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读后感100字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读后感100字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是一本由林徽因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130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读后感(一):新月派?

卓越满99订单之赠品;

130页25元,这定价着实很强悍.

新月派的始祖难到是白居易么?

看罢更让我坚信:

才女神马的,都是八卦,都是浮云...

围着其屁股或者臀部或者尻尾转的,不过是苍蝇

希望胡适并不如是,

否则,全集神马的,早晚是幻灭的泡影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读后感(二):需要大气的小家子气

这本书真好看,装帧设计以及书签完全满足了一个姑娘想要冒充一下民国才女的小资瘾。当初买这书主要是因为好看啊!谁说只有男人是视觉动物?

但是诗,读起来就不是那么符合口味了。喜欢大气磅礴或者意境深远的诗,可是这本诗集给不了我这种感觉。作为一个只会写些肉麻东西的人,还是要恬不知耻的说:嗨,这诗有点儿小家子气喏!

不过书名好听《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确实能嚼出点儿味道。不知不觉,一直以无产阶级自称的我,原来早已被小资腐化了!所以,小家子气再所难免,但还是想要努力成为一个大气的小家子气!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读后感(三):人間四月天

初識林徽因是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再見是她翻譯的《夜鶯與玫瑰》,隨後是在梁思成的名字邊上見到她,再是今天讀了她《誰愛這不息的變換》。 早上在地鐵上一口氣給讀完。讀到後面有些詞彙重複頗多,比如澄蓝、娉婷、香馥,情緒等。或許創作方面在所難免吧,整體來說辭藻飄渺清透飘,把女性心中的柔美發揮盡緻,尤其〈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讀到最後心中一陣潮濕波瀾,充滿愛意與暖意的感動。 網絡版 格式Ali ——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读后感(四):优雅的变换

听过这样的一句话,读一本书其实是在读作者的内心。如果是这样,那林徽因的这本诗集,让我真真的看到一个优雅的背影,或深或浅的吟唱,对生活、对世界的各种看法和情绪。所谓诗人,大部都似痴痴傻傻的疯人,有忧郁的眼神和跳跃的思维;但是,林徽因却秉持着她一贯的优雅和理性,将自己的情绪控制的恰到好处,既不过于热烈让人如饮烈酒,又不过于冷淡而索然无味,而是静静的震撼读者的心灵,如同空谷里的回响,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每一篇都有不同的背景,或是季节景色、或是晨昏思绪、或是悼念故人。附文中的徐志摩的两封信件,文字柔美,感情深远,亦可见徐对林的片片情深。虽然最后没有成就才子佳人的绝唱,但是,遗憾才是真正的隽永,才成就了我们所看到的美好诗句。温暖的午后,夜幕的青灯下,让自己烦躁的心安静下来,聆听来自远方的感悟,期间的感情碰撞,也许会给自己留下更多的值得玩味的点滴。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读后感(五):林徽因的颜色

匆匆掠过她早期精致,且低调的暧昧情诗,林徽因中年的诗歌是哲思和悲天悯人的紫蓝调。我说是紫蓝,因为她不是肆意撒铺哀怨的蓝,而是用知性和正义的红,和柔弱,容易受伤的粉,调处了一种抗争中的惆怅。但最终,我在她病榻上的诗歌中彻底放下武器。泛着丝般柔光的灰暗,和着对生的淡淡的留恋,林徽因让死亡退去了腐朽的味道,变得透明,甚至楚楚动人。

五十一岁即早逝的她,在《病中杂诗九首之一》中“感谢生命的讽刺”。面临死亡,”经验已如旧鞋底的穿破.... 还是赤脚方便,去认取新的辛苦“。虽然可悲,但死亡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一种不一样的,赤裸的苦和觉悟。爱那首紧随其后的《之二》,小而隽永:”小蚌壳里有所有的颜色;整一条虹藏在里面....外面没有夕阳,也不见雨点。黑夜天空上只一片渺茫;....是每小粒晶莹,给了你方向。” 林徽因喜欢星星,她在多处称它们为“星子”,这里又叫它们为”小粒晶莹“。有过深夜穿越群山,或仰卧于大漠,或漂泊于海上的人都知道,夜越黑,星子越多,越明亮。可能非要在生死之交,才能体味,讽刺和嘲弄只是我们错误的解读。生命赋予我们的,只有恩典。

那首《写给我的大姊》,可能会让每个曾体味生死离别的人都泪流满面:“当我去了,还有没说完的话,好像客人去后杯里留下的茶;说的时候,同喝的机会,都已错过,主客黯然,可不必再去惋惜它。如果有点伤感,你把脸掉向窗外,落日将尽时,西天上,总还留有晚霞....” 我从不喜欢欲言又止的美;通常只怕有话来不及说。但整整一生的话,弥留之际,又怎能说得完呢?再加上那些想说也说不清的故事啊.... 不如放弃吧! "一切小小的留恋算不得罪过,将尽未尽的衷曲也是常情....还有没说完的话,像钟敲过后,时间在悬空里暂挂....“。

书中最后一首诗,写在建国前夕,叫《我们的雄鸡》。应该是“爱国”诗歌中另类的千古绝唱:“我们的雄鸡从没有以为 / 自己是首领 / 晓色里他只扬起他的呼声 / 这呼声叫醒了别人 / 他经济地保留这种叫喊 /(保留那规则)/ 于是便象征了时间”。在红歌四起的当下,能有几个国人能体味如 “象征了时间" 一般的深软力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