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学导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学导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学导论》是一本由彭锋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学导论》读后感(一):Notes

第一章 美学

柏拉图认为美可能在根本意义上就是不能定义的。古希腊人认为美联结着人的世界与自然的神灵。康德认为美学研究不仅有自身的必要,而且有完善、沟通认识论和伦理学,最终建立完整的哲学体系的必要。康德之后,美学将自己的研究对象限制在艺术领域,继承康德思想的谢林和黑格尔起了重要的作用。数世纪后,现今的美学之所以变得多产而富有活力,关键在于它可以忽略学科之间的差异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像全球化时代失去中心的政治共同体一样。

第三章 审美经验

经过康德的分析,将审美经验视为无厉害的快感似乎成了现代美学的第一原理。在综合布洛和杜威等人的思想的基础上,比尔兹利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精致的审美经验理论,其论述总结为这样三个方面:(1)审美经验是对对象的集中关注;(2)审美经验具有相当程度的强度或密度(intensity);(3)审美经验具有统一性(unity),是一种连贯的(coherent)和完成的(complete)经验。18世纪迪基对占主导地位的审美态度理论进行了透彻的批判。在迪基看来,现代美学中的审美态度理论是一个经不起检验的神话,同时他也开展了对审美经验因果理论的批判。迪基对审美经验理论的批判是划时代性的,他推动了英美美学由关注审美经验的实用主义美学向关注艺术品的分析美学的转向。

第四章 审美情感

康德(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区分了三种愉快:一种是感官刺激的愉快,一种是道德满足的愉快,一种是审美愉快。感官刺激的愉快受到生理条件的限制,比如美食会让我们感到愉快,这是美食刺激我们的味觉的结果。道德满足的愉快受到道德法则的限制,比如对于德高望重的人我们会感到愉快,这是道德法则要求我们的结果。这两种愉快都不是审美愉快,因为在这两种愉快中我们都感到某种外在的压力,它们不是我们自由游戏的结果。P66

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的主张最为典型,在托尔斯泰看来,艺术和审美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尽可能多的人团结起来,形成全人类的大团结,让全人类不断趋向道德上的完善。

第五章 审美创造

在柏拉图看来,诗不是诗人的创造,而是“神的诏语”。康德通过严密的分析得出,美的事物是无利害的、无概念的、无目的的。以康德未代表的这种天才观念采取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假定,即在一个超越的领域中,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和谐有序的,真善美是合而为一的。

第六章 审美解释

古代很长时间在没有作者或作者不明的情况下,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学文本。巴特以其独特的历史眼光发现,“作者”只是一个现代概念,是崇尚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20世纪40-50年代盛行的新批评,60-70年代盛行的结构主义,80年代以后盛行的后结构主义,尽管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在反意图主义这一点上是没有什么分歧的。本章主要介绍了意图主义和反意图的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两者各自特点及其缺陷。

第七章 审美趣味

受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哈奇森主张一切知识起源于感觉。哈奇森对于内感官的解释有如下两点:第一,外感官不能与内感官相互对应,内感官属于心灵而不属于视听味嗅触等任何一种外感官。第二,内感官不是直接应用于事物,而是应用于事物的观念。

第八章

科学与艺术都是人们理解世界和创造世界的符号系统.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与艺术的本性,我们可以通过符号学的研究,找出它们在符号表达上的不同来.

第十章 审美与宗教

美与信仰对象一样,都具有潜伏于经验事物之后或者超越于经验事物之外的特征. 我们要从一般的经验事物中看见美,要从一般的经验事物中获得宗教经验,就需要从事物的经验外观中超越出来,进入那个超验的领域,在这个领域的事物,比我们在日常经验中见到的事物更真实. 审美和宗教信仰,都是由日常经验世界向那个更加真实的世界的超越.

扩展阅读:

1. 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导论》读后感(二):美亦人生

探究事物的本质就是一种哲学思考

1、美是什么

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美到底是什么?追本溯源,美是在人类劳动创造实践中发展出来的感性形式,这种感性形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凡是能体现人类本质的事物都是美的,反之就是丑的。所以美不是凝固的,而是发展的、变化的。(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2、审美活动

需要首先意味着匮乏感。

审美活动的产生需要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参与才能发生。审美主体要有审美需要、审美意识、审美潜能。

审美需要来源于自我实现,以及对生命自由感、快乐的追求,它是人类发展自己、肯定自己、表现自己的生命活动。审美意识是在人有自我意识后才有可能产生的,对超越自我价值的一种追求。审美潜能中要求要有审美感官结构和心理结构。心理结构包括审美经验、审美观点、审美理想三个层次。

审美客体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形式、呈现出真实的生活内涵,客体本身能显现出人类的本质力量,这样审美活动才能产生。

3、审美感受

美感的本质是什么?移情说认为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对事物的情感上;内模仿说认为是我们内在对事物的模仿让我们感受到了美;直觉说认为审美是一种直觉行为,在审美时我们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状态,我们的审美体验就是我们的直觉反应;心理距离说当我们和事物在心理上距离合适时美感就发生了。

我们对美的感受首先会感知它,对它产生感情,创造出审美想象,最后沉淀成审美经验四个环节。受我们知觉的限制,我们的审美感知也具有局限性,只对合适大小物体才会有感知。同时审美感知是一种综合感知,我们会同时调用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感知审美对象,所以美的事物留给我们的记忆不是单一感官的印象,而是整体的感觉。

4、社会美

美的效用不在于经济实用,也不是充当纯粹的道德工具,而是通过愉悦人的情感,从而丰富人的生活,活跃人的身心,提高人的情操,开拓人的视野。

社会美的典型代表是人体美。

人体美分为形体美和人格美两方面。形体美之一身材美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虽然在东西方标准不太一样,其二是姿态美,美的姿态是自然的、敏捷的,这种动态的美能直接牵动人的情感,其三是修饰之美,包括服饰、发型、化妆等。人格美在美学上的表现是人的气质、风姿。这种美是形象的、真实的、和善的。通过人的动作、表情能一定程度反映人的内在品质。

5、自然美

对自然的审美是依赖审美主体的感知,依赖人在不同场景、感受下的心境。

任何美(审美意象)都是“呈于吾心”,同时又“见于外物”。所以自然美是“呈于吾心”见于自然的审美意象。

环境美学是以和谐为最高追求,和谐是指人与生态的平衡,顾及到各方生态利益。生态本身其实并无所谓好坏,我们所谓的好坏是指对人类是否有利的标准。

环境美学的最高追求是乐居,不仅仅是宜居,乐居是在宜居基础上对软件设施如人文风尚等的进一步追求。

6、艺术美

艺术不等同于审美,因为艺术除了审美外,还有认知、道德等问题;而审美不仅包括艺术的,也包含非艺术的。但审美无疑是艺术最重要的特性。

1)造型艺术:建筑——舒尔茨说“建筑首先是精神的庇所,其次才是身躯的庇所”,建筑是静态的艺术,是实用和美的结合。(我喜欢居所设计中不仅要美,也要实用)

绘画——绘画的审美本质即在线条、色彩和构图的情感意味。

2)表演艺术:音乐——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

舞蹈——舞蹈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我喜欢的是能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而非叙事的,如话剧)

3)语言艺术:诗歌、散文等侧重于抒发情感,小说侧重于叙事

7、设计美:设计审美范畴包括功能美、造型美、结构美、材料美和形式美

功能美是指功能不仅要能用还要好用,造型美是由形态、色彩构成的,结构美的本质是简洁、轻巧、方便与可靠,材料美包含肌理美和材质美,肌理美主要是由触觉、视觉唤起的,也叫质感,材质美受限于功能贵重材料、天然材料美感要好于一般的、人工的材料。(某人很在乎质感,其实是因为他是视觉、触觉型,他很在意触觉)

形式美包含五种: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是指同样事物有规律的周期重复与交替,可在声音、形状、色彩上使用节奏变化;变化与统一是指整体的各部分间要有变化才会有活力,要统一才不至于杂乱;对比与调和是变化与统一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比通常通过形态、色彩、装饰来表现,形态对比有大小、虚实、性质对比等,调和是各部分间表现出来的共性的加强或差异的减弱;比例与尺度中比例是指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利用好这五种形式美能让自己的审美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8、崇高与优美

崇高是指当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矛盾时主体面临的挑战越严峻,冲突越严重,就越能激发显示人类的本质力量,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优美是一种典型、含蓄、平静的常态之美

9、悲剧与喜剧

悲剧特点是通过对人物所遭受不幸的揭示唤起人们心中某种悲的情感或感受。用他们的毁灭来引起我们的恐惧和怜悯,悲剧一大特点是社会中美的、有价值的人或事的毁灭。人们看到不该毁灭的东西毁灭时,感情得到净化,这就是悲剧的美感。

10、审美人生

孔子问众弟子的理想,有说从政的,有说从商的,然曾点只说希望在暮春时带上几个朋友去踏青,孔子亦赞同,审美的人生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美学导论》读后感(三):美亦人生

探究事物的本质就是一种哲学思考

1、美是什么

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美到底是什么?追本溯源,美是在人类劳动创造实践中发展出来的感性形式,这种感性形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凡是能体现人类本质的事物都是美的,反之就是丑的。所以美不是凝固的,而是发展的、变化的。(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2、审美活动

需要首先意味着匮乏感。

审美活动的产生需要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参与才能发生。审美主体要有审美需要、审美意识、审美潜能。

审美需要来源于自我实现,以及对生命自由感、快乐的追求,它是人类发展自己、肯定自己、表现自己的生命活动。审美意识是在人有自我意识后才有可能产生的,对超越自我价值的一种追求。审美潜能中要求要有审美感官结构和心理结构。心理结构包括审美经验、审美观点、审美理想三个层次。

审美客体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形式、呈现出真实的生活内涵,客体本身能显现出人类的本质力量,这样审美活动才能产生。

3、审美感受

美感的本质是什么?移情说认为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对事物的情感上;内模仿说认为是我们内在对事物的模仿让我们感受到了美;直觉说认为审美是一种直觉行为,在审美时我们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状态,我们的审美体验就是我们的直觉反应;心理距离说当我们和事物在心理上距离合适时美感就发生了。

我们对美的感受首先会感知它,对它产生感情,创造出审美想象,最后沉淀成审美经验四个环节。受我们知觉的限制,我们的审美感知也具有局限性,只对合适大小物体才会有感知。同时审美感知是一种综合感知,我们会同时调用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感知审美对象,所以美的事物留给我们的记忆不是单一感官的印象,而是整体的感觉。

4、社会美

美的效用不在于经济实用,也不是充当纯粹的道德工具,而是通过愉悦人的情感,从而丰富人的生活,活跃人的身心,提高人的情操,开拓人的视野。

社会美的典型代表是人体美。

人体美分为形体美和人格美两方面。形体美之一身材美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虽然在东西方标准不太一样,其二是姿态美,美的姿态是自然的、敏捷的,这种动态的美能直接牵动人的情感,其三是修饰之美,包括服饰、发型、化妆等。人格美在美学上的表现是人的气质、风姿。这种美是形象的、真实的、和善的。通过人的动作、表情能一定程度反映人的内在品质。

5、自然美

对自然的审美是依赖审美主体的感知,依赖人在不同场景、感受下的心境。

任何美(审美意象)都是“呈于吾心”,同时又“见于外物”。所以自然美是“呈于吾心”见于自然的审美意象。

环境美学是以和谐为最高追求,和谐是指人与生态的平衡,顾及到各方生态利益。生态本身其实并无所谓好坏,我们所谓的好坏是指对人类是否有利的标准。

环境美学的最高追求是乐居,不仅仅是宜居,乐居是在宜居基础上对软件设施如人文风尚等的进一步追求。

6、艺术美

艺术不等同于审美,因为艺术除了审美外,还有认知、道德等问题;而审美不仅包括艺术的,也包含非艺术的。但审美无疑是艺术最重要的特性。

1)造型艺术:建筑——舒尔茨说“建筑首先是精神的庇所,其次才是身躯的庇所”,建筑是静态的艺术,是实用和美的结合。(我喜欢居所设计中不仅要美,也要实用)

绘画——绘画的审美本质即在线条、色彩和构图的情感意味。

2)表演艺术:音乐——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

舞蹈——舞蹈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我喜欢的是能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而非叙事的,如话剧)

3)语言艺术:诗歌、散文等侧重于抒发情感,小说侧重于叙事

7、设计美:设计审美范畴包括功能美、造型美、结构美、材料美和形式美

功能美是指功能不仅要能用还要好用,造型美是由形态、色彩构成的,结构美的本质是简洁、轻巧、方便与可靠,材料美包含肌理美和材质美,肌理美主要是由触觉、视觉唤起的,也叫质感,材质美受限于功能贵重材料、天然材料美感要好于一般的、人工的材料。(某人很在乎质感,其实是因为他是视觉、触觉型,他很在意触觉)

形式美包含五种: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是指同样事物有规律的周期重复与交替,可在声音、形状、色彩上使用节奏变化;变化与统一是指整体的各部分间要有变化才会有活力,要统一才不至于杂乱;对比与调和是变化与统一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比通常通过形态、色彩、装饰来表现,形态对比有大小、虚实、性质对比等,调和是各部分间表现出来的共性的加强或差异的减弱;比例与尺度中比例是指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利用好这五种形式美能让自己的审美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8、崇高与优美

崇高是指当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矛盾时主体面临的挑战越严峻,冲突越严重,就越能激发显示人类的本质力量,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优美是一种典型、含蓄、平静的常态之美

9、悲剧与喜剧

悲剧特点是通过对人物所遭受不幸的揭示唤起人们心中某种悲的情感或感受。用他们的毁灭来引起我们的恐惧和怜悯,悲剧一大特点是社会中美的、有价值的人或事的毁灭。人们看到不该毁灭的东西毁灭时,感情得到净化,这就是悲剧的美感。

10、审美人生

孔子问众弟子的理想,有说从政的,有说从商的,然曾点只说希望在暮春时带上几个朋友去踏青,孔子亦赞同,审美的人生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