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家庭疗伤(上下)》读后感锦集

《为家庭疗伤(上下)》是一本由李维榕著作,希望出版的818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家庭疗伤(上下)》读后感(一):一次心理学爱好者的超前阅读——读李维榕《为家庭疗伤》

厚厚上下两册书,买来大半年了,也没有翻下去。直到今天,才囫囵吞枣把上册翻完了。

读不下去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因为这都是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距离我的生活十分遥远。其中有一个篇章都在说同性婚姻,这在国内具有极小的实用性。其他故事,女儿的厌食症、儿子的精神病、自杀的母亲、穿女性内衣的男性、杀亲子的母亲 ,各种古怪不幸,看得我是如梗在咽,很是难过。

二是因为每个故事90%都是在描述现象,患者的表现以及咨询师的语言。只有一两句实在分析其可能的实质。关于患者最后的结局或是改变,几乎没有谈及。这未免让“想学一手”的读者失望了。

不过,这作为一位家庭治疗大师的治疗笔记。必然也有些可圈可点之处。

例如,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沟通不畅。比如家庭暴力,施暴者总是抱怨是被虐者惹怒了他们。可是当咨询师进行治疗后,施暴者做出诚意的改变,而被虐者却始终拒绝沟通。那些不能走出家庭,出去工作的孩子,同时需要治疗的必须是其父母。另外,一些咨询师常用的结构式问答也是心理咨询师可以学习的范例。

书中说道,这世上并无独立的人,我们人人都像电脑一样,被自己出生的家庭编好了程序,然后按钮行动。心理治疗就是在把这些久已安排妥当的程序,重新调整的过程。心理咨询师大多有窥私癖,这项工作满足了该类人的一大爱好。同时,每个心理咨询师在了解别人家庭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故事。

另外,这句名言“一段成功的婚姻,中途一定经过无数的考验的体会。双方议定起码想过离婚一百次,捏死对方五十次。”是李维榕的导师国际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琴说的。

一本书,能有一两点收获也好。至于两个读不下去的原因。一得要等到我需要参阅足够的案例时可以重新再读。第二点,也许心理治疗本身就没有答案,心理治疗是件日积月累,缓慢修复的过程。那些一两句话能够点醒当事人的成功案例根本不存在。

《为家庭疗伤(上下)》读后感(二):家庭也在成长——《为家庭疗伤》下

终于看完了下册,厚厚的两大本,看起来却并没有感觉太累,因为文章的篇幅都不太长。

家庭就好像一个孩子,也在成长,也会生病,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所以我们也必须和家庭一起成长。

李维榕的导师米纽琴说:“一段成功的婚姻,中途一定经过无数的考验的体会。双方议定起码想过离婚一百次,捏死对方五十次。”那些白头偕老的夫妇并不是因为当初的选择多么正确,也不是因为夫妻之间没有矛盾没有争吵,婚姻能否得以维持,最重要的是看他们最后有没有找到解决争吵的办法。其实继续争吵下去,也是一种办法。

看完了这套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家庭中出现的问题真是太多了,和这些家庭相比,我的家真是幸福死了。以前我非常羡慕心理咨询师,甚至梦想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可是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咨询师源源不断的要面对那么多那么多问题,那么多那么多烦恼,而且每个家庭的问题,每个家庭的烦恼都不一样,最可怕的是,你面临那么多问题,却必须承认,最后你其实解决不了几个,哪怕仅仅是促成他们发生一点改变都已经可以称作成功了。如果让一个人每天面对这么多人间难以解决,弄不清楚的家庭问题,我感觉很多人都要崩溃了。 呵呵,现在开始有点同情起那些心理咨询师来了,真不容易啊!我们有了心理问题,可以找她们辅导咨询,她们有了问题呢?当然可以找她们的督导师,可是有几个咨询师愿意总那自己的烦恼找别人去分析呢?那不是太没面子了吗?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世界知名的心理大师,他们也会有各种问题,在书里李维榕也提到她也遇到过烦恼,甚至她的老师米纽秦也一样会遇到类似问题,就好象医生也会生病一样,可是医生生病了,找同事看看就可以了。可是那些心理咨询大师,出现了一点心理疾病,那就只能自己为自己治疗,自己扛着了。你甚至找个朋友说说,人家都会感觉奇怪,你是做心理咨询的,你怎么还会有心理问题呢?呵呵,痛苦啊!我可不想做咨询师了。哈哈。

《为家庭疗伤(上下)》读后感(三):会玩的人是有福的——《为家庭疗伤》读书笔记

昨天重读这本书,发现最打动我的是李维榕写的关于鲁宏的那几篇。以下为读书笔记。

弗洛伊德有两个重要弟子,一个是鼎鼎有名的荣格(Carl Jung),另一个是韦特(Wilhelm Reich),后者是把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合而为一理论的创始人。鲁宏(Alexander Lowen)就是韦特的入室弟子。鲁宏是生物疗法(Bioenergeties)的创始人,他的治疗特色就是从人的个性形成及身体语言来看心理问题。

鲁宏说:

这一圈一圈地发展,按时间有一定的程序。如果有一圈未完成或因为某种原因被破坏了,那么这个人的个性就会负伤,不能完整。这些年轮中间,最容易失去或被压抑的就是玩耍和嬉戏的那一圈。这是因为,孩子一旦开始上学,我们的家庭和学校都不再鼓励孩子玩乐,而成年人在教育孩子时,也往往会把自己身处的现实与责任的那一圈,过早地套到孩子身上。

真的重要。儿童的学习,大部分是在玩耍中进行的。心理学家约翰.蒙尼(John Money)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他观察未成年的小猴,在笼内互相嬉戏作恶,你追我逐。然后他把一部分小猴分开放到别的笼子中,不让它们有机会玩耍。蒙尼发现这些失去游戏机会的猴子,长大后都变得十分木讷,有些甚至失去了求偶及生小猴子的本能。

幼猴玩耍的行为,蒙尼称之为“彩排期”。人也一样,没有经历过“彩排期”的少年,也会变成木讷的成人。那些从小就是乖孩子,只知道读书没有玩耍的小老人,长大后极可能成为一个不开心的人。心理学家还发现,许多婚后出现性障碍的夫妇,都是不懂玩或不肯玩的人,与蒙尼的猴子相同。

一个有生命活力人,其创造力与他们的好玩以及他们对生命的好奇是息息相关的。 而一个将生命看得过于严肃,毫无“玩的兴致”的人,几乎都是身心不怎么健康的人。

《为家庭疗伤(上下)》读后感(四):抹去伤痕的心理治疗——李维榕《为家庭疗伤》

抹去伤痕的心理治疗——李维榕《为家庭疗伤》

读心理学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发现在浩如烟海的心理学书籍里,真正写得好的,真正能够打动你心灵的书,都出自那些优秀的心理治疗师之手。比如武志红、比如李子勋、比如曾奇峰、比如方刚等等,李维榕应该算是在华人心理治疗师中,获得世界承认的唯一。并不是说中国的心理治疗师比国外的差,而是心理治疗在中国大地上才发展了二十多年,而在西方却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这个差距是必须承认的事实。在中国心理治疗多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东西,除了几个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中,生活的人基本上都没见过心理诊所,都没有走进过心理诊所。中国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和国际还没有实现完全接轨,交流也并不是很顺畅,被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李维榕很幸运,她的成长完全是在国外完成的,她师承国际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琴,这在华人中很少见。米纽琴开创了心理治疗中的家庭治疗学派,因为人类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和人交往才出现的,和自然打交道很少会出现心理问题。而对人影响最大的人都来自家庭,尤其是我们童年时代的家庭,我们人生中受到的最大的伤害,也都往往来自于我们的家庭,所以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往往都是因为家庭而产生的,要解决一个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这就是家庭治疗学的观点。所以他们治疗的时候,往往邀请一个家庭一起来接受治疗。

这本书很厚,还分成了上下册,不过看起来却感觉很轻松。里面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案例,让你看到家庭的复杂,看到人性的复杂,让你感觉无论你的家庭出现了什么问题,你都不是孤独的,你都不是最不幸的,都有很多人和你一样,进入了家庭的误区,甚至还有很多比你经历的更加不幸。但你面对一个一个家庭的问题的时候,你就觉得自己家里的问题真的不在是问题了。

书中每篇文章都很短,是李维榕在媒体上开设的一个专栏,但是我发现,每个案例中出现的问题,都很少有彻底解决了的。我相信这才是最真实的心理治疗。我以前看过一些以心理治疗为题材的小说,在小说中治疗师好像福尔摩斯一样,一点一点找到病因,然后变魔术一样手到病除,于是病人就好了。可是当我看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心理治疗大师的书以后才明白,其实越明白心理治疗师这个行业就越知道,治疗师的作用其实真的很有限,很多好像经过你的手治疗成功,可是想想你只是帮助了一下患者,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这个人是否有悟性,是否自己能走出来。那种几句话就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的故事,仅仅是个故事罢了,不可以当真。其实心理治疗,是一个非常枯燥,非常艰难的一个事情,而且往往你绝大多数的付出,都没有看到汇报,没有看到改变,绝大多数的心理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治疗都没有找到病因,无疾而终。其实教师还有医生不都是这样吗?刚刚毕业的学生都充满了自信,而越是经验丰富就越对人产生敬畏,越知道人的复杂,越觉得自己了解得太少。所以如果有治疗师敢说,我这一生治疗了无数个患者,可是却很少有成功的例子,那么你应该庆幸,你遇到了一个顶级的治疗师,因为只有这样的治疗师才有自信说出这样的话来。

《为家庭疗伤(上下)》读后感(五):永远的羁绊

“这世上并无独立的人,我们人人都像电脑一样,被自己出生的家庭编好了程序,然后按钮行动。”

------李维榕《为家庭疗伤》

家庭关系,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羁绊,是走到天涯海角也无法逃脱的牵扯。

李维榕的笔风很有意思,她的《为家庭疗伤》,我原以为会详尽讲述她的治疗过程,可是开篇却只是在讲个案,讲故事。一直到上册快读完了,我才悟到她真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背后暗藏着大同小异的家庭模式,心理治疗有时候像是侦探在破案,一家人有说有笑的互动里暗藏着早就乱了序的位置,治疗师在观察,在抽丝剥茧,在找寻冰山下问题的根源。女儿的厌食症可能是对母亲权威的反抗;儿子的精神病发作可能是知道父亲的偷情,却以牺牲着自己的代价来保全父母的婚姻……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秦认为孩子是永远忠于父母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孩子成了牺牲者的原因吧。

一个家庭,其实是先有了夫妻关系,再有亲子关系的。本书的个案里,李维榕虽然大部分时候是因为孩子的问题接诊,但到了最后都基本是在调理夫妻关系。丈夫或妻子,在家庭要有明确而正确的位置,否则一方的退缩,就会导致子女位置的错位,小孩子就不得不做了本该父母(丈夫/妻子)这个角色做的事。

书里的故事虽然很有意思,李维榕也非常有智慧(不愧是国际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秦的唯一华人入室弟子啊!),不但能够融汇心理学的方法,还懂得孙子兵法的谋略与计策(她常说,复杂的家庭关系就是在互相斗法),还懂得一些宗教知识(心理治疗师要的就是博学多才~),可是我常常看着这些案例觉得很辛酸:这世上怎么有这么多父母不愿意长大,去承担一个成年人的责任啊!虽然我知道很多人要孩子,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但是“家长”并不是天生的啊!这也是一个无止境的需要一辈子学习,跟着孩子长大的身份啊!真想猛地摇一摇这些“父母”,拜托,醒一醒,做人做事都成熟点!

《为家庭疗伤》给我最大的两点感慨就是:1.做父母的要能放手,亲子关系从来都是以分离为导向。父母的指引、提示对子女不一定有用,反而可能将其困在上一代褪色的空间;2.做孩子的要懂得某种意义上的“离家”,就算身处家中,心也要走向远方,自己要能有脱离父母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另外就是重心不要在上一代的恩怨情仇里,上一辈有什么纷争让上一辈去解节,不要莫名其妙自己主动去做牺牲者。过多陷在父母世界的人,无法活出自己的这一世。

-----------------------------------------------------------------------------------

今天下午,我才发现一直困扰着我的矛盾,原来是每个儿女都在经历的,我们彼此走着的路是多么的相似。如果要说不同,就是对改善家庭关系的决心程度,有很多的“第一步”在自己这边,那些听来让自己“不舒服”的建议,其实也真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许东方人还是比较内敛吧。比起和谐而温柔的家庭环境,自己的不舒服之感又能算什么呢,Jump out of your comfortable zone。既然都是想要在心理服务行业走一段路的同行,那么应该很明白我所写的改变的重要性吧?如果自己都不能够相信改变是可行的,是可以一点点去尝试的,又要怎么在个案里带领来访者走更远的路呢?如果不能带着觉知地去改变,很有可能,我们都会继承父母的行为模式,将上一个家庭延续到下一个家庭里(这样的例子,《为家庭疗伤》里也不少)。

我其实最感慨的是瑜伽老师的故事,那样的成长环境,她居然依旧对爱情完全地投入,完全地信任,完全地相信婚姻,我都不觉得自己做到了。很是钦佩,也很好奇,莫非这就是瑜伽的神奇力量?哈哈~ 同样的家庭背景,我所看到的孩子就真的是处于自我毁灭的状态,听过了她的故事,我忽然觉得,已经成年的孩子还认为自己命途多舛,时运不济全部是因为原生家庭不够和谐,那也只能说明孩子还没有勇敢承担活好自己这一世的责任。李维榕调节夫妻关系的案例里很多孩子都不满十岁,她即便首要辅导夫妻关系,都还是会鼓励孩子勇敢地跳脱出父母的世界。那么,成年了的孩子呢?不能改变的已然不能改变,能改变的其实从来都只有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