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藏书票之爱》经典读后感有感

《藏书票之爱》经典读后感有感

《藏书票之爱》是一本由子安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藏书票之爱》读后感(一):图太小了,印的质量也不怎么样!

书的装帧很好,选用的藏书票---可以从图上想像得出,多是精品,不可多得的精品,为什么说从图上想像得出?因为图太小了,印的质量也不怎么样!好像雾里看花!

想问问作者,是不是存心故意的??难不成印了大图、印得精美些,有人会伪造你的珍品还是怎么的??这样的书我不会再买了!有人伪造邮票钞票,那也是拿来真品来仿的,你印得好点大点图会死吗?

《藏书票之爱》读后感(二):精美至极!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制作也很精美,让我想起了18、19世纪西方贵族的手掌读物。书中收纳的藏书票也很棒,非常少见。力荐一下啦!

哈!~

《藏书票之爱》读后感(三):藏书票之爱

藏书票之爱

那天去逛旧天堂书店,看见店家用刘庆元的版画所做的藏书票,美轮美奂,十分令人喜爱。其实,玩藏书票的人少,始终不是读书的主流,小众,一般人玩不起,一是没时间没精力去玩,还因为玩藏书票属于书业中的小玩意,大家不爱玩,总觉得玩物丧志吧。所以,我们看到的国内的藏书票就是一群人玩玩,也时常被人嗤之以鼻,那算什么玩意?也因此,关于藏书票的专著极少,像子安这样既收藏藏书票又爱玩的人不多,能写出《藏书票之爱》这样的鉴赏书就更少了。

买书、读书、藏书、爱书是许多藏书票爱好者的嗜好。藏书票与书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书票离开了书好似被人丢弃、无人领养的孤儿。藏书票在欧美的几百年发展过程中,技法、风格不断衍变,但在藏书票的若干主题中,与“书”有关的创作主题是票主和作者心中一个永恒不衰的命题。美国著名版画家洛克威尔·肯特就说,藏书票是票主的人生缩影,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目标。每一枚作品都是票主本人和画家共同合作所产生的私密的化学反应!

这样的一种状态也堪称奇妙,正因为这样,藏书票也才经久不衰,喜爱的人多,热闹一阵,人少了,也就淡淡的状态了,浓妆淡抹总相宜。令人好奇的是,子安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新闻系,获美国和瑞士的双学位,且说从海外归来,喜欢上藏书票这类事不多见,很多海归都忙着挣大钱去了,哪儿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守住一腔孤寂,钻研这个。在书的自序中,子安述说了这样的状态:一间仅有五平米的陋室就是我家中的书斋。坐在电脑前环顾四周,自己被掩埋在藏书票的海洋,书架、台面、文件柜,甚至在墙上,随处可见我心爱的“瑰宝”。工作时我常会走神,随着眼前的一枚书票而被勾向一个没有终点的目的地,满脑子浮现的是票主、技法、印量等书票常用术语。除了书票,陋室中剩下的两米见方的空间就只有我四处胡乱堆放,在网拍或书摊上淘换来的外文老版、插画孤本等旧书。不知何等思绪清楚、逻辑清晰的智者可在如此杂乱无章的环境里理清头绪,挥笔记述着自己的收藏日记。作为这间书斋和屋内所有藏书票主人的我,早已融入自己的藏品中不能自拔。

这样的一种情怀往大了说,可以说是颓废,不思进取,在滚滚经济大潮中显得有点那么不合时宜。在他收藏的藏书票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叶的早期文人雅士的专用藏书票是最具代表性的,而收录在《藏书票之爱》中的100篇解读,是其近些年赏玩西方藏书票的点滴记录,琐碎心得,也有某一阶段对藏书票在国内外发展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些许惆怅,情到深处时不吐不快。虽然藏书票是读书人、爱书人、嗜书人梦寐以球的“纸上宝石”,但作为一种文化,还不为大众所习知,更不要说拥有自己的藏书票了。

《藏书票之爱》 子安著 金城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