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上班,我存到100万读后感摘抄

我上班,我存到100万读后感摘抄

《我上班,我存到100万》是一本由苏畅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的186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上班,我存到100万》读后感(一):很喜欢的一本理财书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本理财书,里边是一个故事,像是一部小说,引人入胜,欲罢不能,语言也很生动。让人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很多理财知识。其实,书的名字不是很贴切,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存到100万,而是在网上开了店,不如改成我赚到100万。

《我上班,我存到100万》读后感(二):haihao

之前就一直对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而我看着这本书的起因也比较偶然吧。是从我们学校图书馆新书堆里随便拿的一本。谁知道看过之后,还是颇多感触。

之所以说它新颖,而是在于灌输理论的模式很新鲜,通过小说情节的方式然后将投资理财的知识隐形的植入进去,使人不知不觉就接受到了作者想要传达的知识信息。脱离了以往理论书、百度那里的那些专业术语,回避了看理论容易产生的枯燥感,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亮点所在吧。

这本的作者是一个北大学生,谈的是亲身经历。我想她也是一个喜爱小手,内心情感比较丰富的人吧。我虽然没有看过多少小说,但是这本书在有些地方的情感写法显得有些稚嫩、牵强。一旦看小说的人感到这本小说有稚嫩感时,也就失去了对小说兴趣。现在说回顾还真想不起来,仅仅是自己看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些个人感想。

不过这也难怪了,因为要将知识和小说连贯在一起,有些地方是需要牺牲情节来完成信息。所以这本书在信息传达和信息融合上面已经比较成功了,至少我们还没有看过此类其他书籍的出现。给中上评吧,我认为我在其中还是学到些投资和理财的方式,和投资种类的名称,用没那么紧张的语言来表达信息内容,理解到了更多我还未懂得的投资知识,如徐小琦给陈瑞拉说的股票、债券、外汇等等。。

《我上班,我存到100万》读后感(三):小说形式让理财知识变得生动

现在的社会什么都得懂一点的,经济学有甚,我一直觉得经济类的东西很深奥,以我文科的脑袋就是理解不了现在市场所谓的经济学的书到底在说些什么,同时也不了解所谓的理财方法譬如说基金、股票之类的是怎么运作的,但是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所以开始看一些理财的书。

最开始看着这本是被书名小雷了一下,一直觉得这类的书名有点过,但是实际捧上手看了觉得还不错。它是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一个白领如何从“月光族”晋升成为“百万富翁”的历程,没有以往看过的那些经济书那么枯燥,小说的形式使得一些理财的知识可以从故事中的简化,让人能够理解,比如说:看完这本书,我就简单的理解到不同基金的优劣,股票的交易术语,其实术语通过故事的确会好理解很多。

虽然这本书是讲理财的,但是其实它并没有很深入的教会你怎么去理财,如何选择,才有点到即止的感觉,它是说明一些基础的知识和理财的方法,还有一些观念,如果自认为是很懂理财的人的话,此书看不看都无所谓,但是如果是想我一样的理财小白,还是值得翻一下的。书中有些东西出现了bug,比如说那两篇贴子,时间点总觉得怪怪的。还有哦看完了书我是觉得说如果真的想像主人翁那样存到100万,找个做金融方面的男朋友/女朋友是捷径啦。

《我上班,我存到100万》读后感(四):比较新颖的一本教科书。

之前就一直对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而我看着这本书的起因也比较偶然吧。是从我们学校图书馆新书堆里随便拿的一本。谁知道看过之后,还是颇多感触。

之所以说它新颖,而是在于灌输理论的模式很新鲜,通过小说情节的方式然后将投资理财的知识隐形的植入进去,使人不知不觉就接受到了作者想要传达的知识信息。脱离了以往理论书、百度那里的那些专业术语,回避了看理论容易产生的枯燥感,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亮点所在吧。

这本的作者是一个北大学生,谈的是亲身经历。我想她也是一个喜爱小手,内心情感比较丰富的人吧。我虽然没有看过多少小说,但是这本书在有些地方的情感写法显得有些稚嫩、牵强。一旦看小说的人感到这本小说有稚嫩感时,也就失去了对小说兴趣。现在说回顾还真想不起来,仅仅是自己看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些个人感想。

不过这也难怪了,因为要将知识和小说连贯在一起,有些地方是需要牺牲情节来完成信息。所以这本书在信息传达和信息融合上面已经比较成功了,至少我们还没有看过此类其他书籍的出现。给中上评吧,我认为我在其中还是学到些投资和理财的方式,和投资种类的名称,用没那么紧张的语言来表达信息内容,理解到了更多我还未懂得的投资知识,如徐小琦给陈瑞拉说的股票、债券、外汇等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