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什么E=mc2读后感精选

为什么E=mc2读后感精选

《为什么E=mc2》是一本由布莱恩·阔克斯 / 杰夫·福肖著作,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E=mc2》读后感(一):拉近了我与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的距离

是一本浪漫的科普书,作者想象力很丰富,使得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译者的文笔很流畅,读起来生动有趣。从知道相对论这个东西开始,一直怀有好奇心,但是畏惧难度。在当当上面看到了这本书,分类严重错误。。。。。无语啊。。。。但是还是买了,封面好看。哈哈哈。好浪漫的物理科普书,特别是前面,全部都看懂了,最后那十几页,不是很懂,虽然语言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可能是我的水平不行。呵呵。

《为什么E=mc2》读后感(二):原来浪漫在那些看似深奥的公式里

我从来没想过会看一本与科学与物理与相对论有关的书,尽管早我知道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那个简单、幽默的举例,对于文科生而言这和我太不相干了。

但这本书我看了,很认真地看,居然看懂了。

这让一向对理科知道发憷的我很开心。

每到诺奖发布的日子,媒体就常常集体讨论关系创新、关于想象力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应试教育夭折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

的确,爱因斯坦是在对前人的无数次否定、猜测中建立的相对论,而他的前人们,比如牛顿有何尝不是在否定他的前人。所以这本书的意义,并仅仅在于告诉你一个人人都懂的相对论,而是要开启读者封锁很久的想象和怀疑的大门。

另外,你看完书就会发现,书中的浪漫让你惊讶。

《为什么E=mc2》读后感(三):原著和翻译

感觉此书翻译得非常好,让我想起另外一本书《文明与野蛮》,翻译是吕淑湘,时间是在40年代左右。《为什么E=mc2:人人都能读懂的相对论》是我看过的非文学类作品翻译得第二好的。有很多国内翻译的科学类读物都很晦涩,例如最近在读的霍金《大设计》,明显能够从译者的字里行间猜到原文的长句句法。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理科教育都忽视了人文方面的休养吧。我注意到《为什么E=mc2:人人都能读懂的相对论》的作者之一Brian Cox曾经还是摇滚明星,估计翻译得好跟原文就写得好也有很大关系吧。

接下来就是有看不懂的地方,计算时空距离的时候为什么要带减号的公式呢?盼高人指点。

《为什么E=mc2》读后感(四):真的有著迷的感覺

自己動手計算了一下列車上的光鐘“實驗”, 而且如此簡單的得出了時間的扭曲程度的公式 很有趣 而最後的對標準模型的介紹和對萬有引力的從新詮釋都讓人感到陷入思考的著迷的快意。

這本書試圖讓有初中數學基礎的人體驗一下相對論的優雅,而且文筆風趣;是啊 任何一百多年前的尖端科學到今天難道不該成為一種常識嗎 但是相對論的觀點出發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直覺感受的世界是那麼的不同 而你若開始接受科學的觀點看待這個宇宙 你會發現一切事物的表像背後都有一個有序的運轉原則 而我們身處的宇宙又是何等的神奇和怪誕 無數偉大的頭腦和智慧為我們一次次解開事物背後神秘的面紗而我們知道的還不夠滿足我們的求知之心。

《为什么E=mc2》读后感(五):一本有魅力的书,但副标题翻译太绝对

这本书内容确实是不错啊,没用很多的公式来推导为什么E=mc2,但是对于一个对理科一窍不通甚至于自我屏蔽的人来说,这本书仍然不太好懂懂。

于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就和里面的公式和方程无关了,这本书让我产生了对宇宙的无限的思考,人类对自然现象以及宇宙时空的探索的欲望是不可磨灭的,在探索过程中,人类根据经验和智慧一点一点揭开宇宙的谜题,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自己掉进了浩瀚宇宙之中,看着恒星的喷发、行星的运行,忽然感到地球的微妙和人类的渺小,至于其中的公式推导,也实在是让我这个理科渣感到无味了。

另外,这本书的译名也让我想吐槽一下,主标题当然没问题,就是为什么E=mc2?(Why does E=mc2?),但是这个副标题。。。人人都能读懂的相对论,这个是中文副标题,然后英文原作的副标题是And Why Should We Care? 呃。。。看上去好像不是一个意思,而且我真的没太读懂,一个科普的书籍用这么绝对的副标题翻译,感觉有点不科学,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本身的魅力,读懂的人自然认可,没读懂的人也不好意思吐槽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