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法兰克福学派》读后感摘抄

《法兰克福学派》读后感摘抄

《法兰克福学派》是一本由(德) 魏格豪斯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9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兰克福学派》读后感(一):翻译呀翻译

中文版第22页,Kuzuo Fukumoto 应为“福本和夫”,但是翻译成了“福本恒夫”……

而且“和夫”读音该是 Kazuo,不知道是不是原文如此,被德语音念成Kuzuo了。

MD豆娘,你每次还嫌发言太短,我只能先打了空格发表,再删除空格换行。不然都得写新诗了不是。

《法兰克福学派》读后感(二):something

怎么说呢。

我看到有人一天连击很多次“读过”,就很忐忑(咳咿呀咿呦),怎么就读那么快呢,记性还那么好。我向来读书都很慢,等书快读完也几乎要忘光了。

今天刚拿到这套书,封面是那些可爱的眼光深邃的老头子们啊。虽然很厚,但要么读完!要么嫁不出去!等读完回头再来看看能不能写点什么。

就这么着吧。

《法兰克福学派》读后感(三):全面详实的法兰克福学派史

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曾评价本书“是一项杰出的研究:是批判理论的指导手册,是一种‘记录性的科学史诗’……一本伟大而极富启发性的书。”

本书全面描述法兰克福学派这一学术群体从魏玛时期建立“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到该所成员流亡美国以及战后返回德国,直至1970年代初期的这段历史,呈现了理论发展的过程以及学术环境和社会政治的背景。同时通过评论性传记对学派的主要人物如霍克海默、阿多诺、洛文塔尔、弗洛姆、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由此展现出一幅法兰克福学派迁延发展的生动画卷。

全面详实,值得一读。

《法兰克福学派》读后感(四):2010.12财新荐书

作为批判理论的大本营,批判与自我批判这一思想路径是否注定要从最初目标游离开去?这是一个有趣的思想史问题。

丁丁评语:在“导言”中,作者引述福柯的自述:“如果我能及时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话,我肯定会节省很多劳动。那样我就不会说一大堆废话了,也不会为了避免迷路而尝试那么多错误的途径——当时法兰克福学派已经把道路清理出来了。”这篇导言还告诉我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催生了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创建者是一位百万富翁的儿子(第一章),在他内心的两条路线斗争中,马克思主义获胜。对一位中国读者而言更有兴趣的是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发生的各种“游离”——理论游离开了实践、哲学游离开了科学、理性批判游离开了对理性的拯救、理论工作游离开了研究所。作为批判理论的大本营,批判与自我批判这一思想路径是否注定要从最初目标游离开去?这是一个有趣的思想史问题。这部学派传记的作者告诉我们,如果不是阿多诺的突然死亡(他在讲坛上受到几名女学生的侮辱之后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他就是阿多诺亲自指导的博士生了(他已同意了他的博士论文选题)。不论如何,这样的资格可让读者放心地阅读这部作品。这部作品中译本的最后一项或许不是微不足道的特征是,售价98元(两卷本)。在通货膨胀的刺激下,大陆的书价正迅速追赶香港的书价。

《法兰克福学派》读后感(五):富有才情的学派

寒假看了上册,开学看了下册。。本人懒没做笔记~所以以下内容以回忆为主。读完此书你可以了解如下:

1、成员间的私人与合作关系

2、各个时期研究所成果及其内容简明介绍

3、主要与次要人物生平的介绍

4、学派理论发展路线

5、社会历史环境与研究所变迁

、、、、、、

(一)批判的新意

现代性与社会学的发展就是一对暧昧的伙伴,尤其19世纪之后,非理性主义的出现加速了它们自我的融合。在文学流派上的从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到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后来者们也通过一种承继的方式用他们在文学上所体悟到的敏锐感试着进行一种超越人文与实证的尝试。

霍克海姆的格言集《破晓与黄昏》,本雅明的《论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波德莱尔》及其未竟之作《拱廊街》、阿多诺的三部曲,可以说都是以其敏锐感来阐释他们对于那个时代的深刻洞见。这比起现在高校中只顾忙于申请基金与项目的所谓教授们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他们早已经丧失了理论的敏锐感与学术的神圣性,而把自己抛离于既得利益当中。虽然在这个学派的兴衰史中起起伏伏,有时候甚至身不由己的受到“外部影响”。但总得来说,可能正是成员的那种精英立场使得他们有种在学术上的 “纯粹性”。

(二)实践与理论

在学派发展当中,社会研究所所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格吕恩堡到霍克海姆,虽然研究所的致力目标发生了不同的转向,不过总得来看还是能够仅仅的与实践和社会形势相结合进行理论与经验研究的探索。

比如早期在创建社会研究所1924至1928年期间格吕恩堡对工人阶级运动的关于经济史与工人运动史的研究。1930年代在霍克海莫领导下在德国及周边国家进行的家庭与权威变迁的研究,在1940年后迁入美国后进行的关于犹太人的实证研究以及与普林斯顿大学的广播合作项目等等。霍克海莫在担任所长之初就研究所的目标进行了布置,大体上按照跨学科合作与把社会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思路进行。虽然在后期有许多关于是否有效的争议。

(三)成员关系

我用微妙、暧昧、张力三个词来形容。

1、早期阿多诺与洛文塔尔对于研究所教席的竞争。

2、战争期间霍克海默、阿多诺之间的亲密合作(《启蒙辩证法》为其关系做好证明)

3、弗洛姆与霍克海默的争议,最终导致弗洛姆的出走

4、马尔库塞、霍克海默、阿多诺三者的三角关系。。

5、本雅明游手好闲者的扮演。

此外还有研究所的变迁

1、犹太人韦尔的赞助,成立了意在研究马克思的机构也就是学派大本营社会研究所

2、迁至美国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依托下进行、大学体制外的研究。

3、迁移至洛杉矶?

4、战后部分成员的回归德国后,与曼内斯曼公司的合作。以及与学生潮的亲密与敌对

最后再吐槽下。。。要读这套书最好先了解下近现代西方哲学史。因为成员本身大多以哲学起家,从早期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到后来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的承继,可以说当中的引文有些晦涩。。还有这套书中有少部分错别字~汗

暑假在来读这本书第二遍吧。。决定了-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