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丁·伊登》经典读后感有感

《马丁·伊登》经典读后感有感

《马丁·伊登》是一本由[美]杰克·伦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丁·伊登》读后感(一):还没找到新的天堂,失去了旧天堂

由此看来,他们感兴趣的是另外一种东西,一种我身外的东西,一种不是‘我’的东西!想听听那究竟是什么吗?那是我所获得的名声。可名声并非我本人,它仅存在于他人的心目中。 马丁仿如一夜成名,而此时的他已经什么也不读不写了,生活和人开始让他疼痛。他还是那个他,什么都没变,却因为这些早已脱稿被退无数次的作品名声大噪,名气这东西让之前对他嗤之以鼻轻贱他逐他出门辱骂他的人纷纷对他伸出橄榄枝,却没有让他高兴,他清楚的认识到这些人不是因为他这个人和他的思想赏识他,而是愈炒愈热的名声。以前穷苦潦倒、荒诞不经、粗鄙不堪的形象又有了神圣光环,让马丁痛苦不已,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回想起马丁刚开始踏入摩斯家的客厅时的情景,见到露思这个资产阶级小姐、文学学士的窘迫自卑,第一次看到墙上的油画,第一次听到露思弹奏的钢琴曲,听他们谈论知识发表见解……那时他是兴奋激动的,这种探索思想追求美丽的巨大驱动力可以让他忍受生活的艰苦,虽然他最终唾弃了这些虚伪庸俗,那时的他却是快乐的。

《马丁·伊登》读后感(二):马丁伊登

读马丁伊登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夜晚在去北京的大巴上,冬天的寒气穿过车门的缝隙渗透进来,纵使穿着羽绒服还是可以感觉到一丝寒意,我在黑暗中拿着手机默默看马丁伊登,愈往后读愈觉得生气,为什么没有早点读到这本书呢?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生活知识从来没有人教导过呢?关于爱情、人生意义、社会的本质,我并不奢求有人可以说清楚,但是把这些完全屏蔽于生活和教育之外,实在令人气愤的事情。

马丁伊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杰克伦敦的自传,不过杰克把马丁塑造的多几分孩子气的天真,或者说更加纯粹。

我想在少年时代经历自己第一次爱情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成为爱情教派的忠实信徒,小时候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如同我们的玩具,然而,当爱情初次降临,情欲的觉醒催生最为激烈的情感,将爱情作为信仰,作为生活的中心。未来和人生本是词语中的模糊幻想,而爱情如同伸展魔法让此刻的我与未来和人生真实紧密相连的。

大多数人对人生意义的真正意义探索的开端始于爱情,在此之前的探索大多是无关痛痒的揣摩。

马丁对爱情的信仰是极其纯粹的,以至于他无法理解他人对待爱情的不坚定,就像笃信上帝的传教士无法理解平民对上帝及上帝所制定的教条的亵渎。他明白自己无法从现实中得到再信仰爱情了,一者来自初恋的失败产生的怀疑,再者他意识到像他这样纯粹的人是不容易找到的。爱情信仰破灭之后,在哲学中能寻得的人生意义就只剩下虚无,这也是西方个人主义的弊端,要从脱离群体的个人角度来探索人生的意义,终将是一无所获。

《马丁·伊登》读后感(三):被命运开玩笑的马丁·伊登

主人公马丁伊登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虽然他积极上进,但命运却总喜欢和他开玩笑。起初,他是一个穷酸的水手,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一个上流社会的女孩露丝并对她一见钟情。虽然地位相差悬殊,但两人还是迅速坠入爱河。马丁也在为了能追赶露丝的脚步而不断努力上进,但两人却在如何铺垫未来的事情上出现了分歧。露丝一直劝告马丁从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开始,把小学、初中、大学的内容学习完成。但马丁的经济条件却并不允许他这么做,这一切看似简单对他来说却没那么简单。在自学知识的同时,他也逐渐开始接触文学 ,并一发不可收拾。慢慢地,他开始了文学创作,并怀揣梦想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挣钱改善窘境。

但可惜的是,所有人都觉得荒唐至极,包括他的亲姐姐和他的爱人露丝。她们都劝告他踏踏实实地去找个工作人生才能走向正轨。尽管这样,还是没能浇灭他对文学的热情。但现实总是残酷的,露丝的家人对他嗤之以鼻,露丝也和他渐行渐远,并最终离开了他。马丁当然是痛苦的,不仅情场失意,事业也看不见一丝希望,他的作品一次又一次被杂志社打了回来。正当他即将绝望之际,上帝终于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那些被退回的稿件像是有了魔力般接二连三被采用,他的生活状况慢慢有了改善。曾经那些被退回的稿件,如今都成了杂志社争抢的对象。马丁对这一切感到欣喜又迷惘,欣喜的是自己终于有钱活下去,迷惘的是他不知道名利为何来的这样突然,甚至曾经看不起他的所有人都开始回头来巴结他,包括曾抛弃过他的露丝。所有人对马丁的态度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可这却让他更怀疑人生。文学带给他的希望与梦想,渐渐淹没在麻痹的精神里。遗憾的是,他再也没能走出心中的阴霾,并最终为了解脱走向了死亡。

马丁伊登的一生短暂且辛苦,尽管他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可成功附加给他的东西反而让他痛苦万分。得到爱失去爱又得到爱,也让他不再相信爱情。为了追寻内心的平和,马丁远离了人群,远离了社会,并最终逃离尘世的阴霾,走向了永恒的宁静。

《马丁·伊登》读后感(四):从和一个海王朋友的聊天开始联想

最近和一个海王朋友在聊天。他告诉我要追女生,就是要让她反应不过来。一旦反应过来,可能就不跟你在一起了。

而当她没反应过来,在感情不知不觉投入的时候,就会慢慢地离不开你。

然后我反问他:那为什么你还是单身?

挺有意思的。因为我发现他的感情都是快速来快速去,真就像龙卷风一样了。

联想到之前看的《马丁伊登》,以及前几天看的“爱在”三部曲。

我想,男女之爱应该有三种模式。

一是激情之爱:受生物本能影响,由多巴胺等因素来让人产生“想要”的冲动。

二是理性之爱:应该是最综合的一种爱了,几乎什么都要考虑到,要有激情,要有交流,最重要的是,要考量金钱、身份、地位等等的所谓“身外物”。

三是灵魂之爱:由精神上的互相吸引而成,在彼此眼里,“我是我”。在这段关系中,只要“我是我”就够了,其他的什么也不需要,也不重要。

如马丁伊登,他的罗丝的爱是灵魂之爱。但很可惜的是,罗丝对他的爱却是激情之爱。

马丁伊登把罗丝的灵魂幻想得很高贵,而罗丝却努力想把马丁伊登由激情之爱拉到理性之爱,想让他好好工作,好好赚钱,以便能够结婚在一起。

当马丁伊登成名后,有了金钱名誉地位,罗丝又来了,她觉得理性之爱完全成立了。可是马丁伊登却绝望了。

他才意识到自己只是在一厢情愿。对方根本就没有灵魂。

但我还是觉得他最后写罗丝回来那一段写得很过分。无论如何,我都不相信罗丝会愿意把自己的尊严如此地抛之不顾。

这更像是作者自我歪歪的一种报复心理。

《马丁·伊登》读后感(五):上校太太和裘迪·奥格莱迪,骨子里原是亲姐妹

死亡未必不热爱生活,或者说正是因为热爱生活,才会为虚假伪善的资产阶级社会生活感到失落。“这种痛苦还不是死呢,这个想法在他昏昏沉沉意识里震荡着。死是不痛苦的。这种可怕、窒息的感觉还是生,是生的剧痛”。马丁为了生活、理想和爱情,挣扎着、摇摇晃晃的向前走。连好好睡一觉都是不可饶恕的罪恶啦,可到头来得到了什么呢?曾追求的爱情已是虚妄,“朋友们!闲话!报社的谣言!不消说,这一切的力量都不会比爱情更强!我得不得认为,你根本就没有爱过我”。曾向往的生活令人厌恶,“他想起,正是在这饭桌上,他生平第一次,在他当时以为是高度文明而有修养的气氛里,跟文明人一起吃饭,可是如今他瞧不起这种场合,并且时常感到腻烦了。他看了一眼那个好久以前可怜巴巴的自己,那个自惭形秽的野人,痛苦不安得每个毛孔直冒汗,给叫人为难的分门别类的餐具弄得不知如何是好,那个被吃人魔王般的仆人折磨着,妄想一纵身就跳上高山绝顶,过上流人士的生活,到末了,才打定主意老老实实地保持自己本来的面目,素来不文雅的地方就不装得文雅”。曾追求真理的旅途,也画上句号了。 我唱够啦—— 我搁下鲁特琴。 歌声转眼即终止, 宛如轻盈的阴影飞驰, 在红苜蓿上消逝。 我唱够啦—— 我搁下鲁特琴。 我曾像画眉清晨啁啾 在蒙着朝露的枝头; 而今我已暗哑。 我像只红雀感到疲倦, 因为我已唱尽唱完; 我已度过了歌唱的时日。 我唱够啦。 我搁下鲁特琴。 马丁赖以生存的价值和信条尽数崩塌了,他不明白,“我的头脑还是过去那个,我关于文学和哲学,连半点新的结论也没有概括出来。我现在本身的价值,跟过去谁也看不起我的时候不相上下。叫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如今大家都看得起我了。他们看得起的明明不是我的本身,因为我还是他们过去看不起的那个人呀”。马丁比大多数人都相信爱情的忠贞和力量,比大多数人都富有才华和智慧,比大多数人都坚韧勇敢,可纯真的少年,发现自己坚守、拼搏的一切,在别人眼里只是金钱和名声。换句话说,马丁伊登的“实质”并无价值,他的“符号”才是众人追捧的缘由。他做了那么多,废寝忘食、饥肠辘辘,不得不举债生活,在不体面的贫困生活线左右徘徊,生活、爱情和理想欲而不得。一切都离他而去,已然万念俱灰之时,就像进入肠胃的药品一样,疗效尚未显露,副作用却先来了。恍惚之间,一切都回来了,就像他们从未离开一样。可是,他悲哀地想,已经不一样了。“他觉得仿佛懒洋洋地浮在一片梦幻般的大海上。四下是一片五彩缤纷的光辉,沐浴着他,覆盖他的全身。这是什么呀?仿佛是座灯塔;可是这座灯塔就在他自己的脑袋里头——一片闪烁、耀眼的白光。光一闪闪地愈来愈快。猛听得一阵隆隆声,响了好半天,他觉得,自己仿佛在一道望不见底的大楼梯上滚下去。眼看快滚到底了,他就掉到黑暗中去啦。他刚知道这么些,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