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永恒的图书馆》读后感1000字

《永恒的图书馆》读后感1000字

《永恒的图书馆》是一本由[美] 尼古拉斯·A. 巴斯贝恩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恒的图书馆》读后感(一):“坚忍”和“刚毅”

“坚忍”和“刚毅”是纽约公共图书馆门前两座石狮的名字,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酷的日子里,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总会在星期日晚间的广播里,用这两个词来鼓舞市民们熬过一个个黎明前的黑夜,迎接明天的曙光。《永恒的图书馆:坚忍与刚毅之二》中,无数的藏书家、书商和图书馆人凭着“坚忍”与“刚毅”,在保存书籍文化的传承上成就了不朽的功绩。

《永恒的图书馆》读后感(二):中国教育需要探索的道路

中国和西方在教育方式和高校制度上有个很大的区别。中国的高校看重分数,学生看重学校的名声。而西方高校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看重高校的硬件。这个硬件是什么,就是图书馆。评判一个学校好坏的主要标准就是学校图书馆书籍的多寡和典藏的数量。书籍是知识的象征,而学校又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如何才能使知识效益最大化才是学校育人的真正目的。可我国的教育却是背道而驰 ,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对名利的追逐超过对教育本身的探索。中国高校成了一具空壳而成为耍弄政治手段的一座舞台。也无怪乎国人疯狂舍命般的要逃离这个陷阱,去享受西方世界的教育民主。苦是苦,但知识的慰藉正像一个止痛药。时间一久,所能体验到的绝非能在国内所学到的。

中国的教育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首先应该做到的是避免浮躁。

《永恒的图书馆》读后感(三):坚忍与刚毅之二,永恒的图书馆

我已经说过,《坚忍与刚毅——西方图书世界的人、史、地》(“Patience&Fortitude-A Roving Chronicle of Book People, Book Places, and Book Culture”)这本书在中国翻译出版,摇身一变分成《为了书籍的人》和《永恒的图书馆》两本书,不是一个好主意。想要了解图书馆的相关部分,两本书都要看一看。第一本书里面的第一部分里面有图书馆的历史方面的介绍,这本《永恒的图书馆》则是介绍现代图书馆为主,尤其是美国的现代图书馆。

现代图书馆面临两个问题。一个问题,书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另一个问题,如何将现代科技运用于图书馆事业。

现代图书馆作为图书的保管地和知识的交流地,在公众文化和学术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为了要完成这些使命,要做两个最基本的工作,一个是图书的采集,一个是图书的保管。

图书的采集,包括一些采集的来源和选取的原则,其中采集的来源问题可以参考《为了书籍的人》里面的书商部分,而选取的原则是几乎都没有提到的,显然,无论怎样的选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然后是保管的问题,这其中又有可能涉及到一个选取的问题,因为有一种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图书馆在图书超过其可能的容量的时候会作出一个筛选,本书讨论的不是该如何筛选,因为无论怎样的筛选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而是讨论了该不该筛选和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现代科技运用于图书馆事业,问题的焦点在这里主要集中于能否将现代科技用于信息的保管,以代替实体图书的保存。

这本书我给打五颗星,主要是因为我个人的兴趣,我对图书馆是很感兴趣的。如果《坚忍与刚毅》以一本,而不是两本的面貌出现在我面前的话,我是很有可能打五颗星的。

《永恒的图书馆》读后感(四):圖書館是永恆的

我是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的,正如我的批註所寫的:很少有這樣一本書讓我如此熱血沸騰,並在那血液燃起之後迴盪著扼腕嘆息。

书中以大量的采访和数据资料给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些著名的圖書館及為了圖書館建設的未來而產生的各種事件。從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大火開始,以及對於現在和未來圖書館建設的紛爭,作者給我們展現了一幅鮮為人知的圖書館專業的真實世界。而在這紛紛擾擾的辯論背後,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點:圖書館的目的是什麼?未來的圖書館到底該建設成什麼樣

但對於我這個遠在太平洋彼岸的東方人來說,閱讀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跟著作者一起徜徉在各大圖書館之內,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震撼,一種羨慕,一種對於當前我們社會對於圖書,對於人文知識漠然的一種嘆息。

該有多羨慕全美高校每年為數可觀的圖書購置經費,更不要說哈佛那另全世界都驚愕的圖書藏量和專業性;該有多羨慕各自成各自系統的學術專業研究性圖書館,他們自製,他們打造自己的風格以服務於老師學生研究學習;該有多羨慕全民為書的氛圍,舊金山公共圖書館,因為一些概念性的朝著“技術性圖書館”邁進的時候,因為館長的不正當言論(舊金山大地正後館長聲稱,此時是“AUGEAN STABLES”——奧吉亞斯牛圈,喻指清洗舊書)偏激行為(過分強調科學技術的重要性),館長付出了痛失政治前途和飽受全民批評的雙重損失。對於我來說,無論是作家為了反對館長的"數字化"行為,不顧一切得去用拖車一次一次從廢棄的書堆裡把書帶回家,還是那些圖書館激進分子(library activists)的抗議,都是一種震撼。為了知識,為了書籍,除了保護,他們用最“人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首先爭奪的焦點是書——或是知識——這在某些國家地區是完全無法想像的。當一個社會完全被金錢利益和快餐文化所蒙蔽的時候,呵,書?為了書?為了幾張破紙?值得這麼興師動眾麼!其次是方式,當很多人這麼想著的時候,舊金山的知識分子們拿出最知識分子的精神,向着華而不實的新館,向著概念派的技術官僚,向著只顧眼前利益的當權者示威。知名小說家在專欄上痛訴,普通市民們默默地推著小車去搶救文化。老實說我並不理解為什麼在美國這樣一個崇尚知識和民主開放的過度,會有館長輕易地說出:不要書了,隨意丟棄這樣不負責任的話?縱使他再提倡電子的便捷可說出這樣的話和焚書坑儒有什麼區別呢!難怪會引起渲染大波啊。

再有就是被書中所展現的一幅有條不紊秩序盡然嚴密的圖書館系統所震撼了。無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的研究性圖書館,雖然都屬於政府部門,可各自又有絕對的自治權,這就保證了各圖書館的特色和高質量。這在我們國家是難以想像的。當我們學校還在為如何擴展圖書館而傷腦筋的時候,人家哈佛大學一年的圖書購買經費已經不知道是我們學校幾百年出租場地能賺來的。我知道這沒有可比性,我只是想說,對於圖書館,對於出版業,對於知識的態度,我們還缺乏太多。當一個國家的書店的暢銷書欄永遠是“經濟類xxx教你21天快速掙錢”或是“美妝達人”這樣的書籍,很難想像這個國家的團書館發展會是怎樣,更不要說和圖書館建設完全掛鉤的學術研究了。

討論到底是紙質材料好還是電子材料好並沒有多大意義(雖然我本人是傳統紙質材料的忠實擁躉)材料的存在就可以為學術研究提供幫助。正如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的章程那樣,專心一意,謙恭而靜默地讀書,愛惜圖書和家具,並使其盡可能長久使用。不偷竊、偷換、擦損、扭曲、撕毀、割損、塗抹破壞任何書籍,在書中寫字、畫線、或以其他方式使書籍收到虐待、破壞或損毀,並不允許其他任何人作出破壞圖書的事。我們愛書,愛圖書館,因為出於對知識的尊敬我們才膽敢問心無愧地存在在這片土地上。

《永恒的图书馆》读后感(五):书籍迷恋者的痴缠与疯魔

这是一篇对近期出版的“关于书之书”系列的述评(自然,包括《永恒的图书馆》),虽然与自己以前写的单篇书评有说法或材料的互用,但因综合之,或有新的意义,一哂。

董桥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伦敦西区有一位世代贩书的老先生,做买卖毫不花巧,在书店只闷头整理书籍,从不向顾客数说推销;客人付钱时不免抱怨,说也不知买回去合适不合适,老人慢条斯理地说:“我并没有答应送你一座玫瑰园!你再翻清楚才决定要不要吧。”

书籍的玫瑰园,多好的一个说法。其实,谁也没有办法送你一座这样的园子,只有依自己的长期搜罗、爬梳、摩挲、把玩等才可渐次构筑起来,糅合了己身的气息与血脉,方为自家的玫瑰园。建造如此这般园子的人即为书籍的迷恋者,或称爱书人,书痴。而“关于书之书”中即有一类是写给他们的,自然,其书写者必定亦为同类书痴。世纪文景的“文雅的疯狂”系列和三联的“新书话”系列荟萃其事,蔚为大观,近一年来,前者有《二手书那些事儿》、《旧书与珍本》、《为了书籍的人》、《永恒的图书馆》,后者有《疯雅书中事》,在出版界“关于书之书”群落中十分养眼,一慰书籍迷恋者念想。这许多书还有两个特点值得拎出,一为尽数在揭爱书人的“短”或“长”,那一分说不尽的痴缠与疯魔;二是,五册书里竟有三种是美国作家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所写,不能不说此人确为此领域的权威作者,以及近期国内对其著作的集中译介。

书的收藏是一桩不疯魔不成活的事体,书痴们斤斤计较于版本、品相、装订、书衣、插图、开本、毛边等,以及扉页上的签名、印章或藏书票,摩挲把玩不已。这在外人看来不免怪癖,因为无法理解这一本与那一本有何本质不同,何必要花诺大价钱搜罗。如《二手书那些事儿》中,有位藏家只收集《塞尔邦自然史》(十八世纪的一本英国地理志),足有几百种不同的版本,里面有不同的格式、不同的插图;《为了书籍的人》里,更是有位美国的藏书家,一次性收藏一位小说家的1085册《大陆》,“如果一本书很好,那么有十本同样的书就是十倍好,这是合情合理的。”这可说是一种“辉煌的不合时宜”,不过自有可爱的意味在,因为缘于文雅的疯狂。

自然,版本与品相固然重要,但真正的爱书人却不会“死”于品相,异化雅趣。所以,《旧书与珍本》的作者戈德斯通夫妇说,“我们的藏书室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藏书的多样性”,“一大笔钱买来的书读起来并不比其他版本更好”;《疯雅书中事》中,巴斯贝恩介绍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一本珍藏书:外观惨不忍睹的英语语法书《柯卡姆语法》,这是亚伯拉罕•林肯少年时曾认真阅读的书籍,只受过一年学校教育的林肯全靠自学,《柯卡姆语法》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其《解放黑奴宣言》、《葛底斯堡演说》与这本破旧的小书关系匪浅,如此“意味深长”的书,其品相还有什么重要的呢?

于书籍的迷恋者而言,他们往往拥有成千上万种图书,收藏之、爱抚之,对实体的亲密接触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但随之却有一种忧虑相伴而生。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书比人长寿,其悲欢离合的沧桑故事远大于现世拥有者的想像。于是,有心态十分达观的藏家说,“我从来不把这些书视为我的个人财产,我不过是个暂时的保管人而已。我每天与它们作伴,与它们交谈,那是难得的特权。”《二手书那些事儿》的作者戴维斯更是以小说体代一本名叫《橘子不是惟一的水果》的图书发言,讲述一段历经多位主人以及漂洋过海的旅程,丰富性想必超出许多人的一生。痴迷的藏家们显然在与藏书的朝夕相处中,对其神秘之特质有了更深的体认,人的命运不定与书籍的命运不定交缠糅合,均有着隐性的前世与今生。

正是有着如此的忧虑,爱书人在现世汲汲于寻觅搜罗,痴迷不已,却不免又忧心于自己身后这些书的命运。毕竟书籍比不得金银珠宝,不当吃不当用,搬起家来还死沉死沉,如果后世子孙非此道中人,难免不会有嫌弃之心,否则中国古代许多藏书楼之珍藏也可避免散落遗失的运道了。所以,赠与图书馆,整体转让给个人,都是较好的选择。但与自己几十年的心爱之物分离,又何尝是件容易的事,《为了书籍的人》中有位叫黛安娜•科曾尼克的女士说,“我很高兴收藏品找到了好地方;我宁愿赠送而不愿卖掉它,这样处理,我感到更好些。尽管如此,我仍旧禁不住伤心和悲哀。”想必爱书人都会有戚戚之感的。

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没有谁看不到电子介质对传统书籍的冲击,更何况日日与书打交道的迷恋者们。这些“为了书籍的人”并不因其痴缠与疯魔就掩住双眼,不去看新事物的出现。有反应敏锐的,利用便捷的网络传播工具,将淘书或售书的触角延伸得更远,领风气之先;还有开始研究“电脑化小说写作与印刷小说之争”,以数字手段做“超文本”创作。而对于数字技术是否会取代传统书籍这个严重的问题,想必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爱书人的心头。事实上,电子阅读初露端倪,便使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纸质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相比,以往的兵荒马乱、水火之灾只是阶段性的困境而已。书籍的迷恋者们很难指望去抗拒这股潮流,只是私心愿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并存,且相互弥补、调节,毕竟深度阅读在纸质书籍里才可更好地实现。如《永恒的图书馆》中所说,“老式的书籍可能朽坏,但是它只要继续存在,阅读的方式是不会改变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