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掙扎的帝國经典读后感有感

掙扎的帝國经典读后感有感

《掙扎的帝國》是一本由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作,麥田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 550,页数:4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掙扎的帝國》读后感(一):一部令人大失所望的著作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此书从资料的搜集、材料的剪辑、叙述的结构以及逻辑的严密性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但最令人难以容忍的,史料的误读以及引文的错误时常可见,虽然大部分已经译者校正,但还是充分说明其人基本的汉学功底之差,以及研究的粗疏。记得《哈佛中国史》刚出时,葛兆光在推荐序言中将之与剑桥中国史相提并论。然仅就明代部分看来,此书与剑桥中国明代史相去不可以道里计,其人学力才识与费正清、白璧德等相去亦不可以道里计。卜正民这些年在海外汉学界享有大名,据说与史景迁并称双璧。哈佛中国史由其来当主编,想来也正由于此。然而就书论书,史景迁的书虽然通俗浅显,但资料丰富,且谬误极少,绝不至于如卜氏如此粗陋。书前的介绍中,称此书是卜氏最重要的元明史著作,倘所言属实,那卜氏的元明史研究功力实在堪忧。

当然,从《维梅尔的帽子》《纵乐的困惑》等书看来,说卜氏学术功力不足,或许有些偏颇。也许,卜氏的学力仅足以让他研究较小的题目,从小切口入手,作一些文化史方面的探索,而缺少最关键的史识,无力驾驭宏大的课题。所以一遇到通史写作,就慌了手脚,不惟散漫无序,而且结构失调,失去了治史者最根本的严谨态度。

不管如何,从此书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卜正民本身的汉学功底,较费正清、孔飞力等前辈学人相去远甚,盛名之下有些难孚;其二,此书炒作得火热,但无论从通俗读物还是学术著作jj角度来说,都是一部不择不扣得失败之作。

《掙扎的帝國》读后感(二):筆記

﹣從台灣的‘故事’網知道這一本書。叉開講,‘故事’的書評挺有意思的,經常會介紹台灣出版的新歴史書,不少是從國外翻譯的。

﹣卜正文雖然沒有史景遷那麼‘寫意’,但他敍述的方式還是比較‘文學性’,既有對自然現象(龍縱)的描寫,又有大格局的描述,又有個別人物的展現等。這種多層次的歴史敍述方式,好像比較少在中文作者/學者中看見。中文的歴史書,或者比較是面向大眾(或者就是很不專業的那種),讀起來會艱澀好多。

﹣話說回來,讀這書時有點覺得不夠‘重’。相比起來,我更喜歡‘講談社’一套書的重量。或者說,這本書要涉獵的範圍很廣,而且橫跨兩個朝代,這對作者來說是個考驗,也是展示作者的功力的地方。

﹣他談到元明時正是地球的‘小冰河時期’,並找出當時很多關於災劫、異象的記錄,勾出這段歴史的基本框架。

﹣喜歡他寫‘事物’一章。那一章以一個文人雅士的記錄為主幹,勾出明朝的消費文化,也反映了當時的經濟發展、文化思想發展等,很不錯。

﹣關於明朝的思想推進,作者略有提到但著墨不多。從之前讀溝口雄三、余英時等作品得到的印象是,明朝的理學/心學轉向、明末清初的思想發展等還是十分重要。不過書本既是一個概況,就不能強求了。

﹣關於南海貿易一章也寫得很好看。簡單的幾筆把中國南方的港口與歐洲剛開始發展的印刷術、貿易拓展等連起來。想想幾百年的歴史原來有這樣的起點,真的很有意思。

﹣總體來說覺得寫明朝多一點,元朝其實談不多,而且談元時比較沒有杉山正明那種遊牧視角。還是值得一讀的科普書呀。

《掙扎的帝國》读后感(三):平庸的作品。

這本《掙扎的帝國》是哈佛大學推出的,由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編“帝制中國”系列的明代卷。這系列叢書從2007年推出第一本,到2009年全部出齊,由幾位學者分別參與撰寫: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負責秦漢、兩晉南北朝跟隋唐,迪特‧庫恩(Dieter Kuhn)負責宋朝,卜正民負責本書,最後由羅威廉(William T. Rowe)擔綱清朝部分。這系列雖然也都是採取分工制,但在卜正民主編統籌的情況下,有著統一的風格。首先,當然傳統中國政治史為主,社會、文化為輔的寫法不同,也跟劍橋中國史那種各顯神威的大異其趣;這系列按照卜正民自己的說法是:“囊括關於所寫朝代的最新研究成果,讓這套書及時反映當代學者研究現狀;按照主題撰寫內文,將這些主題按時間順序展開;要講述改朝換代的歷史,要適合非專業讀者閱讀。”另外,我個人感受深刻的部分則是,比起傳統正史記載,這幾位西方史家更著重的材料是一些筆記跟考古研究成果等的運用。或許這在某些人的感情上難以認同,不過我倒是認為,如果堅持非要看傳統作風讀呂思勉等大家就好,何必選讀或譯介西方漢學作品,之所以如此,不就是想換個思路嗎?

當然這是見仁見智。扯太遠。

台灣的出版商也挺有趣的,先是由台大出版中心出了本系列最後卷的清朝篇,之後再出這本,兩本完全看起來互不相干,其他卷也沒有引進的意思。中國的中信出版就很有魄力的一口氣全部翻譯推出。不過我因為先買了繁體版,本文也是以此版為主。

卜正民在本卷中想利用氣候及災害來做為切入點,他認為“小冰河時代”對於元、明兩朝造成了頗大的影響,甚至花了一個篇章在講“龍蹤”。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是古代人把一些天然異相描繪成如此樣貌,作者梳理出分散在各時段的“龍蹤”記錄,想說明其反映了災害的發生,還有當時人的觀感透露出的氛圍。不過有沒有必要花上這麼多的筆墨,就些許難以認同了。

事實上卜正民整本書給人的感覺大概就是一種,似乎就是想要用一個主題來連結其他的子題目,但他每個章節又寫的互不相干,前面花了一章講龍蹤,後面又談各種災變(九劫),卻沒有好好的論述對於整個元、明的影響,這個企圖顯然是失敗的,也許可能是我誤會他的意思。

就其他的方面來說。卜正民的表現也只能說差強人意,他是把每個主題整理的很好,但也就那樣,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甚至包括他很擅長的貿易史部分。一種結而不論,平鋪直敘,缺乏自我觀點,總之,就是不差,但平庸。整本書看完,大概只有在社會文化部分他比較有讓我留下點印象。或許我跟卜正民真的不太合吧。他那本很有名的《維梅爾的帽子》我也看不太下去。

總之,本書要推給有點程度的讀者,是可以,但不算最好的選擇。至於對元明史很熟的大概可以直接無視了,它對你沒有用。

最後再吐一下。第四章大汗與皇帝中,講說窩闊台死後由姪兒蒙哥繼承,我比較納悶,那貴由去哪了?這麼明顯的筆誤,譯者跟編輯都是若無睹我也只好苦笑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