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月亮与姑娘经典读后感有感

月亮与姑娘经典读后感有感

《月亮与姑娘》是一本由马丁·莫泽巴赫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6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亮与姑娘》读后感(一):居住引发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家目睹着汉斯和伊娜之间的裂痕,大概都会问起,谁要为此买单?

居住,算是个源头吧。因为每个人都把自己生活和社交的圈子划分的很清楚,居住环境变化后带来的社交圈子的变化,也会引发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在寻求着某种程度上的自我保护,当感觉到了被侵犯,或者是在陌生的由他人设定的环境,也会感觉到不安。

所以故事从搬进新公寓起,也以落户他处而终。

这故事很有当下感。“一切都是它们该有的样子,但是,一切也跟希望和期待有着难以名状的区别”,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就是这样。

《月亮与姑娘》读后感(二):who destroyed everything?

用一天时间看完了MOSEBACH的<月亮与姑娘>

如果不是古典小说,我更喜欢讲普通人家的小说

讲讲普通人家的故事,虽然看似普通,却也有其高潮和转折

在当事人和读者都不在意的一个拐角,一切就要发生微妙或巨大的变化

我们的生活也如此

莫泽巴赫写出了这样的一部作品,至少是合我口味

没有过多的人物,封闭的场景

细腻却简洁的描写

不时出现的一针见血的评论和对生活以及人的感悟

感觉象在酷热的海边散步,或拾到一枚独特的小贝壳,或为从海面上突然浮现的船帆而驻足,或是为心底的一点若隐若现,可有可无的思绪纠缠

天虽晴朗,却随时可能来一片乌云下一场雨

故事的开头很清新,一切欣欣向荣,一切满怀希望,只是出于人类的本性在心底有一点点不安的担心,然而希望还是会激发出幸免于难的侥幸

直到女主人回到场景里,开始新婚生活,开始无所事事,开始面临重重陌生与迷团,开始一点点感到无力和失去理想状态

这不仅仅对于女主人,对于新婚的男主人也是同样

然而总有一个人适应的更好/妥协的更快,

总有一个人更早的退回到保护自己的位置,或者意识到对方对其自身的防御

莫泽巴赫自己说:"我期望我的故事是一个完美的迷宫,无论你从哪一个部分走进来,最终都可以看到一个让你满意的世界..."

很多情节上的设计和埋伏都很巧妙,短小精悍的感觉

又一位从法律转战文学的作家

我觉得作为完美的迷宫还有点欠缺,但若能兼顾面面俱到和短小精悍绝非易事-对于作者和读者都太任务艰巨:)

生活到是本身造就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迷宫

要么你要选择彻底的迷失

要么你就要时刻小心并把一个/几个原则谨记在心,不停的拧紧螺丝,不停地小憩然后继续前行

选择哪个都没对错,关键的是你要做个选择

要么随波逐流

要么拼死抵抗

《月亮与姑娘》读后感(三):法兰克福奏鸣曲

在读这本书期间,我一直在听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如许多朋友对我说过的那样,《月亮与姑娘》在行文风格与节奏上的确颇具斯卡拉蒂特色:幽微,清远,在散文式的慵懒中有着精准的布局与严谨的结构。一些情节上的伏笔与重复出现的意象也与奏鸣曲中的“重复乐段”极为相似。这是一本有着独立生命的书,就像书中谈到的那样,它诡秘地独立于作者而存在,甚至独立于读者而存在。开端的那种轻松与浪漫,到最后完全被压抑与绝望所覆盖。我们可从这个并不长的故事中体验到,什么是爱与情感的自然消亡,就像月亮的亏缺一样,这种失落也非常执拗地拥有自己的生命,不需任何理由与动机。

这是一首几乎没有“主题动机”(Motiv)的忧伤叙事曲。

小说中最令人赞叹的莫过于作者对法兰克福的刻绘。自从看了《伊斯坦布尔》后,很多对故乡与城市的描写对我来说都显得寡淡无味了。然而,莫泽巴赫笔下的法兰克福,却令人耳目一新。莫泽巴赫的很多作品都以法兰克福为背景,或间接地影射这座诡秘而古老的城市。在他的笔下,法兰克福不再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繁华大都会,而是一个秘密地跳动着的历史心脏:闷热、幽秘、肮脏而又儒雅。在月色下,这些看似矛盾的形容词都极其和谐地统一起来了。月色下的法兰克福就像一个独立于世的生命体,有着自己的脾性与感情,拒绝被支配。然而现代化却像一把手术刀,“这座城市被刮干净了,就像德国的妇科医生在做那种极端手术时所说的那样。”莫泽巴赫声称自己从未真正离开过法兰克福,所以他一直是这场手术的见证人。他怀着沉痛与忿愤谱写这首只属于自己故乡的叙事曲,在沉默的旋律中,法兰克福没有死而复生,但却使自己的死亡变得异常高雅,不可亵渎。城市是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的,它就像一只巨大的瞳孔,时时刻刻观察着小说中人物生命的浮沉。如果说这个情节较为松散的长篇真的有一个支配性动机的话,那就应该是法兰克福的命运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命运。作者2002年的回忆录《我的法兰克福》(Mein Frankfurt),对故乡的爱恨交织再次成了主旋律。

文学评论家乌维·维特施托克写道:“自二战结束后,就从没有一位作家能像他这样怀着满心的爱意来描绘过这座城市—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莫泽巴赫给社会小说这一体裁赋予了新的力量,他的作品充满了幽默和优雅,生动描绘出德国社会的全景图。” 在这首轻快、灵动、梦幻般的奏鸣曲中,莫泽巴赫极其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

除了对城市的刻绘之外,在《月亮与姑娘》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绘也非常精彩,堪称大师级手笔。这个小长篇的故事非常简单:新婚燕尔的夫妇汉斯与伊娜搬进了一幢古旧的房子,并在其中结识了种种人物。后来这幢房子却意外地成了两人人生观激烈分歧的导火线,他们的关系出现了不可修补的裂痕,尽管内心并不幸福,但也只能屈服于既定的生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莫泽巴赫却用优雅的讽喻和哲理深度把它修饰得完美而迷人。

故事的框架非常类似莎翁的《仲夏夜之梦》(作者本人也承认该作是向《仲夏夜之梦》致敬),但风格与尾声却迥然不同:《月亮与姑娘》引向的是阴暗的歇斯底里与对人生的无奈妥协。小说的主线是汉斯与伊娜的情感纠葛(这条线曾不止一次中断过,与传统的der rote Faden不大相同),辅以三条侧线——佐德与邻里的冲突、汉斯与维特金德一家的暧昧关系、伊娜母亲对婚姻的干涉。单单看这些侧线,会觉得它们无甚意义;但联系通篇,我们才知道这些都是些养料,浇灌着一株植物,它的名字叫毁灭。

莫泽巴赫作品的一个中心主题是自我(Ego)的觉醒。而在《月亮与姑娘》中,自我意识的复萌则伴随着两个重要过程:入侵(Invasion)与独立(Unabhängigkeit)。小两口的危机是从一个“入侵”开始的:拉完粪后猝死的鸽子。伊娜害怕了,因为这种入侵对她而言是一种隐喻:自己离开了自己惯于存在的环境(母亲的庇荫),也会死在麻木的婚姻里,而且是以一种“不尽体面”的方式死去。(莫泽巴赫在此使用的嘲讽笔调颇具昆德拉风格)后来出现了更多的“入侵”:维特金德一家,西格先生,甚而虚妄的幻觉。这些东西不断塞进夫妇俩的心中,使他们逐步迷失了方向。麻莫尼女士在汉斯的梦中说:“人只是一个蓄水池与空瓶子,储存一切流进来的东西,就算那是污水。”然而夫妇俩却不能像麻莫尼女士一样认为“瓶子本身空着也很美”,而是拼命往内心灌入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非常得意忘形地觉得“找回了自己”,汉斯觉得自己像“刚洗净的嫰莴苣”,伊娜觉得自己退入了“更柔和的黑暗”中,甘愿回去做乖乖女。在他们自以为找回自己的同时,宽容枯萎了,爱情死去了,在所谓的“独立”中,自我燃尽了。莫泽巴赫不动声色地给我们展示了自私、盲目与狐疑是如何把感情毁掉的,这个过程仍保持着奏鸣曲般的柔美与轻盈,末了却把一切抛进了内心的深渊,就像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下滑音。

《月亮与姑娘》用词古雅,结构严谨(有限的时间,封闭的场景,缓慢推动的情节,遵循了戏剧创作的“三一律”),构思精妙,不难想象作者是像对待一部古典乐曲一样来创作这部小说的。小说用古典笔法,写的却是德国当代的现实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虚实相织、本土文化与异族文明交错的瑰丽场景。在21世纪的小说中,这么有深度与韵味的小说实在罕见其匹。尽管结尾有点失控,但光就小说中令人叹为观止的哲思与对人生的揭示而言,这本书就能当之无愧地拿个五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