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加勒比海之谜读后感摘抄

加勒比海之谜读后感摘抄

《加勒比海之谜》是一本由(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35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20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加勒比海之谜》读后感(一):最快时间看完的阿加莎作品

大学里读的很多,但都是波洛的探案集,这本是头一回读马普尔小姐的作品,但情节一如既往的紧凑,扣人心弦,最后凶手倒是出人意料,(当然这个是阿加莎的杀手锏了),现在很多作品都是靠对话推动情节,略显无趣,但是阿婆的作品虽然也是对话,但写的就能让人欲罢不能的读下去,不愧是悬疑小说界的女王

《加勒比海之谜》读后感(二):还是阿婆一贯的风格

看了电视来看书,基本套路一致,反正每个人都不是坏就是傻。不过这也是马普尔系列一贯的风格了。马普尔的世界太奇异,总有那么多曾经的,现在的罪犯围绕着她的生活。所以一直不是很喜欢这个系列。

这本书自然也有自己的亮点,不要相信别人告诉你的(读者文章?),马普尔的疲惫(好像没啥特殊理由),但都是些小装饰,不能掩盖书本身的琐碎,因而这些装饰本身也显得廉价。

《加勒比海之谜》读后感(三):日光之下岂有新事……的凶手

我很喜欢的一个调调就是在度假或者这类完全和犯罪挨不上边的休闲活动中发现犯罪的蛛丝马迹,最终衍生出真正的罪案。马普尔小姐很多故事都是走这个风格,波洛老爹也有,但少一点。

这一本的大意就是马普尔小姐在加勒比海度假时,一个碎嘴的老退伍军人告诉她自己听说的一个杀人犯,“我还有他的照片哦”,但是他刚要拿出照片,就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又把照片收起来了。

第二天他死了。

看到这里我就想,一准是凶手恰好也在这里,结果死者认出了凶手,凶手也知道对方认出了自己,于是……挺老套一个题材,但是写得真好。马普尔小姐的身份和波洛不一样,她可以在闲谈中去探寻线索,波洛就不适合干这种挖边撬角的琐碎事,他太显眼了嘛。而且一个男人打听八卦总会让人觉得怪怪的,马普尔小姐这种老太太,一边叨叨还可以一边做毛线活,任什么人也不会有戒心的。

一直到真相大白的前三页,我才怀疑到那个真凶头上。其实,死者一开始讲的故事给了很大的启发,只是我没太往心里去而已……那种老头子天生就有一种让人觉得“不用在意他的话”的气场,Orz。

顺便说一下,这本的译者让我有点小囧。在67页,那个中年女秘书评价这个度假地的气氛时,用了李白的《将进酒》来形容,我没看过原文(反正我也看不懂……),但联系上下文,想必原文的意思应该是“及时行乐”,译者可能觉得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吧。但这个译者的古文也够半桶水的,居然写成“人生得意需尽欢”………明明是“应当”的“须”,怎么就能理解成“需要”的“需”了呢╮(╯_╰)╭。

在151页,那个怪脾气的老头把自己和马普尔小姐形容成“两个老帮子”,这译者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和“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高冷比起来,“老帮子”这种北方俚语是不是太接地气了一点(;¬_¬)

《加勒比海之谜》读后感(四):你好啊,我的马普尔小姐

我手头上的马普尔小姐系列不多了,所以每本都不舍得立刻打开看。但像久未谋面的老朋友般,总是会想念的。可是想念地久了,只好打开一本,问一句:你好啊,我的马普尔小姐。

书的一开始我就很喜欢,老去的少校絮絮叨叨又大声夸张的讲着他那些老掉牙的故事,他那些别人都听了无数遍的经历,就连一向善解人意的马普尔小姐也走了神而去想自己的事了。“一个老人,需要有个人听他倾诉,使他能在回忆里重温昔日欢乐的旧梦。”看到这里,我的心里不禁“唉”的一声,叹了口气。

当然,不出意外的,少校当天夜里就死了。他那么老了,又有高血压,而且又不忌口的当夜喝了过量的酒。一切程序走得自然,他早该死了,在场的人大多那样想。

可是他白天地那个谋杀故事可真是奇怪啊,在他眼光瞄中某人后的反应也真是奇怪啊。马普尔小姐不能不疑心,一切都太不合常理了,可是一点证据都没有。

但是谋杀是会成为一种习惯的,尤其是在凶手一再得手的情况下会变的自信而懒惰,像逆流而上的大麻哈鱼,谋杀的基因一再作出同样的反应,同样的作案手法肯定会再次出现,于是命案发生了,凶手现形了,只是这一次在复仇女神马普尔小姐的掌握中。

美丽而神秘的加勒比海岛,有钱闲人的度假天堂,却也是流言疯狂传播的繁殖地。上校有高血压,莫莉家族有精神病史,岛上的人都这么说,却都说不清这一论断的发源处。然而流言却已经深入人心,如一颗种子落入沃土,很快的生根发芽,铺枝散叶。所以,上校的死亡是他高血压所致,而莫莉的紧张也源自她的家庭基因。

但有人不相信,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判断,马普尔小姐是一个,拉菲尔先生也算一个。这个残疾又暴躁的老头,头脑却异常的清醒。我喜欢他跟老马普尔之间的对话,那是历经人世后的睿智和熟知人性背后的探讨。而且我很高兴的看到他能活着到最后一页跟马普尔小姐告别并说有机会再见。

《加勒比海之谜》读后感(五):研究阿婆的话,可读

推荐指数:如果有时间,秉着研究性学习写作的心态,还是可以去看看滴!

谋杀事宜:

那少校是被凶手(我还真忘记他叫什么名字了!)杀害再伪装为高血压死亡的。然后那个女仆是因为勒索凶手而被杀的!(这种事情在推理小说实在常见,而且为什么常常是仆人呢??后来,凶手本来还要杀他的妻子,但居然因为错把一个与他妻子很像的人当成他妻子而杀错人了!(夜晚天天黑看错了!)。这种小概率的事情居然会发生,一开始真心让我有些蛋疼。但后来细细一想,其实也是件挺合情合理的事情,天那么黑、地方又那么偏僻,出现一个与凶手要杀的人,发型背影什么的都很像的人,凶手肯定有会有些紧张,这样杀错还真是在所难免的!!但在推理小说中,利用这种小概率的手法还是需要谨慎滴!毕竟不是每个读者都像咱这么通情达理是不,如果用得不好,会被人吐槽滴!

书中对少校有一颗假眼睛的设定也是颇具特色的,这促使了侦探和读者对真相的误解,是条挺不错的诡计。同理,斜视眼,斗鸡眼,五官某部分残疾如右耳失聪什么的,也是可以巧妙利用的,但注意对这些叙述的时候,不能过于突兀,不然很容易被人察觉。

再者,本书对流言什么的利用也是很巧妙的!少校本身是没有高血压的,但凶手利用八卦谣言什么的,一传十地,让所有人都以为少校有高血压,而且都还不知道这个谣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等到大家都这样认为了,即使是侦探也可能对着谣言信服,真是太有信服力的话了。而且,文中还有几处关于谣言的描写,真心觉得很不错!

各种漫谈:

这书我其实看了有一段时日,几乎都快忘记它讲了什么。凶手,杀人手法那些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不会让我过目不忘,真是阿婆一部挺普通的小说,还在持续阿婆的各种风格!当初我会买这本小说,完全是因为这书的名字很诱人(这告诉我们一本书起一个好的书名是很有必要的。)这书的简介什么的也挺一般的!

不过,这是马普尔小姐唯一一篇在那么遥远的国外破案的小说,也还是有那么几个亮点的!其实,我不得不说一句,阿婆的书细细挖掘,真的可以发现挺多亮点的,但挖掘耗时太大,真心伤不起!当然,本人貌似还是对她用了很多时间,但她拖戏的写法,冗长的前文,让我真心有些受不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