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非常三百年-罗马帝国衰落记读后感100字

非常三百年-罗马帝国衰落记读后感100字

《非常三百年-罗马帝国衰落记》是一本由【英】安德林·戈德斯沃司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常三百年-罗马帝国衰落记》读后感(一):今天,欧盟还在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埋单

“长期的衰落就是罗马帝国的命运,它被蛮族入侵者‘谋杀’,正是长时间的衰落使得它无力抵抗这样的打击。”安德林以这样一句话结束了近四十万字的讲述。

除却罗马帝国的各种内因不表,在安德林的结论中,五世纪蛮族人的入侵就是在西罗马帝国的日渐体力不支的身体上插进的匕首。这些匕首的品牌包括——

1, 勃艮第人

2, 法兰克人

3, 阿勒曼尼人

4, 匈奴人

5, 东哥特人

6, 撒克逊人

7, 盎格鲁人

8, 朱特人

9, 汪达尔人

10, 阿兰人

11, 苏维人

12, 西哥特人

13, 凯尔特人

14, 图灵根人

15, 伦巴第人

16, 格庇德人

17, 斯拉夫人

18, 瓦斯科人

……

想一想,一个人身上插进十几把匕首,即使这些小匕首带来的只是皮肉之伤,单是失血也能最终让罗马毙命。小刀子割肉,就如温水煮青蛙,但可笑的是,历史的进程竟然是痛并快乐着——罗马人的算盘是让这些不同族群之间相互牵制,他们雇佣某个蛮族部落去打击另一个蛮族部落,本以为可以一箭双雕,但最终受伤的都是罗马。罗马皇帝为了借助不同蛮族的军事力量,竟允许他们在帝国境内定居,最终,蛮族人的新王国在罗马帝国境内扎根发芽开花结果,罗马人看着不断丢失的领土和税收,独自品尝苦果的苦,咽下泪水。

这些占领或者说定居在罗马帝国境内的蛮族部落,如罗马帝国提布里乌斯皇帝所说,“目标在于从帝国这只羊身上‘剪羊毛’,而‘不是把它活剥了。’”昔日强大无比的帝国已经退化成羊,丛林规则再一次显示出自然淘汰的铁律!曾经大一统的欧罗巴大陆的华美长袍终于分裂成了一块块碎布……

此后,不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最终都没有完成再统一欧洲的美梦。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欧洲破碎的发端。千年之后,前期的欧共体也好,如今的欧盟也罢,都还在为当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埋单。一个团结的强大的欧洲仿佛是一个传说,也只是一个传说。

我合上这本书,在2015年的1月,看看昔日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各种矛盾依然难解。再过十几天,希腊提前大选欧元区是否会再生动荡;德国的大规模反伊斯兰化游行要求限制伊斯兰移民涌入是否会逐步升级;法国遭受极端穆斯林的恐怖枪杀是否会接连上演……

衰落可以避免吗?但,风险始终存在。

《非常三百年-罗马帝国衰落记》读后感(二):非常高可讀性的一本通論。

如果說筆者會開始想羅馬史,一切的開始就是這本厚厚的大部頭書吧。以簡體書來說,本書的封面設計跟印刷品質都不差,稍微讀了內文後,為了能看懂它,就此踏上了不歸路,也是挺有趣的吧?

幸好這本書也沒讓筆者失望。

《非常三百年》(The Fall of The West)的作者Adrian Goldsworthy作為專業羅馬史學者,撰寫這本介於學術與通俗之間的作品,基本上是成功的。在讀過鹽野阿姨的書之後,忍不住也會想拿來比較,雖然多少有點不公平。當然,筆者也不是要說誰優誰劣,只是執筆的方式不同,在處理一些史實的態度上,也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有幾分證據就說幾分話”這種基本要求自不可免,處理一些爭議性問題時的謹慎也是拿捏的恰到好處。

此外,不同位置上看待事情的視角不同,這樣比較也是促進思考的方法,好比說卡拉卡拉把羅馬公民權普及化的事件上,鹽野阿姨提出了她自己的論述,Adrian就只是用增稅的觀點幾筆輕鬆帶過。

本書的重頭戲當然還是在羅馬衰落的問題上,這當然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像作者引述吉朋所說的:「與其探討羅馬為何衰落,不如訝異這帝國怎麼能撐這麼久?」

自奧古斯都以後,能夠善終的羅馬皇帝寥寥可數,這反應了最高者權力基礎的嚴重不穩定,尤其是克勞迪斯皇帝在即位後犒賞士兵開了惡例,造成這種上下關係的不平衡態勢。這讓人感覺,羅馬帝國確實是變成了軍事國家,大概就像五代十國時期那樣。瑞士學者布克哈特曾提過,戴克里先之所以施行多頭馬車,就是為了降低篡位的念頭,畢竟要同時殺掉四位皇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要有漏網之魚,其他幾位必定會全力撲殺弒君者以鞏固自身立場。戴克里先的改革還算是發自內心的為了國家穩定出發。後來的皇帝們可都不純然如此了。

Adrian認為,自君士坦丁大帝開始,羅馬從城邦帝國真正的轉移成一個官僚軍隊的大政府,由於最高權力者本身的地位不穩,以至於他們往往必需先把自身的安全置於優先,不再像過去的先人都能愛國家勝於自己。這必然的結果也把整個國家跟社會都帶入了私利至上的腐敗氣氛,羅馬帝國晚期儘管各方面條件都惡化了,但真正讓國家無可挽回的,卻是人心。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莫過於,維斯帕先在內戰時還能夠拒絕異族主動提出的支援,四世紀後的皇帝們卻是動輒把日耳曼人引進來參戰。

羅馬帝國太大了,即便從康茂德之後就開始“衰亡”,也持續了兩個世紀才消散。它就像一個邁入老年的運動員,雖然偶爾還能想起年輕時的技巧,但疾病的侵襲使它越來越無力康復跟治癒,最終失去抵抗的力量而死去。

即便如此,羅馬帝國的餘暉還是在東哥德人等異族的國度中存在了一段時間,直到查士丁尼那災難性的復興計畫,把整個義大利半島搞成焦土,也把東哥德王國這個帶有濃濃羅馬色彩殘影打散,西部似乎就真的永遠跟過去告別了。(富勒語)

最後要提的是,本書的兩位譯者的功力不錯,內文流暢,在論述的地方也都還算能完整呈現作者本意。《非常三百年》做為一部近通俗性的晚期羅馬史,相當值得一讀,在此推薦之。

《非常三百年-罗马帝国衰落记》读后感(三):重讀一次後的想法...

之前讀完《腐敗與羅馬帝國的衰弱》一書後,忽然想到了這本《非常三百年》,於是又拿出來重新看了一遍。主要我是覺得這兩本書的一些觀點頗相輔相成。前者資料整理的很好,而且論點清晰,但欠卻一個體系描繪;後者的脈絡不錯,但是沒有個非常強而有力的觀點。這兩本合一塊,倒是互補缺點了。

《非常三百年》這個中文書名取的有點俗氣,沒辦法,原出版社主要是以文學暢銷書居多,肯引進這本算是讓人意外。雖然Adrian Goldsworthy在歐美也是本身也是暢銷的作家更勝一個學者,這是他第一本中文翻譯的作品。事實上作者寫更多的是羅馬軍事史,諸如:《Roman Warfare》、《The Punic Wars》、《Cannae》等,最近的兩本是《Caesar》跟《Augustus》,已經被引進簡體市場即將出版。他的文筆很好,資料整理的不錯,但坦白說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

他的這本《非常三百年》基本上就是一本羅馬衰亡史,不過他的界線定格在查士丁尼死後。他把原因放在帝國的長期內戰導致內耗,由其是皇權的衰弱讓歷代君王即便有心改革,也無力做起,這跟《腐敗與羅馬帝國的衰弱》的作者一些觀點不謀而合。

帝國的繼承權是個無解的難題,事實上創業的奧古斯都也不算有解決成功,他生前安排的繼承人一個一個可疑的死亡本身就宣告了一種未來,儘管這個家族還是傳承了五個皇帝,但這並不能跟中國的那些王朝相提並論。更別提之後,的動盪更迭,不誇張的說,某種程度上已經把帝國的命運交托在運氣上面。當然,認真的學者還是能看出其中的轉折點,當康茂德死後,禁衛軍把紫袍當作標的物來拍賣時,就已經敲響皇權的衰弱的第一聲喪鐘。這群驕兵悍將的難以駕馭,讓處於宮廷陰謀中的皇帝更加腹背受敵,不安全感讓他對於任何有能力的都無法放心任用,更可怕的是在心理上,正如作者指出的“把個人安全置於帝國利益之上”,當整個管理階層都如此時,試問有哪個國家淪落至此還能長治久安?

雖然孟德斯鳩在他的《羅馬盛衰原因論》中曾出人意表的評論,他認為內戰可以促使一個國家強大,因為會有許多強而有力的人才從中崛起,最後勝利者將會是“最優秀的那位”,由他來執掌權柄,國家自然強大。他同時舉了羅馬共和末跟英國內戰等來做為例子,固然有其道理,但放在帝國末年這種長期內耗上又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另外,Adrian Goldsworthy在討論到東西帝國的命運不同時,他的評論中帶了一點神秘論。他認為,內戰頻仍是兩邊都有的特色,但西帝國面臨的困局更大之外,還有皇位的不穩定性更多,幾個在位的不是特別無能(殺死埃提烏斯),就是壽命太短,加速了這種消耗及中央政府的失能,最終“當人民已經習慣了西帝國的權威喪盡後,當它消失時沒有任何感覺又有何奇怪?”。而東帝國則接著誕生了兩三位還算有能力的皇帝,加上先天體質較優,能夠存續下來,或許也是機運使然吧。

《非常三百年》是本還算不錯的暢銷讀物,雖然觀點不算新穎,至少整體脈絡整理的還算清稀,作者也引用了一些其他學者見解並加以論述,可以彼此參照。只是出版商把本書的註釋跟參考書目等都拿掉了(雖然沒看過原文,但相信應該是存在),有點可惜。這本書出版有點久了,大概也不好找到,也許是沒有特別需要再版,但偶然看到的話,也還是可以拿來一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