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极致审美》读后感100字

《极致审美》读后感100字

《极致审美》是一本由赵柏田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6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极致审美》读后感(一):天自建,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本书从七月读到了八月,近六百页,十三章四十万字,写了大时代里一群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的诗词歌赋的世间生活,记录了一个绝美而又奢靡的年代里,人与人如何相遇,相互吸引,彼此欣赏,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人与物如何向安于世,成就一段绚烂的文明,见证一段残酷的历史。

沉重的是时代,轻逸的是美学,美学的背后是那些创造美好的人。本书《极致审美:晚明南方人士的风雅录》是《南华录》的再版,故事的时间,约在明嘉靖至明朝覆亡的百余年间,主要聚焦于16世纪晚叶至17世纪初的半个世纪,即史称晚明。

有时候,历史就是一部非虚构的小说,即真实又虚幻。真实的是人,虚幻的是事件和那不可预测的命运。

极致审美写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是时代所聚焦的激进主义者和道德英雄,他们隐退了权力世界的背面,在另一个更为世俗、更为私密的方向上打开了一个生命空间。在那个空间,因为人不再成天想着算计别人,或防人算计,一草一木都带有了太初的情意,他们的心柔软了,时间也就满了下来。他们把精神寄寓在器物里,把情意倾注在声音与色彩里,自得其乐时弄着自己那块园地,逼仄的空间也经营的风生水起,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关于人物可见书中的人物小传,他们是一群伟大的艺术家,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生活的态度,价值取向。董其昌、项元汴、周亮工、李日华、屠龙、董若雨等致力于私人空间营建的画家、曲家、鉴赏家,柳敬亭、苏昆生,罗龙文、汪然明等来自草根的人和匠人,薛素素、钱宜、林天素、柳如是等命运各异的女子。

反观过往的历史,珍视当下的生活,这是文字的魅力,也是文字记录人物的力量,即便我们只是普通也可学习他们的精神。

天自建,君子以自强不息。

《极致审美》读后感(二):消失的极致之美

拆开书封皮的时候扫了一眼,意外至极!内页竟然是《韩熙载夜宴图》的一部分。想到书名顿时了然,惊叹工作人员的细心和想法,简直妙哉。

《韩熙载夜宴图》

看到中间的时候发现书内夹着一张《清刘彦冲听阮图》。图中文人身着高冕宽服,抱膝而坐,正听一位歌女弹奏阮琴。阮音清扬,四处芳草如茵,梧桐枝叶繁茂,又配以湖石、芭蕉、翠竹,清幽异常。一时羡慕不已,如今这个时代,这种生活怕是神仙日子!仔细想来,又有些热泪盈眶。

《听阮图》

明末士人从权力场中退隐,打开另一重生命,实现了人性的自由。书中以项元汴一人为关节,串起了一部晚明江南鉴藏小史。各个人物轮番登场,身份各异、行事大相径庭的人们相继展现自己的魅力。人与物的结合、相宜,奠定了晚明风雅的基石。这个时代的“士人”,与普罗大众因此区隔开来,在这些“长物”之上,建构起了一整个精神世界。作者用大量人物生平轶事给读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课,让读者那个时代的南方与其共沉沦。直到1644年,他们被拦腰斩断,大量人物的命运被终结,如作者所说:一种惊人的美消失了… 至此以后,这个国家与精致文化传统的鸿沟越来越大。这也正是作者心痛之处,才会让他写出这样一本寄托自己感情的书吧!

《极致审美》读后感(三):风雅,早在晚明时代就已经被他们玩透了

本书以时间为经线,人物为纬线,通过大量的史料文书还原,并在其中加以注释和配图,生动地展现了晚明人士的极致生活美学。在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交融,人与这个世界又是如何自洽,沉重的时代却托举出了轻逸的美学。我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遨游,陪同他们一起在那个时代饮茶、听曲、造园,我也感受到了不同文人轶事的精妙之处。

在提及的人物里面,我最熟悉的就应该是汤显祖了,那一部《牡丹亭》真是让人忘怀。我却不曾料到如他一般的文人也曾被八股考试制度打击,汤显祖的名落孙山让他还邪念都不再去触碰科举考试,这仿佛成为了他的一处伤痛。他之所以能够创作出《牡丹亭》,是因为读过一篇《杜丽娘慕色还魂》让他感悟到“情”之一字可以穿越生死的界限。

汤显祖为杜丽娘创造了一个美丽的还魂之所——牡丹亭,可是在汤显祖的这部剧作中,女性对于爱情的大胆追求永远体现在死后。当杜丽娘还是一个鬼魂的时候,她好像就能超脱所有限制去追求最丰满的爱情。可是一旦她还阳,她又再度受到了世俗的限制,她变得恪守礼仪,那些礼教的束缚瞬间将她捆绑。

在汤显祖去世多年以后,《牡丹亭》依旧在不断地上演着,无数人为其中表达的情爱观念感伤,更有甚者相似的悲剧也在不断上演。17世纪,一名杭州女伶在演出的过程中,在众目睽睽之下晕倒在舞台之上,随后香消玉殒;而在1612年,也有一名女子,在十八岁的青春年纪里死与对该剧的阅读。

而在本书的第一章节《古物的精灵》中,以传说中的沉香节为引,继而引出了项元汴的各种收藏品。而从这些收藏品逐渐引入到当时盛行的收藏风气,直到清军入关,各种珍藏变成了禁宫藏品。就如同我们的人生,总会有所追求,可是有时候时代的步伐轻易地将我们的追求摧残,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尽情享受当下。

也许你始终无法明白真正的美学在何处,可是你会明白你所追求的美学是什么,重要的就是从心。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如何摧残你的生活,你的心总是自由且灵动的,你所追求的美学就在你的内心深处。

《极致审美》读后感(四):《极致审美》——人与物相得益彰的人文风雅

《极致审美》是当代作家、人文学者赵柏田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史料与传奇,为我们勾勒出晚明三十余位奇人的人生经历,透过饮茶、焚香、造园、宴饮、玩古、制墨、鉴藏、听曲串起一部晚明江南鉴藏小史,展现了中国古人极致的审美情趣和生命追求。 在新版自序中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曾写下这样一个中国,一个古雅静好的中国”,是啊,作者用了40万字在人物器物和故事的铺陈中,写下了一个时代文人的风雅生活,写下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这里有他们的坛坛罐罐、有他们的花花草草,还有他们的书画和文章,在人文风雅中,人与物相得益彰。

一个南方最繁华时代的物质和精神体现在哪里?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许多奇人,他们是把一生时间都耗在了收藏古书古画上的项元汴,是可以制得坚如玉石,其纹如犀好墨的墨工罗龙文,是有着敏锐的眼光、一生都在奔波的画商吴其贞,是寓园中找到生活另一种出处的祁彪佳……他们寄精神于器物,融风雅于日常,是的,风雅就在这一幅画、一方墨、一盏茶、一炉香中,风雅如同一滴墨会沿着宣纸的纹理晕染开去,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持续不断地上演着,剧中的这一句让多少人听而心动,这是汤显祖发现的爱的哲学,这是激荡在所有人心中的爱的旋律。在戏台上穿梭的人影和咿咿呀呀的唱腔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女子由梦想牵引着出入阴阳两界追寻自己的幸福,我们看着她因情成梦、因梦成真、又生而后死、死而后生,这一波三折中又深藏着作者多少情思。

一个以风雅为上的时代是让人神往的,一个个奇人物竞相登场,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一份风雅,是文化的风尚与品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幸福与满足。而如今,我们再一次走进那个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与物相得益彰的人文风雅,我们的心也会随着沉静下来,那些浮华、那些喧嚣,仿佛一一远去,只剩下这一份自由与浪漫。

《极致审美》读后感(五):三个女人的同梦记,一缕香魂勾了谁的心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这绝美的诗句来源于《牡丹亭》的故事:

杜丽娘是一个大家闺秀,春日游园,结果梦见与少年书生柳梦梅相识,幽会缠绵,梦醒后,得了相思病,思念太苦,没受的住,去世了。

在她临死之前,留了一副自画像,遗言要求埋在院子的梅树下。

后来,果真有一个叫柳梦梅的男子,机缘巧合之下,住到了杜丽娘曾经待过的这座院子中,无意之间看到了杜丽娘的画像,非常喜欢。

而杜丽娘夜里魂魄来到了柳梦梅的梦里,与之相会。

最后告诉了柳梦梅真相,让他把梅树下的尸身挖出,复活自己。

二人最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汤显祖在《牡丹亭》的题记里写了一段很有名的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爱情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看似虚无缥缈,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

在《极致审美》这本书中,记录了《牡丹亭》的生前身后事,这好似已经不是一个故事那么简单了,它有了它独特的灵魂与韵味。

尽管《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已经去世多年,《牡丹亭》的故事依旧发生着。

在过去的年代,女人们只能呆在闺房之中,无处解闷,而《牡丹亭》中记录的爱情故事,是吸引很多女子对爱情向往的光。

吴吴山一共有三任妻子,分别是陈同、谈则、钱宜。前两任妻子去世之前,都很喜欢《牡丹亭》这本书,在上面进行了很多批注。

不巧的是,两位皆体弱多病,日渐消瘦,最终撒手人寰。

后来第三任妻子钱宜在阅读《牡丹亭》的过程中,仿佛三个女人的灵魂重合在了一起。

最后,钱宜决定将这本写满批注的《牡丹亭》出版,这本女性评论集的全名为《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这便是《极致审美》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章节内容,除此之外,这本书中还介绍了很多画家、曲家、鉴赏家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民间艺人、匠人的故事,以及命运各异的传奇女子们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凸显的是中国古代士人极致的审美情趣和闲雅生活格调,古人的游戏不仅好玩有趣,而且极致风雅,相比之下,我们现代所玩的盲盒、剧本杀、桌游简直弱爆了。

《极致审美》这本书设计十分精巧,封面展开即《韩熙载夜宴图》,还随书附赠了《听阮图》折页,1:1原大复制,完美展现古代士人的风雅生活。

强烈推荐大家都购买一套摆在家中,真的是买到就是赚到。

《极致审美》读后感(六):为极致美感而感动

乍一看赵柏田的这本《极致审美》的书名,容易让人错以为这是美学理论书籍,读过之后便会发现,原来这本书是以晚明历史上的一位位风雅人物的人生经历入手。也就是说,这本书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带着我们走进晚明古人的极致审美情趣之中。

读本书给人的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是,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无论文化怎么流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归离不开那就“人以类聚”。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想说书中那些生活在嘉靖万历天启崇祯时代的文人雅士们,有这互有交集的交游圈子。我们在读本书的过程之中,不时能在这个人的故事中看到另一个故事的主角登场,主角之间联系互动。 书中写的第一位拥有极致审美情怀的人叫项元汴,是一位收藏家。想来大多数读者都没听说过这人的名字,比起书中之后所写的文徵明、汤显祖,项元汴真没什么名气。那为什么偏偏作者赵柏田要将这位收藏家放在本书的第一篇呢?而且还是本书篇幅最长的一篇。 慢慢读下来,发现这位并不那么出名的项元汴,在其收藏生涯,甚至包括身前身后,与书中所写的其他晚明风雅人士产生了不少交集。就是这样一位收藏家,成了本书的“题眼”所在,由他的风雅故事进而引出一位位晚明风雅人士。 说到项元汴作为收藏家的成就,书中多次提到某知名人物去项元汴家参观,而这些人所去看到的,往往仅仅是项元汴收藏的冰山一角,就算只是冰山一角,也让人大饱眼福。且不说项元汴还有米芾的三件画作、苏轼的五件画作、宋徽宗的十五件工笔花鸟,随便一件便是价值连城,他还有不少唐以前的书法、画作。这样一位痴迷于收藏的人,自然容易与那些风雅人士结交。 书中在说到项元汴的收藏之时,还提到另一位明代收藏家安国,赵柏田在说到安国之时,先写的不是安国的藏品,而是其人品。安国作为那个时代把持乡间社会的富商地主,并没有为富不仁,而是与大多数富人一样乐于慈善事业。无论这样的目的是为名为利还是处于善心,这样行为自然让那些文人雅士乐于结交。 项元汴的藏品之中,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粒芝麻。赵柏田在书中说到一粒芝麻的时候,我初一位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李日华看到项元汴收藏的冰山一角,再仔细一看,说的就是芝麻。这下让人不禁擦亮眼睛了,感情古人的微雕技术已经如此出神入化,能在芝麻正面和背面上刻字。中国人的审美,既有《千里江山图》这样的宏伟气象,也有微观世界里的乾坤日月。 当然,本书并不仅仅是写收藏家的珍稀藏品,不仅仅是关于收藏的故事,在书中之后的故事里,还是数位在不同领域各领风骚的文人雅士。其中一位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要说汤显祖创作出《牡丹亭》,还要怪张居正。通过赵柏田的故事,方才看到原来汤显祖仕途不顺有张居正的“功劳”,也正是科举不顺,汤显祖最后才看到了人生的新方向,写出了传奇《牡丹亭》。话又说回来,汤显祖最出名的传奇是《牡丹亭》,但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不少精彩的传奇故事。 时至今日,我们每每看到先贤古人在追寻极致审美情趣过程中留下的作品之时,仍旧会有无数感动,为其中的极致美感而感动。

《极致审美》读后感(七):何为极致,如此这般,南华录

古人为何可写出让人惊叹,一看即难忘的诗词歌赋、神剧佳作。读罢此书,方有些许感悟。 是仕途不顺,或是政见不合,才情无法展露,他们皆可寄精神于器物,融风雅于日常,从一幅画,一方墨,一盏茶,一炉香中获得生命的滋养。

书中写的是古代的人和事,正如原名《南华录》,记载了明万历后南方中国的艺文志。取其“南方的精华”之意,这些如项元汴、汤显祖、董其昌等艺术人生的营建者,更多地呈现了一种属于南方气韵的东西。 如作者所言:“人生应该滋养在艺术里,就像石头养在清水里。”

每每参观博物馆,看古人所留的件件藏品,都会感叹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精细,,感叹他们极致的审美情趣。书中把诸多藏品的南方故事讲与我们,抚慰了当下人的迷茫与焦虑。 让事事追求快速简便容易的现代人,思考如今人生,是否该丰富自己的内心,把生活过得自由,浪漫,极致些呢?

《极致审美》读后感(八):何为极致,如此这般,南华录

古人为何可写出让人惊叹,一看即难忘的诗词歌赋、神剧佳作。读罢此书,方有些许感悟。 是仕途不顺,或是政见不合,才情无法展露,他们皆可寄精神于器物,融风雅于日常,从一幅画,一方墨,一盏茶,一炉香中获得生命的滋养。

书中写的是古代的人和事,正如原名《南华录》,记载了明万历后南方中国的艺文志。取其“南方的精华”之意,这些如项元汴、汤显祖、董其昌等艺术人生的营建者,更多地呈现了一种属于南方气韵的东西。 如作者所言:“人生应该滋养在艺术里,就像石头养在清水里。”

每每参观博物馆,看古人所留的件件藏品,都会感叹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精细,,感叹他们极致的审美情趣。书中把诸多藏品的南方故事讲与我们,抚慰了当下人的迷茫与焦虑。 让事事追求快速简便容易的现代人,思考如今人生,是否该丰富自己的内心,把生活过得自由,浪漫,极致些呢?

《极致审美》读后感(九):太会玩了!沉浸式体验古人极致生活美学

点茶、茶百戏、各式果子茶饮,从《知否》到《梦华录》,我真的被大宋这点茶、挂画、焚香、插花四件套和各式吃食所深深吸引。也是这样,我们现在一提起“风雅”,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宋朝。但我们古人对于风雅的追求,绝不是宋朝就结束了,明朝美学也极具风雅。这本《极致审美》以时间和人物为轴,远离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波云诡谲,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晚明南方风雅生活画卷。

这本《极致审美》以时间和人物为轴,远离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波云诡谲,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晚明南方风雅生活画卷。 包括鉴藏、戏剧、香料、篆刻、制墨、南方庭园、饮酒品茗、说书等等各项活动,不是为了附庸风雅,他们早已将这些融入到了日常生活。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我们很难静下心来沉浸式享受生活,也没钱去报课学焚香、插花等课程。受电视剧的影响,我去看了看线香的,被价格劝退,焚香这一风雅之事目前的我还没办法承担,毕竟现在各地也不是很安稳。我很喜欢看天空,但也很久没认真看过天空和月亮了,可能就是上下班等红绿灯的时候偶尔抬头看看,感叹一句现在天空好蓝好美,然后就继续前往公司。而晚上的月亮,我都不记得上一回看到它是什么时候了,幸好闲暇之余还有书籍陪伴,还能在书里一睹晚明士人风雅生活。

这本书是《南华录》的修订再版,将之前的错误内容进行了修正。书中精选了一百多幅古代名画名帖,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还可以一品书画风采,可谓是一场视觉盛宴。整本书是裸脊线装,封面展开是《韩熙载夜宴图》,随书附赠了《听阮图》,将画卷打开,一睹晚明士人风雅生活。 三十多位晚明奇人,从他们各自感兴趣的领域里,讲述他们不为人知的经历,通过他们对美学的追求,让我们能够从疲惫的俗世当中得到暂时的缓解。从他们的处事态度上,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所启迪。

书开篇第一位出场的人物就是项元汴,对这个人我不熟,相比后文的戏曲大家汤显祖、秦淮铭记柳如是,这个人名气确实没那么大,不过他的出场也是为后面人物的出场做串联铺垫。不过讲述他的鉴藏事迹的时候,着实是羡慕了,这玩的不是艺术,是金钱啊! 他手中的王羲之的《此事帖》、黄庭坚的《经伏波神祠》、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每一幅都让人想一睹真迹。 书最后的人物小传,对书中提到的人物也做了简单的介绍,在读他们玩赏的故事的时候,可以先看看人物小传,做个简单的了解。

《极致审美》读后感(十):风雅之事

关于美学,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不懂,但对于审美,则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的。美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标准,但多数人接受的美才是符合大众的审美。美术生必看的美学知识就是白宗华和朱光潜关于美学的讲解,而普通大众的我们则是更为主观的审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关于美,中国的历史旺久出了太多美好的东西,陶瓷、书画、音乐、故事,太多太多经典的美物,而在这些历史中明朝或许并不是突出的那一个,但在历史上晚明却是给人们留下; 非常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着历史,传承着文明,也传承着中国人的精神。

《极致审美》是一本介绍晚明南方士人风雅的书。风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喜爱,用故事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晚明的风雅之事,是对历史人文的一次回顾。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中国文化是怎样的,或许在这些风雅中可窥一二。

古董是有价的,但因为意义的不同它的价格也是不同的,多数人喜爱古董是因为它的价值,而有人喜爱古董则是因为古董的意义。千百年来似乎古董的收藏价值一直在有钱人手里而如今我们或许可以在博物馆中看一看那些真迹。明朝万历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是明朝政治的一个巅峰大收藏家项元汴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个人,他的一生都在收藏古董,古书、古画、古琴等等,是一个豪掷千金的人。关于他的一生,作者有着很多的笔墨,那些故事则更像传奇,内容非常丰富。任何古物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意义,颠沛流离有的时候不仅仅是人,也可能是他们。

明朝的小说达到了一个巅峰,这个时期创作出了好多至今也是经典的故事,特别是爱情故事,关于爱情是个千百年来不便的主题,爱情是可歌可泣的,只不过都的爱情以圆满结尾,有的爱情则是以悲剧结尾。悲喜剧才是真正的人间万象,坠入爱河的人们总要自己上岸。风流人物习惯给自己套上好多个理由,然后却依旧是个冠冕堂皇的帽子。追求爱情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是偶尔也迷惑自己。

《极致审美》是晚明的一曲风华录,那里有着太多的文人雅士,编制了太多的辉煌成就,每一笔,每一划都在述说着中华文明的辉煌。作者的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它们展现出来,真正的带着我们重走了一下晚明时期的市井人文。这里有着古色古香,有着传奇故事,有着各色各样的人物,也有着最鲜活的生命。他们曾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也留下了足迹,他们的生活史也是中国人文史的一部分。风雅之事也是我们 每个人的。一盏茶,一幅画,一本书,一张琴,都在诉说着关于美的定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