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经典读后感有感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经典读后感有感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是一本由梁启超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读后感(一):对话与比较——梁启超《墨子学案》管窥

《墨子学案》是梁任公写于1921年的作品,原为单行,编辑者收入本书(《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的第三编中。在这篇书评中,我想粗略地谈谈梁先生此文的特色之一——墨子与诸子的对话和墨子与西人的比较,以及我的一点思考。

对话:墨子与诸子

孔子的“大同”与墨子的“兼爱”

孟子与墨子的义利观之比较

庄子对墨子的批评

荀子对墨子的批评

通过以子观子、诸子并观,我们可以更明晰地看出每位思想家与其对话对象或思想对手的关系。主张“兼爱”、“节用”、“非乐”等思想的墨子显然直接将孔子作为思想对手,而墨子之后的孟、荀也以儒家学说对墨学进行了回击。庄子同样鲜明地反对当时已成“显学”的儒、墨,并在另一层次上超越和消解了儒、墨之是非。将墨子“辩有胜”的观点和庄子“辩无胜”的观点对看,我们可以猜测庄子这段论说或许就是以墨子为对话对象的。

比较:墨子与西人

墨子之“民约论”

墨子的理想社会与俄国的劳农政府

墨辩与逻辑学

——先给自己开个坑慢慢填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读后感(二):梁启超《孔子》简要评介

说明:《孔子》是梁任公写于1920年的作品,原为单行,编辑者收入本书(《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的第二编中,因此在本书的条目下对这篇作品进行简要评介。

我认为《孔子》一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论孔子的生平、时代和研究孔子学说的资料

第二部分:概论孔子学说

第三部分:总结孔子的形象、附论后学

接下来我将按照以上的划分简要介绍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梁任公于孔子的生平和时代着墨不多。不过,他对孔子生平总结的五条要点——出身甚微、教学甚早、政治生涯甚短,游历地甚少,著书甚迟——对未尝细考孔子生平的普通读者来说,确实很有提示意义。

关于研究孔子学说的资料,梁任公按照其中孔子思想成分的多少为标准,对先秦两汉的文献进行了审定和评价。这种对“孔子成分”的审定总是离不开他本人对这些文献的形成过程的认知的,因而未必全然客观正确。他认为在“五经”中“孔子成分”最多的是《易》和《春秋》,这两部书在第二部分中辟有专章讨论。然而,他将《公》、《榖》二传全部视为孔子学说,这就完全忽略了二书在口授、写定和传抄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本和思想的增益和讹变,这就不免带有今文家的偏见了。

第二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梁任公分别基于《论语》和《礼记》摘出孔子学说的提纲,基于《易》探讨孔子的哲理论,基于《春秋》探讨了孔子的政治论。

孔子提纲的部分分为八个条目。梁任公将前五个条目(学、一贯 忠恕、仁 君子、礼、乐)以“学”这一线索贯串起来,且明确地将这一脉络体现在每一条内容的开头处。梁先生以孔子的“学”为养成人格之学,实践看得重,智识看得轻。孔门所教授的礼、乐都是用以涵养人格的,而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养成理想的人格,这种人格就是“仁”,具备这种人格的人就是“君子”。梁任公对孔学修身与实践方面的强调,很可能与他实干家的本色和他对“人生哲学”的兴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内外交困的环境有关,这和颜元、李塨一派在清初对儒学的经世侧面的强调有点相似。余下的三个条目分别是名、性命和鬼神祭祀,其中亦不乏真知灼见,于此不一一论列了。

——未完待续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读后感(三):为学与做人

为学与做人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知者不惑。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

2. 仁者不忧。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反之,又相信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万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3.勇者不惧。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又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俗话说得好:“生平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论语》记,“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伸枨。’子曰:‘枨也欲,焉刚?’”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刚也会变成绕指柔了。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意志磨炼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得事,一点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一编老子哲学

1. 有两点应特别注意:第一,老子是楚国或陈国人,当时算是中国的南部。北方人性质,严正保守;南方人性质,活泼进取,这是历史上普通现象。所以老子学术,纯带革命的色彩。第二,他做“守藏史”这官,极有关系,因为这地位是从前宗教掌故的总汇。《汉志》所谓“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可见得这样高深的学术,虽由哲人创造,却也并不是一无凭借哩。

2. 老子说的是“天法道”,不说“道法天”,是他见解最高处。

3. 究竟道的本体是怎么样呢?他是“寂兮寥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东西,像《起信论》说的“如实空”。他是“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东西,像《起信论》说的“如实不空”。他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东西,像《起信论》说的“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他是“可以为天下母”“似万物之宗”“是谓天地根”的东西,像《起信论》说的“总摄一切法”。《庄子·天下篇》批评老子学说,说他“以虚空不毁万物为实”,这句话最好。若是毁万物的虚空,便成了顽空了。如何能为万物宗为天地根呢?老子所说,很合着佛教所谓“真空妙有”的道理。

4. 佛经上常说“不可思议”,寻常当作“不能够思议”解,是错了。他说的是“不许思议”,因为一涉思议便非本体。本体既是个不许思议的东西,所以为一般人说法,只得从名相上入手。名相剖析得精确,也可以从此悟入真理。

5. 老子书中许多“无”字,最好作“空”字解。“空”者像一面镜,镜内空无一物,而能照出一切物来。

第二编孔子

一、学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就举了一位颜回,还说“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我们在《易经》《论语》《庄子》里头看见好几条讲颜回的,就找不出他好读书的痕迹。他做的学问,是“屡空”,是“心斋”,是“克己复礼”,是“不改其乐”,是“不迁怒不贰过”,是“无伐善无施劳”,是“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是“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都与读书无关。

二、一贯忠恕

1. 孔子告子贡的话,说自己不是“多学而识”,是“一以贯之”。孔子又有一天跑到曾子自修室里头,忽然说了一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答应一个字:“唯。”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贯”就是“忠恕”。还有一回,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字是做学问最要紧的一个字。

2. 朱子说“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章太炎引这段话,下一个解释说:“周以察物曰忠,心能推度曰恕。”

3. 中心为忠,即是拿自己来做中坚的意思。充量的从内面穷尽自己心理的功能,就是“内思毕心”,就是“尽己”。《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又说“诚者自成也”。诚字就可当忠字的训诂。毕心尽性自成,拿现在的流行语讲,就是发展个性。从实践方面说,发展个性是必要;从智识方面说,发展个性也是必要。这是忠的一贯。

4. 如心为恕,用自己的心来印证。从实践方面说,是推己及人;从智识方面讲,是以心度物。孟子说:“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推字就是恕字的训诂。消极的推法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积极的推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智识方面讲,将已知的事理,推到未知的事理,就是最有系统的学问。演绎的推法,是“举一隅则以三隅反”,是“闻一以知二,闻一以知十”;归纳的推法,是“好问而好察迩言”,是“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是“文理密察足以有别”,是“本诸身,征诸庶民”,是“能近取譬”。如此实践方面、智识方面都拿恕的道理来应用,就是恕的一贯。

5. 有人问:“据此说来,不是一以贯之,是两以贯之了。”其实不然。因为人类是同的,所以孟子说:“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既有所同然,所以发达自己个性,自然会尊重别人的个性,所谓“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故即忠即恕。又非尊重别人的个性,不能完成自己的个性,所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所以即恕即忠。忠恕两字,其实是一事,故说一以贯之。后来荀子说的“以一持万”,就是这个意思。

6. 康德讲的“感觉无思想是瞎的,思想无感觉是空的”。

7. 孔子讲学问,还是实践方面看得重,智识方面看得轻。

三、仁君子

1. 《论语》中许多仁字;各人问仁,孔子答的都不同。若懂得仁字是人格的抽象名词,句句都通了。若从旧说,只说仁是“爱人”,便到处窒碍。“仁者不忧”,为什么爱人的人便无愁呢?“仁者,其言也讱”,难道爱人的人一定要少讲话吗?“颜渊问仁”,孔子答的“克己复礼”;“仲弓问仁”,孔子答的“如见大宾”“如承大祭”,这又和爱人有什么关系呢?可见孔子说的仁,只是教人怎样子做人,只是教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自然能尽人之性。《论语》中说出仁的内容有种种,都是完成人格必要的条件。

2. 孔子有个理想的人格,能合着这种理想的人,起个名叫做“君子”。

四、缺

五、礼

1. 渐渐把宗教以外一切社会习惯都包含在礼的范围内,礼字成了人人当践履的意义。礼变成一切行为的轨范了。

2. 孔子说: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孔子以为人若常常把精神提起,体魄自然强壮,若散散慢慢过日子,便养成偷惰的习惯,整个人变成暮气了。习礼以庄敬为主,最能抖擞精神,所以说“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仲弓问仁”,孔子告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又告子张说:“无大小,无众寡,无敢慢”。都是这个意思。对什么人对什么事,都无敢慢,是修养身心最好的方法。这就叫做“约之以礼”。(约是约束之意)

六、乐

1.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2. 孔门礼教、乐教,实有相反相成之妙。《记》中说:“礼节民心,乐和民性。”礼的功用,在谨严收敛;乐的功用,在和悦发舒。两件合起来,然后陶养人格,日起有功。《记》又说: 乐以治心,礼以治躬。心中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则易慢之心入之矣。

3. 《记》又说: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七、名

1. 所以“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这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顾,则事不成”。孔子又说:“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又说:“恶似是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恶乡愿恐其乱德。”(《孟子》引)都是所以提倡正名的缘故。

2. 老子以为名者起于人类之分别心。这种分别心,是各人不同,各时不同,各地不同,所谓正确不正确,实无从得公共标准。故主张一切废去,复归于无名之朴。孔子以为名是终久废不掉的;既已废不掉,若听他囫囵杂糅,一定闹到言不顺事不成,所以公共标准是必要的。标准怎样才能正确才能公认呢?孔子以为是政府的责任。所以子路问“为政奚先”,孔子答以“正名”。《荀子·正名篇》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若乘时得位,一定先办此事。

八、性命

1. 命是个什么呢?孔子说命,常与天连举,像是认命为天所造。其实不然。庄子引孔子的话,很有几处解释命字意义: 仲尼曰:“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庄子·人间世篇》) 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庄子·德充符篇》) 据此可知孔子所谓命,是指那自然界一定法则,不能拿人力转变者而言。

2. 知命主义的价值,怎有好处亦有坏处。好处是令人心境恬适;坏处是把人类进取的勇气减少。

3. 孔子说: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盛也。(《庄子·人间世篇》) 这段话讲知命的作用,最为精透。“自事其心”,是自己打叠自己的心境,死生穷达毁誉饥渴等等事变,虽“日夜相代乎前”,我心的哀乐,却叫他“不易施乎其前”。怎样才能做到呢?最好是“安之若命”。这“若”字极要注意。命的有无,且不必深管,只是假定他是有,拿来做自己养心的工具。得了这种诀窍,所以能“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易·文言传》)所以能“不怨天不尤人”(《论语》),所以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论语》)。这是孔子自己学问得力所在,也常常拿来教人。所以《论语》首章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末章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意义正相衔接,实是孔子修养人格的重要学说。

4. 孔子说的知命,本来没有什么大流弊,因为他乐行忧违,还带着确乎不拔,他遁世无闷,还带着独立不惧。(《易·象传》)可见得并不是做命的奴隶了。虽然,孔子终是崇信自然法太过,觉得天行力绝对不可抗。所以总教人顺应自然,不甚教人矫正自然,驾驭自然,征服自然。

5. 原来人类对于自然界,一面应该顺应他,一面应该驾驭他。非顺应不能自存,非驾驭不能创造。

6. 中国受了知命主义的感化,顺应的本能极发达,所以数千年来经许多灾难,民族依然保存,文明依然不坠。这是善于顺应的好处。但过于重视天行,不敢反抗,创造力自然衰弱,所以虽能保存,却不能向上。这是中华民族一种大缺点,不能不说是受知命主义的影响。

九、鬼神祭祀

孔子的祭礼,是由祈主义变为报主义,全是反本报始不忘其初的意思。“万物本乎天”,所以祭天;“人本乎祖”,所以祭祖;使之必报之,所以有群祀。孔子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祭礼最大作用,不外是使民德归厚。所以孔子又说:“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中庸》)都是说靠祭礼唤起人民报本的观念,风俗自然淳厚,政治自然易办。

十、易

孔子说: 生生之谓易。(《系辞传上》) 拿现在流行语翻译他,说的是:“生活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生活。”这句话怎么解呢?《论语》有个譬喻最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十一、孔子之政治论与《春秋》

十二、小结

(一)时中的孔子。孔子说:“中庸其至矣夫,民鲜能久矣。”(《论语》)又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时中两个字,确是孔子学术的特色。

1. 中是就空间言,不偏走于两极端,常常取折衷的态度;加上一个庸字,是归于适用的意思。

2. 例如杨朱的“为我”,极端的主张自己本位说;墨子的“兼爱”,极端的主张牺牲自己,专务利他。孔子的人格说主张“相人偶”的“仁”,用“恕”的方格从两端推验出来,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便是执杨、墨两端求得中庸。

3. 又如道家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极端的反对法治;法家说“以法治国国之福,不以法治国国之贼”,极端的崇拜法治。孔子却从中间寻出个礼治主义来。又说:“出于礼者入于刑。”他的《春秋》,便一半含有礼制的性质,一半含有法律的性质。这便是执道、法两端求得中庸。

4. 又如老子说“其鬼不神”,墨子说“明鬼”。孔子却说个“体物不遗”“如在其左右”的“鬼神之德”,说鬼神有主观的存在,没有客观的存在。这又是执老、墨两端求得的中庸。

5. 又如老子极端的主张“绝欲”,慎到闹到“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陈仲子闹到“必蚓而后可”;杨朱和他相反,极端的主张“乐生逸身”。孔子讲的礼,却是“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饮食男女的情欲,是应该尊重的,但须加以品节。所以他自己一面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面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中”。这又是执老、杨的两端求得的中庸。

6. 又如棘子成反对当时文胜的流弊,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本也含一面真理。孔子嫌他太偏了,说出个“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或人问:“以德报怨何如?”要矫正人类谿刻计较的恶性,本也甚好。孔子因为如此便行不通,说出个“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都是折衷适用的意思;所以叫做中庸。

7. 中国为什么能产生这种大规模的中庸学说呢?我想:地势气候人种,都有关系。因为我们的文明,是发育在大平原上头。平原是没有什么险峻恢诡的形状,没有极端的深刻,也没有极端的疏宕,没有极端的忧郁,也没有极端的畅放。这块大平原,位置在温带,气候四时具备,常常变迁,却变迁得不甚激烈,所以对于自然界的调和性看得最亲切,而且感觉他的善美。人类生在这种地方,调和性本已应该发达。再加以中华民族,是由许多民族醇化而成,若各执极端,醇化事业便要失败。所以多年以来,调和性久已孕育。孔子的中庸主义,可以说都是这种环境的产物。

8. 中庸主义是好呀,还是坏呢?我说:两面都有。好处在他的容量大,从没有绝对排斥的事物。若领略得他的真意义,真可以做到“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所以中国人争教流血的笑话,始终没有闹过。佛教基督教和各种学术从外国输入,我们都能容纳。中庸主义若从这方面发展出去,便是平等自由的素质了。坏处在容易却没个性。凡两种事物调和,一定各各把他原有的性质,绳削了一部分去,这就是把他个性损坏了。专重调和的结果,一定把社会事务轮廓,弄得囫囵不分明。流弊所极,可以把社会上千千万万人,都像一个模型里铸出来,社会变成死的不是活的了。

(二)孔子的人格。我们读释迦、基督、墨子诸圣哲的传记,固然敬仰他的为人,但总觉得有许多地方,是我们万万学不到的。惟有孔子,他一生所言所行,都是人类生活范围内极亲切有味的庸言庸行,只要努力学他,人人都学得到。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此。

1. 理智

1. 他的理智,全是从下学上达得来。试读《论语》“吾十有五”一章,逐渐进步的阶段,历历可见。

2. 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孔子并不是有高不可攀的聪明智慧。他的资质,原只是和我们一样;他的学问,却全由勤苦积累得来。

3. 他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解释好学的意义,是不贪安逸,少讲闲话,多做实事;常常向先辈请教,这都是最结实的为学方法。他遇有可以增长学问的机会,从不肯放过:郯子来朝便向他问官制;在齐国遇见师襄,便向他学琴;入到太庙,便每事问。那一种遇事留心的精神,可以想见。

4. 他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又说:“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可见他真是以学问为性命,终身不肯抛弃。他见老子时,大约五十岁了,各书记他们许多问答的话,虽不可尽信,但他虚受的热忱,真是少有了。他晚年读《易》“韦编三绝”,还恨不得多活几年,好加功研究。他的《春秋》,就是临终那一两年才著成。这些事绩,随便举一两件,都可以鼓励后人向学的勇气。

5. 他自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他从十五岁到七十三岁,无时无刻不在学问之中。他在理智方面,能发达到这般圆满,全是为此。

B.情感

1. 凡理智发达的人,头脑总是冷静的,往往对于世事,作一种冷酷无情的待遇。而且这一类人,生活都会单调性,凡事缺乏趣味。孔子却不然。他是个最富于同情心的人,而且情感很易触动。像《论语》所记那一班隐者,理智方面都很透亮,只是情感的发达,不及孔子。(像屈原一流情感又过度发达了)

2.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见齐衰者,虽狎必变,凶服必式之”。可见他对于人之死亡,无论识与不识,皆起恻隐,有时还像神经过敏。

3. 孔子既如此一往情深,所以哀民生之多艰,日日尽心,欲图救济。当时厌世主义盛世,《论语》所载避地避世的人很不少。那长沮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孔子却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可见孔子栖栖皇皇,不但是为义务观念所驱,实从人类相互间情感发生出热力来。

4. 孔子对于美的情感极旺盛,他论韶武两种乐,就拿尽美和尽善对举。一部《易传》,说美的地方甚多(如乾之以美利利天下,如坤之美在其中)。他是常常玩领自然之美,从这里头,得着人生的趣味。所以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赞《易》全是效法自然,就是这个意思。曾点言志,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什么叹美曾点,因为他的美感,能唤起人趣味生活。

C.意志

1. 凡情感发达的人,意志最易为情感所牵,不能强立。孔子却不然,他是个意志最坚定强毅的人。

2. 齐鲁夹谷之会,齐人想用兵力劫制鲁侯,说孔丘知礼而无勇,以为必可以得志。谁知孔子拿出他那不畏强御的本事,把许多伏兵都吓退了。又如他反对贵族政治,实行堕三都的政策,非天下之大勇,安能如此?

3. 他的言论中,说志说刚说勇说强的最多。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教人抵抗力要强,主意一定,总不为外界所摇夺。如“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此不变,强哉矫”,都是表示这种精神。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又说“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教人以献身的观念。为一种主义或一种义务,常须存以身殉之之心。所以他说“仁者必有勇”,又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可见讲仁讲义,都须有勇才成就了。

第三编墨子学案

一、墨学之根本观念——兼爱

1. 墨教之根本义,在肯牺牲自己。《墨经》曰:“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为读去声)《经说》释之曰:“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2. 夫所谓“摩顶至踵利天下”者,质言之,则损己以利他而已。利亿万人因利他,利一二人亦利他也。泛爱无择固利他,专注于其所亲亦利他也。己与他之利不可得兼时,当置他于第一位而置己于第二位,是之谓“损己而益所为”,是之谓墨道。

3. 墨子讲兼爱,常用“兼相爱交相利”六字连讲,必合起来,他的意思才明。兼相爱是理论,交相利是实行这理论的方法。兼相爱是托尔斯泰的利他主义,交相利是科尔普特金的互助主义。

4. 墨子最要紧一句话,是“兼以易别”。他替当时的君主起一个绰号,叫做“别君”,替当时士大夫起一个绰号,叫做“别士”。他们的“墨者”,自己就号做“兼士”。兼和别的不同在那里呢?老实说一句:承认私有权的叫做“别”,不承认私有权的叫做“兼”。向来普通的教义,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一层一层的推出去。所以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子讲的社会伦理,都以此为立脚点。所以最要紧是一个“恕”字,专以己度人。既已爱自己,便连自己同类的人也要爱他;爱自己的家,也爱别人的家;爱自己的国,也爱别人的国;孔子讲的泛爱,就是从这种论式演绎出来。但孔子和墨子有根本不同之处。孔子是有“己身”“己家”“己国”的观念,既已有个“己”,自然有个“他”相对待;“己”与“他”之间,总不能不生出差别。所以有“亲亲之杀尊贤之等”;在旧社会组织之下,自然不能不如此。墨子却以为这种差别观念,就是社会罪恶的总根源,一切乖忤,诈欺,盗窃,篡夺,战争,都由此起。

二、墨子之实利主义及其经济学说

1. 自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后世儒者,因此以言利为大戒。董仲舒更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于是一切行为,专问动机,不问结果,弄得道德标准和生活实际距离日远,真是儒家学说的莫大流弊。其实孔子也并不如此。一部《易经》,个个卦都讲“利”。孔子说“利者义之和”,说“以美利利天下”,说“乐其乐而利其利”,何尝说利是不好?不过不专拿“利”来做道德标准罢了。

2. 墨子则不然。道德和实利不能相离,利不利就是善不善的标准。书中总是爱利两字并举。如“兼相爱交相利”、“爱利万民”、“兼而爱之从于利”、“众利之所生何自生,从爱人利人生”、“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若见爱利国者必以告,亦犹爱利国者也”。以常识论,爱的目的在人,利的目的在己,两件事像很不相容,然而墨子却把他打成一片。第一件,可以见他所谓“利”,一定不是褊狭的利己主义。第二件,可以见他所谓“爱”,必以有利为前提。他说:“忠信相连,又示以利,是以终身不厌。”。简单说,从经济新组织上建设兼爱的社会,这是墨学特色。

3. 经济学的原字(Economy),本来的训诂,就是节用。所以墨子的实利主义,拿“节用”做骨子。“节葬”不过是“节用”之一端,“非乐”也从“节用”演绎出来。今研究墨子的经济学,须先从消费方面起点。

4. 墨子讲消费,定出第一个公例是: 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篇》) 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节用中》) 墨子以为人类之欲望,当以维持生命所必需之最低限为标准。墨子以为凡奢侈的人,便是侵害别人的生存权,所以加他个罪名。说是: 暴夺人衣食之财。近代马克思一派,说:资本家的享用,都是从掠夺而来。这种立论根据,和二千年前的墨子正同。

5. 论到生产方面,墨子立出第二个公例是: 诸加费不加利于民者弗为。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墨子以为:生产一种物事,是要费资本、费劳力。那么,就要问:费去的资本劳力能够增加多少效用?所费去的和所增得的比较,能否相抵而有余?试拿衣服来做个例,墨子认为穿衣服的目的,不过取其能暖,穿绸比穿布并不加暖,所以制绸事业,就是“加费不加利于民”。墨子更把这种观念扩充出去,以中用不中用为应做不应做的标准,凡评论一种事业一种学问,都先问一句:“有什么用处?”,

6. 墨子这种经济思想,自然是以劳力为本位。所以“劳作神圣”,为墨子唯一的信条。他于是创出第三个公例,是: 赖其力则生,不赖其力则不生。

7. 什么叫做分事呢?就是各人自己分内的职业。墨子于是感觉有分劳的必要,又创出第四个公例: 各从事其所能。各因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8. 在这种劳动力本位的经济学说底下,自然是把时间看得很贵重。墨子于是又创造出第五个公例,说道: 以时生财,财不足则反之时。“光阴即金钱”(Time is money)这句格言,墨子是看得最认真的。

9. 墨子又极注意人口问题,他有第六个公例是: 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墨子的人口论,和玛尔梭士的人口论正相反。玛尔梭士愁的是人多,墨子愁的是人少,人少确是当时的通患。

10. 最后讲到分配方面,墨子定出第七个公例是: 有余力以相劳,有余财以相分。自己的劳力和光阴,做完了自己分内的事业,还有余剩,拿去帮别人做,这就是“余力相劳”。自己的资财,维持自己一身和家族的生活,还有余剩,拿去分给别人,这就是“余财相分”。这两句话墨子书中讲得最多,其实只是“交相利”三个字的解释。余力相劳,就是孔子讲的“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余财相分,就是孔子讲的“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诸己”。两圣人的经济学说,同归宿到这一点。质而言之,都是梦想一种完全互助的社会。

11. 我想,现在俄国劳农政府治下的经济组织,很有几分实行墨子的理想。内中最可注意的两件事:第一件,他们的衣食住,都由政府干涉。任凭你很多钱,要奢侈也奢侈不来。墨子的节用主义,真做到彻底了。第二件,强迫劳作,丝毫不肯放松,很合墨子“财不足则反诸时”的道理。虽然不必“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但比诸从前工党专想减少工作时刻,却是强多了。墨子说:“安在善而不可用者”,看劳农政府居然能够实现,益可信墨子不是个幻想家了。

12. 墨子把“利”字的道理,真是发挥尽致。孔子说:“利者义之和”已经精到极了。《墨子·经上篇》直说:“义,利也。”是说,利即是义,除了利别无义。

13. 因此他更替了这个“利”字下了两条重要的界说: 界说一,凡事利余于害者谓之利,害余于利者谓之不利。他说: 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者,非取害好,取利也。界说二,凡事利于最大多数者谓之利,利于少数者谓之不利。英人边沁主张乐利主义,拿“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做道德标准,墨子的实利主义,也是如此。

三、墨子学说的缺陷

1. 我曾说过,墨子是个小基督,从别方面说,墨子又是个大马克思。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在“唯物观”的基础上建设出来。墨子的“唯物观”,比马克思还要极端。他讲的有用无用、有利无利,专拿眼前现实生活做标准,拿人类生存必要之最低限度做标准,所以常常生出流弊。

2. 墨子学说最大的缺点,莫如“非乐”。他总觉得娱乐是废时失事,却不晓得娱乐和休息,可以增加“物作的能率”。若使墨子办工厂,那“八点钟制度”他定然反对的。若使墨子办学堂,一定每天上课十二点钟,连新年也不放假。但这种办法对不对?真可以不烦言而决了。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无乃非有血气者所能至耶!(《三辩》)

3. 庄子批评墨子,说: 其道太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能独任,奈天下何?(《天下篇》) 庄子是极崇拜墨子的人,这段批评,就很替墨子可惜。墨子的实利主义,原是极好,可惜范围太窄了,只看见积极的实利,不看见消极的实利。所以弄到只有义务生活,没有趣味生活,墨学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此。

4. 墨子的天志和基督教很相像;但有一点大不同处。基督都说灵魂,说他界。墨子一概不说。灵魂他界,没有对证,福祸之说,勉强可以维系。专言现世的祸福,越发不能自完。墨子提倡苦行,和基督教及印度各派之教相同。但他们都说有灵魂,所以在极苦之中,却别有安慰快乐的所在。墨子苦是专讲道德责任,不拿利害计较来感动人,也还罢了。他却又不然,专说的是利害问题。利害和苦乐有密切关系,此本易明之理。他的非乐主义,已经要人把肉体的快乐,牺牲净尽,问有什么别的快乐来替代呢?却没有。顶多说我“所行合义,心安理得”,算是一种安慰。如此归到极端的良心责任说吗?他却又不以为然。墨子本是一位精于论理学的人,讲到天志,却缺漏百出,所论证多半陷于“循环论理”。我想都是因“天志论”自身,本难成立。墨子要勉强把来应用,未必不是他失败的一个原因哩。

四、实行的墨家

1. 吃苦是学墨第一个条件,有一点偷安偷懒,墨子便不认他做门生。

2. 就坚苦实行这方面看来,墨子真是极像基督。若有人把他钉十字架,他一定含笑不悔。但我们中国人的中庸性格,断不肯学罗马人的极端;所以当时墨教推行,并没有什么阻力,因此也惹不出什么大反拨。

3. 当时墨者的气象所以能如此其好,大半是受墨子人格的感化;他门下的人物,比孔门强多了;所以能成为一时的“显学”。直至秦汉之间,任侠之风还大盛,都是墨教的影响。可惜汉以后完全衰减了。

4. 先秦书多儒墨对举,汉人亦以儒侠对举;《史记》所谓“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是也。墨氏之教:“损己而益所为”(去声)“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淮南子》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新语》谓:“墨子之门多勇士。”然则战国末年以逮汉初,其游侠传中人物,皆谓之“别墨”可也。

五、墨家的知识论

1. 墨学之全体大用,可以两字包括之,曰爱曰智。《尚同》《兼爱》等十篇,都是教“爱”之书,是要发挥人类的情感。《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都是教“智”之书,是要发挥人类的理性。合起两方面,才见得一个完全的墨子。

2. 我们的知识,用什么方法得来呢?《墨经》说:有三种方法。第一是“闻”知,从传授得来。第二是“说知”,从推论得来。第三是“亲知”,从经验得来。

第四编老孔墨以后学派概观

古代学术,老、孔、墨三圣集其大成。言夫理想,老子近唯心,墨子近唯物,孔子则其折衷也。言夫作用,老子任自然,墨子尊人为,孔子则其折衷也。

第一节老子所衍生之学派

1. 杨朱一派,盖对于人生无意义之一语,有痛切之感觉;而此种感觉之结果,则归于断灭自恣,校其实,则与自杀无以异也。

2. 庄子从无意义中求出意义,谋人生心物两方面之调和,故其结论与杨朱派截然殊途,而为后此大乘佛教之先河焉。

3. 人生之苦痛,皆从生活状态之矛盾而来。肉感与灵感交战,陷于人格分裂,苦莫甚焉。假使人类而能如禽兽,除饮食男女以外,无所寄其情志,虽在此范围中,矛盾已不少,苦痛已甚多。但其苦究为单调的,旋起旋落,可以自支;无奈人类有其固有之灵性,此一点灵性,对于吾侪之肉的生活,常取批评的态度,于是种种悔恨悲哀恐怖皆由此而起。而吾侪因此乃生一种向上的推求,知现实境界之外,确别有“真我”存在,而此真我即为吾侪最后安慰之所。于是有谓此真我完全与现实境界为二物,必脱离现境,始能与之相应者,则印度多数外道及小乘佛教所说是也。有谓此真我与现境非一非异,吾侪可以不舍离现境而与此真我契合者,则大乘佛教所说是也。而庄子之学则近于大乘者也,所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所谓“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皆言契合真我之义。所谓“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所谓“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皆言不舍离现境之义。《天下篇》又言“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庄子著书之意,将以明其暗而发其郁,契合真我者,内圣也。不离现境者,外王也。明此纲领,可以读《庄子》。

4. 《逍遥游》常人执著现实境界,终身役役,向此间讨生活,卒为矛盾状态所缚扰,不能自拔。故庄子首破其迷,其言鲲鹏之与蜩与野马尘埃之生物,言朝菌蟪蛄之与冥灵大椿,其小大殊量至于此极。吾侪人类在无穷之宇宙间,占一极么么之位置,经一极短促之年寿,而弊弊然惉懑于其间,可谓大愚。全篇关键,在“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二语。教人勿以小障大,但又非于常识所谓大小者生比较;故又以“至人无己,圣人无名”二语,微示真我之端倪,使人向上寻求。

5. 当时思想界,大体可分为南北。孔墨皆北派,虽所言条理多相反,然皆重现世,贵实行。老庄产地,对邹鲁言之,可称为南人,其学贵出世尊理想,则南派之特色也。楚人如老莱子南公之类,皆为道家言,有著述见于《汉志》。《论语》所载接舆丈人长沮桀溺等,皆孔子在楚所遇,则楚人思想,可见一斑。屈子则生育于此种思想空气之人也。屈子为极端厌世之人,结果乃至于自杀,此在思想家中,为绝无仅有之事。其自杀之原因,乃感于人生问题之不能解决,不堪其苦闷,彼自写其情感之勃郁不可抑。

第二节孔子所衍生之学派

一、孟子

1. 《孟子》全书精神,可以两语贯之,曰: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上》) “道性善”,孟子内业学说之根据也。“称尧舜”,孟子经世学说之根据也。

2. 孟子政治上重要之理想:国家非君主私有,法律之下万人平等,且法律非君主所能任意左右。

3. 当时贵族政治,已成过去,而君相专制的国家主义方盛行,故孟子大声疾呼以破之。故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滕文公问为国,孟子告以“民事不可缓”。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告以“保民而王”。此皆反抗当时之政治潮流,为民权思想之先河。但孟子仅言“保民”、言“牧民”、言“民之父母”,而未尝言民自为治。近世所谓Of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By the people之三原则,孟子仅发明of与for之两义,而未能发明by义,此其缺点也。

4. 孟子的经济制度。以经济的给足为社会道德之源泉。故曰: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滕文公上》) 又曰: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 读此可知孟子认经济问题为改良社会之根本,与后世之耻言生计而高谈道德者有异矣。孟子经济政策第一要件,在整理土地制度。其言曰: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滕文公上》) 孔子之言经济,本最注重分配,故曰:“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孟子受其教,故以“均”“平”为第一义,而当时主要之经济惟农业,故欲求分配之均,必在土地。

5.

二、荀子

1. 第一,荀子之最大特色,在其性恶论。性恶论之旨趣,在不认人类为天赋本能所支配,而极尊后起的人为。故其教曰“化性起伪。”伪字从人从为,即人为之义。

2. 第二,惟其如是,故深信学问万能,其教曰“习”曰“积”。谓习与积之结果,能使人尽变其旧前后若两人。若为向上的习积,则“积善成德而圣心备”,是即全人格之实现也。后世有提倡“一超直入”之法门者,与“积”之义相反,最为荀子所不取。

3. 第三,学问如何然后能得,荀子以为全视其所受教育何如。故主张“隆师”,而与孟子“虽无文王犹兴”之说异。

4. 第四,名师或不获亲接,则求诸古籍,故荀子以传经为业。汉代诸经传受,几无一不自彼出,(说详汪容甫《荀卿子通论》)而其守师法皆极严。

5. 第五,既重习而不重性,则不问遗传而专问环境。环境之改善,荀子以为其工具在“文理”——文物与条理。文理之结晶体谓之“礼”,故其言政治、言教育皆以礼为中心。

6. 第六,“礼,时为大。”故主张法后王而不贵复古。

7. 第七,“礼”之表现,在其名物度数。荀子既尊礼学,故常教人对于心、物两界之现象,为极严正极绵密之客观的考察。其结果与近世所谓科学精神颇相近。

8. 荀子与孟子的区别。

a.荀子之教,其一,假物。故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涉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篇》)孟子不然,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尽心下》)又曰:“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此与荀子假物之说异。

b. 荀子之教,其二,尊师。故曰:“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舍乱妄无为也。”(《修身篇》)盖性既恶则非藉他力无以矫正也。孟子不然,孟子曰:“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告子上》)又曰:“子归而求之有余师。”此与荀子尊师之说异。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原。”(《离娄下》)自得者,纯恃自力之谓,圣贤师友,能示我为学方法,不能代我为学;能引我志于道,不能代我入道。故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心下》)孔子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庸》所谓“诚者自成也”,即是此意。

c. 荀子之教,以逆人性为教。荀子曰:“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以逆人性为教,孟子之“扩充”则以顺人性为教,两性恰相反矣。

9. 为修养应用起见,读《荀子》最能唤起吾辈之自治力,常检束自己,不至松弛堕落。又资质稍驽下之人,读之得“人定胜天”的信仰,能增加其勇气。又其理论之剖析刻入处,读之能令思虑缜密遇事能断。是故读《孟子》之益处在发扬志气,读《荀子》之益处在锻炼心能。二者不可偏废。为此种目的而读《荀子》,宜将心赏之格言,分类摘抄。——如有益于修身者,有益于应事者,有益于治学方法者。——常常熟讽牢记,随时参证于己身。庶几荀子所谓“博学而日参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类抄而比观之,始能得其全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