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帝國暮色经典读后感有感

帝國暮色经典读后感有感

《帝國暮色》是一本由史蒂芬.普拉特(Stephen R. Platt)著作,衛城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560,页数: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國暮色》精选点评:

●终于花了10 天读完了!明天写读后感

●小说体中国近代史,历史的细节远比固化的结论更有趣,看到细节,读者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的历史书和政治读物一样,非善即恶,其实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彼时也错综复杂。两个大国在贸易交好两百年后,以一场战争来解决贸易问题,期间有太多的因素。1840年以来的180年间,我们在讨论和列强的关系时的基本论点都是列强强加于中国,促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对社会,绝少又讨论,为什么历史的车轮碾压的是中华民族,相似文化的日本却没有步大中华之后尘?嚷我们从本书开始的细节看看中华民族以及普通百姓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1840年4月10日凌晨,只要再有五名下议院议员在对华发动战争的表决时投下反对票,鸦片战争或许就不会发生。

●和前一部“天国之秋”一样,裴士锋的原作和黄中宪的翻译同样出色,而题材则从太平天国换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一部书相同,本书仍然是在东西方之间不断切换视角,从清朝官员,到英国商人,到国会议员,到东印度公司职员,作者描绘了一幅战争从酝酿到爆发的全景图。其中对于西方视角的刻画,是中文著作所欠缺的。但可以想象,如果只看中方的言论,又怎么可能对今天的贸易战有准确的评价呢?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很多事情,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历史有鉴,战争绝不会达成它想要达成的结果,但其余波却影响深远。真正讲到鸦片战争的正式开始和结束严格来说只有两章,但前面大量的篇幅却从很多角度展现了战争酝酿前两国的社会图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书中很明显地区分了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于鸦片战争的定性,阐明了中国鸦片战争民族主义叙事的由来及形成。p.s.以伍秉鉴的结局作为结语部分值得玩味,结合前面对于他和约翰关系的描述,不难读出作者的某种褒扬及惋惜之意,特别是在对比约翰和吉吉博伊的结局之后。

●从自己国家的民族主义口中听到过的故事,在外人角度再看一遍理解又完全不同了。我们好像总有大而化之的倾向,把一件复杂的事情主观地扭曲精简成简单逻辑,失去太多历史本身的原貌。

●Stephen Platt用其一贯的讲故事,试图理清中英双方角色在鸦片战争爆发上的不同立场和决定性政策,更重要的是,他还很好地呈现了一个帝国由盛转衰的局面,而这很大程度与国力无关,而与英国迫切想守住贸易利益有关,与《天国之秋》有相似之处

●十分好看, 更加了解了那個時代的故事

●阅读裴士锋的第二部著作,中文翻译有的地方真的是典雅,克绍箕裘、昨日黄花。以西方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前后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专门翻了一下我们的教科书是如何定位鸦片战争的。很有启发性,如果没有那么多人物事件的错综复杂以及偶然必然,也许中国的近代史开端也不会定于1840

●用了20天才读完,断断续续,因为涉及本国,已知历史,未知详情,结合近两年读过的18世纪前后世界重大改变的局部史之后,再看这本书时显得尤为复杂。大清已亡,却不是中国最作的一个朝代,十几位皇帝都可以算勤勉,官员腐败却一如往常,想来也是制度问题,所以其命脉问题至今为息。本可以谈论许多,却也逐步发现并无意义,想象当年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也必定有类似的复杂情绪和无力感。一个细节可能别人无感,我却留心:当年的世界首富伍秉鑑,在林则徐威逼外国人交出鸦片时,被上了镣铐威胁处死,虽然看未必当真,但让人惊心之余颇为嗟叹。

《帝國暮色》读后感(一):“真知灼見”的歷史真相

馬戛爾尼對晚清的“真知灼見”是因為其在受到清朝召見以及乾隆皇帝回复英王的兩道敕諭,使其在英國的名譽受損後,而發出的對其在此之前對中華文明無比崇敬之情的“反感” 宣洩。不幸的是,他的宣洩變成了歷史事實。

歷史細節展開的迷人之處,是其會模糊理所當然的歷史進程。一場勾心鬥角的貿易之爭,變成兩個以國家之名為由的戰爭。

《帝國暮色》读后感(二):天国和蛮夷如何打交道

虽说大清皇帝其实是作为征服者的蛮夷在统治中国,但是几代之后就完全投入中国皇帝这个角色。通过特色的官僚体系来和其他蛮夷打交道。快两百年前的这次贸易战,放到今天看,好多地方还是没太大变化。因为路途遥远,通讯手段受限,现在沟通的频率,速度,质量都好很多,但是文化,制度,重点还是很大不同。当然谈判代表是二货的几率也不太有了。最后书里还用一段结语,特别讲了美商代表John Forbes和行商/首富伍秉鑑的后事,John写信让伍秉鑑移民美国。伍秉鑑过世了,没收到John的信。

《帝國暮色》读后感(三):细节的思考

小说体中国近代史,历史的细节远比固化的结论更有趣,看到细节,读者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的历史书和政治读物一样,非善即恶,其实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彼时也错综复杂。两个大国在贸易交好两百年后,以一场战争来解决贸易问题,期间有太多的因素。1840年以来的180年间,我们在讨论和列强的关系时的基本论点都是列强强加于中国,促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对社会,绝少又讨论,为什么历史的车轮碾压的是中华民族,相似文化的日本却没有步大中华之后尘?让我们从本书开始的细节看看中华民族以及普通百姓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很多人认为重刑之下,鸦片走私以及吸食就会萎缩,其实不然,在鸦片贸易兴盛之前,乾隆年间清政府对于白莲教的扫除便走了味,由于贪腐盛行,剿灭白莲教的过程中,地方官员借此中饱私囊,恣意扩大,扫除白莲教反而更加诸民众之苦。

《帝國暮色》读后感(四):世界没有变化,只是我们已经强大

2019年4月3日,英国议会第三次否决脱欧提议,英国的种种故事,很多都发生在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宫几百年来就是英国议会所在地,现存在建筑是在19世纪重建。如果闭上眼睛,脑海中的泰晤士河总是给人以落日余晖的感觉,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威斯敏斯特宫更以其大本钟和恢弘的哥特式建筑成为英国国家的象征。到访英国议会时,恰逢特蕾莎梅刚刚接替卡梅伦,国内对于特蕾莎梅的中文译名还吃不太准,新闻上经常不尽一致,议会的工作人员是富贵骄傲之情写在脸上的英国佬,在带领参观时,不时穿插几段卡梅伦的段子。上院以红色为基调,装修考究,下院以绿色为主调,极尽简朴。印象更深刻的是英国议会下院磨得已经掉皮的议员的座椅,下院的会议室不大,座椅显得比较拥挤,清一色的绿色牛皮包面座椅,棱角处大多已经漏出皮革的本色,我抚摸着这些座椅想,英国议会也并没有这些座椅如此陈旧而感到有失国体,如此之自信得益于四百年来领先全球进步的底气。电视新闻中经常可见的下院议员站起来激烈的争辩和发言这样的场景在《暮色帝国》中也频频出现。英国和中国持续了200年的和平贸易,却在1840年代以一场战争解决争端,自此开启了中国百年屈辱。

《帝國暮色》读后感(五):历史不会掩盖真相,感知却会影响判断

历史不会掩盖真相,感知却会影响判断 ——读《帝国暮色》有感 裴士锋的《帝国暮色》的确是难得的佳作。晚晴的历史我读了很多支离破碎的故事,史学家也对当时发生的一些事情都做了定性。比如: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林则徐是禁毒英雄、和珅是大贪官、道光吸食鸦片、李鸿章签了很多卖国条约、晚晴的闭关锁国导致国力下降、官员贪腐导致吏治很难、海军太弱导致连吃败仗。 国人写的历史着重个人特征的刻画,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乾隆皇帝》等等,更多是从人的角度进行切入,对人做事风格、为官之道、心理描写比较多,加入了很多创作的成分,让我们接触到的历史都是盲人摸象,很难得把整个画卷展开。 (一)大视野,多维度 《帝国暮色》从全球的视野,从经济、贸易、军事等多角度展开: 乾隆时代,中国人口、GDP均处于世界1/3位,引得洋人很是好奇,一直想探索究竟,但是我们只开放了广州口岸,只允许洋人与“广东十三行”做贸易生意,洋人也不允许去广州城一探究竟、不准学中文、不允许带老婆到广州。因为垄断导致了严重贪腐,因为贪腐产生了抵触,因为抵触产生了投诉,因为投诉洪贤辉病死狱中。 越是好奇,越是有兴趣;越是有兴趣,越想产生联系。于是马噶尔尼来了,渴望与乾隆皇帝谈谈开放贸易,无功而返。 第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英国人真的是锲而不舍,中国通小斯当东(在马噶尔尼觐见乾隆的时候,他是小跟班。乾隆送了他一个随时的小荷包)、鞋匠的儿子马礼逊开始进入中国传教、马吝开始伪装进入中国打探情报。在嘉庆中期,阿美士得又来类。这次更惨,连嘉庆帝都没有见到。 通过正常途径让中国打开贸易之门似乎比较困难。于是“走私”开始盛行,鸦片因为便于携带、利润高,成为很多贸易商主要的利润来源。 一边是抵制、一边是输入;一边是贸易、一边是军事;一边是利益,一边是道德;一边是强权、一边是自由;一边是强大的海军、一边是200年前的大炮; 冲突,一触即发!冲突,就这样爆发了…… (二)历史是真实的,感知却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看完全书,有3个比较深刻的感受: 1、 偶发事件的交织导致历史的走向:昨天之因,今日之果 假如乾隆晚年不是老年昏庸、假如和珅不是个大贪官、假如没有白莲教的内乱、假如马噶尔尼不拘泥于是否磕头、假如阿美士德没有带小斯当东、假如是小斯当东不是内皮尔、假如当时翻译没有把“夷目”翻译成“蛮夷的眼睛”、假如内皮尔没有死、假如林则徐没有把合法贸易都中断、假如小斯当东没有发表对华战争的言论、假如道光是个更有战略眼光的皇帝…… 可是,这就是历史。历史的走向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水,弯弯曲曲。总是不停的向前,昨日之因导致今日之果,今日所为皆指向明日之果。 结果总是事后检验,而现在所作所为都牵动着整个结果的走向。真的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我们个人而言,亦然。今天的选择、今天的行为是否正确?只有靠未来来佐证,今天的选择只是未来的一小步,亦步亦趋! 2、 决策者的决策智慧决定了历史的发展:做人活在当下,做事着眼未来 “寡国小民”一直都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在只有内政没有外交、只有农业没有其他经济体、只有刀斧剑戟没有枪炮、只有手工还没有到蒸汽时代,我们是能屹立不倒的。 当国家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阶段,除了统治者需要更有智慧,更需要科技来解放生产力。晚清的灭亡核心肯定是落后,落后的根源肯定是决策者的智慧和眼光。 到底是有大格局,大国思维,还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问题是片面的,带情绪化、个人喜好的,还是做好了充分的调研?不仅知己、还要知彼。既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天。在做一个决策的时候,有没有充分考虑前、中、后、左、中、右?有没有去设想事物走向的发生? 我不是一个很喜欢做计划的人。但是,目前也属于创业阶段,的确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们得有自己的增长底线、布局中长线、投资不明确线。这样企业才能持续。 做人,要活着当下;做事,要着眼未来。 3、 群众的导向决定了历史的最终结果:抓主要矛盾 为什么会灭亡?古人早就说过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每一个朝代被推翻无不是因为民众生活不下去了。但是民众的需求也是在日益变化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是要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是要打土豪、分土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现在,人民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了解人民的主要矛盾,治国就有了方向,就有了准绳。 对我们做企业也是如此,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做营销,要解决什么冲突?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历史,又并不相同。 相似的是大的准则、不同的是个体的选择。 毕竟,历史不会掩盖真相,感知却会影响判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