谜案》、威廉·艾里什的《指甲》为例,其中的诡计可能我们早已在类似“推理一分钟”的解谜类书籍里读到过。但入选这类书籍,本身就意味着这类小巧的诡计十分经典,正如大阪圭吉的《葬礼火车头》所使用的的诡计那样。

一些作品开创了经典的侦探类型。安乐椅神探滥觞于奥希兹女男爵,包括《都柏林谜案》在内的作品塑造了“角落里的老人”的形象。欧内斯特·布拉玛是残疾人侦探的开山者,《忙侦探卡拉多斯》中收录的《布鲁克班德乡村别墅的悲剧》,还是第一部涉及电力杀人的小说。

相比福尔摩斯的勤勤恳恳,弗里曼创造的物证类侦探桑代克博士,依靠的是完备的科学工具,《布罗茨基命案》的侦破会让人理解科学的伟大。同期出现心证类侦探,最著名的是切斯特顿笔下的布朗神父,《神秘的脚步声》可以让读者了解心理推导的精密。

行进中的交通工具,可以为作家提供两种灵感:维克托·L·怀特彻奇的作品《吉尔伯特·马勒尔爵士的画》,谜面是一节车厢在半路神秘消失;不可能犯罪高手克罗夫茨,以行进中火车作为密室,创作了《高速卧铺列车上的惨案》。两部作品的谜底很难让人拍手叫绝,但创作理念在当时却是全新的。

有些作家专攻某一领域。比如,写下《堕天使的冒险》的怀尔德,喜欢围绕扑克牌构思诡计;写下《黄色鼻涕虫》的H·C·贝利,笔下的雷吉·福琼系列则较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问题。

有些作家擅长描写过程。在《信望爱》中,三名逃犯获得了啼笑皆非的结尾,科布的设计明显主题先行。赫克特的《十五个杀人犯的奇迹》,有趣在写作形式,作品反映的内容并非凶案但胜似凶案,也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短小的《奥特摩尔先生的双手》,却在方丈之地设足悬念,只是个人对托马斯·柏克赢得那么多大家的好评感到疑惑,不知道这部作品在小说评比中“断崖式领先”的原因何在。

有些作品结尾显示出乱步所说的“奇妙余味”。巴尔的《健忘者协会》遭遇黑色结尾,反讽感拉满,颇有《特伦特最后一案》的味道;《两瓶调料》的结尾十分惊悚,邓萨尼爵士应该深得“此时无言胜有言”的精髓。

最后,让我们以两位在文学史上名标青史的作家来收尾。我们很高兴看到契诃夫和海明威的名字名列其中,虽然他们的作品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推理作品。正如乱步所言,前者的《瑞典火柴》可以让读者了解罪案是如何为塑造人物所服务的,而一直以来的推理何时能突破后者《杀手》的风格,再将硬汉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呢?

《推理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二):天选组合:黄金时代的大神作品+江户川乱步的点评

去年江户川乱步有本《诡计集成》,可以理解为是本总结、归纳、分析类的书评集。今年这本《推理群星闪耀时》没拿到书时还以为也是本类书评集,结果打开发现是江户川先生将以前黄金时代的推理大神或推理遗珠的短篇集结成册,分了上下册。

这种方式太好了,年代早的这些零星短篇推理自己寻觅的话都有难度,去年牧神家有套书是做民国时期的推理小说的整理、集结出册,也是大善。《推理群星》这部作品中,江户川乱步做了这种整理,且每篇推理小说之前,先生都附了自己言简意赅的评论或导读。

本书对何种推理短篇的选择与收录,江户川先生是这么说的:以“《埃勒里·奎因推理杂志》的BEST 12”和“奎因BEST 10草案”为参考基础,加之一部分的先生个人偏好,一共收入了38个短篇推理故事。上册是是偏重诡计设计精巧、构思布局方面有优势的,下册是故事本身好,读完可让人回味悠长、有可思可想之处的。

我个人更喜欢下册一众故事,故事有余韵,且下册确实熟悉的作者更多些。

有推理鼻祖埃德加·爱伦·坡的《失窃的信》,讲一个灯下黑的故事,即使放在今天看也不会觉得老套,只会会心一笑。因为从古至今时代一直在变,但人自身的秉性方面的东西却无甚大变化。只要把人说的到位了,这故事就好看。

还有写作链顶端的契诃夫和海明威。他俩一篇《瑞典火柴》、一篇《杀手》,就一般吧。虽都是写作,但细化一下类别,也可谓隔行如隔山了。

《医生、妻子与时钟》这篇是女作家安娜·凯瑟琳·格林的作品。江户川是如此点评的“美国女作家。1878年发表长篇小说《利文沃兹案》,一举成名。据说她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写就长篇推理小说的女性作家。......本作(《医生》篇)得到了范·达因的大力推崇,结构虽显陈旧,但对人性微妙之处的细腻描写着实让人回味无穷。”确如先生所言,这书布局结构简单,有个别设计衔接之处也略显生硬,但确实对人心、人性的揣度,叫人看完故事后一声叹息。自古人心难描画。

书中还收录了柯南·道尔那篇大名鼎鼎的《红发会》。我是这次才读完这个故事,个人感觉里面有一处bug。(此处牵扯剧透)福尔摩斯在分析那家当铺时,其中提到一点,“因为当铺的生意做得不大,老板家里恐怕也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这样的精心准备与投资。那就意味着被盯上的东西不在当铺里。”“当铺生意不大”和“没有值钱东西”之间没有强逻辑,虽然“捡漏”这种属于非常态的情况,但不能在做案子分析时直接排除掉这个因素,处理的过于笃定了。

本书中还有个很妙的故事是《健忘者协会》,英国通俗作家罗伯特·巴尔的作品。这个故事妙在结局时,犯罪分子理直气壮、谁也奈何不得他的走掉了,而且还扬言要继续进行他的犯罪行当。因为罪证被毁掉了,所以可以继续肆无忌惮。就这么简单粗暴的一个小故事,在一众伟光正结局中,显得如此妖艳不同。当然,这里有两个小因素是底层逻辑,一是这个故事中没有大奸大恶之徒,二是创作《两瓶调料》的邓萨尼勋爵说过,“能给人们带来乐趣的杀人犯只存在于小说里。”

《堕天使的冒险》的故事也想提一嘴是,这部作品虽是美国剧作家、推理小说家珀西瓦尔·怀尔德创作的,但是“却改编自著名魔术师罗伯特·胡迪讲述的真人真事。”这是个很荒谬的,时间、耐心铺垫之长到叫人觉得只能是小说里才会发生的情节,但偏偏就是真人真事改编。很有意思。

还有一篇故事,《奥特摩尔先生的双手》。江户川是这样点评的,“包括埃勒里·奎因、约翰·狄克森·卡尔、安东尼·布彻(Anthony Boucher)、霍华德·海克拉夫(HowardHaycraft)在内的十二位一流推理小说家与评论家曾票选过推理小说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当时得票数最多的就是托马斯·柏克的本作。爱伦·坡的《失窃的信》、柯南·道尔的《红发会》分列二、三名,但得票数与冠军相差悬殊。谜团的设置与整体结构出类拔萃,是名副其实的珠玉之作。埃勒里·奎因如是说——No finer crime story has ever been written,period.(没有比这更精彩的犯罪故事了。)”

这个故事类型,如今不鲜见、也不难猜了,但如果书友们看完之后,请回看一下时间,它创作于1929年。很棒的一个故事。

最后聊一下《银面具》这个故事。放一下先生点评“休·沃波尔是英国著名作家。本作发表后广受好评,后被改编为戏剧《谋财陷阱》(Kind Lady),搬上了百老汇的大舞台。令人毛骨悚然的读后感着实难以言喻……”

这个故事,在看的开头就能知道结尾。如下册中很多故事一样,有时候人跨不过去的不是未知的、多么厉害的智力陷阱,往往跨不过去的是自己的边界,这个边界可能是性情、眼界、善良、喜好等等的困囿划定的。所以,这个故事被搬上百老汇大舞台,这一类的故事一代代讲到今天。

只要人性之复杂不变,新瓶装旧酒就可以一直在。

《推理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三):推理群星闪耀时

继《推理要在本格前》后,迎来了《推理群星闪耀时》。本书是一本涵盖众多作者的短篇集,一共38个短篇,每篇开始前都有江户川乱步的评语。 说到侦探推理小说,又怎么能不提到欧美作品呢?又怎么能不提到江户川乱步呢?江户川乱步是日本推理小说领域的开拓者,在这一领域有一定的发言权。因而,其放眼世界欧美侦探推理,挑选出了其认为最出彩的作品,且分为两卷,一卷为谜的结构,一卷为奇妙余味,并写下了评语,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作品,了解历史。侦探推理小说两百年的发展历程起源于西方,自发展以来便有无数经典之作。在许多很多人看来相比于现在蓬勃发展的日系推理,近代欧美推理早已没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欧美推理也曾辉煌过! 下面是几篇笔者比较推荐的篇目。 《都柏林谜案》安乐椅侦探,没有名字只有一个这样的代称——角落里的老人。柏林一富人突然去世,负责遗嘱的律师被人谋害。富人的大儿子整天花天酒地却几乎继承了全部遗产,小儿子勤勤恳恳却只能每年收到300英镑。背后的真相是什么,难道真的是大儿子的手段吗?角落里的老人带给你真相。 《逃出十三号牢房》,作者杰克·福翠尔。非常经典的一篇。印象中阿津川辰海有一部短篇作品便是致敬本作。这是一场实验,一位博士穿着必要的衣物,运用一些牙粉,两张十美元的钞票和一张五美元的钞票在一周内逃脱了奇肖姆监狱。 《失窃的信》,本篇是世界公认侦探小说鼻祖爱伦·坡所写。某份极其重要的文件被人从王宫里窃走,偷窃的一幕被人所见,凶手浮在表面,文件却一无所踪。 《瑞典火柴》,作者巴普洛维奇·契诃夫。如江户川乱步所评一般,作者是家喻户晓的俄国剧作家、小说家。所以看到本篇时对契诃夫与推理小说的联系感到些许意外。故事大概是这样,退役近卫骑兵少尉家的总管报案,少尉遇害。但家中寻不到尸体,现场无不诉说着少尉或许真的已经遇害了,家中存在的瑞典火柴,种种疑惑,最后都得到了揭晓。 《红发会》,作者柯南·道尔。福尔摩斯经典一案。一男子应聘了红发会,工作内容是每天十点到两点都在办公室抄写东西,收到了几周工资后,红发会突然宣布解散。毫不起眼的水滴石沉大海,居然掀起一股巨浪! 本格、社会、新本格等等,无论你喜欢哪一类门派,在享受欢愉之后,不妨阅读本书,回味永不过时的经典,品尝最具风味的佳作。 纵观世界百年推理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查案到对人性的探讨,从单一元素到五花八门,本书见证了其如孩童茁壮成长一般,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作品。着眼于当前琳琅满目的作品任我们挑选,但是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无法读完世上所有的书,就如“鸟择良木而栖,人择君子而处,心择善良而交。”一般,我们需要做出选择,人的一生不过短短百年,在这百年里,在这无数作品里,我想你可以选择本书来感受推理历史的时代变迁,流派演变。 站着历史长河中,放眼世界作品。前方不知还有怎样艰难险阻等着我们,不知又会有怎样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在等着我们。时间在不断流逝,会淹没无数事物,唯独遮不住经典的光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