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忏悔录 (上下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忏悔录 (上下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忏悔录 (上下册)》是一本由[法] 卢梭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1.00元,页数:8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忏悔录 (上下册)》读后感(一):Something Review《忏悔录》

当然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一大堆人名让你抓狂。

但是一个作家能把自己阴暗面用真情实感的方式写出来,我想应该也是少见。

一名孤儿,十几岁颠沛流离,但因坚信自己的才华,也终有建树。

书中一方面强调他热爱自然,不擅言辞,正义真诚,喜欢平静安详生活的天性,而另一方面,也为他言辞叙说中表现出来的“逼害性心理分裂症”症状感到心酸。

几点体会:

*一个把自己刚出生不久的五名孩子赠给福利院的人竟然是教育家,养育孩子,毕竟不是吃饱拉扯大的事情,无论卢梭如何为自己的行为美言,他依旧没有勇气去担当一名父亲的责任。这里没有批评他的意思,只是,按照当代人爱喊“父母皆祸害”的言论,丢到福利院还可以让卢梭免此“控诉”。只是,想到他们不能有“卢梭”第几代传人的称号,心中颇有惋惜。

*卢梭的一生离不开和许多贵夫人的交往,这些18世纪的夫人们,也许傲慢,也许美丽,也许拥有很多情人,但是她们让我看到,在女性的思想、社交和自由程度而言,西方比东方进步是几何级的。

*所谓的名人伟人也终究是凡人,人类的各种阴暗面,终究也难逃。诸如卢梭,狄德罗,伏尔泰之流。

名与利,尽管不是他的所求,却已经使他的晚年无法安度。

而或许只能煽情地想,他在另一个安宁之所过着宁静、孤独和闲散的生活。

《忏悔录 (上下册)》读后感(二):一点杂感

这是年近六旬的卢梭对人生的回顾,出发点是将自己记忆中的一切生活经历如实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去思考和决定怎么样看待写书之人。上部从幼年时的模糊记忆谈到30岁不到的青年时期,从头到尾都可以感受到讲述人一颗真诚和渴求的心。这样毫不掩饰的透彻的自我剖析,让读者与作者之间没有距离,读来感人肺腑,也让读者不时触碰自己的灵魂,扪心自问。也许可以粗略的把他的故事以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来分类。卢梭的父亲因为惹上官司而离开日内瓦,从此十几岁的他开始了流浪。他没受过正规教育,却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阅读能力,并一辈子爱读书,把本书某些章节单列出来,便是一套治学的经验之谈。但他谈论这些从来不使用居高临下的口吻,而是发自内心的谦虚,让读者觉得十分亲切,好像他的成就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好像读者再努力努力,也可以像他一样。(例如卢梭最初逞能吹嘘给人作的曲子被喝倒彩,尴尬极了。但是天赋却慢慢显露出来。)卢梭嫉恶如仇,年幼时就从来按捺不住对不平事的愤慨,年轻的他对官府对农民的压榨,上流社会的虚伪,平民百姓的纯朴都有描写,这是他革命思想的种子,他生来就是平民百姓的代言人。卢梭热爱大自然,对乡间图景的美丽回忆时常浮现在他脑里,他热爱动物,连蜜蜂都成了他的好友,在他身上恣意停留。他不安于现状,随性自然,不囿于束缚,酷爱自由,却又腼腆,笨拙,敏感。和很多人一样,他的个性是个复杂的综合体。他对很多学科都保持着高昂的热情,植物学,和声学,解剖学,数学,拉丁文,当然还包括哲学和文学。他天生是个情种,怜香惜玉、温柔风流,不过自己的每一次爱情似乎都各不相同,他都加以描述和分析,提到最多的当然是华伦夫人,他的庇护人。她兼具母亲、密友、情人的角色,是他无其就不能生存下去的存在。和她在一起妙不可言。但是在上半部结尾,另一个年轻人占据了卢梭在华洛夫人心里的位置,把他伤得体无完肤。

书中精彩的句子太多了,也许最著名的是第一卷的开头:

不管最后审判的号角何时吹起,我都可以手捧这本书,走到最高审判者的面前,用响亮的声音对他说:“我在世上曾经做过些什么事,曾经思考过什么问题,曾经怎样做人,全都记录在此。不论好事或坏事,我都同样坦率地陈述,既不隐瞒坏事,也不添加善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就把我描写成怎样一个人……永恒的上帝啊,请你把我的千千万万个同胞都召集到我跟前来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卑劣行径叹息,让他们为我的怯懦无能而感到羞愧,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你的宝座面前像我这样真诚地揭示他们的内心,然后由你指定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来告诉你,看他敢不敢说:“我比这个人好。””

《忏悔录 (上下册)》读后感(三):怎样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做一个贤明的人

在《忏悔录》第一部中,卢梭着重提到了三位人生导师,其中包括三大方面的教育:道德教育、知识教育、情感教育。

道德教育来自于格姆先生。他“为人正直,头脑聪明”,根据丰富的阅历及对人生的感悟,教给卢梭“一些道德规范与至理名言”,包括如何认识自己、安分守己、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谦虚的心态等等,尽管仅仅是普通的理性与道德准则,却足以使一个普通人在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当中得以安身立命(卢梭以自身成长为例,阐释了相对于贵族教育的平民教育理念,于芸芸众生而言,这些普通的处世原则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

知识教育则来自于谷丰神甫。卢梭自幼随父亲读书,对阅读书籍未加选择,是以杂乱无章,并直接造成了他性格中种种迥然不同却又混溶一体的矛盾的气质;教育进程数次被意外打断,是以所学者粗浅而零散,师从出身名门的谷丰神甫,这或许是卢梭唯一接受的较为正规、系统的教育。他跟随谷丰神甫学习时间不长,却习得了最最重要的能力——辨别书籍好坏的能力,这使他受益终生。

情感教育则毫无疑问是来自华伦夫人。她不仅对他“悉心照料,使在读书学习方面有所成长”,还注意培养他的才能、仪容和举止,教以待人接物的本领(尽管卢梭未能学会),她自身的品格、气质(“为人正直、厚道,不存私心,信守诺言,忠于朋友,不记仇不记恨”)均对卢梭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卢梭更在意二人的相处,正是这种亲密无间的情感交流弥补了他自幼丧母的伤痛,丰富了他的情感、开阔了他的心灵。如他所言,“她对我讲的一切,都是很有意义的,使我深受感动,从而反省我自己。我从她的知心话中得到的益处,比从她对我的教训中得到的益处还多”。我认为,若无华伦夫人这样一个身兼导师、监护人、母亲、姐姐、女友、情人数角的存在,则卢梭不可能成为我们今日所见的卢梭,且不论日后种种境遇,单就一个完整的、健全的、饱满的灵魂的养成而言,华伦夫人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尽管卢梭少年时期命运颠沛流离,其正规教育是缺失的,但他所遇见的这几位导师,却在道德、知识及情感方面,给予了他完整的教育。

而卢梭与这三位导师的交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都是发生在他十六岁以后,已经离家出走、独自在外闯荡的时候;第二,彼此都并非正式的师生关系。有趣的是,除了童年时期被安排接受的教育以外,卢梭的正式导师对他的教育效果似乎都不甚佳,姑且不论令他痛恨的几位,即使是他认为人品温厚的嘉耶迪先生所教授的拉丁文,同样进步不大。卢梭自己也说过这样的话:“虽然我的理解力不错,但除了我的父亲和朗伯西埃先生以外,我从未在哪一个老师那里学到什么东西。我这一点点知识,都是我自学的。”

因此可以说,卢梭与这些导师的交往,是基于他自主的、独立的选择,是卢梭自我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自我教育是贯穿《忏悔录》第一部的一条关键线索,同时也是卢梭关于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终其一生,卢梭没有停止过这一自我完善的过程,不仅是狭义上的习得技能与知识,而是整个心智与精神的充实与提升,读万卷书是不足够的,还要行万里路,而行万里路的实质,便是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

此处不得不提到梭性格中一大特点,即他会下意识地去亲近对他有益的人,这里并非指功利目的,而是一种对自我的有意识的完善,类似孔子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 他拥有能够发掘他人性格中闪光一面的敏锐直觉,并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其对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卢梭屡屡强调,他人的某种性格或行为深深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他,我想并非完全出于小说家的夸张,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真切的感激。尽管他并未能完全做到“择不善者而改之”,由于好奇好动而充满激情的性格,卢梭极易被新鲜刺激事物吸引,因而难以抵御不良友人的诱惑,那一时的狂迷甚至能使他置一切于不顾(如为了与巴克勒同行而放弃唾手可得的锦绣前程);但是我们或许能将日后他与汪杜尔的交往和早期与巴克勒交往做一个比较——汪杜尔才华横溢、头脑灵活、八面玲珑、讨人喜欢,卢梭为其神魂颠倒,正如当时被巴克勒所吸引,但是,“我之所以喜欢汪杜尔先生,是经过一番理智的考虑的”,此时的卢梭在交友上已经具备一定的理性与审慎,不仅出于年岁渐长而心智成熟,还因“我身边有一道很好的护栏,使我不致做出越轨的事情”。这道护栏,指的是华伦夫人。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自我教育是如何产生作用的。谷丰神甫给了他自主汲取知识的能力,现在的卢梭已不是当年那个为打发时间在书铺里见书便读全不加选择的小学徒,而是在仔细甄选书籍过程中反复不断检视调整阅读方式的求知者。格姆先生的循循善诱相当于护身锦囊,华伦夫人的温柔爱护则是一道护栏,使他在悬崖边缘总能够及时勒马,在迷惑人心的歧路上不忘回头,在其漫长的一生中无论得意或堕落,总不至于走到毁灭的那一步。这些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不仅仅是当初交往的时候对其有益,而是渗透日后的人生,如卢梭在文中提到过的,某些教诲尽管当时一知半解或不以为然,却埋下了美德与良善的种子,蛰伏在漫长的人生中,只待另一双温柔手的抚慰便能开花结果。这果实将助他抵御由于自身性格不稳定所带来的种种危险。

或曰卢梭与他的导师的交往,于我们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毕竟他交游广泛,上至公卿下至布衣,三教九流,我们局限在狭小的生活空间里,如何能够遇见这样的导师呢?我认为这样的机缘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些人之所以对卢梭产生影响,也是卢梭自己选择的结果。与他们有所来往的其他人,未必如卢梭一般地自认为受到教益;而这些人,如前所述,也并非与他有正式师生关系。所以我才一再强调,这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而这同样是一种能力。

所谓人生导师的选择其实是件极为私人又极为自由的事情。与卢梭相比,信息时代的我们也许拥有更广阔的空间,舆论平台上意见领袖蜂起,各种思想言论冲击碰撞、百花齐放,岂不是比当年的沙龙更加热闹,如今梁文道的《常识》之于其追随者岂不是相当于伏尔泰的《哲学通信》之于卢梭等热血青年(正如有人说当年的莫扎特其实类似于今日的周杰伦)。甚至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从更多的精神导师处汲取养分。然而,这同样伴随着一个重要的缺失,是卢梭拥有而我们求之不得的,那便是情感上的双向交流。我想一个真正能够被称作人生导师的人,对其学生的影响是全面、深厚而绵长的,于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止间润物细无声的,在卢梭是与华伦夫人的朝夕相处耳鬓厮磨,更符合中国人文化心理者,则是论语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却也早已离我们现实生活远去了吧。

讨论课上似乎批判矛头集中于当下中国高校导师制如何不给力,这本是事实,并无太多争论余地,也无须对此过于纠缠,因为我们这里所谈论的导师,不仅是“在其位”的职业导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师,而更多指涉“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师”。一味地失望或泄愤式批判是无济于事的,当我们暂时无力改造现状时,不妨退回己身,反思作为青年学生当如何自处?进入大学并不就是接受更高等教育的保障,而仅仅意味着自我教育的开端,相对于此前十八年的被教育,自我教育才是培养独立健全人格的真正教育,它要求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有清醒的认识,并时刻怀抱一种自我检省的、谦虚而进取的态度。作如是观,面前的路途则会越走越开阔,与其怨天尤人或故作偏激之语,我想我们应该更多地投入于自我教育与完善,将自己的人格与心灵当成一件艺术品来精雕细琢,并认识到这样的自我砥砺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正如格姆先生教给十六岁的少年卢梭的:怎样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做一个贤明的人。

《忏悔录 (上下册)》读后感(四):一颗追求自由的心

一 内容简介

上册在华伦夫人的庇护下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册跻身上流社会,才华显现,但终被上流社会不认可。这部回忆录在他逃亡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写成,但字里行间的美好仍然让人向往。

二 经历

青年期:与华伦夫人生活

让雅克卢梭出生于一个钟表匠家庭,妈妈去世早,只有爸爸一块长大。但是爸爸因为自身的一些问题逃亡在外,他就和表弟在一块成长,最后在一个钟表家当学徒。但是由于钟表师傅对他不好,他自己逃出去了。

在他人生最好的时刻,遇到了华伦夫人,在华伦夫人的庇护下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担心生活问题,成为华伦夫人宠爱的人。华伦夫人培养他的才能,呵护他,在此期间可以随心所欲的研究音乐、植物,经历了几次的徒步旅行,在徒步旅行中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他浑然与自然一体,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

即使一个人也是可以享受的,享受自己的美景,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心情,享受自己的懵懂青春,与漂亮可爱的女子同行,享受与华伦夫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思想单纯,心思一直在华伦夫人。

世事弄人,华伦夫人有了新宠,而且生活状况日益下降,但是花钱大手大脚,即使卢梭想帮忙也帮不上(因为他性格软弱,也没有谋生的本事,一直被华伦夫人养)。终于分开了,华伦夫人没有任何留恋,卢梭就离开了,独自去谋生。

中年期:与黛莱丝一起生活

走后谋生,当时以为凭靠着音乐的数字记符法可以真的谋生,但是处处碰壁,几乎没有人认可他。在穷困潦倒的时候遇到了黛丽丝,被他羞羞答答的样子打动,尤其是那一对又温柔又活泼的眼睛。对前途没有信心,需要一种感情来填补空虚的心,黛莱丝是最好的选择,她可以代替华伦夫人,因为她有与华伦夫人一样的心灵的单纯和温柔。

在此期间,与黛莱丝生了五个孩子,但是全部都被送进了育婴堂,这也是后来他的朋友拿来抨击他的理由之一,即使在现在看来,这样做也是受到大家的谴责的。当不想负责的话,就不要生么,为什么让孩子出生就失去了爸爸妈妈,真的是很可恶的。

后面他写了几篇歌剧,但是反应平平。因为他还有些才华,结交了一些朋友。

他的身体不好,一度以为自己要死了,这个时候他确立了他的行为准则,当剩余几个月的时候,你要怎么生活,这个经常被人问的问题,他有了自己的答复:"为了继续担任我本来就不喜欢的工作而牺牲我剩余不多的日子的闲暇和乐趣,这的确是太愚蠢。还有,我自己制定的严格的行为准则与不合适的职位怎么调和呢,怎么和别人宣扬要无私、和安于贫穷和不慕名利呢" “永远抛弃飞黄腾达和发财的念头,下定决心无论多么贫穷都要独立自持的度过我的余生。一定不顾他人的议论,不考虑他人的毁誉,勇敢地做一切认为是美好的事情。”

这里奠定了他行事的准则。(为什么当时我就没有注意到呢)

敢说真话的人,一直在社会上是不被容忍的,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而让雅克卢梭顺应自己的天性,凭借真性情与大家交往,但是回头呢,自己处事的冲动,没有圆滑的处事手段,没有雄辩的才能,把自己一步步逼向了绝境。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由于自己生活方式上的与众不同招致了他的朋友的不满,为后面的翻脸、被迫害埋下伏笔。

歌剧乡村巫师一炮打红,连国王都接待他,但是他自知自己的缺点,以及受自己准则的约束,接受年金之后就会不自由,拒绝了面见国王。这需要何等勇气,而又是平常人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就这么轻易拒绝了。就为了自己的自由。

当然他的音乐才能也受到大家的质疑,他的音乐作品也没有带来很丰厚的回报,因为他不会处事?因为他来自于底层?

移居退隐庐居住,遭到了朋友们的强烈反对,但是在这里,他有了新的灵感,写了新爱洛伊斯,也是因为自己在这里太孤独,他的太太黛莱丝与他没有心灵上的交集,而他的心又是很温柔多情、想象力丰富的,所以构想了两个可人的人来陪伴自己。在这时遇到了乌德托伯爵夫人,产生了美好的爱情,但是他们没有肉体的接触,他疯狂的追求她,给她写情书。他们的爱情是美好而多情的。当时卢梭有四十岁了。

在与乌德托伯爵夫人产生美好的感情之后,他就搬出了退隐庐,他与埃尔夫人的友谊破裂。同时出版了爱弥儿,这部著作给他带来了直到一生结束仍然存在的追捕以及压迫。

他信奉的坚持说真话,为了法国的未来,这是怀着对祖国多大的热忱,但是他却遭受了他的祖国的迫害,直至死的时候也没有容身之所。即使身体一直不适,一直很虚弱,大家仍然想置她于死地,这是怎样的国家,就因为他的话触犯了当局者,触犯了一些权威,只是说了真话而已。

三 思考:

1.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出版爱弥儿这本书,但是他在逃亡过程中的唯一心愿是找一个舒适的地方,与世隔绝,寻找自己的平静与幸福。但是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奢侈的要求,一直也没有实现。在大家的迫害中死去~~

卢梭作为后人敬仰的思想家、思想启蒙家、哲学家,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中为了大家的幸福说真话,也是被迫害的。他为了遵守自己的行为准则付出了惨重的生的代价,但是他得到了大家的永恒的敬仰。这是喜,这是悲?

2.想说一下他和华伦夫人之间的感情,妈妈、情人、姐姐,多种角色混合在一起,因为和妈妈一起生活,他也有愧疚的。外人如何评价呢,他在华伦夫人身边的生活培养了他真性情的形成,好坏?无法评说,谁又能对他人的生活进行评价呢。

但是华伦夫人对他的好,能说成是一个贵妇包养年轻人,而这个年轻人稍有点才华(当时才华还未展现)。为了占有他,然后献身于让雅克卢梭。(华伦夫人在卢梭的笔下是温柔的,优雅的。即使华伦夫人也献身于他的另一个仆人,卢梭对她也是依恋的。填补了卢梭的心灵空白。)

在华伦夫人年老、穷困潦倒的时候找过卢梭,但是卢梭因为有了黛莱丝,有了心灵港湾停靠的一个人,没有跟着华伦夫人走,但是他对华伦夫人的感情是真的。如果换做我,到底如何抉择。我会选择询问其他人(这就是我的性格弱点,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让其他人给建议的,但是他决定了不跟华伦夫人走,孤苦穷困的华伦夫人自己走了。卢梭也一直在自责中,这应该是他忏悔的最大的一件事情。

3.卢梭与乌德托伯爵夫人之间的感情到底对不对,如何去评判,他四十,有妻子黛莱丝,她三十,有情人。但是他对她确实产生了真实的情愫,这些情感不是个人能控制的,他对她怎么能说不真心呢,批评么。不知道。那些美好的感情必须是有强大道德感的人才能抑制的吧。他们抑制住了,道德感终于战胜了自己的情感。这样需要多大的勇气,以及自制力。

4.其实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一直带着对生的困惑进行阅读的,一直寻找的是卢梭作为一个被人敬仰的哲学家、思想家,在他临终的时候有什么感悟,他怎么评判自己的一生。即使读完了,也没有找到他对这个问题的正面回答。但是在读他的一生,他的少年的丰富的想象力,与大自然的独自相处、融入大自然,享受自己的那份心情;还有与乌德托伯爵夫人的美好爱情,让我明白,人活着就是有各种心情、感情的,要平静的接受自己的心情,享受其中。不要排斥,逃避,随他来,他去。只要享受其中就好了。

他的处事准则,要无私、和安于贫穷和不慕名利,是符合我的个性的。这就引出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是在自己的环境中努力钻营(而他的文字中钻营的人,也是不讨人喜的,在读者看来真的是小丑),还是真的顺应自己的真性情,去寻找适合自己性情的生活方式(当然你还是需要有一个谋生的本事,这是必须的),最大限度的享受自己的性情,享受自己的生活。他选择了后者,也是现在物质社会所缺乏的吧。

5.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人生就这么长,该怎么度过,是否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每个人是有选择的权利的,但是即是选择,就需要放弃一些东西。或者如卢梭,你为了你选择的生活愿意付出何种的代价,这些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需要做权衡的。

想说的比较多,想到再写。

《忏悔录 (上下册)》读后感(五):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对卢梭《忏悔录》的浅谈

十八世纪的法国风云动荡,百家争鸣,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弗郎索瓦-玛利·阿鲁埃,也就是“拥有整个十八世纪”的伏尔泰;夏尔·德·塞孔达,著有不朽的《论法的精神》的孟德斯鸠男爵;德尼·狄德罗,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人……他们是启蒙时代的伟人,是照亮了黑暗社会的群星。人类因他们而进步,因他们而走向辉煌。而在其中,有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对后世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让-雅克·卢梭,与伏尔泰、孟德斯鸠并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的伟人,为法兰西大革命乃至于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卢梭天资卓越,在政治哲学、音乐、教育、文学等领域均有成就。他的一生也著作颇丰,尤其是以《社会契约论》最负盛名。然而在他数不胜数的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却显得那般特别,那就是他晚年所写的《忏悔录》。

对于这本著作,历来颇具争议。英国的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评价道:“我想,很少有人会觉得这本书枯燥无味,然而,大多数人阅读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厌恶感。可是,你若觉得研究人性比研究其他任何事物更为有趣,一定不会认为本书毫无价值。因为,作者以坦率的态度赤裸裸地呈现了他的灵魂。”而伯特兰·罗素则在《西方哲学史》中批评道:“卢梭在他自己的传记《忏悔录》里叙述得十分详细,但是一点也不死心塌地的尊重事实。他乐于自表为大罪人,往往在这方面渲染夸大了;不过,倒也有丰富的外在证据说明他欠缺一切平常道德。这件事并不使他苦恼,因为他认为他永远有着一副温情心肠,然而温情心肠却从来没阻碍他对最好的朋友有卑鄙行动。”

尽管如此,卢梭的《忏悔录》仍不失为一部名著。它详细而又深刻地描绘出卢梭个人的人生经历。它应该是真实的,因为按照卢梭自己的话来讲,“如果在我的著作中看不出我的真诚,在书中没有什么话可以证明它,那就表明我书中的话不是出自真心”。出于这种情感,对于此书,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真实可靠的了。

在这里,我不想多谈卢梭个人整个的人生经历,因为那是多余而繁琐的。我只想谈谈我们从《忏悔录》中所能看到的卢梭思想来源的萌芽。

众所周知,卢梭最大的成就,在于其对人类社会深刻的探讨。他在《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中指出:“随着我们的科学和艺术的日趋完美,我们的心灵便日益腐败……我们发现,随着科学的光辉升起在地平线上,我们的道德便黯然失色了”。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虽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却败坏了社会淳朴的风俗,使人养成奢靡骄纵的习气。表面上是在进步,实质上却是在腐败和堕落。

而卢梭所产生的这种想法,在《忏悔录》便有体现。卢梭说他幼年的乡村生活是淳朴而惬意的,他周围的人,他的父亲、姑母、舅舅、乳娘、哥哥、他的亲友和邻居,都是正派的人物,他的生性也是“开朗、坦白的”。而为什么,“既然我耳濡目染的都是好榜样,我周围的人全是好人,我怎么会变坏了呢?”

在《忏悔录》中,卢梭谈到, “我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贪婪、隐瞒弄虚作假、撒谎,最后还学会了偷窃的……贪婪和无能,必然会使人沾染上这些恶习,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仆人个个都是坏蛋的原因;所有的学徒之所以个个变成坏人,其原因也在此”。这也是他当学徒时偷窃龙须菜、偷吃苹果,在离开维尔塞里斯夫人家时偷拿了一条丝带并诬陷了厨娘玛丽蓉、与黛莱丝生了五个孩子后将他们统统送到育婴堂的原因所在——因为贪婪和自私。

那么人为什么会贪婪自私呢?或者说,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呢?卢梭在《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中要回答的,便是这个问题。而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如实展现了人原本的天性,充分揭露了使人的天性大变其样的时代和事物的演变过程……使人们看到了在所谓的人的完善化的过程中所遭受的苦难的真正原因”。而这个原因,社会祸患产生的根源,“首先起因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则是来自于以早期家庭为纽带形成的早期社会与人际关系和冶金与农耕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财产的不平等及富人和穷人的分化对立。“这一切扼杀了人的天然的怜悯心和微弱的公正的声音,使人变成了吝啬鬼、野心家和恶人”。

而卢梭的这些观点,我们都可以从《忏悔录》一窥渊源。首先,卢梭的家庭生活是不幸福的。他的母亲在生下他不久之后便逝世了,而他的父亲,则因为一起与他人的纷争中流落他乡。因此,卢梭是缺少父母关爱的,他对于家庭及其联结维系的人际关系是比常人缺少情感上的感受的,也正因为此,他才能以常人所不能及的冷静和敏锐指出家庭和其维系的社会与人类不平等的关系;其次,卢梭出身于一个中下层的钟表匠家庭,他并非是出身上流社会的贵族。后来因为华伦夫人,他接触到了上层社会。然而,他究其一生想要融入上流社会却不被接纳,而来自中下层的出身使他深刻地感受到富人与穷人、统治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分化和对立,因此他才能尖锐地指出,是私有财产的不平等,才导致人们不平等,才导致了社会的种种祸患。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卢梭认为是教育。因此他便着手写下了名著《爱弥儿》。而这也是根据他在《忏悔录》中所讲述的自身经历所得出的。卢梭在他十六岁离家出走,独自闯荡并堕落放浪时,他有幸得到了他人生中三个导师的教导:格姆先生教会了他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谷丰神父是他学识上的恩师;而在情感上华伦夫人功不可没。再加上他一生热爱阅读,早年的知识积累和后天的努力学习,才成就了卢梭。也正是因为这些,卢梭才格外重视《爱弥儿》,才在《爱弥儿》中对道德教育、知识教育、情感教育上提出系统教育的主张。

然而光凭借教育是不行的。要使人类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非得要对整个社会制度进行改造。于是,《社会契约论》便横空出世了。卢梭怀着满腔的激情热血,向世人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创制政府的行为绝不是一项契约,而只是一项法律;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

追根溯源,卢梭关于反对不公正的思想源头,则是《忏悔录》中所记载的一件小事:朗伯西埃小姐放在砂石板上的一把梳子一排梳齿全折断了,而当时只有卢梭一个人在场。所有人都认为是卢梭干的而卢梭坚决予以否认。于是他们便对卢梭施以体罚毒打。后来,“当我现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我还感到我的心在怦怦直跳;即使我活到十万岁,我也不会忘记当初的情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对暴力和不公正行为的感受,在我心中留下的痕迹,是刻画得如此之深,以致所有一切涉及暴力和不公正行为的事情,都会使我像当初那样愤怒”。

尽管卢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然而,纵观其一生,他却始终都是孤独的。他从未被他人所了解。他与许多贵族有着深厚的友谊,然而他坦诚说出的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是反对贵族阶级的;他爱过许多的女人,而从未有过一个女人能真正与他相陪到老;他希望能与伏尔泰为友,可自始至终两人势同水火。甚至连他之前的好友,柏克和休谟最终也和他分道扬镳。《忏悔录》所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人,按照他自己给他的著作所命的名字那样: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参考文献】

[1] [法]让-雅克·卢梭.《忏悔录》.李平沤.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2] [英]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李约瑟.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3] [法]让-雅克·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李平沤.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4][法]让-雅克·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李平沤.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5][法]让-雅克·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李平沤.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6][法]让-雅克·卢梭.《爱弥儿》. 李平沤.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