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阿格尼丝 如此一天》读后感摘抄

《阿格尼丝 如此一天》读后感摘抄

《阿格尼丝 如此一天》是一本由[瑞]彼得·施塔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格尼丝 如此一天》读后感(一):咖啡馆里的作家

故事差强人意,甚至又将咖啡馆里的一些个萌生一见钟情的片段拿上来,然而施塔姆并没有陷入俗套,他的两位主人公应该不是一种偶然的创作。我只是想说,直觉地说,“我”就是作者。阿格尼丝对他的爱情,就像蓝宝石一样清澈透明。很羡慕,会心一笑,但是感同身受地不希望结局竟是那样残忍得对她。

他不懂她。

《阿格尼丝 如此一天》读后感(二):一本有思想的流水账

封面的景致惬意迷人,抚摸上去也光滑舒适,内容简介也很吸引人,于是借阅了。

但实在读得提不起精神,如同流水帐一样。如果不看内容简介,真的要在这盘散沙里面迷失了。

前面提示过的事情,作为呼应,后面又出现了,但因为流水账的写法(意识流?),看了后面早忘掉前面了。

也许这就是现代小说的文笔特点吧,我不懂这个。

不过,思想性肯定是有的,其中一些心理描写很美,一些地方把主人公面对的现实和他所读的小说里的世界进行比较,也给人独特体验,还有就是一些真知灼见,我也一如既往地摘抄下来了。

《阿格尼丝 如此一天》读后感(三):被记叙的人生与被经历的人生——《阿格尼斯》读后

(找以前资料时翻到16年写的日记...)

不要在意标题,只是随便起的...

先挖坑...

这篇中篇小说简单来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年纪四五十的作家在图书馆邂逅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妹子,妹子让作家写小说来记录这段爱情,后来妹子怀孕了,作家不想要孩子,妹子离开了作家,之后流产,后来又回来了。这段时间作家就脑补孩子顺利出生,继续把小说写下去。妹子又让作家写个结局,作家写了,妹子看到了,就按照这个结局离开了作家。

以上是粗略看完一遍之后的回忆,估计有疏漏和错误,之后再看一遍再补正。

所以这篇小说结构挺有层次感的,第一层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也就是作家)对我和阿格尼斯(妹子)这段爱情的叙述,第二层是我为阿格尼斯所写的小说。小说部分一开始只是类似回忆录的东西,某种对不精确的记忆的固定,使得记录的部分成为某种可以相信的东西。阿格尼斯的离开与孩子的流产是我所写的小说的转折点,这之后就是我的想象了。为了完成这部分内容,我和阿格尼斯还去了婴儿用品的商店买娃娃之类的东西,使得这段经历也能写入我的小说里,从而使小说的这一部分也成为某种记录。也就是,我写的小说,最后也是某段被记叙下来的人生。

然而即使把小说看成某种独立运行的世界,里面的人物扮演各自的角色,作者所写的内容不过是某种提示性的东西,以供读者想象或者补完这个世界,小说总会有一个时间的结束点,它必定存在于文本的某个地方。比如这篇就在开头,我清楚地说了,作为第一个层次,她没给我留下任何东西,除了这段故事,作为第二个层次,我在我写的小说里杀死了阿格尼斯。所以读小说的时候会有种安心的感觉,因为结局已经被作者写好了,就在文本之中,如果不在已看的部分,那就在未读的页数里。所以即使看到小说里一些跨越很多年的爱情故事什么的,许多年前已经分散的人们,多年之后在某个地铁口相遇之类的,再想想就我目前所经历的人生里,想见的人都没有联系了,完全不觉得会有再次见面的机会,除了在妄想里。

也就是说,文本有个时间的结束点,对于读者来说是种希望。现实就想像之后,有着无限延展的可能性,而这个结束点,在我看来就类似确定性的救赎这样的东西,现实中几乎不会存在。

在这篇小说里,随着阿格尼斯的离开,作家所写的小说不再是对过去的确定,而成为一种对可能生活的描述。阿格尼斯回来后,他们的生活就与作家的小说产生了重叠,因为作家的小说是记叙他们的爱情,所以文本的时间结束点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除非小说成为流水账。

实际这里阿格尼斯是将选择权交给了作家,由作家挑选结局然后他们按这个结局生活下去。然而结局的选择多吗?要给人生安排一个可以在结束点之后还能持续的状态,那只有不存在,只有不存在的状态才能永恒地持续。因此结局只能是阿格尼斯和作家有人消失。作家选择阿格尼斯消失。

(以后再补好了......

大概不会补了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