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巴赫》读后感锦集

《论巴赫》读后感锦集

《论巴赫》是一本由[德] 阿尔伯特·施韦泽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页数:8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巴赫》读后感(一):Surrealism

巴赫的Canon,我弹这曲子也有13年了。当时并不知道背后Pachelbel向Barbara Gabler求婚的凄美故事,只是自然而然的学到,自然而然的喜爱。暑假随手买了本《论巴赫》,没想到打开豆瓣竟然是top推荐,真是又惊喜又怀念啊……严格说来,这应该是一本历史哲学书,不仅是追溯管风琴、康塔塔、曲调的起源,更多的是数学的递归和巴赫的音乐,埃舍尔和集合论的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备性......那是一个纯粹的世界,梦幻,严谨,未亲自演奏过的人却很少能体会。

从历史和时代性来说,我不认可古典音乐的超然属灵论。庆山在《月童渡河》里说,人活在自设的牢笼里,英雄和革命主义、理想、梦幻、情爱,莫不如是;而赫拉利更高级地把它定义为“认知革命”。在这所谓虚假的一切之内,艺术却有不同。人不是为艺术而牺牲,而是应该以艺术为工具达到自我救赎。结构+模糊的组成使巴赫成为西方宗教音乐之父,但像其他一切音乐一样,它的终止和终结绝不是别的,只能是心灵的欢愉。这是一切古典文学和音乐的起点——在激发了人们无数想象和背叛精神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有限,又体会到宏大心灵的无边无际。

《星夜》挂在你的床头,巴赫在为你演奏,人生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什么是解脱?永恒的是情感,时悲时喜时会诵读时读书节;先不说解脱生死,不以习性和情绪煎熬自己,即是当下的解脱。平心静气,眼神澄澈,这样就很美了。

《论巴赫》读后感(二):巴赫传

《论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德)阿尔伯特施维泽 (Albert Schweitzer)著,何源/陈广琛译,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827页。

这本书我买了好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阿尔伯特 施维泽写的巴赫的传记以及对他音乐的理解。 施维泽是个神人,他是阿尔萨斯人,我在法国上MBA的时候有个同学也是阿尔萨斯来的,提起他总是眼里有光,非常骄傲。他学的是神学,然后又学了医学,对哲学、音乐也非常有研究,自己也是弹管风琴的高手。他好像获得的是诺贝尔的和平奖,在非洲呆了30多年。当然,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施维泽在非洲的经历也是有争议的,也不完全是别人想象的一个神。人性永远是复杂的。

这本书讲的是从巴赫诞生前宗教音乐整个大背景,讲到他的家庭、成长、人生经历,然后花2/3的篇幅分析了他的各种形式的音乐遗产,从管风琴作品到键盘作品到受难曲、弥撒、康塔塔,其中康塔塔花了非常大的篇幅,对他的美学、音乐做了总体的分析,可以说非常深入的研究巴赫的一本著作。一般不是搞音乐的读者,只看前面12章(220多页)即可,至少我是这么干的。

巴赫的音乐是非常宗教性的音乐,相比莫扎特和贝多芬少了很多烟火气、人间感情,而且书中也讲巴赫并不是一个数学高手,并不象GEB这书里说的那么有数学性,当然他的音乐是非常讲究对位的。

巴赫虽然生于音乐世家,又适逢其时,当时的上流社会喜欢音乐尊重音乐家,愿意给他们很高的收入让他们活下去,但他并不是一个靠天赋吃饭的人。他自己说只争朝夕,任何人付出他那么大的努力也会取得成功。

如同贝多芬、莫扎特等人一样,巴赫也是一名即席演奏高手,这就象战术与战略的关系:必须能赢得一场场让人刮目相看的战斗,才能从长远上取得战略的成功;流芳百世光靠传世的杰作是不够的,还要能现场征服人心。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论巴赫》读后感(三):为什么读《论巴赫》

巴赫与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旧译史怀哲、施韦策等),前者是音乐家中最受景仰的几位之一(若抛开“严谨性”的顾虑,或许没有之一),后者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神学家、医生和音乐家,二者的名声皆数路人皆知之列,且多年来保持着极高的热度。在这本《论巴赫》面世之前,人们很难想到,施韦泽的这本煌煌大作从来没有中文译本。它好像逃过了所有检视巴赫与施韦泽的眼睛,躲在历史的角落里兀自生尘。这其中的缘故,与其说是遗忘,不如说是“力所不逮”——翻译与出版,需要怎样的资质才能达成?

书到手中,近800页沉甸甸如字典。不用任何言语,已使人肃然起敬,同时感恩于竟有人终将这样的事情实践出来。坊间有言,此书问世(1911)距今已逾百年,观点、材料早已老旧,如今费力,纯属情怀。这样的说法自然有道理,但放到更广阔的底板上观之,我以为没有跳脱出某种浅薄“功用”的狭隘。若想快速了解巴赫的音乐与生平,大可去选择当下的新鲜成果;但若对“当下何以是当下”抱持好奇,且或多或少也带着点情怀(为什么一定要服从偏激的“理智至上”,见到情怀就摒弃呢?),那么此书绝对是绕不开的丰碑式作品,也是极好的思想史素材。何况,即使在当今,关于巴赫,中文界究竟有几本拿得出手的资料呢?

以上像是辩护,实则这样的经典何须我来护卫,读到便是赚。本书雏形是施韦泽用法语所写的《巴赫:诗人音乐家》。因反响太好,受邀译成德语,翻译过程中逐渐脱胎成新的著作。最后,在英译的过程中又做了大幅修订,故英译版是公认的“定版”。中文版以德语版为底本,但涉及英、德版本不同处,依英译版。两位译者均是博学过人的青年才俊,在音乐、哲学、文学乃至西方古典学方面浸淫颇深。译事的种种考虑,译序皆有说明,此不赘述。

原书以巴赫的名字Johann Sebastian Bach为题,而中文版称《论巴赫》,实在是编辑的妙笔。须知,这决不是一本单纯的巴赫传记,而是全景式地探究关于巴赫的一切,是施韦泽凡六载、增删三次而来的集大成之“巴赫全书”。一个“论”字,简洁清晰地概括了书的整体。但,这书到底写了些什么?

首先是对众赞歌的深度研究,这是施韦泽进入巴赫的最初那扇门。当阿尔萨斯的年轻人来到法国管风琴大师、作曲家夏尔-玛利·魏多尔面前,讲述自己对众赞歌的理解,大师心中的困惑竟豁然开朗。施韦泽把音乐与具体的歌词联系在一起,这在今天听来理所当然,在当时却不啻为振聋发聩。在《论巴赫》的第一部分中,施韦泽正是整体性地耙梳了巴赫的全部众赞歌,包括歌词的起源、曲调的来源、宗教仪式中的运用,当然也顺理成章地延伸到巴赫对康塔塔和受难曲(众赞歌主要存在于这两种乐曲形式中)的发展。我想稍提一下索引:对西方尤其是德语、英语读者来说,巴赫作品目录只是随手就能搜到的资讯,然而中文界素来没有一套完整权威的译名。器乐作品也罢了,康塔塔、受难曲这样的声乐作品实在令人头疼至极,也常使听者犯懵。这本书的索引,就“顺手”做了这么一件事。仅凭这一点,我也要为译者烧高香。

接下来的巴赫生平部分,反倒是我最不在意的一阙。近百年来,不少与巴赫履历细节有关的新材料问世,知识多有更新。不过,所谓“庄子注刘向”,虽非施韦泽的本意,却不妨如是反观:从施韦泽为巴赫作的传中,照见施韦泽,也照见巴赫认识史、接受史的重要一环。

最后也是最大的一部分属于作品。大体分为三种写法,一是从特定角度探视,如“诗性的音乐与图画性的音乐”;二是以特定时期为对象,如“阿恩斯塔特、米尔豪森、魏玛与科腾时期的康塔塔”、“1723年及1724年的莱比锡康塔塔”;三是详细分析巴赫某个类型的作品及若干代表性作品,如“《葬礼康塔塔》与《马太受难曲》”。各标题下的文章相对独立,总体上构成施韦泽的巴赫观。别忘了,施韦泽可不是纸上钻研的学究,他同时还是极有造诣的管风琴家,灌录的唱片至今仍有售卖,相信一些资深的巴赫迷都听过。所以他对巴赫器乐作品的解析在巴赫演绎史上也有非常高的价值。当然,史料价值只是一个方面,真知灼见亦闪耀在字里行间。这样文艺复兴式的全才,百年难得一个。如是洞见,穿越百年的时空迷雾直抵人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你还不确定是否以及如何读这本书,可以先找来“中译本序”读一读。译者是最了解这本书的人。作为读者,最大的幸福是读到不朽的文字;而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是不仅有好的译者,且好译者肯用平实可靠的话语把这样一本难以消化的“硬骨头”变成美味佳肴。这本书从何而来,所向何处,译序都已说得太好。尤其巴赫、瓦格纳与施韦泽的两两关系,以及德国乃至欧洲思想的源流与走势,可能许多乐迷尚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译者都做了解说。如今漫说这样的好书,就是这样的译序都已经不多见了。

(刊于2017年第12期《爱乐》杂志,原文无标题)

PS:从2018年起,我想坚持做件小小的事:每个月在《爱乐》杂志的书房栏目以短书评的形式推荐3~4本书。这是我长久的心愿,希望能分享聆听与阅读的双重喜悦。

《论巴赫》读后感(四):“西方音乐之父”巴赫的音乐可以唤起右脉的力量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也译作巴哈,1685-1750),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并被尊称为“西洋音乐的开山鼻祖”、“不可超越的大师”,同亨德尔齐名,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世界音乐史上,时至今日,巴赫素有“西方音乐之父”的美称。他的作品是历代著名作曲家崇拜和学习的榜样,他的音乐对后世影响巨大。莫扎特等伟大作曲家均对巴赫的作品崇拜有加。 巴赫生前不出名,死后的50年中也几乎被遗忘。今天他已被公认为世界上两到三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但直到他去世80年后,作曲家舒曼在莱比锡的图书馆中发现了巴赫的受难曲,并由作曲家门德尔颂在音乐会上演奏,才震惊音乐界,使世人认识到巴赫作品的伟大。1829年3 月11 日晚,一场音乐会即将在柏林举行。宏伟的剧院前人头攒动。听众中有诗人海涅、哲学家黑格尔及普鲁士王室成员。门票虽然高达20 格罗士,但早就售罄。显然,这是一场引人注目的音乐会——由20 岁的门德尔松指挥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这场音乐会之引人注目,与音乐史上一个谜一样的现象密切关联。在巴赫去世后的近一百年,他默默无闻,作品几乎不再听到。音乐会上人们被巴哈的博大精深所震动——近百年前就有了这么伟大的音乐,而人们竟充耳不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音乐会更显示出它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整个巴罗克音乐复兴的开始。以演出巴哈的作品,作为打开这个长久封闭的艺术殿堂的大门的钥匙,是最恰当不过的,巴赫的音乐代表着整个巴罗克音乐的最高峰,而巴罗克音乐时代的终结,也是在巴赫去世那年——1750年。 巴赫生于爱森纳赫市的音乐世家,在巴赫一家几代人中间曾出现数十名音乐家。在这个家族所出的二十多代音乐家中,以巴赫的成就最高。巴赫自幼就显示音乐才能,学起音乐来异常刻苦,最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也开始在作曲方面暂露锋芒。失去双亲后,他由哥哥抚养长大,小巴赫对音乐的爱好与日俱增,他开始不满足兄长那种手艺匠式的教学,他那没完没了的提问,也使他哥哥恼火。据说他哥哥藏有当时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大师多人作品的手抄谱。小巴赫好几次想看这些谱子,都遭到他哥哥的拒绝。但小巴哈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起来,从书柜里拿出这些谱子,借着月光抄起来。就这样抄啊,读啊,半年过去了,终于被他抄完了。有一天,这件事被他的个哥哥知道后,竟无情地从孩子手中夺去了这些辛苦抄来的乐谱……。15岁时,任唱诗班领唱。为了学琴和研究他人作品,小巴赫经常彻夜不眠。巴赫年轻时去磨坊时常随身携带西特琴,一边磨粉,一边拨弄乐器,巴赫说过:“这两者结合,声音想必妙不可言!”小巴赫在上中学时就开始广泛地参加各种音乐活动,至1700年,他的嗓音为他学校的男童唱诗班中获得一席之位。19岁时,巴赫得到了教堂管风琴手的职位,后任宫廷乐队队长。他在吕奈堡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著名的音乐作品。中学毕业后,巴赫开始了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至1708年,凡是他的德国先辈所可能传授的,他已全部了如指掌,并最早将北、南德国风格综合为一体。 巴赫儿子有提及,巴赫在作曲方面是无师自通的。他没上过任何作曲方面的课程。因为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开始研究很多有影响的作曲家的作品并从中受益,这主要通过对音乐的聆听、阅读、抄写、复制、加工、模仿和对作曲媒介、形式、种类的接受。C. P. E. Bach还说:“虔诚的他通过自己额外的填充形成了自己风格......仅仅是通过模仿他在青年时代就已经成了一位了不起的赋格作曲家......经过许多演出......没经过系统性学习的他已经掌握了管弦乐队的编制。”1708-1717年在魏玛任宫廷管风琴师和宫廷乐团合奏长。在这九年其间创作了许多重要作品,如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c小调幻想曲与赋格》、《c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等。1717-1723年在寇顿任宫廷乐长时期,他所作的重要作品有历史上最早将十二平均律系统地应用与创作实践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以及古钢琴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后他在莱比锡任圣多马斯教堂及其附属歌唱学校任校长和教师,直至在当地去世。巴赫在莱比锡的二十七年工作繁重,但是依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马太受难曲》、《音乐的奉献》。他的代表作还有《管弦乐组曲》(四首)、《g小调赋格》,古钢琴《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各六套,以及大量管风琴曲等。巴赫与亨德尔同为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作品采用的体裁广泛多样,作品数量庞大,作曲技巧上革故鼎新,形式丰富多彩,对世界各国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当有人问起巴哈地的艺术是怎样达到这样完美的境地时,他严肃而简单地回答道:“这是由于我下过一番苦功,谁如果象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巴赫一生从未得到过好职位,经常是勉强维持家里的生计,他从未像莫扎特那样在生前就赫赫有名,他的雇主中没有一个曾认识到他的天才,他在世时作品无人过问。1750年,巴赫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巴赫是个高产的作典家,音乐史上作品多产的作曲家也不乏其人,但一直到今天,在乐坛上能与之相比的人却是寥寥无几。他的作品包括约300部大合唱,48首赋格曲,140首前奏曲,100多首古钢琴曲,23首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等。巴赫一生共创作了800多首各类音乐作品!巴赫有着很虔诚的宗教信仰,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宗教音乐。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体裁形式也十分多样,其中有风琴曲、钢琴曲、小提琴曲、大提琴曲、长笛曲、康塔塔、管弦乐曲及许多宗教内容的声、器乐作品等。这些作品中主要的著名代表作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法国组曲》、《英国组曲》、《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六首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 6首以及《农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马太受难曲》(Matthauspassion)和《b小调弥撒曲》(Mass in B Minor)、等等。伟大的作曲家巴赫是第一个把各国不同风格的音乐成功地揉合在一起的人,他一生写下了许多作品,范围除歌剧外包罗万象,其音乐作品浩如烟海,他创作宗教音乐较多。除歌剧外,他涉及了当时所有的体裁;其中以声乐作品最多,作有三百来首宗教大合唱、二十来首世俗大合唱、三部受难曲(取材于《圣经》福音书中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述的声乐曲。)以及清唱剧)、弥撒曲、众赞歌等。器乐作品有管风琴音乐、古钢琴音乐、六部《勃兰登堡协奏曲》、四部管弦乐组曲,以及为一架或数架钢琴而作的钢琴协奏曲、由乐队伴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长笛奏鸣曲等。直到今天,音乐史上能与之匹敌的仍寥寥无几。在德语里,巴赫是小溪、涓涓细流的意思,然而他的音乐世界及其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文化史的影响,却像一泻千里、气势磅磷的莱茵河那样壮观、雄浑和浩荡。巴赫的音乐是德国古典旋律、和声和节奏所汇成的海洋,它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沃土,超越了宗教音乐的局限,建构起理性的音乐大厦,给整个人类展示了一个纯美的心灵家园。 巴赫是所有大作曲家中的巨匠。他汲取了他那个代所有的音乐资源,并完美地运用他们。以后的作曲家没有一个能在多声部运用上比得过巴哈。巴赫的唱片可能比其它任何一位古典作曲家都更畅销。在巴哈的时代,人类的合唱曲大都是在教堂中演唱,教堂所创立的声乐训练学校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学院”。今日全世界大多数合唱团,都是男女混声合唱团了,就是由巴赫从教堂合唱团而开始。巴赫在莱比锡工作了27 年,这是他一生中最长的一段时期,也是他音乐创作达到最高峰的时期人们为了怀念这位音乐史上的巨人,称莱比锡为“巴赫之城”。据说,莱比锡的市民要是一个月不见自己的市长到音乐厅欣赏音乐,市民认为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并会对此深表不满;一个“不懂巴哈的人,决不能当莱比锡市长!”——直至今天,该市市民仍流传着这句话。在他出生的故乡,生活在那个小城镇的人们非常热爱音乐,据说在它的古代城门上刻写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上回响”几个字。巴赫的儿子们也都是著名的音乐家。二百年来,巴赫家族先后出现了五十多位音乐家,以至于巴哈的姓氏在当地简直成了音乐家的同义语了。象巴赫家族这样的音乐家族,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医学和遗传学上也是一个难解的谜。巴赫声乐作品最后的一次发现是1935年,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德国各大通讯社报道了这起重大的意外发现,被视为音乐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事件,“这是一起轰动事件”,巴赫的这首诗歌咏叹调开头写的是:“上帝无所不在。” 巴赫的音乐可以唤起人们右脉的力量,人们在得到自觉后,手上就能感应到他的音乐所散发的能量。

《论巴赫》读后感(五):“西方音乐之父”——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也译作巴哈,1685-1750),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并被尊称为“西洋音乐的开山鼻祖”、“不可超越的大师”,同亨德尔齐名,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世界音乐史上,时至今日,巴赫素有“西方音乐之父”的美称。他的作品是历代著名作曲家崇拜和学习的榜样,他的音乐对后世影响巨大。莫扎特等伟大作曲家均对巴赫的作品崇拜有加。 巴赫生前不出名,死后的50年中也几乎被遗忘。今天他已被公认为世界上两到三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但直到他去世80年后,作曲家舒曼在莱比锡的图书馆中发现了巴赫的受难曲,并由作曲家门德尔颂在音乐会上演奏,才震惊音乐界,使世人认识到巴赫作品的伟大。1829年3 月11 日晚,一场音乐会即将在柏林举行。宏伟的剧院前人头攒动。听众中有诗人海涅、哲学家黑格尔及普鲁士王室成员。门票虽然高达20 格罗士,但早就售罄。显然,这是一场引人注目的音乐会——由20 岁的门德尔松指挥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这场音乐会之引人注目,与音乐史上一个谜一样的现象密切关联。在巴赫去世后的近一百年,他默默无闻,作品几乎不再听到。音乐会上人们被巴哈的博大精深所震动——近百年前就有了这么伟大的音乐,而人们竟充耳不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音乐会更显示出它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整个巴罗克音乐复兴的开始。以演出巴哈的作品,作为打开这个长久封闭的艺术殿堂的大门的钥匙,是最恰当不过的,巴赫的音乐代表着整个巴罗克音乐的最高峰,而巴罗克音乐时代的终结,也是在巴赫去世那年——1750年。 巴赫生于爱森纳赫市的音乐世家,在巴赫一家几代人中间曾出现数十名音乐家。在这个家族所出的二十多代音乐家中,以巴赫的成就最高。巴赫自幼就显示音乐才能,学起音乐来异常刻苦,最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也开始在作曲方面暂露锋芒。失去双亲后,他由哥哥抚养长大,小巴赫对音乐的爱好与日俱增,他开始不满足兄长那种手艺匠式的教学,他那没完没了的提问,也使他哥哥恼火。据说他哥哥藏有当时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大师多人作品的手抄谱。小巴赫好几次想看这些谱子,都遭到他哥哥的拒绝。但小巴哈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起来,从书柜里拿出这些谱子,借着月光抄起来。就这样抄啊,读啊,半年过去了,终于被他抄完了。有一天,这件事被他的个哥哥知道后,竟无情地从孩子手中夺去了这些辛苦抄来的乐谱……。15岁时,任唱诗班领唱。为了学琴和研究他人作品,小巴赫经常彻夜不眠。巴赫年轻时去磨坊时常随身携带西特琴,一边磨粉,一边拨弄乐器,巴赫说过:“这两者结合,声音想必妙不可言!”小巴赫在上中学时就开始广泛地参加各种音乐活动,至1700年,他的嗓音为他学校的男童唱诗班中获得一席之位。19岁时,巴赫得到了教堂管风琴手的职位,后任宫廷乐队队长。他在吕奈堡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著名的音乐作品。中学毕业后,巴赫开始了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至1708年,凡是他的德国先辈所可能传授的,他已全部了如指掌,并最早将北、南德国风格综合为一体。 巴赫儿子有提及,巴赫在作曲方面是无师自通的。他没上过任何作曲方面的课程。因为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开始研究很多有影响的作曲家的作品并从中受益,这主要通过对音乐的聆听、阅读、抄写、复制、加工、模仿和对作曲媒介、形式、种类的接受。C. P. E. Bach还说:“虔诚的他通过自己额外的填充形成了自己风格......仅仅是通过模仿他在青年时代就已经成了一位了不起的赋格作曲家......经过许多演出......没经过系统性学习的他已经掌握了管弦乐队的编制。”1708-1717年在魏玛任宫廷管风琴师和宫廷乐团合奏长。在这九年其间创作了许多重要作品,如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c小调幻想曲与赋格》、《c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等。1717-1723年在寇顿任宫廷乐长时期,他所作的重要作品有历史上最早将十二平均律系统地应用与创作实践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以及古钢琴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后他在莱比锡任圣多马斯教堂及其附属歌唱学校任校长和教师,直至在当地去世。巴赫在莱比锡的二十七年工作繁重,但是依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马太受难曲》、《音乐的奉献》。他的代表作还有《管弦乐组曲》(四首)、《g小调赋格》,古钢琴《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各六套,以及大量管风琴曲等。巴赫与亨德尔同为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作品采用的体裁广泛多样,作品数量庞大,作曲技巧上革故鼎新,形式丰富多彩,对世界各国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当有人问起巴哈地的艺术是怎样达到这样完美的境地时,他严肃而简单地回答道:“这是由于我下过一番苦功,谁如果象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巴赫一生从未得到过好职位,经常是勉强维持家里的生计,他从未像莫扎特那样在生前就赫赫有名,他的雇主中没有一个曾认识到他的天才,他在世时作品无人过问。1750年,巴赫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巴赫的音乐非常富有感染力,使人听了精神向上,心灵沉静,回忆自己的言行,从而改恶从善达到立志作一个善良人。1732年,当时巴赫正在莱比锡,撒克逊州的州长敦请巴哈在州府德累斯顿大教堂内演奏管风琴,州长听完巴赫的演奏后以战栗的声音向巴赫说:“听了你的演奏,使我心灵大受震动,我好像从死亡中又重新生活起来一样,灵魂得以更生。从今以后,作一个新人。”如果要在所有巴赫的作品中,指出哪一部可算他的代表作,无疑是“B小调弥撒”了,巴赫在给撒克逊州州长的信附有“B小调弥撒”中的“恳求主赐怜悯”及“荣耀颂”两段乐谱时说:“这两段作品,是我作品中有非常特殊意义的乐曲”,这部“B小调弥撒”是巴哈作品中有非常特殊意义的顶峰作品。美国著名指挥家Lepold Stokowask说:“巴赫的这部B小调弥撒,是从一个很广泛的音域中构成的,音乐结构非常复杂,其中技术集中反映出巴赫的灵感是缓慢而丰富的流出来的。在B小调弥撒中,几乎包含了全宇宙中所有的情感和意识,这是一部人类在寻求永恒真理时,所矗立的雄壮里程碑!”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1722)最终编成两卷,各收前奏与赋格24首,用遍所有调性,总称“48曲”。这一不同凡响的曲集系统探讨一种新建立的调音程序的潜在可能(这一程序在键盘音乐史上首次使所有的调同样便于使用)和“功能调性”体系所可能提供的各种音乐结构(这一体系是在前一代意大利协奏曲作曲家的音乐中形成的一种音乐句法,它在其后200年中风靡一时)。同时,《平均律钢琴曲集》也是当时最流行曲式与风格的一个梗概:各类舞曲、咏叹调、经文歌、协奏曲等等,均以同一种作曲技巧的统一形式加以表达:这就是逻辑严密且神圣的赋格。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创作实践证明了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全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它使学键盘乐器的人,能够清楚地干净利落地弹奏多声部乐曲,而欣赏这些乐器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些乐曲,了解“对位化”、“多声部”的意义及其奥妙! 巴赫是一位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纯洁而虔诚。巴哈一生对音乐艺术贡献巨大,他对小提琴协奏曲的完善出作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布兰登堡协奏曲》为交响音乐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巴赫费了两年作的;他的钢琴音乐也十分突出。巴哈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和优秀的教育家。有次,在听了巴赫根据一首众赞歌曲调即兴弹奏变奏曲后,一位老者说:“我原来以为这一艺术已经死亡,但现在我看到它仍存活在你身上。”歌德有段对巴赫音乐的十分精辟评论∶“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它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内在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巴赫展现了巴洛克音乐艺术的最高成就,使复音音乐达到颠峰境界,是集巴洛克音乐之大成的唯一一人,他以欧洲音乐中最伟大的古典大师,一直活在现代人们的心中。在今天这个世俗的社会里,巴赫的音乐比他活着时还流行。作为全世界闻名的古典音乐大师,他的精神和他的音乐作品一样,虔诚、崇高、纯洁、神圣;他的品德也和他的信仰以及他的音乐作品一样善良、崇高、宏伟、圣洁。 巴赫是个高产的作典家,音乐史上作品多产的作曲家也不乏其人,但一直到今天,在乐坛上能与之相比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在德语里,巴赫是小溪、涓涓细流的意思,然而他的音乐世界及其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文化史的影响,却像一泻千里、气势磅磷的莱茵河那样壮观、雄浑和浩荡。巴赫的音乐是德国古典旋律、和声和节奏所汇成的海洋,它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沃土,超越了宗教音乐的局限,建构起理性的音乐大厦,给整个人类展示了一个纯美的心灵家园。 巴赫是所有大作曲家中的巨匠。他汲取了他那个代所有的音乐资源,并完美地运用他们。以后的作曲家没有一个能在多声部运用上比得过巴哈。巴赫的唱片可能比其它任何一位古典作曲家都更畅销。在巴哈的时代,人类的合唱曲大都是在教堂中演唱,教堂所创立的声乐训练学校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学院”。今日全世界大多数合唱团,都是男女混声合唱团了,就是由巴赫从教堂合唱团而开始。巴赫在莱比锡工作了27 年,这是他一生中最长的一段时期,也是他音乐创作达到最高峰的时期人们为了怀念这位音乐史上的巨人,称莱比锡为“巴赫之城”。据说,莱比锡的市民要是一个月不见自己的市长到音乐厅欣赏音乐,市民认为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并会对此深表不满;一个“不懂巴哈的人,决不能当莱比锡市长!”——直至今天,该市市民仍流传着这句话。在他出生的故乡,生活在那个小城镇的人们非常热爱音乐,据说在它的古代城门上刻写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上回响”几个字。巴赫的儿子们也都是著名的音乐家。二百年来,巴赫家族先后出现了五十多位音乐家,以至于巴哈的姓氏在当地简直成了音乐家的同义语了。象巴赫家族这样的音乐家族,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医学和遗传学上也是一个难解的谜。巴赫声乐作品最后的一次发现是1935年,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德国各大通讯社报道了这起重大的意外发现,被视为音乐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事件,“这是一起轰动事件”,巴赫的这首诗歌咏叹调开头写的是:“上帝无所不在。” 巴赫的音乐可以唤起人们右脉的力量,人们在得到自觉后,手上就能感应到他的音乐所散发的能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