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平静的风暴》读后感100字

《平静的风暴》读后感100字

《平静的风暴》是一本由[法] 弗朗索瓦兹·萨冈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静的风暴》读后感(一):温柔的风暴

用了几天 还有上课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女仆玛尔特似乎是有着我羡慕也嫉恨的性格。征服与物质。说白了也是对男人拒绝什么都不要就更加刺激对方。她看似什么都不要也看似有所追求。她看似毁了一切却还剩下什么。在作者第一人称的描述中也仅是没有任何意义毫无趣味的事,作为一个备胎处于局外人的存在,却更加少不了他的存在。他是一个懦弱的男人,却无私和善良。女主角没什么好讲的。至于那个农民高富帅诗人,我不喜欢他。

《平静的风暴》读后感(二):萨冈在中国的传人是谁

萨冈因其十七岁写成《你好,忧愁》,被誉为天才,因其与萨特的复杂师徒关系,被誉为才女,因其与当时的法国总统有染,被誉为时尚的权威女士。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原因,单说其小说,《你好,忧愁》还是非常不错的。个人感觉法国出小说天才,比如雷蒙.拉迪盖17岁完成《魔鬼附身》,这二位都可以说是天才了。

平心而论,中国很多女性作家们跟萨冈都有共同之处,比如春树的《北京娃娃》、张悦然的《十爱》、迪安的《西决》、七堇年的什么什么什么,这些女作家也都在17岁或者17岁后不久写出了东西,也都有了很大的名气,只是她们的东西60年过后是否像《你好,忧愁》一样远在大洋彼岸红火,就未可知了。

《平静的风暴》读后感(三):物质爆破下的纯粹人性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想起了一位叫卡拉瓦乔的画家,巴洛克风格、矫饰主义的代表画家。在别的画家都以成功人士、神、唯美为主题作画时,他偏偏要画失败者,偏偏把自己的头像放在失败者的队伍中。他说:这个世界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有英雄就会有坏蛋。大家都想做好人,谁来做坏人呢。

儒家伦理社会成长下的我们,很难理解生尔有意义这句话。大家一出生就被社会伦理压迫出往上爬的思想,很难有人会想到存在就是合理化。

《平静的风暴》应该是多数男人都不会喜欢的书,尤其中国男人。因为里面的女人都太高大,男人只是表面上的权利代表,而女人才是精神社会的本身。作为萨冈作品的追随者,我仍旧坚定地喜欢着她的文笔和故事,《平静的风暴》亦是喜爱如此。

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单身公证师尼古拉爱上了贵族寡妇弗洛拉,而弗洛拉却爱上了农民诗人吉达尔。弗洛拉是个敢作敢当的女人,在社会等级森严的1834年,弗洛拉为了自己的爱情跟整个社会的伦理做斗争。终于,弗洛拉和吉达尔的爱情被社会认可和理解。

在一切看起来幸福而完美时,尼古拉却发现吉达尔爱上了弗洛拉的女仆马尔特。马尔特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魅力女人,她有无数的情人,上到省长、诗人,下到马夫、农民。所有的男人都为她的性感和魅力痴狂,为了博得她的爱,很多男人倾其所有,甚至为她冷漠的爱而自杀。然而,她却像一个冷酷的魔鬼,带给无数男人快感后马上摧毁他们。

弗洛拉和吉达尔结婚的时候,马尔特出现。她说自己和吉达尔在一个月前已经结婚了。吉达尔自杀,弗洛拉疯了。她用最残酷的事实破坏了所有伪饰的美好。

然而,她似乎又什么都不在乎,她把所继承到的巨额财富全部捐献给穷人,然后为了革命奉献了生命。

故事是个很滥俗的三角恋,写作手法却是三分入木的刻画。每个人都好像是好人又都是坏蛋,每个人都在跟欲望挣扎。没有纯粹的善恶是我喜欢此书的一个原因。生活就是无意义的纠缠,生命也是在欲望的洪流中绝望挣扎的个体。萨冈的文字没有伪装和矫饰,她只是用文字告诉我们存在就是如此。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然而当物质过剩,当用物资把人类划了阶级之后,人类该如何面对欲望,该何去何从理想?这些问题直到今天也无法解答。

反思和正视成了我们今天探索未来的必要动作。萨冈的文字虽然赤裸,虽然非主流,但是却可以帮助我们偶尔正视纯粹的人性,带着肮脏的、妒忌的、充满欲望的人性。同时,她的故事也挑战了一个问题,人类道德标准该如何划分?那些穿着华丽的小丑般男人和那个小丑打扮胸怀理想的女人,哪个才是有道德的。性为什么要成为道德标准?

萨冈在写故事,也在反思。她是文字领域的卡拉瓦乔,她强调自己是丑闻,因为她了解暗影里带着更大的慈悲和光辉。

拜托读者,别给这本书打上道德、伦理等大的烙印,它只是用小资的文字探讨了一下了无意义的人生。

顺便说一下,同名电影《平静的风暴》完全篡改了作者的故事,里面所有人都背上了明确的道德标签,并没真实反映出书籍领域里作家的思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