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地方读后感精选

小地方读后感精选

《小地方》是一本由杨成桦 / 张上(正义) / 吴琦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地方》读后感(一):随便一说,没有,是认真说的

收到之后很快看完了,没想到,其中最喜欢的一个是《花》,我本来以为自己只会在看手绘线条的时候兴奋,可这篇数字质感的画面浪漫自由,迷幻的场景轰炸了我的脑子。可见媒介只是媒介,哪一种媒介只要找到恰当地运用方法就能获得灵魂。另一点的是我喜欢有一定主题的故事,可能是小时候语文学多了吧,但我还是重视这一层思考,比纯记录多一层提炼。主题也可以隐于叙事中,不一定都写成论文。

喜欢的还有《根》,从一段对记忆塑造的思考,流畅滑入对家乡和身份的认识,画得又美又生动。《下一个春天》真好,就是节选略显遗憾,如果有人着只看这一段的话就体会不到它所有的好。当年微博看的时候,我心里的一丝丝意见是认为它表达了一些(至少在它意图的范围内)绝对正确的立场,但我现在收起青少年式的叛逆,认为正确的事当然要说,但一定要说的这样好才行,不能随随便便地说。(因为要想说“不正确”的事,往往都得费上很大力气。)

另一个维度看,有一半以上的故事是关于返乡和家乡成长回忆的,反而让人开始注意,在“小地方”的话题里面不说家乡还可以说什么呢?有旅行与自然,有乡村背景的童话/寓言故事。(其实还可以更多吧!)《青涩》和《妈妈》对我来说,不是个人回忆而是小小说,有文学色彩。

返乡主题里还喜欢《一些秘密》,用时空在漫画格子里自然切换,毫不费力。没理解错的话,结局是回忆的回忆,所以这篇也在回乡之上又有其他。

《幸福的桥》里面有梦想的老大爷很动人。

《拟态城》是动画/镜头语言的漫画,跟《花》或者《根》对照,能看出来对格子的运用和叙事有多么大的不同。很久以前听过一个独立动画导演表示不想在动画中复制电影镜头语言,我多少有点理解。虽然当然不必要求创作者怎么创作,但看漫画会心里自动关注漫画形式的表现方法。镜头感其实能帮助理解,也是一种手段。

有几篇看着猜测原图是彩色的,如果一开始就是决定画黑白的,肯定就不会那样去画了。所以如果事先约定画黑白漫画肯定会更好,但本来计划又有变化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也有那么一两篇是不能忍的。

有很多画得好好看,我好好学习!希望更多人发现漫画的好。

《小地方》读后感(二):叙事与形式的碎碎念

单读大胆的出版,让漫象集走到地上,这些漫画正在逐渐走向自己的“文学性”上。

法国的作者是寓言式的,比如《谢隆的叛逃者》就翻版了格林童话“不来梅城镇音乐家”。《花》的意识流以近乎飞蝇症的表现方式来创造一种刻录在视觉神经而非脑内的状态。

我一直觉得,当重返故乡,在华人作者的作品里总是有一种景观的特质,我们终将疏离但是我们保持着敏感这个纽带去努力扯着它,我们说我们理解,我们不是被故乡拴着而是我们终究放不下故乡,介于两者之间的安全位置。

当然这样说太抽象了,在左马,正义,SM,成桦还有路易斯·杨,左马和正义的故事是忠于记忆而重现的,最终下沉回乡土,SM的故事是戏谑而残酷的,同样忠于记忆。而成桦与杨的则更加明确,阻断了记忆与当下暧昧的纽带,没有压抑被掩盖在记忆与过去的纱中,前几天新闻还介绍了青田,杨的故乡,描述成“一个老人用欧元买菜的小城”,莫名其妙。

节选《下一个春天》也请去读一读,全书也已经出版,更长的故事给予空间,不管是格子还是叙事,《小地方》的短故事就如汪曾祺对短篇小说的说法一样(请允许我这样对比),这种暧昧和自我补充的方式让读者能够参与,并从中也看到自己。

《小地方》读后感(三):第一次做漫画,我们是认真的

就如高调预告的那样,单读出版了第一本漫画书,而且是国内第一本正式出版的独立漫画合集。

消息放出后,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欢迎,但我们猜,读者心里一定有很多没说出口的疑问吧。比如,单读为什么盯上了漫画?单读做的漫画有什么特别?不了解漫画的读者,可能也对合作伙伴 Papayep、独立漫画和更常见的漫画之间的区别有所好奇。

因此,在《单读 PLUS·漫象集:小地方》正式发售之际,单读编辑部决定从选题到制作做一次全方位的自我解释:虽然第一次做漫画,但我们是认真的!

为什么单读会做一本漫画书?

不论是做 MOOK,还是做出版,单读都像身处叛逆的青春期,希望找到这个时代当中新的声音。于是我们尝试过做电影设定集、摄影书、剧本集这些不常规的读物,也不断在大众出版的领域里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尽管在传统出版业的计算里,这些冒险都很可能意味着吃力不讨好和赔钱。尤其是开创“单读 PLUS”这条线索之后,这样的冒险得到正名,更加肆意了。

早就想试试“漫画”这种新语言了,可是迟迟没有付诸实践,真正上手之后也证明,做出好看的漫画书是一件专业的事,编辑部又花了许多时间去学习去求助,也付出了许多额外的时间。不过,还好,在 Papayep 的帮助下,终于还是交出了《小地方》这本作业!这里的故事,画出了语言所不能概括的事,还原了那些已经渐渐离开我们的地方和人,狠狠地治愈了还在慢慢修复精神世界的我们!(尽管主编已经不敢再冒险了,很怕最后完不成对订阅读者的诺言……)

Papayep 是怎样的伙伴?

由长居在法国的成桦和正义主理的 Papayep 工作室,是一个原创动画工作室、独立漫画社、文化衍生品牌。他们自主编绘的独立漫画杂志 Papayep 从 2017 年创立,至今有七期,这份杂志由中短篇幅漫画和插画、图像游戏组成,主要记录游走于中法之间的工作⽣活感受和种种突发的奇思妙想。

在 Papayep 之外,他们于 2020 年发起了“漫象集”计划,“希望它成为一个拥抱世界的讲述者,一本用多个视角记录时代的叙事漫画合集”。起因是两人之前回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对这片快速发展的土地充满了好奇和疑问,想要观察记录诸多变化,同时也萌生对家的思念,于是以“乡”为主题编选了一组作品。他们联络在网上发表过相关作品的作者,又邀约更多创作者加入,最终收集了十七篇作品(其中一篇是只有单读订阅会员才能得到的彩蛋)。

这本漫画合集和单读合作出版后,成为了《小地方》,但“漫象集”还会继续推出新的作品,而作为漫画作者网络的它也会存续、扩展。漫画作者们快快去联系他们!(微博/公众号/小红书:Papayep)

Papayep 的网页

为什么要回到“小地方”?

2018 年 6 月 8 日(正好是五年前),单读公众号第一次更新了“小地方”栏目(你可知道中国有个小地方叫冷水江?|单读),主编吴琦向我们描绘了自己的家乡。家乡在他的记忆中,天是很淡的蓝色,夏天要乘环城公交去兜风,爬山、米粉都让人念念不忘……那是他永远有处可“退”的情感堡垒,也是一种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

之后,“小地方”一直在单读的观察视野中,所以拿到这组漫画时,我们格外欣喜——世界上有一群人也在讲这样的故事,也看到了在发展浪潮中日渐消逝、被人忽视的东西,也发现了可能的出路并不在大世界,反而在于微小的人与事。当我们决定就以“小地方”作这本漫画书的书名时,玩笑道,它好似一直在等这个使命到来。

那不是一种简单的“乡愁”。这些漫画作品会让习惯活得如机器般的我们内心颤抖起来:可能回想起久违的幸福感——无需向外求,而就在身边,比如和友人去观一次鸟,漫无目的地晃荡,吃上家里人做的饭菜;当然也可能感到落寞、甚至愤怒,凋敝的厂区,只剩老人的村庄,熟悉的地方已不再,辛苦劳作却失去希望的人们发出沉重的叹气。重回“小地方”是对这个价值单一化、理性过了头的世界的一次小小抵抗,让作为“资源”的土地重新变成有故事的土地,让心灵干涸的我们重新构建安全感,生成与保存爱,获得内心的安慰与告解。

独立漫画创作坚持的是什么?

在和这群作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会强调两个字——“独立”。因为他们画画不是为了赚很多钱,而是他们非画不可。他们有必须讲出来的故事,有必须表达出来的自我。外化出来,便是总以个人的经历感受出发、表现手法极具个性的创作。

举几个例子:皮埃尔·赞泽斯(Pierre Zenzius)是一位自然爱好者,他的《十一月》用笔简洁清新,但可以把不同鸟类的特征勾勒得栩栩如生;同样是画动物,康坦·马尔科(Quentin Marcault)的《谢隆的叛逃者》中的动物形象就会更夸张、戏剧化,形态还会随情绪自由地变形;SM 的《一些秘密》讲的是青少年时期的顽皮过往,他用左手作画,有种在课本上涂涂画画的“稚拙”感;甚的八百万的《妈妈》要传递阴郁、低沉的情绪,用了大量的黑和特写……

一口气看十六篇完全不一样的漫画故事,非常过瘾!

从一篇篇作品到一本书,还有哪些看不见的工作?

(以下来自被迫回忆工作的设计师许烨)因为作者们都是独立创作,所以每一篇的版心都不一样。观察各篇版心,选定一个适中的比例作为统一标准,是我工作的第一阶段。大部分我能够调整,特定篇幅涉及画面修改就由成桦和作者一起修改、填充。每篇作品的色彩模式也不统一,需要重新调色,因为调整对比度、亮度、锐度等等图片处理手段会影响画面本身,我不敢轻举妄动,还是联系作者来调整了。

漫画艺术往往用简洁的视觉语言和文本结合来成倍地放大读者的感官体验,每一篇漫画的分镜是作者凝炼的结果。我希望作者设计的阅读节奏不被改变,但不是每一篇都从奇数或偶数页码开始或结尾,这就给排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部分结篇页我截取了漫画中的意象,发现正好可以和后一篇的篇名呼应;同时和 Papayep 讨论,让一些作者补充了开篇页,最后通过这种方式平衡了页面排布和阅读节奏之间的矛盾,以保证合集的整体性。

为了达到大开本舒适的阅读感,不仅需要调大字号、统一字体,处理错字、看不清的字、大小不合适的对话框,还需要根据我对画面的理解(大部分时候也需要征求作者的意见)来修改画面,让这些琐碎的修改不突兀。此外,一些外文漫画全篇都使用手写字,有作者独特的韵味,这时选择合适的中文字体就格外重要。大部分篇幅是正义和我两个人手写的,也感谢他们(Papayep)前期筹备这本漫画集已经投入了大量工作,还总是第一时间配合我的修改请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