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衣锦夜行读后感精选

衣锦夜行读后感精选

《衣锦夜行》是一本由廖伟棠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衣锦夜行》读后感(一):偶然得之

从前看书都一定是先听到别人推荐的.因为自己瞎碰乱撞没读到过什么好书.这次是实在无聊,跑到图书馆借两本书看.时间紧凑,也不能仔细挑选.就随便从架子上拿了两本.(拿这两本的原因还主要是书薄且小,不重,背包里可以无事时拿出来读一读).

没想到读起来还有点儿不能罢手.特别是前半部分,写作者在巴黎与各种鬼魂的交流,感觉很有意思.一个没有心境的人,不能做到吧!整本书,偏向随笔,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倒也自成一派.只是后面的部分,作者太多诗歌的夹杂,反而另后面变成一种炫耀自己所识的景象.反正我是不怎么能懂.摄影部分,也只喜欢里面的一两张照片.

《衣锦夜行》读后感(二):Wearing Flowers

其实不算书评....

说起来自己好久没有旅行了,上一次还是去年这个时候一个人跑到了香港。不知道是被工作磨平了脾气还是怎的,竟然一点儿也没有觉得一年闷在一个地方有什么不妥当。

当然衣锦夜行不算是“游记”了,起码不是那种印成彩色连路边的咖啡馆都要大写一番的东西吧。小时候的自己是个看到“人生必去的XX个地方”都会被勾引的人,窝着拳头说这里不管怎样都是要去的。现在不了,只有看到这么一本不描写风景的游记,才会再次有上路的冲动吧。

我太理解廖伟棠了,至少是这本书里的廖伟棠。旅行之于自己,早就不再是看看风景逃避下现实的过程了——这种心态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是太奢侈了罢。每次旅行都算是一种回归,虽然在很多时候,都不太清楚”归“的指向是什么,是哪里,甚至是否存在呢。

在去了一些地方之后,难免会同时产生出两种矛盾的感情:一来你觉得世界真大啊,你去了向往已久的西班牙葡萄牙,却总归未能去非洲草原逛一逛,更不要说魂牵梦绕的布宜诺斯艾里斯了;二来你觉得世界真小啊,因为不管在哪个地方,无论是德国的天鹅堡,还是东京铁塔下,某种相似心情总会突然涌上来——“我对你是如此熟悉”。

因为那就是你呀,那就是你。

当然并不是期望已经迷失在石头森林里的灵魂,可以凭借一次旅行重新找回,不过所有的过程都在无一例外的走向一个终点,虽然在现在这个时候,还不太清楚那是什么。

——廖伟棠或许找到了,这就是令我羡慕的地方吧。

题外:

书里面穿插着关于90年代和海子的段落,倒是正好切合了心意。倒不是写的多好,但是关于kurt cobain和海子的文章(虽然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个腔调),总归都是喜欢读一读的。我也非常喜欢《九月》那一篇,也十分羡慕那一群七十年代生人。作为一个准八零后(有些时候甚至有些九零后?),读一些七十年代人写的东西,深深觉得搁在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岂是时间这么简单的呢。我们这代人,倒是跟九零后更亲近一些(尽管我们并不想承认这点),但是想想所谓的回忆吧——一个美少女战士贴纸都能让我们“回忆泛滥泪如雨下”,可是我们在缅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是逝去的童年时光么?是无忧无虑的岁月么?仔细一看,这是多么“脆弱的回忆”啊,轻飘飘的,一戳就没掉了。

——“这一年春天的雷暴不会将我们轻轻放过”。

《衣锦夜行》读后感(三):沐猴而冠 ,衣锦夜行

这是本关于朝圣与救赎的书,而非单纯的游记,正如文道公所言,这是本作者出发前已经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的书,与其说廖先生是在用眼睛,用心灵,用镜头去在世界这个大副本里开地图,将未知与好奇的部分拓印,不如说这个世界是块巨大的磨刀石,廖先生用行走这种缓慢的研磨,砥砺出心灵的本质

朝圣是种建立在肉身经行中的灵魂救赎,善哉斯言

在翻开正文第一页的时候我就大笑出声,作者引用了句友人相赠的诗句并表示深得我心

青春到处便为乡

作者很投入的诠释这诗句,【有把路过的地方当做家乡去爱的勇气的人,便是有情人,便是精神青春者】实际上正如一个人谁都不服或者轻易的见谁都服都是浅薄虚妄的AHO一样,对哪里都倾情相爱也是滥情浅薄的写照,这种时候令人伤感的不是爱情令人喜悦的不是景色,都只是这个人自己内心喷薄出无来由的情感,爱的恨的都是自己,这种时刻闭门造车和出门行进千里毫无区别,廖伟棠对这样的话感觉莫逆于心,或者他是个感情泛滥的傻子或者他对幸福的标准低到不能再低,才会爱上每块行走过的泥土,爱上每个路过的行人

我们都将走很多的路,读很多的书,见很多的人,正因为走过读过见过,我们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

对廖伟棠的BS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我立刻知道了他的用意,实际上他没错我的想法也没错,只是角度全然不同,他感觉走过的路好的体验坏的经历都是值得爱的宝贵财富,实际上行走的城市或乡村或其他,积累下所有的经验好的或坏的,都是他认清自己的过程,恰恰是这样的行走,让他明白自己想要的,看自己更清楚

这样的感受很正确,但也只是他行走的开始,到了后来,这样有意为之的功利也早已经消失不见,正如他反复引用王徽之雪野访戴的故事一样 【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妙啊,在此时,行走已经是单纯心灵的需要,类似潜意识与本能的行为,行走的意义全然在行走本身,与行走过程所见所得全然无碍,如此说来所见所观所到之处自然全部玲珑可爱,因为它们组成了行走这个过程,有所得是此人之幸无所得是此人之命,一路走来或思考或脑海空然洞明绝无一物,求之不得绝不自苦,而似乎无所得的旅程越积越多,不知不觉之间,什么都明白了

何其美妙

正如他对自己走过路的描摹,有那不勒斯罗马巴塞罗那香格里拉这样美丽的城市,也有夜晚跑上四环吃灰赏夜行货车路边残垣的经历,各个地方美丑不一风景各异,他却一样的兴味盎然,看得出他没有矫饰,他真的像自己所说的一样,用心去体味着走过的道路,包括琐碎,复杂和苦涩

合上书的时候突然知道文道公为什么说这是本作者出发前已经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的书,实际上把这本书所涉及城市全部扔掉,命令廖伟棠换二三十个其他的地方来写,文字会不同,情感却一样

就像廖自己所言【我们是文化的流浪汉,逐精神上的水草而居,关键的是,我们都有把异乡作故乡的精神】

所以,这本书描绘的是行走,和行走时的心情,关于的是对自己心灵的寻找和朝圣,这本书自然是游记合集,但也是作者那段时间的心情和状态的描述,是美文,却不仅是美文而已

衣锦夜行,沐猴而冠

何妨?

《衣锦夜行》读后感(四):在路上

wearing flowers,wandering in the night .

初看到这句英文,实为惊艳。就是我最近读的《衣锦夜行》,出自廖伟棠的一本新书。暗自心惊。由此衍生出许多的绚丽想象。茫茫黑夜里,披着鲜花的旅人,背影。这是此书给我的关于在路上的人最美丽意象。

青春到处便为乡 。

有能把路过的地方当成家乡去爱的勇气的人,便是有情人,便是精神青春者。这种青春的勇气不可谓不大,因为你要去爱、去生活,便意味着你要认识和接受它的方方面面:那不止是华丽和享受的一面(这是观光客可以轻易占有的),还包括它的琐碎、复杂、苦涩。但是你要是用心品味的人,你必能在这苦中品出蜜来,而且,这是你自己独特的体味,和任何一本书上描述的都不同。

我们是文化流浪汉,逐精神上的水草而居。最关键的是我们都有把异乡作故乡的精神,有此精神的人便能得到他所“过处”给他的报偿,他和他生命中经过的地方不是马和驿站的关系,而是恋人之间的关系。

人,本天地间之羁旅者,百代中之过客。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称为真正的家乡,尤其当一个人知晓了这命运,他便应该接受并且热爱变动不居的生涯——那他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人。对于这一层次的浪游者,旅游是不纯粹的,他要的是生活本身,他要求生命就是一场完全的盛宴;观光是不彻底的,他要的是体验本身,他要求他生命所经历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爱有恨、在他的灵魂深处留下印痕。正如古人所谓“过处便有情”,爱上,便住下——倒过来讲:要住下,怎能不爱上?爱不止是一夜眼神的勾连、繁花之间的擦肩,爱一个人怎么能不完全体验他/她?同样,在世间流变中,一个有情的旅者,若爱上了一个偶遇的地方,又怎舍得不去融入它的生活、成为它的一部分?

吾本趁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踏上旅程,那么我们该是以什么样的姿态上路,又怀着何种的心情。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行记,更是一本关于青春,梦想,的书。我不知道,这样的词,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是否已经过时。但是,不得不说,我被感动了。在作者写到他在深夜里到达沉睡的巴塞罗那,心里因为未知而充满期待,也因为未知而充满恐惧。这是一场猎艳,城市的猎艳。我不能不说是动容的。

生活无论好与坏,不过是一种状态与另一种状态的对比。在路上,你会发现,自己也不过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或者说状态存在。你会找到自己,回归到原初的那个你。那个掩盖在面具下的你,那个混迹在人群里的你。

这,只是,一种状态。

自然而然的,我想到了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和他的《达摩流浪者》,关于背包革命、自然精神、生命思索以及禅之道。他们以其特殊的世界观追寻着生命的直觉、纯净与唯美,马拉松式的狂欢与旧金山的纵情“雅雍”无疑是自由的最佳注解,而诗人的情怀与托钵僧的苦旅,历经马特峰与孤凉峰的超拔洗涤,让尘世显得如此澄透。

我们暂且不讨论他们对于中国禅的理解,但是,这是一种觉醒。是一场意识的革命。

在出发以前,廖伟棠就知道要写什么了。这是一种根本用不着作者真正去旅行的旅游文学。于是,有了这本《衣锦夜行》。

廖伟棠并非达摩流浪者般的修行人,更不是朝圣的香客。他要的究竟是什么呢?相信看了这本书,你也会有自己的答案。

《衣锦夜行》读后感(五):只因都是浪子游民

始终相信总有那么些灵魂——比如李白、三毛、杰克•凯鲁亚克——与粗拙笨重的万千众生相比,或锦口绣心,或轻灵薄盈,或肆意汪洋,总之,格外有种引人的,发自内心锤炼与生命修为的力量。每每从花锦之地返回到北京大都市的人海、车海、楼海及欲海之中,就像廖伟棠在书中所说的,“一梦繁华觉,打马入红尘”,颇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看廖的文字,已不是头一回,和过往的书评、专栏文章一样,飞扬的意象之美,不由得让人格外钦羡爱戴。尤其在寂寞的旅途中翻阅这本《衣锦夜行》,徜徉在他所设定的情境之间,再环顾现实四周,尽是陌路旅者和新鲜物景,陡增惆怅和忧伤。“在世间流变中,一个有情的旅者,若爱上了一个偶遇的地方,又怎舍得不去融入它的生活,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是廖的行脚主张,旅行在他看来,是生活和体验本身,是双脚对生命的延伸和丈量,在每一寸土地上留下又爱又恨的灵魂印记。

这种“过处便有情”的体悟我也曾有过,尤其从杭州、青岛、大理这样的浪漫之城回归,如果你曾细心捕捉这些城市留下的历史风韵,自然会有种恍如隔世之感,情思格外缱绻、慵懒和懒惰起来。

从求学到娶妻,廖一直处在行游的状态中,这是为多少文艺青年崇尚和艳羡的人生之迹?不过,从巴黎、爱丁堡、越南、哈尔滨、那不勒斯走到北京的四环,他是把这些地方当做他的爱人来爱的,尽管昼转夜移,飘洋过海,瑰丽的想象力却在言语的码堆之间无限驰骋和流转,你却不能把它简单视作旅游的导览手册,因为,带着廖鲜明个性的感悟文字,自然不会像景点说明书那样严谨和刻板。尤其是诗人的身家底子,越发给语言中点撒、揉润出熏熏的酒意。

我尤其喜欢他笔下描摹的现代人身世飘零之态,如此真实和逼仄!比如台北是种侵入骨髓的清丽的寂寞,香港是暂时权充故乡最后又回到异乡的人生过境,大抵在廖的眼里,现代人都是精神上的浪子游民,所以聚合离散才显得分外匆匆,又禁不得时间的拉扯。许是在北京待久了,对这座城市愈发有种难言的感情,自己又找不到相对合适的语言抒发,于是颇为赞同廖形容的北京有种风尘浮浪的江湖气质——谁都可以在这里安身立足,却又轻易被狂暴的人潮和莽野的生活冲撞得踉跄跌宕,无法全然定驻。北京一边成全飞蛾扑火般朝着它狂奔的一群赶路人,同样也成就了自个儿狂躁和容纳的性子。《夜四环之声》代言出了许多在北京待得过久甚至轻易疏忽掉了的“市声”,短短几百字便把北京夜空里汽车与空气交媾发出的粗粝声响传递给我们的心间,不由得想循着这声响去寻找它的源头,那些随着高层建筑一起拔高疯涨的欲望、希望、期待。

头篇看到《巴黎摄魂记》廖就说巴黎是个存在过许多美丽鬼魂的城市,我以为这是文人那种特有的轻浪和矫情,不过,再往后了翻,我便愈发笃信,是文人自然而然的多情才增添了许多城市别样风情的一面。无论写作哪座城市,廖都极善于“移情”:历史与当下的转换,人与风物的交杂,“五感”之间的递传,比如,当写下“鸽子”二字突然听到窗外就传来鸽子的拍翅声,这难道纯属巧合么?我想,或许只有善感的,柔软的,放卸掉虚伪装束的人,或许才真能捕捉到巴黎城里留下的魂魄一样的记忆吧!不过,纵使这真是“廖式矫情”,你也不得不感叹,他所说的在拿破仑忧伤目光的送别之下转身又看到雨水灯火的埃菲尔铁塔,这种官能享受的传感,面对声色光影时不能自拔亦不愿自拔的自甘沉沦,真是美极到如同电影画面的场景!

“在爱丁堡,死去的鱼都知道飞翔”,我喜欢这种残酷的诗意,是最原汁原味最道地的生活,那么,可以把《衣锦夜行》作为你的安枕之书,也可以在北京、上海或者广州,任何你失去自我又渴望上路的城市,在最狂躁时安抚青春,在最落寞时重寻梦境,踏破红尘,循迹返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